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分析,看性能异同机器人与智能系统

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分析,看性能异同

工业机器人用途众多,应用行业极其广泛,不仅在电子产品、机械制造,汽车等机电行业,也应用在医药、食品、科研等领域。行业应用不尽相同,行业对机器人品质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充分推动工业机器人设备在由高到低的行业层级中发挥最大效能,构成了凡诚智能的自身责任。

在购进设备时,全新进口机器人是优选,但其高昂的价格让一部分需求企业望而却步,品质优秀的二手进口机器人和全新国产机器人就成为次优选项,但孰轻孰重,难以定夺。先看看在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中,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比重:

2016年,被称为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的发那科、ABB、安川、KUKA在全球市场中的市占率合计达58%,;加上爱普生、欧地希、川崎、松下等其他国际品牌机器人,份额已占足了90.3%。对比之下,国内品牌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市占率合计仅9.7%。

国内竞争格局与全球情况大致相似,2016年,“四大家族”在我国的市占率合计达57.4%。18年,KUKA、安川、川崎和那智仍然计划在中国增加产能和新建工厂。

三大核心部件:起决定性作用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融汇了机械制造、电子电气、材料科学、计算机编程等学科技术的产品,控制系统发出动作指令,控制驱动器动作,驱动器带动机械系统运动,使末端操作器到达空间某一位置并实现某一姿态,进而实施一定的作业。

如果将工业机器人与人对比,机械系统相当于人类的骨骼,驱动系统相当于肌肉,控制系统相于大脑,感受系统相当于神经,交互系统相当于传播信息的嘴巴和耳朵,多个系统密切协作,才能完成各种精密、准确和复杂的动作。

工业机器人制造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最核心的技术即是三大核心零部件:分别是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驱动系统中的伺服电机和机械系统中的精密减速器。

一台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分别占总成本的35%、20%、15%,合计占总成本的70%,是工业机器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大核心部件之于机器人,像极了发动机之于汽车的重要位置。

一、伺服电机:技术性能存差异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主要为国外品牌,其中日系品牌约占50%,欧美品牌30%,台湾品牌及大陆企业均只有10%。日系企业主要是小型功率和中型功率产品;欧美系品牌在大型伺服具有优势地位;国产品牌主要包括汇川、台达、埃斯顿等公司,主要为中小型伺服。

整体上看,我国伺服电机与日系和欧美品牌仍然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

大功率产品缺乏

我国伺服电机行业早期模仿日本产品,因而以中小功率为主,功率多在3KW以内,缺乏5.5-15KW的中大功率伺服,导致某些需要大功率伺服电机和驱动配套的系统无法提供。

小型化不够

小功率产品往往追求精细化,目前松下A6和安川的Σ7电机短小精致,而国内伺服电机普遍偏长,小型化不够。

信号接插件不稳定

国产信号接插件的不够稳定,随着接插件的小型化、高密度化趋势,未来需要不断提高接插件的可靠性。

高精度编码器缺乏

工业机器人需要用多圈的绝对编码器,目前该类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是制约我国高档伺服系统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减速机:受制于人难突破

如果以上这些不足以显示国产和进口的差别,那么深入了解不同品牌减速器在机器人中的使用,则会让人陷入沉思。

在工业机器人的每个关节处,都有一个电机,每个电机配套使用一个减速器。减速器的核心性能参数是传动比,其他参数如噪音、寿命、回差(由于设备刚性不足导致的误差)等也十分重要。

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减速器市场分布高度集中,其中日本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分别在RV减速器领域和谐波减速器领域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两家合计占全球市场的75%左右。

全球工业机器人用减速器生产厂家

这种对精度的高要求,带来了对加工机床的高要求,因此,生产精密减速器所需要的设备投资往往很大。

国内工业机器人用减速器生产厂家

减速器市场的技术垄断导致了国内本体厂商的采购弱势,国内品牌机器人出于价格因素考虑,往往选用国内品牌减速器,作为关键部件的减速器的性能影响着工业机器人整体的性能表现,也是在情理之中。

三、控制系统:看家本领需自强

衡量机器人优劣有两个重要标准:稳定性和精确性。核心控制器是影响稳定性和决定机器人性能的关键要素,是工业机器人的“大脑”,。

“大脑”接收来自其他各组元的信号、根据已编程的系统进行处理后,向各组元发出指令,从而控制各组元的运行。“大脑”的想法要想传递出去,需要底层核心算法。硬件部分的工业控制板卡、减速器、编码器等关键部件可以从市场上采购得到,但“四大家族”对核心算法一直秘而不宣,绝不外泄。

未来各本体制造商之间的差异化也将越来越显著,这种差异化最主要体现在控制系统的差异上。控制系统的表现是一家工业机器人厂商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成熟的机器人厂商一般自行开发控制器和伺服系统,从而保证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技术体系。因此,全球控制系统的市场份额与工业机器人本体份额占比情况十分接近。

任何一台机械设备,总是面临着负载、速率和稳定性三者之间相云妥协和平衡的问题,高负载高速率则难以保证稳定性,高速率高稳定性运转则要求负载不能太高,工业机器人是一种柔性度很高的设备,这大大提高了数控系统找到载重、速率和稳定性三者之间平衡点的难度,考验开发设计者对运动学、力学、数学的理解。

