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何以吸引众多中国汽车品牌前往? 正在参加选举得特朗普表示,如果他赢得2024年美国大选,将对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征收100%的关税,让中方“无法在... 

正在参加选举得特朗普表示,如果他赢得2024年美国大选,将对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征收100%的关税,让中方“无法在美国销售这些汽车”。

01

墨西哥,何以吸引众中国汽车品牌前往

图/36氪出海《从中国到墨西哥,新能源汽车如何跨越太平洋》

除了地理位置,在政策方面,墨西哥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国之一,促成该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进一步推动汽车的销量。2020年,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签订了《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汽车公司75%的零部件在墨西哥、美国或加拿大制造,就能完全豁免关税。

近几年,美国对很多国家实行贸易壁垒,高额的关税,迫使许多企业的产品在美国市场的成本上升。因此,出于成本考虑,这些企业则需寻找替代市场或转移生产基地,通过墨西哥产地本土化,将中美对立这一地缘政治风险因素转化为机遇。

除此之外,墨西哥与5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项自由贸易协定(FTA),这也提升了墨西哥的出口优势,为墨西哥生产制造的产品进入签署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便利与优惠。

墨西哥市场,2023年纯电动汽车负责了大部分的汽车销量增长,事实上,在本地电动汽车市场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具有先发优势。在墨西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往往是大型SUV,而纯电动汽车多是集中在紧凑型车型,价格相比大型SUV便宜,更具经济性。虽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具有续航里程长的优势,但较低的购买成本足以弥补纯电动车型续航里程低的缺点。由此可以看出纯电动汽车在本地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02

中国车企大步开拓

进军墨西哥,中国车企努力了十几年。

一位墨西哥汽车从业者回忆:“我第一次看见中国汽车,是在2008年,一汽的一款廉价车型。”

2007年,一汽汽车抛出1.5亿美元建厂蓝图,计划将轿车引入墨西哥,但很快遭遇次贷危机,无奈吞下巨额亏损,全面撤出墨西哥市场。

但近年来,中国汽车在墨西哥的份额飞速攀升。

2021年,中国车企在墨西哥卖了3万辆汽车,市场份额只有3%。但到了2023年,这一数据变成13万辆,同比增速高达63%,市场份额升到19.5%。

与此对应的是,2023年,占据墨西哥市场多年的老牌车企们,诸如美国的通用和福特、日本丰田、韩国起亚,都遭遇了市场份额骤降。

究其原因,新冠疫情时期,全球汽车供应链受阻,但中国车企、零部件企业在墨西哥仍能保证顺畅供给,因而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这一体量,已超越了在墨西哥布局近百年的福特。

奇瑞速度更快,2022年进入墨西哥后只用一年,年销量已近四万辆,市场份额达到2.8%。有媒体报道:

“在墨西哥的市中心地带,只要一抬头,必定能看到一辆奇瑞。”

墨西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已经有12家中国车企,39个中国汽车品牌进入墨西哥市场。

更大规模的投资还在路上。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一波中国投资浪潮,正涌向美国的边境以南。”

在接受腾讯新闻采访时,墨西哥驻广州总领事馆代总领事丹尼尔·多明格斯一语道破这些中国车企的目的:

“墨西哥是美国的后花园,这些企业需要瞄准美国。”

03

中国车企,进军美国

2016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上喊话企业家:谁敢把美国企业搬到境外去,就对他的产品征35%的重税:

“你解雇了美国工人,还想继续赚钱不受惩罚,绝无可能!”

菲尔兹的理由是,墨西哥的生产成本更低。

不止福特,全球主要车企选择在墨西哥建厂,最终目的都是把车卖到美国。

原因首先是,墨西哥的人力成本低廉。

2010年有媒体统计,福特在美国的工厂,工人平均工资是55美元/小时,而在墨西哥通用工厂,工人平均工资则不到4美元/小时。

换句话说,美国人干一小时,比墨西哥人干一天赚得还多。

菲尔兹也提到:“墨西哥工人的工资,比美国工人至少要低八成。福特要降低成本,就不能留在美国。”

更何况,美国汽车工人至今仍然对待遇不满。

2023年9月,美国汽车工人发动了一场声势浩荡的大罢工,全美汽车工会向福特、通用等美国车企提出诉求:

对全体工人涨薪40%,提供养老金等福利,且每周工作日不能超过四天,每天工作时长不能超过8小时。

结果是,工人罢工闹得越凶,美国车企就越想逃到墨西哥去。

其次,在墨西哥生产汽车卖到美国,可享受关税优惠待遇。

早在1964年,墨西哥就在美墨边境划出保税区,允许外企在墨西哥建设工厂,并提供税收减免优惠。墨西哥政府则为这些企业提供法律、劳工等一切支持,尽全力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1994年,壁垒进一步放开,美、加、墨三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进口美国免除关税。

