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材料发展态势及我国重点发展方向布局

编者按: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材料的开发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知识的认知、实践和总结,而材料技术的进步又对人类社会发展发挥着推动和支撑作用。新材料是世界各国必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了当前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加快发展新材料,对推动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新材料在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总结了国内外先进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明确了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发展需求及面临的挑战,归纳并提出了未来我国在不同新材料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一、先进材料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作用

1.材料是人类社会发展划时代的里程碑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划时代的里程碑。材料服务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支撑了整个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一代装备,一代材料”向“一代材料,一代装备”转变,彰显了材料的战略作用。发展材料技术既可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又将带动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技术提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2.新材料是高技术和新兴产业的基础和先导

新材料将与高技术深度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和保障。新材料技术密度高、应用范围广、配套能力强,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的特点,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物质保证和技术支撑。然而,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将成为制约高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

3.新材料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从人类工业化进程来看,影响世界至深的三次工业革命均是以材料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为前提。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新材料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高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都将不断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建新兴产业,新一代科技革命和工业变革正蓄势待发,新材料将对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提供重要支撑。

4.新材料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有力支撑

5.新材料各分支领域各有所长、热点纷呈

二、国内外先进材料发展现状与趋势

1.国际先进材料领域发展态势

目前,国际上新材料领域全面领先的国家仍然是美国,日本在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韩国在显示材料、存储材料,欧盟在结构材料、光学与光电材料、纳米材料,俄罗斯在耐高温材料、航空材料方面有明显优势。我国在纳米材料、半导体照明、稀土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和成果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部分处于领先水平,但在高端材料产业化、部分关键材料与专用装备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

先进材料技术整体发展态势为:材料制备与应用向低维化、微纳化、人工结构发展,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及应用过程绿色化成为材料研发的重要方向;材料研发周期缩短、可应用材料品种快速增长;材料与物理、化学、信息、生物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剧,多学科交叉在材料创新中作用越来越重要;材料研发向更加惠及民生发展,并在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我国先进材料领域发展态势

“十二五”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不断成长,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我国新材料领域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积极进行战略布局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发布实施多项政策规划,积极引导并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进入新时期,为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继“十二五”期间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后,新材料又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十大高端领域之一。同时,在“十三五”规划中,多个章节都涉及新材料领域的战略布局,国家相继发布了《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和《“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新材料已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布局领域之一。

(2)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近年来,我国新材料领域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新材料创新体系逐渐完善,新材料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科研院所实力大幅提升,在重大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中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在大飞机专用第三代铝锂合金、百万千瓦级核电用U型管、硅衬底LED(发光二极管)材料、大尺寸石墨烯薄膜等方面积极创新,一批先进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3)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4)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已由2010年的0.65万亿元增至2015年的近2万亿元。空间布局日趋合理,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新材料综合性产业集群优势突出,中西部地区一批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5)应用水平明显提升

我国新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潜力巨大,LED等新材料应用示范全球领先,应用数量和规模居于世界前列。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电池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等领域加速发展,高性能钢铁材料、轻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有效支撑了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海洋工程、能源装备等工程顺利实施。生物材料、纳米材料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新材料在农业、医疗、光通讯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步入快车道。

3.我国先进材料领域发展形势与需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新材料产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新材料与信息、能源、生物等高技术加速融合,大数据、数字仿真等技术在新材料研发设计中作用不断突出,“互联网+”、材料基因组计划、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新材料创新步伐持续加快,国际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

我国新材料产业起步晚、底子薄、总体发展慢,仍处于培育发展阶段,新材料行业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基础原材料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物耗能耗排放较高,环境污染严重(材料行业能耗在工业总能耗和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分别达到了60%和44%),产业竞争力不强,利润率低,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第二,核心技术与专用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关键材料保障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工艺及装备仍然部分依赖进口;新兴材料产业市场巨大,需求强劲,国际竞争激烈,我国高端材料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急需提高。

第三,创新能力薄弱,新材料行业研发以跟踪国外较多,原始性创新较少;国家重大工程和国防建设对新材料需求强烈,但新材料配套与工程化能力较弱,高端产品产业化程度偏低;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人才团队缺乏,标准、检测、评价、计量和管理等支撑体系缺失;人才队伍中基础研究队伍不稳,工程应用技术队伍流动性不够,新兴产业人才流动性过大。

