自制与外购决策

1、产品、零部件、原材料等是运用自身的设备和技术力量自制还是直接外购,是每个企业不可避免地所要回答的问题。每个企业所涉及到的产品、零部件、原材料的范围极为广泛,所幸的是,对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无需考虑去制造生产。象纸夹、铅笔和橡皮这样的文具,由于已实现了生产专业化,所以除它们的专门生产厂家,对于别的企业来说,再去制造它们是不经济的。产品设计完成后,关于其详细的说明都已概括在蓝图或图纸中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产品可能是由几个、几十个或者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例如,一架大型运输机是由5万多个零件组成的,其中哪些自制,哪些外购?在对此作出决策时,应采取什么样有效可行的标准来进行衡量呢

2、?绝大多数的生产管理者都会把成本作为制定自制与外购决策的主要标准。如果一个部件外购比自制便宜,那就直接购买好了。可是,当需要真正进行成本比较时,问题却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因为实际上并不存在一种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成本比较方法。对每一种情况,都需要对所涉及的增量成本进行分析,而对不同的情况,这种成本在性质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请回忆一下我们在第五章中关于增量成本的讨论,那里所举的许多例子都是关于自制与外购决策问题的)。对自制与外购问题进行经济分析的唯一准则是增量成本分析原则。我们必须弄明白,对某种零部件我们不去自制而是外购,我们到底能节省下来什么成本,而这些成本的减少是否大于外购该

3、部件所花费的成本?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应当外购;相反的情况,如果我们现在采取的方式是外购而不是自制,那么改为自制时实际上会有些什么增加?它是否小于我们停止外购这些部件所可能减少的成本?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应采取自制方案。这些原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中还需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例如,如果必要设备的生产能力有闲置的成分,那么自制方式的成本应当更具有吸引力,因为我们没有理由把原有的设备投资、占地空间和监督管理等间接成本再分摊到新产品上去。但另一方面,如果上述间接成本是必须再追加的,则这一事实在分析时也应予以考虑。相反地,如果我们考虑以每件2元的价格外购某项产品,而其当前的平均制造

4、成本为每件2.25元,那么我们最好先分析一下制造成本中所包含间接成本的比重,有可能购买这一产品实际上只减少了很少的间接成本,而设备投资、占地空间和一般的管理费用则仍将持续作为成本保留下来。这样,在考虑了增量成本之后,再与每件2元的外购成本相比较,该产品的制造成本有可能看作为每件1.5元。由此可见,当工厂具有闲置的设备、厂房建筑以及生产能力时,可以考虑产品自制而不去外购。有可能对自制与外购决策产品影响的成本类型较多,有些成本还通常会被人们忽视掉。例如,一家企业发现他们在外购材料时没有计人材料搬运费这一额外成本,而该种材料较为庞大笨重,搬运成本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可见,外购零部件的单

5、件价格并不能真正地反映出增量成本的大小,而增量成本是进行自制与外购决策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另有一家工厂在采用自制方案时未考虑到所需增加的日常文件管理的费用。以前他们只需买一件装配好的部件存储起来,等待装配时进入最终产品,而现在采用自制方案后,他们必须购买几个组成部件以及所需的原材料,填写工作单,管理几种部件的库存并填写装配单,等等。结果表明,这些成本中有一些是可以度量的,它们显著地大于购买这一部件所需的成本。所以,在进行成本分析时,必须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到目前为止,我们在讨论自制与外购决策问题时所针对的对象是原有的零部件或产品,那么,对于新的零部件或产品而言,情况是否仍与前面所讨

6、论的一样呢?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是同样复杂的因素,这些因素使我们无法用假定的传统制造成本与购买价格进行比较。单纯的购买价格实际上并不能确切地反映外购的比较成本。同样,我们可能拥有一批能够完成制造工作的闲置设备,这就可以使制造的增量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组成。对于自制与外购决策,也许最好的指导性意见是,我们必须始终记住所讨论的是一个运营中的企业。一个运营中的企业具有一些自身所独有的条件,它有建筑物、设备、技术以及监督和管理人员。现在我们对某一部件采取外购方案而不是自制方案,那么这一运营中的企业会怎样变化呢?然后将上述决定反过来,这样做是否需要增添新设备、占地空间和

7、监督管理人员?对于有些运营中的企业来说可能不需要,而对于其他一些运营中的企业来说则可能需要,据此可以作出正确的自制与外购决策。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在作出自制与外购决策时还应考虑以下因素:质量保证、供应的可靠性、专利、营业秘密的控制、灵活性以及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等,此外,政府的某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的自制与外购决策。在影响自制与外购决策的诸多因素中,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把经济因素放在首位,除非他们认为是出现了极限情况,例如当质量、供应或是专利方面的矛盾特别突出时,他们才会改变这种策略。在这种情况下,非经济的限制因素就会被自觉或不自觉地看作是成本上的不利因素。虽然在制定自制与外购决

