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科技框架计划等着力推动催化剂、光学材料及光电材料、有机电子、磁性材料、仿生学、纳米生物技术、超导体、复合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智能纺织材料等十大领域的发展。俄罗斯2030年前材料与技术发展战略等。一方面力求保持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提高国防实力有重要影响的电子信息、通信设施、计算机产业等所用的关键新材料。日本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纳米材料计划、21世纪之光计划、超级钢铁材料开发计划等注重实用性,考虑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重点开发资源与环境协调性的材料以及减轻环境污染且有利于再生利用的材料。
6、《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5年9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05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2014年10月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实施方案》2012年7月国务院《“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07年5月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十一五”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将为“十三五”期间新材料产业发展指明重点方向。为深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2017年1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明确了我
8、参军,发布《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7年度)》。我国新材料产业基地遍布各地未来新材料发展主要目标新材料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先进基础材料总体实现稳定供给+关键战略材料保障能力超过70%+前沿新材料取得一批核心技术专利。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整合构建一批新材料产业创新载体,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初步完善:到2020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突破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技术装备制约,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实现70种以上重点新材料产
9、业化及应用。制造业升级呼吁关键战略材料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明确了新材料未来三大发展方向,即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目前来看,我国在先进基础材料背后的钢铁、化工、纺织、建筑等领域已发展较为成熟,2016年钢产量占据全球50%以上,铝合金产量全球占比也超过30%,全球纺织第一大国地位继续保持,化工领域也面临产能过剩局面,可以说我国在基础原材料(钢铁、纺织、化工)领域已率先完成了产业化和国产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多在于从成熟走向不断优化。而在前沿新材料领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仍是下一阶段重点,石墨烯、记忆合金一类的高性能材料仍在积极探
12、到100的突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单位: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贸易逆差巨大(单位:亿美元)新材料保障水平提升工程明确的发展方向序号新材料发展方向具体细分材料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用材料硅材料、溅射靶材、高纯电子特气、发光材料、光刻胶、液晶、玻璃基板等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材料稀土磁性材料、柔性电缆材料、耐高温绝缘材料3航空航天装备材料耐高温合金材料、结构叶片材料、陶瓷复合材料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用材料高强/特厚材料、聚氨酯绝缘材料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材料稀土永磁材料、钢轨焊接材料、隔音降噪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6电力装备材料三元材料、硅碳复合材料、储氢材料等7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材料叶片材料、核电用材、碳化硅单晶、稀土储氢材料8农机装备材料高硬耐磨钢材料9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材料稀土闪烁晶体、医用关键增材、医用高分子材料10节能环保材料半导体照明、稀土发光/永磁/催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