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数控铣床的功能和分类,数控铣床的结构及主要性能指标。
2.了解数控铣床的常用刀具和数控铣床加工常用指令。
3.熟悉数控铣床加工的编程指令,掌握程序格式及编程方法。
4.通过操作实训,掌握数控铣床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训意义
1.初步掌握数控铣床编程和操作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图纸要求,独立地完成简单的零件的编程设计和加工操作。
2.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三、设备
设备:广州数控铣床一台
刀具:立铣刀、面铣刀
量具:游标卡尺、直尺
四、图工艺程序
编程如下
O0001
N10G90G54G00Z5.0;
N20S1000M03;
N30G00_50.0Y-45.0;
N40G01Z-2.0F100;
N50G43D01_40.0Y-40.0F60;
N60G01_35.0Y-10.0;
N70G02_35.0Y10.0I0J10.0;
N80G01Y25.0;
N90G03_25.0Y35.0I-10.0J0;
N100G01_10.0;
N110G02_-10.0Y35.0I-10.0J0;
N120G01_-40.0Y40.0;
N130G01_-35.0Y10.0;
N140G02_-35.0Y-10.0I0J-10.0;
N150G01Y-25.0;
N160G03_-25.0Y-35.0I10.0J0;
N170G01_-10.0;
N180G02_10.0Y-35.0I10.0J0;
N190G01_40.0Y-40.0;
N200G01Y-50.0;
N210G01Z5.0;
N220G00_25.0Y-25.0;
N230G01Z-2.0;
N240G01Z5.0;
N250G00Y25.0;
N260G01Z-2.0;
N270G01Z5.0;
N280G00_-25.0;
N290G01Z-2.0;
N300G01Z5.0;
N310G00Y-25.0;
N320G01Z-2.0;
N330G01Z5.0;
N340G00_0.0Y0.0;
N350G01Z-2.0;
N360G01_12.5;
N370G03_12.5Y0.0I-12.5J0.0;
N380G01Z10.0;
N390G40G01_50.0Y50.0;
N400G00_100.0Y100.0Z60.0;
N410M05
N420M30;
五、实训总结
1.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如何确定加工路线
如何选择刀具
对刀具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①铣刀刚性要好。其目的是满足——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采用大切削量的需要,二是为适应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难以调整切削用量的特点。
②铣刀的耐用度要高。
除上述两点外,还要考虑铣刀切削刃的几何角度参数的选择与排屑性能。
如何对刀
对刀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因此对刀操作一定要仔细,对刀方法一定要同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相适应。
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千分表找正对刀,是刀位点与对刀点一致。但这种方法效率较低。目前有些工厂采用光学或电子装置等新方法来减少工时和提高找正精度。常用的几种对刀方法有:
(1)工件坐标系原点(对刀点)为圆柱孔(或圆柱面)的中心线
①采用杠杆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刀
这种操作方法比较麻烦,效率较低,但对刀精度较高,对被测孔的精度要求也较高,是经过铰或镗加工的孔,仅粗加工后的孔不宜采用。
②采用寻边器对刀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直观,对刀精度高,但被测孔应有较高精度。
2.设计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数控机床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了一些材料的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了数控机床方面的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床生产上的应用。
发现数控加工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发现自己是眼高手低,发现自己知道的真的很少好少。
充分了解到机械制造工艺知识重要性,特别在编写程序时要做到工艺合理。在零件加工完以后要及时测量,而且不能拿下来测量,在机床上,如有错误应尽量设法补救。
3.总结
对数控机床进行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使用数控机床
