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降”悄然成汽车业年末“大戏”汽配供应商掀起海外建厂潮

2024年即将步入尾声。对于A股的汽车零部件巨头们而言,今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再迎新高将是大概率事件,公司业绩有望从中受益。

与此同时,随着汽车行业加速内卷,欧美电动汽车市场需求放缓,降本增效、结构性竞争、年度议价、出海建厂……这些词汇构成了2024年汽配行业不争的残酷“写实”。

作为为数不多营收规模超百亿并且持续两位数增长的行业之一,汽车零配件行业的现实境遇也是一言难尽。

“年降”成汽车行业年末“大戏”

近年来,随着车企之间的价格战越打越激烈,年降已悄然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的年末“大戏”。

盖世汽车“供应链降本”行业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车企提出的降本要求明显提升,有超半数企业被要求“年降”,幅度在5%到10%。多位行业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5%的年降处于汽配行业的中位数水平。

当前,降价压力正顺着汽车产业链蔓延。行业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源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富特科技(301607.SZ)在招股书中提到:为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其积极推动降本增效,通过供应商降价谈判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毛利率水平。

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整车厂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国内汽车行业的惯例,这是市场行为,政府与行业协会都无法干预,其根本原因是国内汽配行业整体产能过剩。”

据Choice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A股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值前十大公司福耀玻璃(600660.SH)、潍柴动力(000338.SZ)、拓普集团(601689.SH)、德赛西威(002920.SZ)、华域汽车(600741.SH)、赛轮轮胎(601058.SH)、万丰奥威(002085.SZ)、星宇股份(601799.SH)、玲珑轮胎(601966.SH)、森麒麟(002984.SZ)的净利率分别为19.37%、6.39%、11.59%、7.47%、4.28%、13.96%、6.48%、10.59%、10.73%和27.22%。

前述这些头部供应商在产业链中尚有一定话语权,而话语权微弱的小供应商为了汽车后市场、市场份额,只能被迫选择降价。财联社记者了解到,目前部分小供应商公司已经站在亏损边缘。

张翔进一步表示,目前中国汽车行业集中度不够高,车企数量有100多家,等国内车企的数量精简到20-30家,那时候行业格局才能稳定,年降或许才能停止。现在车企处于洗牌阶段,它把降价的压力传递给上游的供应商,汽配行业会备受压力。行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淘汰落后产能,这个洗牌过程不可避免。预计明年汽配行业年降还将继续,但降幅不好预测。

在南京金友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金友私募”)董事长贾广沂看来,整车厂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降幅不能超过10%。“就国内汽车产业链来讲,其实大家的利润空间都不大,尤其在整体制造业都不景气的情况之下,如果年降幅度太大,对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的就业甚至供应商的生存都会有影响。”

此外,汽配后端市场的日子同样不好过。“生意不好做”,是财联社记者最近在杭州某汽配五金市场听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一位汽配店老板告诉记者,年初的时候,他已经预感到今年的生意会更难,但市场的不景气还是超出了预期。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何现在汽车越来越多,汽配生意却越来越难做?

预计2025年汽配出海数量将继续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跃升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伴随中国汽车整车出口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步伐也在提速,掀起了海外建厂潮。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松原股份(300893.SZ)、合兴股份(605005.SH)、卡倍亿(300863.SZ)、鸿特科技(300176.SZ)、嵘泰股份(605133.SH)、中原内配(002448.SZ)、国轩高科(002074.SZ)等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公告在海外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此外,新泉股份(603179.SH)、敏实集团(00425.HK)、万丰奥威、均胜电子(600699.SH)、文灿股份(603348.SH)等汽车零部件公司已在墨西哥实现量产。

ExpertMarket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约38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到453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97%。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9月,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累计达到782亿美元,同比增长4.6%。

张翔表示,中国车企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进军成为必选项,而车企出海离不开供应链的支持,这也为国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出海带来契机。“汽配企业独自出海的难度和风险比较大,但今年以来,国内的汽配供应商参加海外车展明显比以前要更加积极。预计2025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的数量只会更多。”

当然,出海只是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出去的第一步,如何在当地“扎根”才是中国企业出海面临最大的考验。张翔认为,汽配厂商出海比较稳妥的办法,首先是与国产汽车主机厂相辅相成“搭伴”出海;等在海外站稳脚跟后,然后向当地国家拓展市场,再向周边的国家获取更多订单。

“这两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出海确实比较火,但能不能在当地扎根还有待观察。有些汽配厂商跟随下游整车厂一起出海,但目前并没有享受到出海溢价。”贾广沂称,“目前全世界最完整、最优质的汽车产业集群都在国内,尤其是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来之后,产业链的优势无可比拟。国内汽配厂商选择出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迎合当地政策的需要,有些是迫不得已选择出海,也有些是为了做姿态,有些可能还在观望中。”

事实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出海”这条路并不好走,要想在海外扎根更是不容易。以文灿股份为例,公司曾在2023年年报中首度披露其部分海外工厂出现产品交付延迟及质量成本增加等问题。除此之外,文灿股份旗下公司在墨西哥还遭遇了税务缴纳纠纷。

无独有偶,今年7月,广和通(300638.SZ)公告称,为应对当前国际市场环境的复杂变化,公司将深圳市锐凌无线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锐凌”)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包括RollingWireless(H.K.)Limited的部分资产及负债及卢森堡锐凌100%的股权,以1.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交易完成后,深圳锐凌及其子公司不再从事车载前装无线通信模组业务。(财联社记者汪斌)