自此一役,墨西哥成为北美汽车产业的超新星,德国大众、美国克莱斯勒、日本本田、韩国起亚等知名车企相继在此建厂。

1992年,墨西哥的汽车出口额为74亿美元;到2023年,这一数据已达到1580亿美元,墨西哥也超过老牌汽车强国日本、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中国。

对中国车企来说,要进军美国市场,墨西哥是最好的跳板。

一辆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出口到美国,需承担102.5%的超高关税,结果必然是中国车在当地价格畸高,被美国车吊打。

但如果在墨西哥组装并运往美国,所需关税则是零。

这是一块超大蛋糕。美国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2023年汽车消费1961万辆,但其中仅有7.5万辆中国车,占比不到0.5%。

一场借道墨西哥,进军美国的攻坚战,拉开帷幕。

有媒体评价:“未来会看到很多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就算不卖给美国人,墨西哥人也会把这些车开进美国去。”

04

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之痛

4月初,美国知名汽车网站Car&Driver发布了《2023年美国轻型车销量报告》,根据统计,2023年美国本土SUV、轿车、MPV以及皮卡的总销量达到了1560.8万辆,同比增长13%,创十余年来最大涨幅。

但在广阔的中部地区,一辆不存在补能焦虑的汽车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十分重要,因此燃油车的使用场景显然更多。

以美国最畅销的车型福特F-150皮卡为例,其纯电版车型的起售价比燃油版本贵了大约1.6万美元。

尽管根据降低通膨法(IRA),美国也会对电动车车主提供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补贴,但截至去年年底只有二十多款车在补贴的名单当中。

05

美国要关上后门?

2024年2月15日,美国纽约,一场聚集了通用、福特、斯特兰蒂斯、雷诺等知名车企高管会议正在举行,会议的核心主题是:

对抗中国汽车。

福特CEO吉姆·法利说:“中国已经拿下墨西哥四分之一的汽车市场,如果你不能和中国人竞争,未来几年,你就会丢掉20%-30%的收入。”

汽车行业咨询公司AFS副总裁萨姆·菲奥拉尼也警告业界:

美国担忧,高性价比的中国汽车会冲击美国市场。有美国媒体统计,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只有美国电动汽车的一半。

美国制造业联盟则公开警告,一旦让中国汽车进入美国,会引发美国汽车业的惨烈灭绝:

“在大规模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之前,我们应该关闭中国汽车进入美国的后门。”

这个“后门”,指的就是墨西哥。

事实上,美国早就在防止中国车企以墨西哥为跳板进入其本土市场,并且不断采取着行动。

早在2020年1月29日,特朗普就强迫加、墨两国签署《美加墨协议》。按照新协议,所有墨西哥车企想要免税出口美国,必须满足一系列繁琐、苛刻的条件:

汽车75%以上的零件,需产自北美;

40%-45%的零件的生产工人,时薪不能低于16美元;

车企七成以上的钢铁和铝原料,必须来自北美。

这意味着,即便中国车企在墨西哥设厂生产,也几乎等同是在美国设厂。

2022年,美国再用一纸《通胀削减法案》,向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宣战:

美国的电动汽车消费者,将享受7500美元补贴,但只要汽车里有超过一半的中国电池组件,这笔钱一分都没有。其目的很明确,要以此阻击中国电车电池打入美国市场。

2024年5月14日,美国政府再进一步,将中国电动汽车进口关税,从27.5%上调至102.5%。

美国财长耶伦还就此事喊话中国:“你们应该拥抱竞争,不要做出过度反应。”

与此同时,美国也不断威胁墨西哥,不要和中国走得太近。

2023年12月,耶伦在墨西哥访问时,大谈外资监管:

“为应对外国投资的安全威胁,美国有必要帮助墨西哥加强外国投资筛选。”

所谓的投资筛选,就是挡住中国人。

最重要的,它可以历练中国车企的全球化运营能力,包括全球品牌力的提升。

伴随中国汽车技术和品牌力提升,一些在墨西哥设立整车厂的车企或许也可以按照美国政府要求,将电池、配件转移至北美生产,甚至干脆在美国设立整车厂,与美国本土车企直接竞争。

墨西哥用工法律(部分)

·标准工时

·法定假期

每年必须给予员工至少6天的带薪假期。此外,该法规还规定了员工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享受的其他假期,例如婚假、丧假和产假等。

