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冲压零部件行业产业链现状及上下游企业优势分析

汽车冲压零部件主要是指通过压力机和冲压模具对金属材料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覆盖件、白车身系统、座椅系统、仪表系统及排气系统等部件,汽车制造中有60%-70%的金属零部件需要冲压加工成型。冲压零部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每辆车上约有1,500个冲压件,其广泛应用于车身覆盖件、车内支撑件、结构加强件、座椅系统、仪表系统及排气系统等。

一、上游产业

汽车冲压零部件上游行业为钢铁、铝材行业。

1、钢材

钢材是汽车零部件行业最为重要的上游行业。钢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钢材则是钢铁行业主要产品之一。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钢铁产业取得显著的成就,钢材产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钢材产量为134033.5万吨,同比降低0.8%。

价格方面:2011-2015年,钢材市场价格跟随国际大宗商品高位回落,钢价持续下降。2016年后,房地产、基建、汽车行业转好带动钢材价格上涨。2018年后,在房地产调控力度不放松、汽车行业增速下降、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下,钢材需求有所下降;同时,伴随供给侧改革、彻底取缔“地条钢”等政策产生的红利消失以及新增高炉和电炉产能的逐步释放,钢材价格呈下降趋势。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后疫情时期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主要用钢行业持续向好,钢材市场需求旺盛;同时美元贬值导致炼焦煤冶金焦和废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导致钢材价格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2、铝材

与钢材一样,铝材作为典型的大宗商品,其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单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只能作为市场上的价格接受者,但企业可以通过对铝材市场的判断一定程度上减少铝材市场价格波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铝具有质量轻、高导电性、高导热性、可塑性(易拉伸、易延展)、耐腐蚀性等优良特性,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铁的金属,尤其在节能环保领域体现出其独到价值。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及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铝及铝合金的绿色环保性能也正在被社会广泛认可,其应用规模快速增长。

近年来,我国铝挤压材、铝型材产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铝挤压材产量由2017年的1,950万吨增长至2022年2,150万吨;铝型材产量由2019年的1,87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2,000万吨。

企业名称

企业优势

钢铁

盛德鑫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研发优势:充分充分利用“常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JITRJ-盛德鑫泰联合创新中心”、“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创新实践基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研发团队和研发能力的建设,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实公司的科技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产品优势:公司近几年,相继开发了ASMESA-213T系列小口径合金无缝钢管、全系列优化型内螺纹无缝钢管、T91合金钢管、T92合金钢管、超超临界锅炉机组用TP347H、TP347HFG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等新产品。

技术优势:,经国家钢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东方锅炉材料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材料研究所的检测评定,技术性能指标已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2020年,公司通过3年的研发,S30432高等级不锈钢小口径无缝钢管通过了国家钢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型式试验评定,并在东方锅炉材料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材料研究所通过了包含10000小时以上的高温蠕变持久试验在内的综合性能评定,产品质量稳定可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完全可替代进口。

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装备优势:公司拥有钢挤压机组、柔性成型连续焊接机组、各种类型热处理设备、冷加工成型和精整设备,以及无损探伤设备、水压试验设备等先进生产和检测设备,生产控制系统采用了世界先进的控制软(硬)件,实现了数据实时传输和控制。

生产优势:公司具备了生产油气输送用管、高品质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用管、蒸发器用U形传热管、超长传换热管、海水淡化用管、化工用管等众多产品的能力。

市场地位优势:根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统计,公司市场占有率多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行业龙头地位和规模优势明显,具备一定的产品议价能力。

规模优势: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工业用不锈钢管制造企业,目前具备年产13.5万吨工业用不锈钢管的生产能力。

铝材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产能优势:公司氧化铝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原铝产能全球第二、炭素产能全球第一、精细氧化铝产能全球第一。

市场地位优势: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原铝和铝加工生产商,也是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和第三大原铝生产商。公司在中国氧化铝,原铝及铝加工市场占据领先的战略性地位,拥有充足且可靠稳定的铝土矿资源及提炼技术,拥有完善的产业链,能够较好地抵抗市场风险。

