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五大主导产业2022年实现利润总额超1305亿元

【大河财立方消息】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这一战略是推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全面提升河南产业竞争力,推动河南由制造大省转向制造强省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河南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五大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正当其时。

一、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对河南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河南制造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是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新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确保”、推动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是河南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深刻变化的要求

从国际形势看,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格局重构。从国内形势看,河南制造业面临着“双重压力”(上游缺乏投入、下游需求萎靡)、“三上升”(原材料价格上升、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租金上升)和“三约束”(资金供给约束、环境资源约束、土地供给约束),导致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难度加大。对此,必须突破河南原有的制造业产业体系,通过高位嫁接、抢滩占先、前瞻布局,提高产业竞争力,加快制造业价值链跃升、产业链优化和竞争力重塑。

(二)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是河南在国内产业链中赢得主动权的需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东部地区率先加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同时通过虹吸效应,聚集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加快制造业升级换代,目前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在国内产业链重构中处于有利位置。未来随着东部率先发展、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战略的推进,河南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标兵”的差距将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近年来,四川、湖北、福建、湖南等省份纷纷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作为传统工业大省,河南由于传统支柱产业相对饱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土地、环境等方面的低成本优势渐失;科技创新能力不高、高素质人才稀缺,导致承接产业转移的内生动能不足,河南与“追兵”差距日趋缩小。为此,河南只有加快构建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动能更足、效益更好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才能在国内价值链重构的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赢得发展主动权。

(三)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是重塑河南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河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等战略,“河南制造”在部分新兴产业领域崭露头角,技术水平、产品市场占有率有所突破。但是河南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后期,制造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在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上不具有优势,河南工业总体上仍处于价值链低端,产品附加值偏低。2022年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仅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9%。因此,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省,必须换道加速,外引内育、精准落子,向着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和高又快、上台阶不断迈进。

二、河南主导产业,有基础有条件实现换道领跑

近年来,河南以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和企业技术三大改造,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新材料等五大主导产业转型发展,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正当其时。

(一)主导产业优势地位日益凸显

河南五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对河南工业的快速稳定增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17—2022年,全省主导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6个百分点。随着主导产业快速增长,主导产业增加值占比持续提高,主导产业的优势地位日益凸显。2022年,河南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3%,较2017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主导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9%。

(二)主导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突出

随着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导产业发展的质效优势日益突出。2022年,河南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利润总额1305.72亿元,其中,食品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分别以423.46和415.01亿元位列第一和第二位;五大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4.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产业以5.9%位列第一位,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分别以5.5%和5.0%位列第二和第三位。从人均产值来看,2021年,五大主导产业人均产值达121.29万元,其中,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145.74万元位列第一位,电子信息和食品产业分别以137.16和115.96万元位列第二和第三位。

三、河南主导产业各具特色,竞相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5%,比2017年提高5.0个百分点;增速达16.7%,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5.3%,比2017年提高18.1个百分点。2022年,全省共生产手机1.6亿部,约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产量跻身世界前列。随着黄河信产以及浪潮、长城、中科曙光、超聚变等计算终端生产项目成功投产以及华为、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入驻河南,河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二)装备制造产业竞争力强影响力大

装备制造产业是工业的心脏和国民经济的生命线,一直以来河南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近几年,河南装备制造产业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其中电力、农机、盾构、矿山和起重装备等闻名国内外。2022年,河南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2.1%,居五大主导产业第二位;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3%;其中,客车和盾构装备产业规模居国内同行业第一位,农机装备和矿山装备居国内同行业第二位。

(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日趋完备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河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7%。目前,全省现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600余家,年产整车超过55万辆,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汽车制造产业产业链日益完备,已形成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配套设备的产业链。郑州整车、新乡动力电池等产业集群已成为中部地区有影响力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四)食品产业战略支撑作用彰显

食品产业吸纳就业多、出口能力强、税收贡献大,是关系国计民生、稳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产业作为河南最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总量自2006年以来稳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肉类、果蔬和面粉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目前食品产业已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河南食品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3.4%,为五大主导产业之首;增长5.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3.3%。目前,全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近2600家,其中20家食品企业的26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三全、思念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0%,双汇集团、牧原食品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食品企业。

