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立是船舶制造的一种生产管理模式,是船体分段装配的一个生产阶段。是现代造船业为了加快造船速度,提高造船品质,形成规模生产而采用的生产管理方法。就是在固定的场地将船舶小组立和小组立加零件组成一个较大组合件的生产过程。如:拼装成油柜等构件。一般系列船舶的中组立都是流水线作业,这样可以避免重复制作胎架和平台,对于劳动密集的船舶制造业来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零件加工之后,按照部件装配的要求,通过装焊,实现各类中间产品的制造。这是继零件切割、加工之后的第二制造级。这种部件装配工作,也称为小组立和中组立。
小组立(部件零件和部件的装配)装配成部件(亦即系统部件),中组立装配成组件(多系统模块,或组成分段的小分段)。
生产范围
中组立是船舶制造的一种生产管理模式,是船体分段装配的一个生产阶段。就是将小组立和小组立加零件组成一个较大组合件的生产过程。如:拼装成油柜等
人员搭配
中组立生产以班组为单位,一个班组一般是一个组长、四个师傅、四个徒弟、两个电焊工、一个打磨工。
图纸资料
工具
割枪、米尺、线垂、千斤顶、水平尺、水平管、花兰螺丝、铁锤、铁楔、角尺、电焊机、打磨机
中组立的工艺流程:制作胎架或平台——平铺大部件到胎架或平台——需要安装小部件、小零件的位置划线——小部件或小零件安装到大部件上——加临时支撑——装配定位——焊接——焊接后整形——打磨——报验
中组立作业标准:
构件对合线(理论线或对合线)偏移<1.5mm
主要平面不平度<4mm
小零件对大零件垂直度<2mm
框架四角水平<±8mm
纵骨端面平面度<±4mm
(两对角线中点间距≤2mm
中组立的分道
小组立后进入中组立的制造阶段,它的生产方式同小组立相似,按部件族的划分,采用流水线或虚拟成组工艺流程进行加工。它是小组立的后续生产,为分段装配提供多系统模块。一般有以下成组工艺流程:
1.框架构件制造分道;
2.平面板架(片体)制造分道;
3.曲面板架(片体)制造分道。
中组立的工艺过程,可由一道工序完成,也可分成二至三个工序完成。对于分工序制造的多系统部件,也有一个先行中组立的工艺过程。分成一阶段、二阶段、三阶段,由一阶段依次向三阶段先后进行制造,完成后送大组立制造。阶段划分一般以中组立的质量来考虑,根据目前我国造船能力,分别以质量10t、20t划分为宜。但这并不完全是机械的划分,还必须结合其工艺过程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