产业链优势:公司构筑了以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产品为主体的产业链,业务涵盖了从矿产资源开采、氧化铝生产、电解铝和铝合金生产、高新技术开发与推广、国际贸易、物流服务、能源电力等多个方面。

资源优势:公司重视国内资源获取的同时,积极在非洲、东南亚等地获取海外新的铝土矿资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国内铝土矿资源拥有量第一,还在海外拥有铝土矿资源18.1亿吨,资源保障年限超过60年。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绿色低碳优势:作为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中国西部地区工业企业中唯一一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公司全面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力实施绿色铝一体化发展战略,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经营和产业发展全过程。

产业链优势:公司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准确把握铝行业发展规律,以打造绿色、低碳、清洁、可持续的绿色铝一体化产业模式为核心,构建了从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到终端产品绿色铝完整产业链。

资源优势:根据目前勘查情况,云南省铝土矿主要集中于滇东南(文山州),公司着力加大文山地区铝土矿开发力度,依托自有铝土矿资源优势,云铝文山已形成年产140万吨氧化铝生产规模,为公司绿色铝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铝土矿—氧化铝资源保障。

产能又是:公司具备铝用阳极炭素产能80万吨,石墨化阴极产能2万吨,与索通发展合资建设年产90万吨阳极炭素项目已顺利投产,公司权益炭素产能达到113.5万吨。

二、中游产业

汽车冲压零部件行业是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个分支,且位于整车生产环节前段,其行业特征与汽车零部件行业相似,基本属于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行业,其发展依赖于汽车行业整体的发展。

汽车冲压零部件往往需要随车型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冲压零部件产品具有品类繁多、开发周期长的特点。但不同于轮胎、刹车片等易损易耗件,冲压件产品在整车使用年限内,如操作正确、合理维护,一般不需要更换,一旦产品开发成功并量产后,产品生命周期就跟随汽车的生命周期及市场供求变化,市场需求相对稳定。近年来,随着新车型的引进、旧车型的新换代,汽车冲压零部件的市场空间也不断增大。

目前我国汽车冲压零部件行业集群式发展特征明显,紧跟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长三角、西南、珠三角、东北、中部、环渤海等区域产业集群,并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同时,行业内企业开始重视聚焦细分市场,如大型复杂的产品成形、小型精密高速的产品制造等,充分发挥技术特点,各取所长,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随着企业的产品定位更加专业和精细,某些细分领域的产品和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发动机和变速箱内部的关键冲压件,过去长期依赖进口,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企业在这方面开始突破,部分车型的零件已经国产化成功,开始量产并出口。

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向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化汽车不断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客户对汽车冲压产品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冲压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如下:

将计算机模拟应用于冲压产品设计、模具设计、工艺设计中,提升冲压模具设计制造水平,提高模具制造质量和加工精度;2)提高冲压生产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向自动化、无人化生产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3)冲压成形装备紧跟世界冲压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大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力度。

而虽然汽车冲压件种类繁多,市场空间较大,但是市场相对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从市场格局来看,主要分为三类企业:第一类为国外汽车巨头在国内的合资企业,其生产技术较为先进,居于早期市场龙头地位;第二类为以华达科技、联明股份、常青股份等为代表的国内大型民营冲压件生产企业,其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自主模具设计制造能力和成本竞争力;第三类为数量众多的中小型冲压件厂商,其研发能力、生产技术等较弱,模具开发能力不足,效益较低。

目前我国汽车冲压零部件市场上主要企业有滁州多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我国汽车冲压零部件市场上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竞争优势

滁州多利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通过自身多年以来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工艺改进、生产实践等方式,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工艺经验,形成先进的模具开发能力和冲压焊接技术,具有国内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优势。

专利优势:公司及其子公司共获得133项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27项。

技术工艺优势:公司目前已形成从前期工艺流程设计分析、冲压工艺模拟分析到后期的模具设计制造的完整技术工艺。

设备优势:为了提高汽车冲压和焊接总成件高质量的工艺技术水平和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公司从江苏北人智能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扬州锻压机床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和实验设备。目前,公司拥有机器人柔性自动冲压生产线、多工位级进模自动冲压线、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全自动蓝光扫描设备等先进生产设备,保证了公司汽车车身冲压总成零部件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和生产效率。以子公司昆山达亚为例,其在2012年后将原本的人工冲压线改造为4条自动冲压生产线。

