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另一个战场”

(本文作者李伟,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

比亚迪2023年新能源车的最终销量数据虽然尚未出炉,但根据近日多个汽车类自媒体的爆料,其援引比亚迪内部人士的消息,“比亚迪已经提前12天圆满完成了300万辆的销售目标”。从销量数据看,比亚迪在新能源车赛道上已经走出了一骑绝尘的气势。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市占率达33.5%,而2022年和2021年该数据分别为27%和17.1%,增长之快可见一斑;SNEResearch(一家专注新能源产业的调研公司)的数据则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注册电动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达到616.1万辆,比亚迪以128.7万辆的销量,占据了20.9%的市场份额,将市占率14.4%的老对手特斯拉稳稳地甩在身后。

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比亚迪的高速增长是否可以持续?从比亚迪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动作看,其已经在为未来新的增长空间做准备:一方面,比亚迪正继续加快海外市场布局,通过建设更多的海外生产基地,进一步融入当地市场;另一方面,比亚迪正在自己的“另一个战场”攻城略地,利用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机会,扩大自己的代工业务,并争取到更多大客户的订单。看似不起眼的代工业务,可能不仅能成为比亚迪未来增长的另一台发动机,同时也是预防其新能源车业务波动的缓冲器。

随着逆全球化思潮涌现和行动升级,灵活性和适应性成为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于像比亚迪这样的大型企业,除了全球化或再全球化,还必须考虑是否应该进一步拓展多元化业务。比亚迪的代工业务,正是这样的多元化战略的体现,它不仅可以分散公司的市场风险,还能通过利用和抗击外部冲击来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比亚迪的代工业务不仅是其自身战略智慧的体现,也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下中国企业适应性与创新能力的可借鉴范例。

顺势而为的选择

今天比亚迪为人所熟知的是它的新能源车,实际上它的代工业务几乎与造车业务是同时开始的。2002年7月,依靠电池起家的比亚迪,在香港联交所以“比亚迪股份”为主体上市,创下了当时54支H股最高发行价记录,共募集资金16.5亿元。

比亚迪最终选择了两个方向:一个是众所周知的造车;另一个方向就是手机零部件的代工业务。为什么选择做代工?实际上,比亚迪此前在为手机厂商提供手机电池的过程中就发现,由于手机电池是单独提供的,因此存在与手机塑胶壳搭配的问题,这中间的色差、喷漆等非技术性的具体问题,往往会给制造过程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1年比亚迪成立了自己的注塑厂。接着,比亚迪又发现了液晶屏(LCD)在翻盖机中的工艺问题,于是又立即投产了两条生产彩色STN-LCD(LCD的一种变体)生产线。如果按照上述模式继续复制,利用在手机电池上积累的客户资源,加入手机代工业务,对于比亚迪来说不失为一个理性的选择。

2006年比亚迪的年报显示,整个集团的营业收入达到129亿元(以下元为单位的货币均为人民币),税前利润14.28亿元,其中,手机代工业务营业收入为51亿元,实现税前利润9亿元,可见代工业务在比亚迪集团的分量和贡献。2007年4月,王传福将该业务从集团拆分,并在港股市场作为比亚迪电子(00285.HK)独立上市。

从2006年到2009年,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即手机代工业务)在比亚迪集团的营收占比在37%~45%之间波动,维持了与汽车业务类似的高增长趋势。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更是实现了逆势增长,2008年该业务实现营收119亿元,同比增长30%;2009年实现营收144亿元,同比增长21%。而电池业务作为比亚迪的成熟业务,则遭遇了增长的天花板。受金融危机影响,电池业务2008年营收为62亿元(同比减少13%),2009年为41亿元(同比减少34%),代工业务显然对电池业务起到了很好的对冲作用。

危和机的快速转换

能顺利走出金融危机,却并不意味着能坦然面对行业变迁。一场来自客户端的革命很快就影响到了比亚迪的手机代工业务。诺基亚、摩托罗拉,作为比亚迪手机电池和代工业务曾经的大客户,遭遇了以苹果和三星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厂商的猛烈打击。

代工业务本质上是大客户的生意,因此比亚迪的手机代工业务也随之受到冲击。2011年比亚迪代工业务的营收同比减少3.95%,2012年该业务营收更从199.7亿元下跌至174.73亿元,跌幅达到12.51%(详见表1)。

注:1.营业收入单位为亿元人民币;

2.比亚迪股份年报对比亚迪电子进行了合并报表。

然而,比亚迪没有束手就擒,其通过垂直整合的研发和生产能力,迅速让代工业务得以在客户转型和产品扩展中渡过难关。根据年报信息,2012年开始比亚迪一方面协助其主要客户实现从传统手机过渡到智能手机,陆续推出新款智能手机产品;另一方面,公司不断改进客户组合,并凭借手机部件及组装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进军平板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市场。正是由于这些举措,比亚迪代工业务的营收自2013年起实现了回升及持续增长(详见表1及图2)。