THE END
1.No.73!国轩高科入选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美国汽车新闻《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4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本次共有15家中国企业上榜,国轩高科位列第73位,是唯二入选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 博世集团、采埃孚、麦格纳分别位于榜单前三名,展示了他们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地位。在这样的激烈竞争下,国轩高科此次成功入围,不仅彰显了其在全球汽车零部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50103085959488747470
2.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优秀企业榜单历经6个月的精心评选,2023年度中国智能电动汽车核心零部件100强榜单终于揭晓。这份榜单涵盖了车载能源系统、电驱动系统等多个关键领域,共涉及10大类、30余个小类、40多个细分领域,充分展现了我国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实力与潜力。 在车载能源系统方面,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396934401041919972.html
3.全世界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统计【数据采编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22》 【统计项目】全世界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统计 【数据包含量】150 【点击次数】0单位:亿美元 排名 公司 总部所在地 2021年汽车业务营收 1 *** *** *** 2 *** *** *** 3 *** *** 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680510&db=TJ&view=view&str=FFF4e2d;FFF56fd;FFF77f3;FFF6cb9;FFF5929;FFF7136;FFF6c14;FFF96c6;FFF56e2;FFF516c;FFF53f8;FFF5e74;FFF9274;2;0;1;3;
4.深圳汽车零部件供应链公司排名(排行榜)“愿景:成为令人尊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收藏 4 深圳市领航菲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894次浏览 全年浏览 10次 规模:100-499人 成立:12年 电子厂/电子 汽车电子 汽车导航 汽车音响 音箱/音响 收藏 5 深圳市中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122次浏览 全年浏览 8次 规模:少于50人 成立:24年 锁具 汽车天窗https://www.jobui.com/rank/company/view/shenzhen/qichelingbujiangongyinglian/
5.21家中国车企入围TOP50广汽上汽蔚来比亚迪特斯拉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盘,在全球车企TOP 10中,新势力车企与传统车企、海外车企与中国车企之间的市值排名竞争十分激烈。特斯拉、丰田依旧排名第一、第二。此前稳坐全球第三大车企宝座的比亚迪市值为1078.4亿美元,被2024年才正式入局汽车市场、是年年中仍位列10名开外的小米反超,后者市值增至1120.0亿美元。至此,全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0EN0HR0519DFFO.html
6.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排行榜:前5强排名不变,10家中国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2021年度的营收共计7959.58亿美元,较2020年度增加511.49亿美元,增长6.87%,入围门槛由上年的9.11亿美元降至7.97亿美元;本次共有8家企业新上榜,其中宁波拓普集团、诺博汽车系统2家为中国企业,新上榜企业中排名最高的是德国的纬湃科技,2021年营收为94.96亿美元。 https://xueqiu.com/8666823409/225337996
7.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营收百强榜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营收百强榜;10家中国企业上榜!根据最新榜单,前5名仍旧是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国际、爱信精机;现代摩比斯的排名从去年的第7名上升1名;佛吉亚和海拉合并后的新集团佛瑞亚排在第7名;在纬湃科技拆分出去之后,大陆集团名次下滑2名至第8名;巴斯夫也进入前十;李尔的排名微跌至第10。 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114491193588711949
8.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国上榜企业排行榜中商情报网讯:近日,《美国汽车新闻》对外公布了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今年中国10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上榜,较去年增加2家。 去年早已榜上有名的8家中国公司,也就是延锋、北京海纳川、德昌电机、五菱工业、敏实集团、中信戴卡、安徽中鼎密封件和德赛西威,今年依旧进入百强名单,此外诺博汽车系统和宁波拓普集https://top.askci.com/news/20220628/1728421906541.shtml
9.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10家中国企业上榜近日,《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根据最新榜单,前5名仍旧是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国际、爱信精机。 按照惯例,《美国汽车新闻》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上一年在汽车行业配套市场的营业收入(销售额)进行排名。因此,2022年全球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的评定标准是供应商2021https://www.connector-world.com/home/cms/detail/id/7870
10.重磅!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发布百强诺博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发布 北京时间6月27日消息,美国汽车媒体Automotive News发布了2022版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其排名依据是2021年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面向汽车制造商的销售额(含Automotive News的估测值,部分企业上报的是财年数据,其财年与公历年不一致)。https://blog.csdn.net/apsoto/article/details/125504570
11.江苏新泉荣登2022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单9月22日,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权威及专业媒体,《中国汽车报》社于北京举行线上发布会,《2022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就此面世。同时发布的还有《2022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及《2022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充分反映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格局、品牌影响力、技术先进性和综合盈利能力。 https://www.xinquan.cn/newsinfo/4548320.html
12.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4期(总期133期)在线培训课程其中,"1"是指《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3"是指《广东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强链工程"实施方案》《广东省硅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和《工业设计赋能广东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三项行动。 在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介绍,此次广东出台的稳工业系列增量措施,共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6.html
13.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比汽车整车还要落后也就是零部件制造比汽车整车还要落后。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进口,是2017年我国进口的第二大工业品,仅次于集成电路。 就全球范围来讲,2018年6月《美国汽车新闻》在普华永道数据支持下,发布《2018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其中: 日本最多,有26家入榜;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190724106548
14.2022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发布2022年汽车零部件100强名单解读→中国汽车报发布了“2022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2022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榜单以企业2021年度零部件收入为依据进行排序,其中博世、电装、大陆位列全球榜前三位,潍柴控股集团、华域汽车系统、宁德时代新能源位列中国榜前三位,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榜单详情吧https://www.maigoo.com/news/64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