资源配置优势:公司采用ERP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集中统一的信息管理中心,公司内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集中共享,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劳务成本及生产效率方面,公司通过引进工业机器人等先进生产设备实现“机器替代人工”,提升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精度,成品率和良品率均显著提高。

运输优势:公司围绕主机厂生产基地进行生产布局从而大大缩短了运输距离,节约运输成本。

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客户优势:公司与国内主要整车厂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国内知名汽车整车厂商的零部件一级供应商。主要客户有: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本田、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丰田发动机、广汽乘用车、上汽集团、北汽集团等。

工艺技术优势: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研发,公司在自动化冲压模具的设计、螺母板成形模具与工艺优化、冲压过程CAD仿真技术及优化、高强度冲压件应用开发及冷冲压模具成型工艺、多工位级进模具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积累了一批在乘用车冲压及焊接总成件行业的核心工艺技术。

设计开发优势:公司拥有一支开发经验丰富的研发设计团队,在发动机整车隔热件、乘用车支架、乘用车纵横梁、乘用车立柱等多个系列产品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和设计能力。从概念设计、三维建模、数字化样件匹配及快速成型,到工装、模具、检具设计及制造等诸多流程,公司可实现与客户的同步设计开发。

上海联明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优势:公司拥有一支出色的技术研发团队,产品开发经验丰富;拥有优秀的产品开发能力,具备CAE分析能力、先进的模具开发能力以及与整车厂同步开发产品的能力;公司具备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应用能力,包括高强钢的冲压与焊接、铝板的冲压、铆接和焊接、中频交直流焊接工艺等;具备自动化应用开发能力,焊接、冲压均实现自动化应用。

质量优势:公司严格执行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同时公司建立有实验室,保证了产品质量和新产品试制水平。

客户优势:公司主要客户为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其均为行业内领先企业,具有良好信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公司业务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区位优势:公司的生产基地均靠近或位于客户的主机厂园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具备快速响应能力。

合肥常青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配套体系优势:公司现与江淮汽车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向江淮汽车配套的产品涵盖了其主要车型,涉及乘用车、商用车等各类车型,产品线丰富。同时,凭借公司多年为江淮汽车配套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所积累的经验与口碑,公司已成功进入奇瑞汽车、比亚迪、合众新能源、福田戴姆勒、中国重汽、陕重汽等厂商的供应商配套体系。

技术开发优势:公司拥有冲压工艺、焊接工艺等核心技术,具备完善的产品开发系统及先进的模具开发能力。

研发优势:目前公司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开发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产品,以巩固及扩大在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研发优势。

团队优势:公司运作完全遵循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始终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团队。

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优势:公司技术优势明显,先后获得了“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评选的2014-2016年度“精模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评选的“2016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等评选的“2016第一批中国模具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AAA)”等荣誉证书,2015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五金模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骨干企业”称号,并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汽车大型零部件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研发优势:,公司已经建立了高效开放的研发设计体系,倡导从研发设计的角度来改进模具生产技术,从而降低模具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客户优势:在汽车领域,公司与安道拓/江森自控、法雷奥、马勒、佛吉亚、本特勒、奥钢联、延锋、奇昊、爱信精机、哈曼贝克等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已成为广汽集团、一汽大众、蔚来汽车、吉利汽车、宁德时代、戴姆勒等知名整车厂商多年来。

三、下游产业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下游行业为汽车整车制造业,从汽车产业链分工角度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尤其是不进入汽车售后市场的零部件产品)并不直接面对汽车消费市场,其下游直接客户是整车厂商。整车厂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是汽车工业最重要的合作关系之一,双方的合作关系一旦确定就较为稳定。

而根据市场分析,2021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主要增长点来自于新能源汽车领域。2012年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具体的产业化目标,自此以后新能源汽车在政策的支持下迈入高速发展阶段。预计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有望保持长期持续发展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及688.7万辆,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9.10%及95.60%。

目前我国汽车冲压零部件下游市场有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我国汽车冲压零部件下游市场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背景优势:前身为第一汽车制造厂,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生产优势:公司建立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五大生产基地。