注:营业收入单位为亿元人民币

成败多元化

除了行业变迁,地缘政治因素近年来也对比亚迪的代工业务产生了影响,只不过这次是正向影响。

另外,就在地缘政治风险增大,苹果逐步撤出中国的过程中,比亚迪却反其道而行之,成为了苹果更重要的代工厂:在2019年年报中,比亚迪电子明确提及苹果(即年报中的“北美大客户”),表示与苹果的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望在未来实现高速增长;而在苹果公司2019年公布200家核心供应商名单中,比亚迪电子的名字也赫然在列。2022年,据报道苹果作为比亚迪电子的第一大客户,为其收入贡献了高达44%。这进一步凸显了比亚迪的实力。

2023年比亚迪更进一步,9月宣布计划斥资158亿人民币收购捷普(JBL.N)在成都和无锡的制造业务。捷普作为全球第四大电子制造服务(EMS)公司,一直是苹果供应链的关键玩家。捷普的成都工厂主要负责生产iPhone的零部件、机壳和屏幕,而其无锡工厂则专注于印刷电路板的组装、整机装配以及自动化生产系统等业务。这次新并购的业务在2022年创造收入约合人民币大约293.8亿元,约相当于比亚迪电子同年收入的30%。考虑到比亚迪历史上鲜少进行大规模收购,这一动作更是使其欲加强在苹果供应链中的地位的战略意图变得更加明显。

虽然比亚迪电子在苹果和华为的供应链中的地位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其增长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根据2022年全球电子制造服务公司的排名,比亚迪电子排名第6。从营收规模来看,比亚迪电子与全球排名第一的鸿海精密(即富士康的母公司)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2022年,鸿海精密营收约合1.5万亿人民币,而比亚迪电子的营收为1072亿元,不到前者的1/10。

通过分析比亚迪电子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比亚迪集团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所坚持的“多元化”战略的内核:利用产业间的协同效应,增强自己竞争优势,并推动跨界创新。这一战略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也大幅增强了比亚迪的市场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比亚迪电子所显现的协同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进军造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仅可以发挥比亚迪低成本研发和制造的传统优势,更能借助其在电池业务上的技术和成本优势。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中约三分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亚迪在这一关键环节的优势为其打造了一定程度的市场壁垒。尤其是2020年推出的“刀片电池”技术,令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凸显。

其次,进入手机代工领域,比亚迪实现了从手机电池供应商到手机零部件供应,再到提供手机一站式服务的全面拓展与升级。在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比亚迪凭借质量控制和交付时效的优势,利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战略,成功转型为综合性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不仅增强了其在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也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再者,比亚迪在实现纵向垂直整合的基础上,还将其成功模式横向拓展至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新型智能产品、汽车智能系统、医疗健康四大领域。这种横纵结合的多元化布局,不仅增强了比亚迪的市场韧性,还在多个细分市场为其赢得了竞争优势。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基于完整内在逻辑的多元化战略,不仅可以充当“定海神针”,分散公司过度依赖新能源车的市场风险,还赋予了比亚迪在面对行业震荡时灵活的应变能力,使其能反向利用外部冲击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面对手机产业从传统机型向智能手机转变和“果链”外迁的两次巨大外部冲击时,比亚迪电子均能有效适应并捕捉增长机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根据规划,2024年比亚迪全年销售目标约为360万辆。按此目标计算,比亚迪2024年超额完成目标销量的18.67%。

人工智能+汽车已是比亚迪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比亚迪将聘请前Stellantis英国业务负责人MariaGraziaDavino,以加强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业务扩展。

今年第三季度,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2011.25亿元,同比增长24.04%。

