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大司马桓温专揽朝政,他南征北战,立下不
少战功。他位高权重,野心萌发,一次躺在床上说:“人生
在世不能默默无闻。”亲信们不敢吭声,他从床上坐起接着
说:“一个人即使不能流芳百世,那么就该遗臭万年。”
【解释】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
2、牧豕听经成语故事
汉朝时期,承宫很小就成为孤儿,靠给别人放牧猪羊为
生。乡里徐子盛老师给数百个学生讲解《春秋经》,8岁的
承宫偷偷躲在教室的外面,边放猪边听老师讲解,十分入迷,
就想方设法请老师让他进教室听课,作为交换条件是为师生
捡柴草。
【解释】一面放猪,一面听讲。比喻求学努力。
3、杯弓蛇影成语故事
“杯弓蛇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误把映入酒杯中的弓影
当成蛇。比喻因错觉而疑神疑鬼,自已惊扰自已。
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
宣来饮酒。酒席设在厅堂里,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
由于光线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杜宣看了,以为是
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顿时冷汗涔涔。但县令是他的上司,
又是特地请他来饮酒的,不敢不饮,所以硬着头皮喝了几口。
仆人再斟时,他借故推却,起身告辞走了。回到家里,杜宣
越来越疑心刚才饮下的是有蛇的酒,又感到随酒入口的蛇在
肚中蠕动,觉得胸腹部疼痛异常,难以忍受,吃饭、喝水都
非常困难。
家里人赶紧请大夫来诊治。但他服了许多药,病情还是
不见好转。
过了几天,应郴有事到杜宣家中,问他怎么会闹病的,
杜宣便讲了那天饮酒时酒杯中有蛇的事。应郴安慰他几句,
就回家了。他坐在厅堂里反复回忆和思考,弄不明白杜宣酒
杯里怎么会有蛇的。
突然,北墙上的那张红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
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
上。结果发现,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细细观看,确实像是
一条蛇在蠕动。应郴马上命人用马车把杜宣接来,让他坐在
原位上,叫他仔细观看酒杯里的影子,并说:“你说的杯中
的蛇,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罢了,没有其他什么怪东西。
现在你可以放心了!”
杜宣弄清原委后,疑虑立即消失,病也很快痊愈了。
4、伏龙凤雏成语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向司马徽请教指点时局,司马徽向他推
荐说,这里有伏龙、凤雏都是识时务的俊杰。刘备急切问他
们的名字,司马徽告诉他伏龙就是南阳的诸葛亮,凤雏就是
庞统。刘备于是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后来又得到庞统的辅
助。
【释义】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
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
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5、白龙微服成语故事
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
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
时在何处是什么样的状态,白龙回答自己在深渊里歇凉时变
成鱼的形状受伤的。天帝说鱼本来就是让人射的,不能怪罪
豫且。
【解释】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6、以邻为壑成语故事
大禹在视察了各地洪水的情况后,觉得光用土壤来堵水,
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把水疏导出去。为此,
他大力开掘沟渠让水流到汪洋大海中去。
禹带领百姓们在野外辛勤地工作了十三个年头,曾经三
次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最后,他终于战胜了洪水,使江河
通畅,东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灌。原来被淹没的土地,
如今又变成了良田。
到了战国初,有个叫白圭的水利专家,也非常出名。什
么地方河堤有了裂缝、漏洞、渗出水来,他一到就能修好。
后来,他被请去魏国当相国,魏国的国君对他很信任。
有一次,孟子来到魏国,白圭在会见他的时候,表露出
自己有非凡的治水本领,甚至自我吹嘘说:“我的治水本领
已经超过大禹了!”
孟子是位非常有学问的人,当场驳斥他说:“你说错了,
大禹治水是把四海当作大水沟,顺着水性疏导,结果水都流
进大海,与己有利,与人无害。如今你治水,只是修堤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