第四,产业布局乱,低水平重复建设多,低端品种产能过剩,产品性能稳定性亟待提高,推广应用难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仍然是制约制造强国建设的瓶颈。

三、未来我国先进材料的重点发展方向布局

未来几年,是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对新材料质量性能、保障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历史机遇,集中力量、加紧部署,进一步健全新材料产业体系,下大力气突破一批关键材料,提升新材料产业保障能力,支撑中国制造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此外,我国各个区域也都结合当地的特点及优势,在“十三五”规划中对新材料产业进行布局。目前,我国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初步形成了三大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三大产业集聚区分别在稀土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特种纤维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进行了布局。

THE END
1.AI材料科学行业创新趋势及研发前景展望报告(2025版)1.3.3 AI在材料制造过程优化中的应用 第二章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新材料产业概述 2.1.1 新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2.1.2 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性 2.2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2.2.1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概况 2.2.2 新材料产业规模现状分析 2.3 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EKPHUI055673VG.html
2.中国工程院发布:面向2035的新材料强国战略研究—中国钢铁新闻网本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新材料产业政策,围绕未来新材料发展战略需求,研究提出新材料强国战略总体发展思路、强国特征和发展目标;聚焦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及新材料“评价、表征、标准”平台建设等重点领域,研究梳理重点发展方向,并从构建新材料自主创新体http://www.csteelnews.com/xwzx/jrrd/202108/t20210820_53830.html
3.聚焦新材料行业的5大热点方向,3大发展趋势!产业风口在哪里?聚焦新材料行业的5大热点方向,3大发展趋势!产业风口在哪里? “十四五”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离不开材料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当前,新材料领域已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的战略焦点之一,美国、欧盟、英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为巩固其优势主导地位http://www.sdchem.com.cn/html/xincailiao/scfx/2023/1010/31875.html
4.我国新材料产业特点发展存在的问题趋势重点方向及政策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个别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业集聚区加快布局,宏观发展环境积极改善,为下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材料已成为我国“工业强基”的四大支柱之一,同时,“中国制造 2025”也亟需大量新材料。但总体来看,我国新材料产业与世界http://www.reportway.org/article/29932.html
5.材料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材料专业未来发展趋势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化和应用化的特点。以下是对材料专业未来发展趋势的详细分析: 一、市场需求增长与技术创新 市场需求持续扩大: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新型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材料专业毕业生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就业机会,包括工业制造、电子信息https://m.tianqiyubao4.com/news_7635437.shtml
6.新材料市场分析研究报告20122016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市第六节、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一、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三、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方向 四、中国新材料市场发展前景乐观 五、2012-2016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第四章、化工新材料 第一节、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的发展 一、化工新材料面临良好政策环境 二、中国化工https://www.bosidata.com/xincailiao1210/U25104X4PF.html
7.山东玻纤:领航玻纤市场,应对周期性挑战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环保等关键领域,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出口份额逐步提高,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接下来的章节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山东玻纤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2. 玻纤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757531/article/details/142646242
8.后摩尔时代的微电子研究前沿与发展趋势针对目前我国集成电路芯片领域存在的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与会专家学者坚持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以解决相关基础问题为目标,经过深入研讨和分析,凝练了后摩尔时代微电子发展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提出未来5~10年微电子学科在以下几个方向的发展建议: (1)神经形态计算方向:一方面注重神经形态器件与集成技术研究,揭示材料物https://www.eet-china.com/mp/a109733.html
9.材料的发展趋势(精选十篇)材料的发展趋势 篇1 1.1 高性能材料 大力发展轻质高强、高抗震性、高耐久性、高耐火性、高保温性、高吸声性、高抗渗性和优异装饰性的高性能材料, 这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艺术性和经济性及使用寿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目前专家已经成功研制出了高性能混凝土, 急需在工程上加大应用, 有着非常广阔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dy17292.html
10.2024年值得关注的7个产业趋势和8个政策主题【汽车智能化】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伴随渗透率提升,汽车发展从电动化上半场进入智能化下半场。海外,特斯拉FSD技术持续突破;国内,小鹏等厂商与海外巨头合作加速,萝卜快跑试点开启。除此以外,华为M9近期发布,智能驾驶、座舱等方向确定性增加。产业趋势关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以及相关零部件等投资机会。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