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迎来市场繁荣与技术创新双驱动——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2023年财报解读

2023年,受到国内新车销量上涨的拉动,以及“以旧换新”与各地消费激励政策刺激向上游传导作用,给零部件行业带来不小的利好。

也正因如此,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整体在2023年财报中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同时,随着全球汽车市场逐步复苏,不少供应商迎来业绩的积极变化。

从总体财务数据来看,2023年大部分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整理,截至今年4月22日,在A股已披露2023年年报的113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中,89家实现净利同比增长(不含减亏),占比近8成。这得益于全球汽车产量的恢复和消费者对汽车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企业也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拉动业绩提升。

不过,汽车零部件行业在去年一年中也面临众多外部挑战,如原材料价格波动、整车降价压力传导、海外贸易壁垒、市场竞争加剧等。数据显示,在上述113家上市公司中,有9家去年出现亏损。它们主要集中在传统汽车零部件领域,受到市场需求萎缩、行业竞争激烈以及规模效应未形成等多重因素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拥有核心技术和优势地位的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表现尤为突出。此外,随着智能汽车市场崛起,专注智能化零部件的企业也迎来发展机遇。面对全球经济的复杂多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还需加大创新力度,紧跟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趋势,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发动机领域

转型升级不敢懈怠

2023年,我国商用车产销累计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产销规模重回400万辆水平。受国内经济逐步复苏、出口市场表现亮眼等多重利好推动,去年重卡销量为91.1万辆,同比增长36%;轻卡销量为189.5万辆,同比增长17.1%。其中,受天然气价格回落影响,天然气重卡经济性优势得以凸显,销量增长明显。

发动机行业受整车拉动明显,去年也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2023年,国内商用车用多缸柴油机累计销售204.85万台,实现同比增长22.66%。

部分发动机企业迎来业绩的丰收。例如,潍柴动力2023年营收约2139.58亿元,同比增长2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约90.13亿元,同比增长83.77%。2023年,云内动力实现营收53.14亿元,同比增长11.79%,净亏损12.55亿元,亏损同比减少5.08%;报告期内,累计销售各型发动机37.32万台,同比增长12.72%。

虽然2023年发动机整体产销量较上一年呈现一定程度的回升态势,但传统内燃机行业仍处于低位水平。一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传统燃油车的份额;另一方面,各大车企为抢占汽车消费市场展开多轮“价格战”,进一步挤压汽车部件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导致商用车发动机市场竞争、技术竞争、成本竞争日益激烈,使得2023年部分发动机企业业绩欠佳。

动力新科2023年实现营收86.81亿元,同比下降12.57%;亏损24.6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6.11亿元。全柴动力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48.19亿元,同比下降2.37%;净利9722.1万元,同比下降6.04%。东安动力2023年营业收入约54.04亿元,同比减少6.29%;净利约406万元,同比减少96.26%。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发动机企业也在积极寻求变革与创新发展,以适应整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它们纷纷加大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的投入,推出更加环保、高效的发动机产品,以满足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同时,进一步探索与整车企业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互补。

此外,发动机企业也选择了加速布局新能源动力产品。例如,云内动力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加快构建完善传统动力与新能源动力并驾齐驱的产品战略布局,持续加大混动、增程式、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产品的开发推广,努力实现公司战略转型新突破。全柴动力启动混动专用变速器(DHT)、增程器和清洁能源燃料发动机等项目,开发进展顺利。潍柴动力依托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参与推进“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推动氢能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落地。

电池领域

增收与成本压力同在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增长,2023年动力电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同比增长显著。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387.7GWh,同比增长31.6%。此外,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27.4GWh,同比增长87.1%。从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来看,2023年宁德时代以43.11%的市占率排名第一,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和国轩高科分别位列第2至第5名。