品牌优势:公司拥有红旗、解放、奔腾等自主品牌和大众(奥迪)、丰田等合资品牌。

销售优势:公司累计产销汽车超过5300万辆,销量规模位列中国汽车行业第一阵营。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产品阵营优势:主要产品覆盖豪华、高档、中档和经济型各区隔,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军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汽车总成和零部件、汽车装备、出行服务、汽车金融等。

市场布局优势:国内事业主要分布在武汉、十堰、襄阳、广州和柳州、郑州、成都、重庆、大连等全国20多个城市。

研发优势:公司年科技投入保持在200亿元左右,建设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产品设计与试验设施。

技术优势:掌握了商用车“龙擎”和乘用车“马赫”绿色低碳动力品牌、IGBT、燃料电池全技术链等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

销售优势:2022年公司销售汽车292万辆,位居国内汽车行业第3位,世界500强第122位,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

无人驾驶运营优势:公司无人驾驶乘商产品均达到L4级水平,在雄安等全国30多个城市示范和商业化运营。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产业链优势:本集团已经形成了立足华南,辐射华中、华东、西北的产业布局和以整车制造为中心,涵盖上游的汽车研发、零部件以及下游的汽车商贸、汽车金融、移动出行的产业链闭环,是国内产业链最为完整、产业布局最为优化的汽车集团之一。

产品线优势:集团拥有包括轿车及SUV、MPV在内的全系列产品,并通过持续研发、导入新车型和产品迭代,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始终保持客户忠诚度和广泛认可的品牌美誉度。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优势:公司在国内拥有重庆、河北、江苏、江西4大产业基地,拥有11个整车和2个独立的发动机工厂,具备了年产汽车200万辆、发动机200万台的能力。在海外拥有已建和在建的6个生产基地。

销量优势:汽车产销量多年居中国前四位,品牌价值达216.19亿元。

产品线优势:汽车谱系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全部领域,拥有排量从0.8L到2.5L的系列发动机平台。

市场地位优势:公司系中国汽车工业第一阵营企业。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优势:连续十一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22年排名229位),是全球汽车品牌组合价值排名前十中唯一的中国汽车集团。

产品优势:集团总部设在杭州,旗下吉利、领克、极氪、几何、沃尔沃、极星、路特斯、英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雷达新能源汽车、曹操出行等围绕各自品牌定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研发优势:吉利控股集团在中国上海、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英国考文垂、美国加州、德国法兰克福等地建有造型设计和工程研发中心,研发、设计人员超过2万人。

专利优势: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超1.4万项。

生产优势:在中国、美国、英国、瑞典、比利时、马来西亚建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工厂。

销售优势:拥有各类销售网点超过4000家,产品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以甲醇作为能源的醇氢电动技术,可以有效弥补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应用短板,有助于解决中国能源安全和交通领域减排问题。此外,我国甲醇汽车报废处理体系、产业链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推广速度加快,同时车企积极布局竞逐甲醇汽车行业新赛道,市场需求将不断释放。

数据显示,自2022年起,我国新能源皮卡销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7852辆,同比增长172.54%;2024年1-10月继续上升,达到9217辆,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长57.61%。不过,我国新能源皮卡仍处于发展初期,销售占皮卡总销量的比重不足5%,提升空间大。

不过,由于汽车产业投入资本高,并与传统自身商业模式的不同,叠加新能源汽车正经历残酷的淘汰赛,导致互联网企业开始收缩阵线,汽车企业或将生存更加困难。因此,多家汽车企业开始积极补救,如哪吒布局海外与冲击IPO,规模化成车企打赢这场战的关键。整体来看,我国汽车行业将进入最激烈、最残酷的阶段。

随着技术进步,汽车智能化不断进阶,根据数据,2023年全球及我国高级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市场渗透率超过50%,这对传感器数量及功能也提出了更多和更高需求。2023年我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达762亿元。随着汽车智能不断向高阶迈进,预测到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830亿元、903亿

国外空气悬架厂商起步较早,处于市场头部位置,其中具有量产能力的厂商主要包括大陆集团和威巴克。近年来,我国本土厂商凭借开发周期较短、价格较低两大优势强势崛起,其中孔辉科技、保隆科技2023年空气悬架装机量分别达250979台套、116530台套,市场份额为44.5%、20.7%,排名全球第一位、第三位。