·薪资规范

·终止雇佣

公司解雇员工时,需支付近3个月的工资作为遣散费。服务每满1年则多付20天的工资。若员工自动辞职,公司只须按比例支付休假奖金与年终奖金。但雇员如果已连续工作满15年,每增加1年需多付12天工资作为遣散费。

·社会保障

墨西哥社会保障法是保障墨西哥劳动者权益的另一项重要法律法规。该法规规定了雇主必须为其雇员提供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养老金、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等。此外,该法规还规定了雇主必须向社会保障机构缴纳一定比例的保险费。

THE END
1.哈尔滨汽车零部件公司排名(排行榜)7860次浏览 全年浏览 130次 规模:5000-9999人 成立:42年 精密铸造 传动系统 齿轮 发动机 汽车零部件 收藏 9 哈尔滨博通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932次浏览 全年浏览 126次 规模:100-499人 成立:21年 工资¥7.9K 招聘增长:50% 焊接件 油箱 外覆盖件 汽车零部件 汽车零部件制造 收藏 10 长铃集团https://www.jobui.com/rank/company/view/haerbin/qichelingbujian/
2.2023年汽车零部件100强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排名 1.德国罗伯特博世:博世在业内很有名气。目前是全球技术储备最大、产品品种最多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许多国内外主机厂都与博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电装:电装早在1949年就成立了,是顶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05年,电装在全球31个国家建立了171家子公司,超过10万名员工在电装https://m.pcauto.com.cn/x/4117/41171016.html
3.入选2023年度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榜单日前,由电车人主办的2023年电车人大会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链100强发布会在合肥成功举办。 历时6个月,通过收集参评表、主动挖掘、专家与同行推荐、上下游调研和产业投资人访谈等多种方式跟踪研究产业链企业超过500家,历经初选、复选、终选三个阶段,最终华耀电子凭借在同行业内基于创新研发、技术落地、管理模式、发展潜力https://www.elecfans.com/d/2338553.html
4.2023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100强完整榜单公布日前外媒《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Top 100 榜单。 本次发布的榜单中涵盖了来自 16个国家的企业,其中日本企业最多共有 22 家,美国企业共有 18 家位列亚军,德国企业 15 家紧随其后,中国企业上榜数量明显增多,今年共有 13 家,仅次于日本、美国和德国。在这些中国企业之http://m.xincailiao.com/news/app_detail.aspx?id=626029
5.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发布!12月8日,2023第十届12月8日,2023第十届电车人大会在合肥召开,会议同期举办了“2023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发布https://baa.m.yiche.com/qichezatan/thread-48258107.html
6.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发布2022年汽车零部件100强名单解读→买购中国汽车报发布了“2022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2022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榜单以企业2021年度零部件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序,其中博世、电装、大陆位列全球榜前三位,潍柴控股集团、华域汽车系统、宁德时代新能源位列中国榜前三位,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榜单详情吧https://www.maigoo.com/news/644084.html
7.市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顺应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聚焦传统动力系统、车规级芯片、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三电”核心零部件、传统汽车零部件等5条重点产业链,以“转型升级、创新提升、超常发展、聚力培育、持续壮大”为“五大路径”,打造“两高一链”,即汽车动力产业高地和汽车芯片产业高地,做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不断促https://www.wuxi.gov.cn/doc/2023/10/27/4094511.shtml
8.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宁德时代增长158.61%,夺得2023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宁德时代增长158.61%,夺得冠军(附年榜TOP100详单.pdf,2023 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排行榜: 宁德时代增长 158.61%,夺得冠军(附年榜 TOP100 详单) 近日,中国汽车行业权威媒体《中国汽车报》发布了《2023 全球汽车供应链核 心企https://m.book118.com/html/2024/1006/7141010005006160.shtm
9.大湾区早报广东力争到2025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收超5900亿元日前,广东省工信厅发布《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实施方案》, 明确到2025年,广东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汽车产量突破430万辆,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营业收入分别超1.25万亿元和5900亿元,“整零比”达到 1:0.9。在特色产业园布局上,广东将在全省差异化布局5个左右省级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园区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9/07/c6868675.html
10.2023汽车内饰氛围灯企业30强集团创建于1958年,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有60多处分支机构,员工人数超过7万人。作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德科斯米尔致力于现代汽车线束系统、品牌专属内饰产品以及电子元件的研发和生产,并始终专注于高档汽车领域。主要客户有奥迪、宝马、梅赛德斯-奔驰、保时捷、大众等。https://www.smartautoclub.com/p/6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