不少动力电池企业都迎来业绩增长。宁德时代披露的2023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收4009.17亿元,同比增长22.01%;净利为441.21亿元,同比增长43.58%。2023年,国轩高科实现营收316.1亿元,同比增长37.11%;净利为9.39亿元,同比增长201.3%。亿纬锂能2023年营收为487.84亿元,同比增长34.38%;净利为40.5亿元,同比增长15.42%,业绩创新高。

不过,当前整车终端市场的“价格战”还在继续,车企降本的压力也在向动力电池企业转移,电池价格持续走低,行业竞争加剧。这些都对动力电池企业的营收和盈利水平形成挑战。比如,中创新航去年就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3年营收约270.06亿元,同比增长32.5%;净利为2.9亿元,同比下滑57%。欣旺达2023年则出现上市以来营收首次下滑,营收为478亿元,同比下滑8.2%;净利为10.7亿元,同比微增0.77%。

稳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也是众多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力方向。据悉,目前中创新航已确定在葡萄牙建设零碳电池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产,一期年产能达15GWh。国轩高科规划到2025年实现产能300GWh,其中海外基地规划100GWh,目前德国、印尼、泰国、美国硅谷四家PACK工厂的产品顺利下线;越南、美国芝加哥、美国密歇根、斯洛伐克、阿根廷、印尼等生产基地正在逐步推进中。据SNEResearch统计,2023年宁德时代海外市场动力电池市占率为27.5%,比去年同期提升4.7个百分点。今年3月,宁德时代表示正与特斯拉合作开发“充电速度更快的电池”。

智能化零部件领域

增量产品带来市场机遇

德赛西威2023年实现营收219.08亿元,同比增长46.71%;净利达15.47亿元,同比增长30.57%。华阳集团2023年实现营收71.37亿元,同比增长26.59%;净利为4.65亿元,同比增长22.17%。均胜电子2023年营收约556.5亿元,同比增长11.76%;净利约10.89亿元,同比增长176.16%。

华阳集团则在智能座舱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基于首个国产化大算力座舱域控平台集成自动泊车,推出舱泊一体产品,并预研舱驾一体平台解决方案;HUD产品出货量国内领先,ARHUD产品全面覆盖主流技术路线并均实现量产,持续推进前瞻性技术研发,已率先在国内推出VPD(虚拟全景显示)产品并获国内首个量产项目定点;屏显示产品推出一体化贯穿屏、曲面屏以及智能表面和OLED显示技术等系列新产品和新技术,中大尺寸OLED车载显示屏已实现量产。均胜电子则凭借其全球化的研发体系和全面的产品线,为全球汽车客户提供了高质量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面对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均胜电子新的业务拓展策略持续取得成效,2023年新获全生命周期订单合计超730亿元,继续保持订单规模远超收入规模水平;同时在800V高压快充、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等新兴业务领域持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契合全球智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大趋势。

然而,随着汽车智能化零部件市场的竞争加剧,部分企业也面临利润增长的挑战。经纬恒润2023年营业收入约46.78亿元,同比增长16.3%;亏损约2.1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2.17%。对于公司增收不增利的情况,经纬恒润表示,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智能驾驶、新能源、底盘控制、自研软件等业务的快速发展,但为了紧跟行业技术更新趋势,加大了研发投入,对本期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当前,中低阶智能驾驶已得到广泛应用,逐步往标配化方向发展;高阶智能驾驶随着城市领航功能的快速推广,正在迎来高速增长;智能座舱成为汽车个性化、差异化的“窗口”。技术迭代能力、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市场响应速度都将成为汽车智能化零部件企业竞争发展的必备利器。

轮胎领域

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对于轮胎产业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同样带来“换道超车”的机会,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和渗透率的提高,以及打破传统燃油车轮胎品牌认知度的可能性,将对自主品牌轮胎替换市场形成拉动作用。