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结构决定,强二线城市具备独特的竞争力

THE END
1.苹果无边框iPhone最新消息:三星等供应商正在开发屏幕仍有难点12月2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苹果长久以来一直想研发一款无边框的iPhone,三星、LG显示等供应商正在开发屏幕,但这项工作仍有难点。 苹果前首席设计师乔尼?艾维一直将iPhone设计的终极目标设定为“一块完整的玻璃”,即完全消除边框。iPhone 18可能会成为首款无边框的机型,但全玻璃iPhone的开发遇到了一些障碍。 https://shudada.blogchina.com/779899049.html
2.苹果对今年iPhone7信心不足代工产量比iPhon此前,地区苹果供应商日月光对外透露,苹果对于新手机零部件发出的订单,和往年相比有些保守,该公司并未披露订单萎缩的幅度。 按照惯例,今年应该是苹果手机的升级大年。然而,2017年是苹果手机问世十周年,苹果掌门人库克希望届时能够推出一款改头换面的新手机。媒体认为明年新手机的型号将不再是iPhone 7s,而是iPhone 8。 https://www.werutmf.cn/zhi-neng/606529.html
3.iPhone中国生产,品质与创新的融合,iPhone中国制造,品质与创新完美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就是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机系列在全球范围内备受追捧和喜爱。“苹果手机”在中国生产的文章将为您深入探讨这一话题的各个方面及其意义所在!近年来,“全球制造大国”——中国的https://shuanmiu.com/post/92705.html
4.美国被卡脖子,苹果公司要求中企供货,断供却在美国越演越烈供货商终于轮到美国被卡脖子!苹果公司突然要求中企供货,而此前美国苹果公司突然单方宣布终止和34家供货商的合作,一度让很多企业骤然间身陷困境。 苹果每年手机销售量就达到全球2亿部的惊人数字,而其中供应商提供的各个环节的零部件和代工,让很多企业都形成了一个产业链和生产惯性,包括准备生产原料都是诚意满满,突然间失去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E24KGQ0552EZ9J.html
5.国产手机零部件供应商的蛰伏以下为两款手机摄像模组零部件的供应情况: Redmi K50系列摄像头模组供应商为欧菲光、舜宇、三星;镜头供应商为AAC、欧菲光、舜宇、大立光;摄像头芯片供应商为索尼、三星;马达供应商为皓泽、新思考、三星。 在荣耀Magic 4系列摄像头供应链中,摄像头模组供应商为欧菲光、舜宇、立景;摄像头镜头供应商为欧菲光、AAC、舜宇http://gxt.shaanxi.gov.cn/webfile/dzxx/7108257253890723840.html
6.苹果产业链梳理苹果产业链梳理一组装代工工业富联:苹苹果产业链梳理 【苹果产业链梳理】 一、组装代工 工业富联:苹果iPhone手机系列代工; 立讯精密:AirPods、iPhone手机代工; 比亚迪:iPad主要代工; 闻泰科技:AI笔记本电脑代工; 二、电池 德赛西威:苹果手机电池的主要供应商; 欣旺达:苹果手机电池的供应商; 三、零部件供应 https://xueqiu.com/1955457515/302339939
7.知情人士:苹果公司已通知零部件供应商倾向于从印度工厂为iPhone【知情人士:苹果公司已通知零部件供应商 倾向于从印度工厂为iPhone 16采购电池】财联社12月6日电,据两名接近苹果公司的人士透露,苹果公司已通知零部件供应商,它倾向于从印度工厂为即将推出的iPhone 16采购电池。三位知情人士表示,中国台湾电池供应商鑫普科技被要求扩大在印度的生产规模,以应对未来的订单。(英国金融https://m.cls.cn/detail/1536483
8.新iPhone预计出货7500万部,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加紧生产7月26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正准备在2019年下半年为多达7500万部新iPhone生产零部件,这一数字与去年大致相同。 知情人士称,苹果的亚洲供应商正在加紧生产三款新iPhone的零部件,如果需要他们可以将产量提高到可以为8000万部iPhone供货。对此,苹果的零部件供应商拒绝发表评论。 http://sanyanblockchain.com/news/details?id=69387
9.苹果iPhone13/Pro拆解及主要零部件供应商清单一览iPhone13Pro主要芯片零部件供应商:屏幕面板三星、京东方 CPUApple A15 PMIC苹果APL098 SDRAMSK hynix可能https://bbs.16rd.com/thread-577772-1-1.html
10.从苹果特斯拉和华为看供应商筛选逻辑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对苹果供应链安全造成冲击,苹果积极进行相应 调整,加快在中国以外地区供应商的布局来对冲中国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如推动富 士康手机组装生产线在内的苹果供应链的 8 家代工厂先后落地印度等、中国舜宇集 团计划在越南太原省扩大投资 25 亿美元等。2022 年总部设在中国大陆的苹果供应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10257636600181138596.html
11.零部件供应成为苹果主要代工制造商在印度面临的主要困境分析师表示,苹果承包商希望在印度建立一个强大的制造供应链,类似于他们在中国的现有业务,但预计短期内不会在这个南亚国家实现这种规模经济。 据悉,只有少数来自中国的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在印度设立了据点,以支持苹果的主要代工制造商,例如富士康。“与富士康或纬创等大型制造商转移生产的方式相比,关键零部件供应商转移到印https://m.228job.com/news/views.php?zxid=23521
12.AppleWatch苹果手表大中华供应商一览表:模切网公司是领先全球通信及消费电子市场的微型元器件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生产及销售声学相关产品,是声音和振动回馈产品的主要供应商。苹果公司为瑞声科技(2018)其中一个主要客户,过去集团曾为苹果公司供应部分声学及触控零部件,业绩与苹果公司新产品的推出息息相关。 http://www.moqie.com/articleview_10193.aspx
13.谁是苹果(AAPL.US)特斯拉(TSLA.US)华为三大产业链中的“宠儿”?而与中国供应商关系密切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特斯拉汽车的生产与销售领域。考虑到特斯拉供应链已经形成类似苹果产业链的示范效应,我们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切入点,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筛选出部分重要的中国供应商,资料显示国内供应商多集中在系统配件、充电、车身、结构件、线束等产品价值较低的零部件供应上。 https://m.zhitongcaijing.com/article/share.html?content_id=325731
14.苹果概念股票龙头一览表,2024苹果概念相关上市公司有哪些苹果是—家美国高科技公司,代码简称APPL。该概念维护与苹果有合作的公司、苹果的产业链公司(包括但不限于苹果电子零部件供应商和电子组装厂商)等。苹果概念股是指证券市场上与苹果产品相关的股票,该类股票以触摸屏为主。一旦有苹果的新品发布,都会引起市场的巨大反应,https://cadforex.com/t_concept/pgg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