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机维修手册打印机维修手册.pdf

第一、复印机出现故障后的检查与维修步骤:

复印机出现故障后,总有一种是主要的故隙,抓住这个主要的故隙进行分析,

即可找到故障原因和排除的方法,我们一般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来查出故障的原

因并排除之。检修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那么并逐步缩小范围,最后集中于某一

点上。

一、了解情况

维修机器前首先应认真询问操作者有关情况,如机器使月了多久,上次维修

还要认真翻阅机器有关维修记录,注意近期更换过哪些部件和消耗材料,有哪些

到了使用期限而仍未更换过的零部件。

二、检查机器

情况了解清楚以后,即可对机器进行全面检查,除了机内短路、打火等故障

外,都可接通机器电源,复印几张,以便根据其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对于操作

者提供的故障现象应特别注意,并在试机时细心观察。

三、准备工具

在对机器进行检查的根底上,一般可对故障现象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知道

维修时需要哪些常用的专用工具,准备好将要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后即可进行检查

维修工作。

四、机器故障自检

目前绝大多数复印机都装有彩色液晶显示面板,并设有卡纸等故障自检功

能,一旦机器某一部件失灵或损坏,都能以字母数字告诉操作者。比拟常见的是

故障代码,如NP系列复印机的故障代码为“E0"E8等,理光

系列那么以〃U“加数字为代码,这些代码一出现分别表示印刷电路板,传感器、

开关、接插件等工作状态异常,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作为机器的使用者,见到

这些故障代码,应立即停机,关掉电源,清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如果是自己修理,

那么必须找到与所使用机器型号相同的

维修手册或维修说明书,在书中查到故障代码所表示的内容,再检查相应的零部

件、电路板或电子元件。

第二、常见“共性〃故障的检修

由于复印机的种类和型号繁多,各制造厂生产的复印机各不相同,即使是同

一个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复印机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在使用中所出现的故障

现象还是有一些差异,这里仅对

共性的、一般常见的故障及其成因和排除方法加以介绍。

本文中所列举的故障,对于各种复印机并非一律如此,即使同一故障在不同

的类型的机滞中,其成因可能并不相同。因此,这里更重要的是提供方法和思路。

(有些故障只要找到成因即知

排除方法,因此这些故障的排除方法就不再赘述。)

一、影响复印件质量故障的原因与排除

复印件质量不好是复印机最常出现的故障,此种故障可占总故障率的60%以

上,以下是具体故障的检修与排除。

(一)、复印机复印出的复印件全黑

经过复印后,复印件上全黑没有图像

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1.曝光灯管损坏。首先观察曝光灯是否发光,不发光时可检查灯脚接触是

否良好。是否为曝光灯管损坏、断线或灯脚与灯座接触不良等原因。

2.曝光灯控制电路故障。曝光灯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检查各处电压是否正

常,无电压时应检查控制曝光灯的电路是否有故障,必要时更换此电路板。

3.光学系统故障。复印机的光学系统被异物遮住,使曝光灯发出的光线无

法到达感光鼓外表。去除异物。反光镜太脏或损坏,以及反光角度改变,光线偏

高,无法使感光鼓曝光,清洁或更换反光镜,调整反光角度C

4.充电部件故障。二次充电部件故障(仅限NP复印法),检查充电电极

的绝缘端是否被放电击穿,电极与金属屏蔽罩连通(有烧焦痕迹),造成漏电。

(二)、复印件全白

复印件全白故障分为感光鼓上有图像和感光鼓上无图像两种情况。

1、光鼓上有图像

故障原因与故障排除:

转印电极丝接触不良;重新接通。

转印电极丝断路;更换电极丝。

转印电极高压发生器损坏或高压线接触不良;检修更换高压发生器或重新接

通高压线。

2、感光鼓上无图像

故障原因与故障排除

充电电极接触不良或电极丝断路;重新接通充电电极或更换电极丝。

充电电极高压发生器损坏或高压线接触不良;检修更换充电高压发生器或重

新接通高压线

控制显影器的离合器老化或损坏;更换离合器。

显影器脱位或驱动齿轮损坏;重新安装到位或更换驱动齿轮。

感光鼓安装不到位;重新安装。

(三)、复印件图像时有时无

原因在于充电或转印电极到高压变压器的连线或高压变压器本身损坏。

排除方法:

检查时可翻开机器后盖,拆下电极插座。按下复印开始键后,用电极插座的

金属局部碰触机器金属架,如发现放电灯火现象,证明此电极是好的。如没有放

电打火,那么高压变压器输出端不良,需要更换。如果

两个电极插座均有放电打火现象,说明高压变压器无问题,而是插座与电极的

连接不良,或是电极本身有漏电、接触不良的现象,应进行修复。

(四)、复印后复印件出现底灰

复印件上有深度不等的底灰,是静电复印机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且是一个

难于解决的问题,复印件上有无底灰存在是鉴别其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

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1.曝光缺乏,原因包括曝光灯老化,照度下降;光蓬开得太小,曝光量小。

调整曝光电压、光缝或更换曝光灯;