国内整车配套拉动,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回暖,轮胎行业迎来产销两旺的局面。2023年,国内配套、替换及出口轮胎三大市场均呈现高增长态势。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轮胎市场规模预计达到800亿美元,占全球轮胎市场的34.8%。2023年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达9.87754亿条,同比增长15.3%;在全球轮胎销量中,中国轮胎占比高达56.46%。

为推动企业全球产业发展,提升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国内轮胎企业加速在国外建厂布局。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共有12家中国企业在海外落地建设18家轮胎工厂,还有7家轮胎厂正在筹建中。赛轮轮胎在已建成越南、柬埔寨两家海外工厂的基础上,继续扩建越南、柬埔寨工厂产能,并规划墨西哥、印尼工厂,进一步加深全球化布局,增强公司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的能力。其中,2023年赛轮柬埔寨工厂全钢项目投入运营,越南工厂3期项目的全钢、半钢和非公路轮胎均投产。玲珑轮胎在海外拥有泰国、塞尔维亚两家生产基地,并在全球范围内继续考察建厂,塞尔维亚工厂一期卡车胎、乘用车胎分别于2023年5月、12月取得试用许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对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轮胎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轮胎行业的重要趋势。轮胎企业正积极寻求环保材料的替代,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同时,轮胎行业也在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回收废旧轮胎进行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比如,玲珑轮胎推出超过80%可持续材料的环保概念胎,为国内首家推出该比例的可持续环保概念胎的企业。该产品中使用各种植物油和树脂的可再生资源以及再生钢、回收炭黑等可回收材料,噪声性能和滚阻性能均达到最高等级A等级。

虽然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国际贸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轮胎企业面临一定的压力,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兴题材

