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构筑新质生产力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典范,新能源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它们不仅代表了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更是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产业升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是塑造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基于此,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特别推出系列报道,分别从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制造等方面,展示汽车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所作出的实践及取得的成就。今日推出: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构筑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连续第9年位居全球第一。今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同时,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已连续5个月在超50%的高水平之上。连续9年、1000万辆、超50%……三组数字不仅彰显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更是汽车产业深刻变革升级的直观体现。

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典范,新能源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它们不仅代表了汽车产业的绿色转型,更是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度融合,不断推进产业升级。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持续的科技创新为引领,带动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成长,催生了高水平开放市场,形成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今年3月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高层论坛”上表示。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新能源转型的加速器。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曾表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正推动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突破性、跃升式的发展。”

今年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单月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车的零售销量首次完成对传统燃油车的超越,标志着汽车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和升级,成为主流选择。这一历史性转折点的到来,依靠的正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如电池续航里程的提升、充电设施的完善以及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等。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EVs)、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s)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s)等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都是基于“三电”等关键技术的突破。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助推整个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

在9月的“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数智营销发展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会长王侠表示,“在技术层面,无论是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核心技术,还是智能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等技术都实现了全面突破,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多元化技术路线不断涌现。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中国汽车不仅形成了先发优势,而且开始‘反哺’全球。”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依靠科技创新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同时提醒,“当前,新能源汽车处于成长期,仍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素的新质生产力来不断推动发展。”

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业内普遍认为,汽车产业新能源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智能座舱技术、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等使得新能源汽车具备了更强的智能交互与辅助驾驶的能力。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同时,也推动了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吕本富表示,“拥抱智能网联汽车,就是拥抱新质生产力。”

向智能网联化转型升级的同时,以新能源汽车为契机,中国汽车更是实现了“量质双升”:中国汽车品牌持续向上,销量占比维持高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品牌乘用车2023年销量1459.6万辆,同比增长24.1%,销量占有率56%,上升6.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中新能源产品占有率49.9%。另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零售154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4%;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达64.1%,同比增长8.7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技术创新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中的核心作用,与“三电”领域、智能驾驶领域等方面的“遥遥领先”,中国新能源汽车同样赢得了海外市场,“走出去”水到渠成,新能源出海更是蔚然成风。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还通过海外并购、投资建厂、技术合作等方式加速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增强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两年跃升三个台阶,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2024年1—11月,我国汽车出口534.5万辆,同比增长21.2%。其中,传统燃油车出口420.3万辆,同比增长26.7%;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中国经济网记者张懿)

THE END
1.汽车领域非金属增材制造行业市场分析.docx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汽车行业非金属增材制造市场规模在近年来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迅速扩张。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这一技术进行零部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非金属增材制造的应用成为提升车辆性能和降低成本的关键因素。 (2)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全球汽车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227/8074115015007013.shtm
2.汽车行业:高阶智驾趋势下,激光雷达/车路协同V2X/传感器清洗等01.2 技术前景展望:激光雷达对高阶智驾不可或缺,行业应用前景确定 虽特斯拉已开发出无需依赖激光雷达的纯视觉方案,但当前时间点来看,多视觉传感器融合仍将为行业主流,激光雷达的应用前景确定,这主要在于: 1、激光雷达自身高精度/高分辨率,拥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高阶智驾的核心是解决corner case问题。相对于相较https://xueqiu.com/9615908983/274735555
3.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2019中国轨交产业峰会,共话行业新方向(下)2019年3月14-16日,在寻材问料?于青岛是举办的2019中国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峰会——暨新材料、新工艺及新装备创新发展论坛上,800余位轨道交通行业的专家、学者、设计师、产业链上下游人士共聚一堂,就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等主题展开探讨,共同促进轨道交通产业创新发展。 http://m.xincailiao.com/news/app_detail.aspx?id=455806&ptype=1
4.万字全文!2023全球量子计算产业发展展望量子计算机是一种新型的、正在研发中的下一代计算机,量子计算因其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将极有可能推动新一轮的信息科技革命。 目前全球主要科技国均已开展相关技术研发,积极布局和发展量子计算产业。一旦实现大规模量子计算,将对目前的加密体系降维打击,因此对于国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此外,其下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未https://www.iyiou.com/analysis/202303031042162
5.中国军用新材料行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20242030年【出版机构】:中智信投研究网 【内容部分有删减·详细可参中智信投研究网出版完整信息!】 中国军用新材料行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前景展望报告2024-2030年 报告目录】 ——综述篇—— 第1章:军用新材料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军用新材料行业界定 1.1.1 新材料行业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2859084&efid=FYOX-aadsw196rS3Mc4q7g
6.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建议与前景趋势展望报告2025中国新材料行业发展建议与前景趋势展望报告2025~2031年 ※※华※※※研※※中※※商※※研※※究※※网※※ 报告编号:【474488】 对接人员:【高---虹】 修订日期:【2024年11月】 撰写单位:【华研中商研究网】 报告格式: 【word文本+电子版+定制光盘】 服务内容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3022123.html
7.汽车的发展前景(精选十篇)汽车的发展前景(精选十篇) 汽车的发展前景 篇1 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全球汽车贷款比例约为70%, 发达国家如美国贷款购车比例约在80%~85%, 德国约70%;而同为金砖国家的印度货款购车比例为60%~70%, 中国却从2004年的16%下降到2008年的8%。另据新华信国际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称, 在中国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01ubhq6.html
8.2024年碳纤维市场现状分析:这几年来碳纤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应用领域拓展:碳纤维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如低空经济领域的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 八、碳纤维行业前景展望 随着消费者对轻量化、高性能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碳纤维在体育用品、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将持续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也将推动碳纤维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尽管目前行业存在技术瓶https://www.yhresearch.cn/news/7212/carbon-fiber
9.中国新材料产业应用前景与十四五运营方向分析报告2021年版2.1.5 宏观经济展望 2.2 社会环境 2.2.1 国内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态势 2.2.2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重发展 2.2.3 节能环保助推新材料产业发展 2.3 行业环境 2.3.1 低碳经济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要求 2.3.2 推进新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的着力点 2.3.3 低碳经济形势下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https://blog.csdn.net/HSXH2015/article/details/121238564
10.丁基密封胶在光伏行业的应用展望随着钙钛矿电池的快速发展,单纯POE胶膜+硅胶或者POE+EVA的封装结构已经不能满足钙钛矿本身对于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而丁基密封胶(Butyl sealant)作为优良的隔水隔气的绝缘材料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封装材料。 一、丁基胶是什么? 丁基胶是以丁基橡胶(IIR)为原材,加入聚异丁烯(PIB)等改性物质制成的单组分胶粘剂,具备低https://www.yantai333.com/xingyedongtai/304.html
11.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由于我国汽车零件部件行业经多年的竞争发展与经验积累,企业生产规模、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技术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近年来,由于“国三淘汰”、“国六排放新标”和治理前期不合规车辆等政策的影响,带动了车辆的阶段性集中采购和置换,市场需求释放。其次,《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浙江、广东等多省推出的区域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0503451815093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