2.原稿反差太小;

3.复印纸受潮;

4.显影偏压过低或无显影偏压;调整显影偏压、检修显影偏压电路。

5.显影器中载体比例小,墨粉比例过高,造成均匀的底灰,而且比拟浓。

原囚是游离的墨粉过多,载体难以吸附。这时要重新调整载体与墨粉的配比。

6.墨粉、载体受潮,电阻率下降,墨粉与载体的带电性变差,造成显影效

果不良。更换墨粉或载体。

7.载体疲劳(包括湿法显影和干法显影)使载体对墨粉(或油墨)的吸附

能力下降,容易使墨粉游离,而被剩余电位(明区)吸附,产生底灰。

8.墨粉与载体不匹配,不为同一机型所作用。

9.感光鼓疲劳。清洁或更换感光鼓。

10.所接机器电源过低,应保证电压不低于220伏。

(五)、复印后复印件颜色淡,比照度不够

1.感光鼓外表充电电位可低,造成曝光后外表电位差太小,即静电潜像的

反差小。调整充电电位或调整充电电极丝与感光鼓的距离。

2.复印机工作的环境湿度过大,纸张含水率过大造成。

3.由于复印纸的理化指标没有到达要求,如纸张厚度、光洁度和密度等原

因造成。

4.机电方面的原因有:转印电极丝太脏,粘有墨粉、灰尘、纸屑,影响转

印电压;转印电极丝距离感光鼓外表(纸张)太远,转印电流太小,不能使纸反

面带有足够的转印

电荷,影响转印效果。清洁转印电极丝或调整转印电极丝与感光鼓的距离。

5.显影器中墨粉缺乏,无法充分显影造成显影比照度不够。

6.由于在液干法显影中显影液陈旧失效,造成载体缺少或疲劳失效,带电

性减弱,使得显影缺乏。

(六)、复印件图像清晰度差分辨率低

1.复印时曝光量过大所致。调整曝光电压或光缝。

2.复卬镜头、反光镜的聚焦不良的缘故。调整镜头与反光镜的距离与角度。

换感光鼓。

4.墨粉颗粒太大,显影图像外表粗糙,造成分辨率下降。如出现由于图像

发黑而造成不清晰,应考虑可能是显影器下墨粉太多。

(七)、复印件图像浓度不均匀

复印件复印出的图像不均匀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规那么的不均匀;另一种是无规那么的不均匀C

A)、出现有规那么的不均匀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1.电极丝与感光鼓不平夕亍,造成转印电晕不均匀。