汽车轻量化题材也崭露头角。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汽车整备质量,提高续驶里程。旭升集团2023年实现营收48.34亿元,同比增长8.54%;实现净利7.14亿元,同比增长1.83%。万丰奥威2023年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4.38亿元,同比下降6.52%,毛利率同比上升1.3%。据悉,该公司铝镁合金业务订单充足,销量同比上涨,但受主要原材料铝锭、镁锭等价格下降以及无锡雄伟出表影响,致使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同时,与轻量化密不可分的一体化压铸板块也迎来风口,到2030年全球范围内一体化铸造的渗透率有望达到30%,市场空间将从2022年的22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2460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众多企业纷纷布局一体化压铸领域,竞争也愈发激烈。然而,对于具备技术实力和市场优势的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THE END
1.合肥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排名(排行榜)说明:合肥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相关产业有哪些?主要分布如下:汽车零部件占24.1%,汽车占12.1%,汽车饰件占3.4%,冲压件占2.6%,发动机占2.6%,塑料注塑占2.6%,机械制造占2.6%,模具制造占2.6%,汽车工业占2.6%,汽配占2.6%,根据企业库算法分析,仅供参考。 公司规模分布 100-499人 53.8%(14) 500-999人 *** https://www.jobui.com/rank/company/view/hefei/qichelingbujianzhizao/
2.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宁德时代增长158.61%,夺得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宁德时代增长158.61%,夺得冠军(附年榜TOP100详单.pdf,2023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 宁德时代增长 158.61%,夺得冠军(附年榜 TOP100 详单) 近日,中国汽车行业权威媒体《中国汽车报》发布了《2023 全球汽车供应链核 心企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006/7141010005006160.shtm
3.2023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发布2023年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名单解在2023中国汽车零部件100强排名中,零部件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有3家,分别是宁德时代2366亿元、华域汽车1496亿元、潍柴动力1252.7亿元;零部件业务收入突破百亿元的共有39家,而2021年和2022年分别是34家和36家。2023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第100位企业营收数据为32.45亿元,2021年和2022年第100位数据分别是23.43亿元和29https://www.maigoo.com/news/2jgNMjM4.html
4.2023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13家中国企业上榜宁德时代排名《美国汽车新闻》近日发布了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该榜单依据供应商上一年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的销售额进行排名。在最新的榜单中,来自中国的宁德时代挤进了前五,中国企业总的上榜数量达到13家。 在2023供应商百强榜的前十名中,前四名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依旧被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巨头所占据,分别是博世、电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6262760777345.html
5.2024年汽车零部件企业CRM研究:服务商排名案例分析需求分析三、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核心业务难题 汽车产业在政策端在火热地进行电气化转型和智能化转型,消费端全国上下都在为中国汽车的腾飞欢呼雀跃,但是从2023年开始,汽车行业开始频繁裁员,被裁的最多的以非技术岗、刚毕业的新人居多,供给侧一边生产过剩积压产品,一边亏本做事,这种矛盾的问题出在哪里?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1170096/article/details/141599524
6.2023国内汽车智能服务企业排名(Top50)截止2022年7月,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100+万。计划至2023年底将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开放至30个城市,部署至少3000辆自动驾驶汽车,为3000万用户提供服务。 影响力 拥有全球生态合作伙伴超过135家,汇聚全球开发者80000名,开源代码数70万行,从自动驾驶领域扩展到整个智能交通体系。自动驾驶研发大牛集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249661417543385604
7.2024年中国十大车企排行榜汽车公司排行榜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100强企业名单 2024年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排名榜 《中国汽车报》社和罗兰贝格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单”。榜单显示,上榜100强企业供应链营业收入总额达19739.93亿元,入围门槛为40.06亿元,其中宁德时代、潍柴集团、华域汽车、海纳川、均胜电子、广汽部件、中航汽车系统、中信戴卡、中策橡胶和https://www.cnpp.cn/china/list_1836.html
8.《招商决策参考》第03期丰城市人民政府57、新能源汽车与零部件产业落地项目 58、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落地项目 59、装备制造产业落地项目 60、食品饮料产业落地项目 61、泛家居家具家电产业落地项目 62、钢铁金属加工与机械制造产业落地项目 【500强、龙头、上市企业布局拓展动态】 63、【快克智能】积极布局先进封装高端设备领域 https://www.jxfc.gov.cn/fcsrmzf/tzhj/202311/1666073e7c124e3f99633c842fe8920a.shtml
9.汽车配件外企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一、排名概述 截止至2021年,世界汽车零部件市场竞争激烈,众多企业争相跻身于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行列。在这个行业中,供应商的排名不仅仅取决于其市场份额,还包括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服务水平等多个方面。以下是2021年度的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 二、排名细节 http://www.d-sj.cn/qc/39612.html
10.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银行(42家)、保险(42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34家)、石油炼化(32家)、金属(24家)行业的上榜企业数量最多。 三家上榜企业的利润增长超过 1,000%,其中,阿斯利康利润增长 2,836%。 排名第15位的大众公司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 https://www.fortunechina.com/fortune500/c/2023-08/02/content_436874.htm
11.2023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名单2024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 2024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名录 2024中国汽车零部件及汽车配件 2024中国铁路机车及车辆制造企 2024中国摩托车制造企业名录 2024中国商用车制造企业名录 2024中国自行车配件制造企业名 2024中国特种车辆及改装汽车制 https://resource.emagecompany.com/vehicle/2023autoparts100.html
12.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财报:中外Tier1谁主沉浮?进入2023年,全球汽车行业迎来了新的挑战:价格战。终端竞争快速传导到供应链,”降本增效“成供应链核心课题。在此背景下,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确保盈利增长呢?https://m.gasgoo.com/news/TopicLive/518
13.2023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发布:13家中国企业上榜,宁德时代挺进前五美国东部时间6月25日,美国Automotive News(《美国汽车新闻》)发布了2023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其排名依据为2022年汽车零部件配套业务销售额(部分为估测数据,部分为财年数据,非自然年)。虽然其数据不够准确,部分年度的百强榜明显缺失部分企业,但该榜单仍是全球最权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本届榜单详见文https://mp.ofweek.com/nev/a95671417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