对于单台伺服系统,国产机器人动态与静态精度都很高,但现在的工业机器人一般同时有6台以上伺服系统,多台伺服系统需要“大脑”提前进行计算。通过底层算法,国外核心控制器可以通过伺服系统的电流环直接操作电机,实现高动态多轴非线性条件下的精密控制,因此“四大家族”的机器人响应速度更快、定位更准确。

奋起直追不怠慢

当然,随着国内厂商技术的逐步积累进步,控制系统与国外产品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国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厂商均自主研发了自家的控制系统,也诞生了一批专业的控制系统服务商。我们正奋起直追,依照《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7-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复合增速将达到37%,我们拭目以待。

2018年第六期

传动网-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全媒体“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

THE END
1.汽车配件属于什么类目汽车配件属于什么类目 汽车配件属于汽车行业的子行业,更具体地说是汽车后市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各种汽车零部件、组件、附件和工具等,用于汽车的维修、保养、升级和改装等。汽车配件可以进一步分类为发动机配件、底盘配件、电器配件、车身配件等。https://news.yiche.com/baike/4986620.html
2.拖拉机使用维修基本知识→MAIGOO知识在设计时按计算或经验给零件确定的尺寸,称为基本尺寸或公称尺寸。在制造时由于不可能将零件的尺寸加工得与基本尺寸完全相同,因此,给合格零件规定了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尺寸,即极限尺寸。极限尺寸给定了允许零件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如Φ20 0.028的轴https://www.maigoo.com/goomai/110059.html
3.机械零件技术中几何精度设计的探讨学习园地前言 几何精度就是零、部件允许的几何误差,也称为几何公差,简称公差。几何精度是根据产品的使用功能要求和 加工 工艺 确定的。 几何精度 设计 知识根据产品的使用功能要求和 制造 条件确定 机械 零部件几何要素允许的加工和装配误差。一般来说,零件上任何https://www.ysug.com/study/10599.html
4.什么是ETL认证需要什么资料2、印刷电路版图,零件位置图 a、有电子线路的产品,须提供 b、若电子开关,调光器等电子元件已有认证可以不提供此项。 3、英文说明书(说明书须有厂名或者商标,型号,参数,安装方法及必要的安全警告语。) 4、型号差异声明(若同系列有多个型号,须清楚累出型号之间的异同。该声明须有签章。) http://beidor.51sole.com/companynewsdetail_215540438.htm
5.商业秘密同一性鉴定理论解读IPCOO商业秘密司法鉴定平台2.商业秘密同一性鉴定的核心是对检材和样本全部特征的异同比较 根据同一性认定理论,商业秘密同一性鉴定的核心是对检材与样本的全部特征进行比较鉴别。 商业秘密同一性鉴定的样本,是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信息。例如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为其产品的10张设计图纸中的技术信息,包括零部件数量、相互位置关系、结构、尺寸,则样本就http://www.shangyejimi.cn/guandian/2021012.html
6.采用过程方法,辨析首件鉴定和首件检验(FAI)的异同检测资讯首检鉴定和首件检验的时机和范围大致相同,而FAI更强调任一个因素的更改,是否会对零部件有配合、外形、功能的潜在影响,需要评估后决定,是否进行全面首件检验或对受影响特性进行部分首件检验。 3.2 组件要求 首检鉴定和FAI的组件要求不同:首件鉴定的组件必须在鉴定合格的零件上进行。而首件检验的零件和组件均是独立过程,http://www.anytesting.com/news/1921161.html
7.关于设计BOM和制造BOM的介绍梁乔峰焊接件(结合件):由几个简单零部件焊接或其它方式(铆接)组成的部件。但可能大部分零件不单独出图,和部件共用图纸表达,如果部件图纸不能完全表达清楚零件结构才出相关图纸。很可能没有提供无图下级零部件代号。左右件:纺机行业术语,指操作工位不同,但镜像对称而共用图纸的两个零部件。系列件:形成一个系列,共用图纸https://www.cnblogs.com/maydear/articles/2861447.html
8.来料加工是什么如何理解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异同点举例说明来料加工也称为“来料加工贸易”,指的是购货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承接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然后成品交由外商销售,承接方收取工缴费,最后支付外商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以及承接方用工费用的行为。 http://finance.yutainews.com/caijing/2022/0613/43459.html
9.使用可配置物料或变式物料的整车方案的异同SAP供应链应用使用可配置物料或变式物料的整车方案的异同 在先前记录中详细记录了整车配置的背景、含义及具体系统实现,然后在先前关于整车的SAP解决方案特别是IS Auto相关的一些记录中都有提到,为了处理整车行业的这种“可配置”场景,在SAP中可以或者一般采用变式配置VC(Variant Configuration)的技术方式来进行。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735709.html
10.牛解读,必须收藏!终于搞懂各主机厂气味测试标准异同!样品量要求:常规测试方法的测试对象为原材料和零部件,因此样品量的选取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即:一是按照原材料进行测试,这种方式不论什么材料均使用同样的取样方案,如美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SAE J1351;二是按照零部件进行测试,这种方式按照大小对零部件分类,每类对应相应的取样方案,如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VDA 270以及绝大部https://auto.ifeng.com/quanmeiti/20170201/1081505.shtml
11.最低为此本文试图尽量用科普和口语,系统而全面地解释了两者的异同点,并,来说明为什么空气源热泵低温制热能力强! 第一、设计理念的不同 首先要了解空气源热泵和空调两种产品的设计理念不同,进而理解其产品的不同,我们先把两者设计理念不同的地方列表如下。 1.1使用对象不同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630/17/76027039_9845300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