燃料电池重卡良好前景吸引企业相继进入赛道,行业竞争日趋激烈。2023年,宇通客车以831辆的销量排名国内燃料电池重卡市场第一,占比达23.01%。其次是佛山飞驰和东风,分别以611辆、448辆位居行业第二、第三,占比达16.92%、12.4%。

近年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的加速,智能车载终端作为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的关键组件,其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智能车载终端行业市场规模由16975亿元增长至30718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5.98%。预计到2024年我国智能车载终端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414亿元。

THE END
1.福州汽车零部件公司排名(排行榜)福州汽车零部件公司排名Top255 导出当前榜单数据 + 订阅商机 行业标签:包含一个即可 行业标签:必须同时包含 已选: 清空 导出当前数据 找到255 条企业排名,公司达到一定热度才能上榜,数据每天更新。企业标签根据算法分析标注,可能具有相关性,但可能并不准确。有误请联系客服。仅供参考。https://www.jobui.com/rank/company/view/fuzhou/qichelingbujian/
2.2024年中国车身附件及附件行业上市企业市值排行榜中国招商车身中商情报网讯: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4年中国车身附件及附件行业市值最高的前十名企业分别是福耀玻璃、华域汽车、星宇股份、岱美股份、继峰股份、航天智造、双林股份、华懋科技、宁波华翔和金杯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车身附件及附件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https://m.163.com/dy/article/JKTOV081051481OF.html
3.汽柴油车十大柴油机品牌柴油机哪个牌子好居前十的有:潍柴WEICHAI、玉柴YUCHAI、Cummins康明斯、全柴QUANCHAI、云内、江铃、解放动力、新柴、上柴动力、常柴CHANGCHAI等,上榜柴油机十大品牌榜单和著名柴油机品牌名单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高、有实力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借鉴参考,想知道什么牌子的柴油机好?您可以多比较,选择自己满意的!柴油机品牌主要属于商标https://m.maigoo.com/maigoo/612cyj_index.html
4.汽车零部件龙头排名前100以下是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的前100名排名,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1. 博世(Bosch) 2. 电装(Denso) 3. 爱信(Aisin Seiki) 4. 麦格纳国际(Magna International) 5. 李尔(Lear Corporation) 6. 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 https://news.m.yiche.com/baike/1923186.html
5.汽车零部件龙头股一览表排行榜123网用户列举了汽车零部件龙头股一览表,为您推荐了汽车零部件十大龙头股排行,其中包括星宇股份、伯特利、玲珑轮胎、中鼎股份、华阳集团等。告诉您汽车零部件板块龙头股票有哪些,十大汽车配件龙头股票排名均为用户票选,供您参考。https://www.phb123.com/gupiao/vttvaf7228.html
6.最新“中国企业500强”揭晓!这些民企跌出前100名如何提升在中国乃至全球家电市场的份额,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自主品牌溢价,打造真正的世界名牌并稳步推进多元化,是中国家电龙头企业下一步的必答题。 汽车民企排名上升 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汽车领域的民营企业比亚迪、吉利、宁德时代位于前100名,三家企业排名均大幅上升。其中,比亚迪位列39,吉利和宁德时代排名为53和67,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795368&sid=300
7.汽车配件10大品牌排行榜最新名单公布→十大品牌网入榜《2024年CNPP汽车零部件十大品牌榜中榜名录》的有:博世汽车配件、电装、采埃孚、爱信、大陆投资、麦格纳、法雷奥、潍柴、宁德时代、华域汽车等,汽车零部件10大品牌排行榜由CNPP品牌榜中榜大数据「研究院」和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院」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并基于大数据统https://www.cnpp.cn/focus/28126.html
8.汽车电机品牌十大名牌汽车电机十大品牌排行榜推荐中国品牌网旗下汽车电机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汽车电机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汽车电机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大洋电机、上海电驱动SHedrive、西门子SIEMENS、大郡控制DAJUNTECH、江特电机JSMC、精进电动JJE、华域电动HASCO、巨一JEE、https://www.chinapp.com/brand/5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