(五)新材料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作为材料产业大省,河南新材料产业起步较早,目前已打造出超硬材料、高温耐火材料、尼龙新材料等数个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其中新型耐火材料产业已居全国首位,超硬材料产业占全国市场份额八成以上。2022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6%,位列食品和装备制造产业之后,比2017年提高4.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4%,比2017年提高4.7个百分点。

河南五大主导产业实现转型提质,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创新引领,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发展未来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紧抓全球产业布局调整新机遇,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跑出河南“换道领跑”加速度,在推动主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THE END
1.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名单,中国13家上榜!环球智造美国杂志《美国汽车新闻发布了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国际、宁德时代位居前5,去年排名第五的爱信精机降至第7。 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区域分布(家)如下: 国内百强榜单如下:(该榜单版权归《中国汽车报》社所有)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921524.html
2.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百强!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百强! 部分电子书籍截图 整套硬件资料合集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31/20/783088_1143447811.shtml
3.No.73!国轩高科入选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财富号$国轩高科(SZ002074)$《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4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本次共有15家中国企业上榜,国轩高科位列第73位,是唯二入选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博世集团、采埃孚、麦格纳分别位于榜单前三名,展示了他们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地位。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下,国轩高科此次成功入围,不仅彰显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50103090143780339980
4.扬州汽车零部件公司排名(排行榜)扬州汽车零部件公司有哪些?扬州汽车零部件公司排行榜:扬杰科技、亚普股份、森欧汽车内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潍柴动力、嵘泰股份、泽景科技、苏奥传感、李尔汽车系统(扬州)有限公司、潍柴(扬州)特种车有限公司、李尔汽车内饰材料(扬州)有限公司等。同时还可以了解https://www.jobui.com/rank/company/view/yangzhou/qichelingbujian/
5.21家中国车企入围TOP50广汽上汽蔚来比亚迪特斯拉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盘,在全球车企TOP 10中,新势力车企与传统车企、海外车企与中国车企之间的市值排名竞争十分激烈。特斯拉、丰田依旧排名第一、第二。此前稳坐全球第三大车企宝座的比亚迪市值为1078.4亿美元,被2024年才正式入局汽车市场、是年年中仍位列10名开外的小米反超,后者市值增至1120.0亿美元。至此,全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0EN0HR0519DFFO.html
6.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发布2022年汽车零部件100强名单解读→买购中国汽车报发布了“2022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2022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榜单以企业2021年度零部件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序,其中博世、电装、大陆位列全球榜前三位,潍柴控股集团、华域汽车系统、宁德时代新能源位列中国榜前三位,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榜单详情吧https://www.maigoo.com/news/644084.html
7.电车人重磅发布:2022年度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榜单2022年度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评选历时6个月,通过收集参评表、主动挖掘、专家与同行推荐、上下游调研和产业投资人访谈等多种方式跟踪研究产业链企业超过500家,历经初选、复选、终选三个阶段,最终有11大类、20余个小类、30多个细分领域,共计100家优秀产业链企业入选。 http://www.diancheren.cn/newsinfo/4958682.html
8.巴西INMETRO第145号法规将于2022年5月2日生效,10类汽车零部件受影响简讯:巴西INMETRO(巴西国家计量、标准化和工业质量研究所)于2022年3月28号正式发布2022年的第145号法规,该法规更新了对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安全性能要求。第145号法规将于2022年5月2日正式生效,并将撤销目前在行的INMETRO 301/2011法规,第145号法规生效后,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进口商将有12个月的过渡期。 https://shenzhen.11467.com/info/14140193.htm
9.两万字长文!管清友团队:新能源汽车2022年度展望新能源汽车是我们一直很重视且在跟踪的行业。这篇报告成文于去年11月,其中对于中下游厂商回调、汽车行业估值逻辑改变等判断还是作对的。希望这篇研报可以对你在2022年投资有所帮助。 本文首发于2021年12月14日,部分内容仍有借鉴意义,故此重发。 第一部分:复盘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