8、策时常常选择外出采购大量的标准化产品,如螺母、螺栓、开关、阀门等,但这种决策也会随总的设备负荷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在具备了制造某些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时,一般都选择自制方案;但是当设备要求加班运行时,经济分析的结果就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原来自制的零部件就不得不改为由外购获得,这是因为加班奖金会对成本产生影响,而且为了完成生产进度还需要增加有效的生产能力。企业在制定自制与外购决策时,有时需要比较“现实”些的原则。例如企业常在可以自制时还实行外购,并非是出于我们在上面所讨论过的原因,而是为了保持与一个重要的供应厂的良好关系,以及其他与客户间的互惠安排。而一般情况下,对于加工装配类企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外购或外协零部件的数量就越多。综上所述,企业生产管理人员在进行自制与外购决策时所采用的决策准则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的。各种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济

THE END
1.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有几个关键因素需要考虑:1.成本比较:比较自制和外购零部件的成本。自制零部件需要考虑原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间接成本等,而外购零部件则需要考虑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等。通过比较两者的成本,可以确定哪种方式更经济合理。2.质量控制:考虑自制和外购零部件的质量控制问题。自制零部件可以https://www.chinaacc.com/zhucekuaijishi/jhwd/zy20231016122601.shtml
2.关于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的思考考虑自制.单位严品戚本 (元,件)关键词自制;外购,剩余生产能jJ;定性因章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B其中,专属固定成本是由于自制零件需要·台专用设备,价值为250α)()元,估计可用5年后残值吨产·个产品甫要儿神、几十种零部件,这些零25 000元.外购的价格为13元,无其它费用.假设当部件足向市l还是外购?https://doc.mbalib.com/view/cc37f3632762620e411597dd5f6335e9.html
3.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ppt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ppt,任务三 生产方式、特殊订单、最优生产量的确定 生产方式的确定 1)企业己经具备自制能力,且零部件的全年需用量已确定 (1)自制能力无法转移 【例】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10000件,外购每件单价为100元,现该企业有闲置车间可以生产这种零件,经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623/117482050.shtm
4.在进行零部件外购或自制的决策分析时,()。在进行零部件外购或自制的决策分析时,( )。 A. 自制成本包括变动成本 B. 自制成本包括变动成本和不可避免的固定成本 C. 外购成本包括买价、运杂费、保险费等 D. 将自制与外购中的非相关成本进行对比 E. 自制与外购中的非相关成本不予考虑 https://www.shuashuati.com/ti/b214db17312d4eceb61872786fabb4df.html?fm=bdbds400fe0375e952989d18325ec30b3ae83
5.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企业经营论文范文当零部件需求量大于平衡点业务量时,自制成本低于外购成本,应优先选择零部件自制决策;当零部件需求量小于平衡点业务量时,自制成本高于外购成本,则应优先选择零部件外购。从长远来看,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还应综合考虑外购价格的稳定性和产品交付的及时性等因素,综合多方面影响因素科学决策。https://www.91xueshu.com/l-qyjylw/52774.html
6.2016年4月自考管理会计(一)(00157)真题9.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分析时( ) A.一般不考虑收入 B.不考虑自制或外购中非相关成本 C.自制成本要考虑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D.自制的成本一般不考虑固定成本 E.若剩余生产能力有其他用途,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10.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 ) A.准确性 https://www.eol.cn/ceici/e2-zikao-234109.shtml
7.2024年04月自考00157管理会计(一)真题自考3.下列不属于常用的经营决策分析方法的是 A.成本性态分析法 B.差量分析法 C.边际贡献分析法 D.本量利分析法 4.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的-一个特 点是不考虑 A.专属成本. B.需求量 C.变动成本 D.收入 5.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与预算金额之间的差额称为固定制造费用 https://zikao.cwjedu.com/lnzt/71447.html
8.某企业需用的乙部件可从市场上购买市价为元/件如果安排自制每年将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决策分析时() A. 一般不考虑收入 B. 不考虑自制或外购中非相关成本 C. 自制成本要考虑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D. 自制的成本一般不考虑固定成本 E. 若剩余生产能力有其他用途,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免费查看参考答案及解析 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B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已知采购量在5 000件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789/24159064.html
9.供应链与物流管理重点6篇(全文)7、采购物流:又叫做供应物流,是指为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时,物品在提供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实体流动。 8、生产物流: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到在制品、半成品等各道生产程序的加工,直到制成品进入仓库的全过程的物流活动。 9、销售物流: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出售商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https://www.99xueshu.com/w/filesfus0oo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