2.曝光窄缝两边不平行,造成曝光量不均匀。

3.机内有乱反射光的干扰。

4.显影辐与感光鼓外表不平行;液干法显影中挤料辐与感光鼓不平行;显

影间隙两端不等,均会造成上述的不均匀。

B)、出现无规那么的不均匀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

1.复印纸局部受潮。

2.曝光灯管、稿台玻璃等光学部件受污染,影响光反射和透射的均匀。

3.充电和转印电极丝污染,造成放电的不均匀。为防止此种情况,应经常

保持电极清洁使放电均匀。

4.采用热辑定影的机器:由于加热根外表橡胶老化脱落、有划痕,或定影

清洁刮板缺损使辑上局部沾上污物,形成污迹。

5.搓纸辐上受墨粉污染,搓纸造成污迹。

6.显影器中黑粉漏出洒落在纸上或感光鼓上。

(八)、复印件图像上有污迹

1.感光鼓上的感光层划伤。

2.感光鼓污染,如油迹、指印、余落杂物等。

3.显影辐上出现固化墨粉。

4.采用热辐定影的机器,由于加热根外表橡胶老化脱落、有划痕,或定影

辑清洁刮板缺损使辑上局部沾上污物,形成污迹。

5.搓纸鞋上受墨粉污染,搓纸造成污迹。

6.显影器中墨粉漏出洒落在纸上或感光鼓上。

(九)、复印件图像上出现白色斑点

1.显影偏压过高。调整显影偏压。

2.感光鼓外表光层剥落、碰伤。清洁研磨或更换感光鼓。

3.由于转印电极丝电压偏低,造成转印效率低所致。

4.复印低局部受潮也可能出现白斑。

(十)、复印件图像外表不光洁

1.墨粉质量不好,颗粒太粗。

2.显影器中载体过量外溢至复印纸上。

3.显影浓度过高,下粉量太大。

4.定影温度不够,墨粉未能完全均匀。检修调整定影温控电路。

(十一)、复印件图像定影不好

定影不好是个质量问题,一种是表现为定影缺乏,墨粉沾附不牢图像容易被

擦掉,墨粉脱落。另一种是定影过度,使图像线条复粗,分辨率下降,使纸发黄、

变脆,其至烤焦。

1.定影灯管损坏或接触不良;加热丝断路,造成没有定影温度或定影温度

过低。

2,定影灯位置改变,使绵射不均匀。

3.定影加热辐磨损,外表出现坑凹,与纸张接触不严,使局部定影不牢。

4.定影温度过高,或由于控制电路失灵造成机内温度过高,造成定影过度。

定要根据机型选用墨粉,机型与墨粉相符。

6.墨粉变质或复印纸不符合标准,也都会出现定影不牢,定影过度的现象。

1.定影灯管损坏或接触小良;加热丝断路,造成没有定影温度或定影温度

2.定影灯位置改变,使辐射不均匀。

(十二)、复印件图像错位和丧失

1.输纸定时与光学系统的时序不同步,如搓纸离合器调整不当,造成进纸

器的位置。

要对离合器进行清洁。

3.如果感光鼓上的图像也少一段,而充电、显影、曝光灯、稿台钢丝均正

常,那么故障可能是驱动马达、传动链条松动的缘故,松动会使光学部件的扫描

与感光鼓的转动不同步。需要反复调整。

(十三)、复印件背景上不均匀灰谐或脏迹

1.清洁刮板的压力不够或刮板的释放机构动作不够灵活。调整刮板及刮板

释放机构;

2.清洁毛刷转动不正常。清洁装置被严重污染,清洁检修清洁装置;

3.清洁刮板前端的刀口面不够平直。更换刮板;

4,曝光灯、反射罩、反光镜、防尘玻璃或消电灯滤光片被污染;

5.曝光灯调节器输出电压不准。重新调整;

6.显影剂已年久失效,应更换。

(十四)、复印件图像密度不均匀,一边深,一边浅。

1.充电电极丝或转印电极丝的高度前后不一致,注意在高度调整后还必须

调整充电或转印电流。

2.曝光灯上有脏物污染,出现色斑、色环或灯丝变形。应给予清洁或更换;

3.曝光灯位置,显影装置位置不准确;

4.复印机放置不在水平位置。

(十五)、复印件上沿复印件输出方向出现明显的纵向黑色线条

故隙原因与排除方法:

1.由于清洁装置入口处的聚脂薄膜密封片翘起;转印/别离电极导杆松动或

变形等原因引起感光鼓外表被划伤。更换密封片或调整更换转印/别离电极导杆;

2,定影辑外表有划伤;

3.定影装置出口滚轮损伤或别离爪损坏;

4.感光鼓外表上有色粉玷附。清洁感光鼓;

(十六)、复印件上沿复印件输出方向出现不规那么的波浪形黑线或黑条

THE END
1.奥迪几种装置不工作的处理方法⑴多功能方向盘上的功能键无法使用由于奥迪A6L轿车采用数据总线传输信息,所以多功能方向盘上按键发出的每个指令都需要方向盘控制模块、MMI控制模块、仪表模块等多个控制单元联合工作,即需要“通知”这几个控制模块,然后才有可能执行。可以连接故障诊断仪,检查方向盘控制模块的编码,正确;进入01通道,对MMI控制模块进行匹配https://www.yoojia.com/ask/7-9529753684300401365.html
2."所选零部件为完全定义,无法被移动"如何解决?我在装配体中用插入-新零件,生成一新零件,但以三重移动时,显示"所选零部件为完全定义,无法被移动"https://www.swbbsc.com/thread-79505-1-1.html
3.SOLIDWORKS2019新功能之装配体当您在消除特征之后创建零件时,每个消除特征组的文件夹都将显示在FeatureManager 设计树中。如果您选择该步骤后合并组,则文件夹名称将被命名为已合并。文件夹将包含此简化生成的每个实体的特征。 消除特征- 定义组 您可以使用侧影轮廓方法定义实体或零部件组,然后定义这些组的简化方法。 http://www.ytzhaoyang.net/Study/NewFunD/512
4.有什么软件可以查汽车配件价格的3、选车工具有没有好点的移动选车工具推荐最好还可以比价什么的 懂车周报 李想建议AEB自动刹车辅助系统成 汽车 标配,苗圩:非常赞同 3月26日,在2022中国电动 汽车 百人会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非常赞同理想 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提出的将AEB(自动刹车系统)作为车辆标配的建https://m.snzqc.com/176713.html
5.冶金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第一条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生产性建设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设计符合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创造适宜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冶金企业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引进工程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设计。 https://china.findlaw.cn/laodongfa/laodongbaohu/ldws/120873_20.html
6.ICPAES使用问题解答4. 原因是你的仪器检测器无法选择该线,因为PE Optima 3000是分段式CCD,感光点不连续,在所选的谱线位置无对应感光点,但然不允许你选了。 五十五、我测的是中药中的一些元素,单位均为ppm,现在测得的样品中的砷、汞基本上都是负值,同一个样品间隔约10min又测一次,其它元素,Pb,Cr,Cd等均基本无变化,砷却从0.1https://www.macylab.com/index.php?c=article&id=869
7.首发:DFA设计指南:简化产品设计(KISS原则),优化装配工序,宽松公差例如,如图2-11所示,手机的进化史就是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原来复杂的机械零部件不断被电子元器件替代,继而被集成在一个芯片、一块印制电路板上,手机结构从最开始的非常复杂、非常庞大进化到如今的非常简单、非常小,从最初的“大哥大”“砖头”到现在可轻松放进裤兜里。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45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