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8.23广东
1.发黑
发黑是化学表面处理的一种常用手段,外观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发黑处理,钢制件的表面发黑处理,也有被称之为发蓝的。其原理是使金属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膜,以隔绝空气达到防锈的目的。发黑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传统的碱性加温发黑和出现较晚的常温发黑两种,常温发黑工艺对于低碳钢的效果不太好,例如Q235钢采用碱性发黑效果更好,在550℃高温下氧化形成的四氧化三铁呈天蓝色,故称为发蓝处理;在130℃~150℃高温下形成的四氧化三铁呈暗黑色,故称为发黑处理。主要工艺流程是:清洗、脱脂、水洗、酸洗、发黑、水洗、吹干、上油。该工艺形成的氧化膜层厚度约0.5~1.5μm,且无硬度提升,相较于其他化学处理工艺性能较差。
2.磷化
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的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其目的是给基体材料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到减磨润滑的作用。其主要工艺流程:预脱脂→脱脂→除锈→水洗→(表调)→磷化→水洗→磷化后处理(如电泳或喷漆涂覆)。按照磷化温度可分为①高温型:80~90℃,膜层厚度可以达到10~30g/m2;②中温型:50~75℃,膜层厚度可以达到1~7g/m2;③低温型:30~50℃,常温型:10~40℃;膜层厚度0.2~7g/m2。按照磷化液成分分类:①锌系磷化②锌钙系磷化③铁系磷化④锰系磷化⑤复合磷化:磷化液由锌、铁、钙、镍、锰等元素组成。目前较为常见应用较多的是锰系磷化。
3.QPQ处理
QPQ技术是一种热处理表面改性技术,在工艺上是热处理技术和防腐技术的复合,在渗层组织上是氮化物层和氧化物层的复合,在渗层性能上是耐磨性和防腐性的复合。该工艺主要应用在黑色金属的防腐抗蚀,硬度提升,耐磨性提升等性能需求。通过在高温(400~650℃)下对工件进行氮化和氧化处理,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硬度较高的氮化物层,通常碳钢材料可形成10-20μm的白亮层,不锈钢、模具钢可形成100μm左右的扩散层。这种氮化物层具有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有效地提高金属制品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更多关于QPQ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可翻阅往期推文。
4.阳极氧化
金属或合金的电化学氧化,相较于其他黑化处理技术,阳极氧化技术主要应用于铝制品上。铝及其合金在相应的电解液和特定的工艺条件下,由于外加电流的作用下,在铝制品(阳极)上形成一层氧化膜的过程。阳极氧化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通常是指硫酸阳极氧化。为了克服铝合金表面硬度、耐磨损性等方面的缺陷,扩大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表面处理技术成为铝合金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阳极氧化技术是应用最广且最成功的。阳极化处理是利用氧化原理使用电解氧化处理生成氧化铝,本身自发生成带色的阳极氧化膜,具有抗腐蚀,抗氧化的功能。铝阳极氧化膜可分为阻挡型和多孔型两类,在接近中性的电解液中阳极氧化,可得到致密的阻挡型氧化膜。膜层厚度约为5~150μm,氧化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可用来制作电容器等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