不能简单的把它看作仅仅是一台机床,而应把它看成一套设备,作为综合的使用设备来处理。因此,我们数控编程人员所掌握的知识要新,面要广,要远远超过普通的工艺人员,否者就无法胜任数控加工和程序编程工作。
这次难忘的实训经历使我获益良多,对我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
用。很快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目录
一、烟灰缸制造工艺分析二、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三、产品编程的方法四、毛坯的选择五、设备的选择六、刀具的选择及装夹七、确定装夹方案八、加工工艺卡九、编写加工程序十、实训心得
一、烟灰缸制造工艺分析
本次我实训主要是把直径φ140高40的铝材加工成工艺品外部34cm高内部29cm高的烟灰缸一个。烟灰缸加工工艺如下:1、工艺分析:材料:AL2、件数:1PCS3、设备与工具:
数控铣床,游标卡尺,虎钳,刀具
直径为129
4、加工步骤:
1)先把材料安装在铣床虎钳上面,打好水平,对好刀。
2)再用16的平地铣刀把圆柱大约5个深的四边形出来,这样便于另一面的烟灰缸平稳的加工出来。
3)换面装夹,对好刀后用面铣刀平面,保证面的光滑度与零件的平整。4)加工完表面,调程序,用12的圆鼻刀进行烟灰缸外形粗精加工。5)外形加工完后用2的球头刀加工烟灰缸的边,这样外形就更加好看了。6)上面工序完成后,换面用铜片垫在虎钳上面装夹,这样就不会把烟灰缸表面刮伤了。
7)装好后,用面铣刀把底面平掉。
8)换16的平底铣刀把地面把地面挖一个0.5cm直径72的圆。9)加工完圆后,调程序,铣校徽上的图案和字体。9)上面工序做完后改为钳工,进行表面的处理。
二、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方法
现代数控机床是综合了多种高技术的机床,是完全新型的自动化机床。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类、套筒类、盘状类等精度要求高、表面质量要求高、表面形状复杂、带特殊螺纹的零件,在加工前,操作者应先制定加工工艺,选好要加工所需的刀具,安全规范的加工出所需产品。
这是我加工的烟灰缸采用的为纯铣床加工。
三、产品编程的方法
1.烟灰缸的平面采用手摇方式。
2.底面的四边形和校徽的图案与烟灰缸的外形我们利用CAD和CAM软件进行编程!
四、毛坯的选择
毛坯为140_40的铝圆柱
五、设备的选择
铣床数控铣床V600。
六、刀具的选择及装夹
1、刀具的选择.
铣床:直径为30的盘铣刀,直径为12的圆鼻刀,直径为16的平底铣刀,直径为2的球头刀。2、刀具材质选择:根据零件的加工要求,铣削刀具材料均为白钢刀。
七、确定装夹方案
我们这次数控铣所使用的是虎钳,这种夹具装夹简单,夹持范围大,装夹速度快,能满足常见的一般加工要求。安装时,底部直接铣个浅点的四方形,然后用虎钳夹住四边形就可以了。
八、加工工艺卡
1.数控加工工艺卡如下表:
工序内容(走刀路线)
九、编写加工程序
1.铣底面四边形如下:
利用CAM进行造型,再进行外形铣削加工,参数如下图
%0001
N102G0G17G40G49G80G90G54G64N106G0G90_55.Y-16.S1000M3N108Z50.N110Z10.
N112G1Z-1.667F100.N114_39.F450.
N116G2_23.Y0.R16.N118G1Y15.
N120G3_15.Y23.R8.N122G1_-15.
N124G3_-23.Y15.R8.................
N198G1_55.N200Z5.F500.N202G0Z50.N204M5
N206G91G28Z0.N208G28_0.Y0.A0.N210M30%
2铣烟灰缸程序编辑如下
利用
CAM进行造型,先排料再进行外形铣削加工,参数如下图
内槽排料
外轮廓排料及外形加工
精铣参数只是将粗铣预留量该为零,Z轴进给量给1,其余都一样
边铣床参数如下
四道工序合并程序如下%0001
N102G0G17G40G49G80G90
N106G0G90_-37.688Y-37.688S1200M3N108Z30.N110Z5.3
N112G1Z.3F100.
N114_-37.747Y-37.63F300.N116_-38.601Y-36.702N118_-38.708Y-36.576N120_-39.48Y-35.584。。。。。。。。。。。。。。。
N3312_32.83Y-.573Z-7.116N3314_32.295Y-.564Z-7.811N3316_31.873Y-.556Z-8.56N3318_31.568Y-.551Z-9.336N3320_31.377Y-.548Z-10.115N3322Z-5.115F400.N3324G0Z130.N3332M30%
3.底面挖槽如下
利用CAM进行造型,盘铣刀手动平面到总高度为34.5cm左右,再挖槽参数如下图
N102G0G17G40G49G80G90G54
N106G0G90_25.919Y-8.848S20__M3N108GZ50.N110Z10.
N112G1Z1.F30.
N114G2_23.902Y-5.394Z.671R2.N116_25.919Y-8.848Z.341R2.。。。。。。。。。。。。。。。
N3384G3_-27.75R27.75N3386_27.75R27.75N3388G1_28.N3390F100.
N3392G3_-28.R28.F450.N3394_28.R28.N3396G1Z9.5F500.N3398G0Z150.N3406M30
4.校徽及文字加工如下
挖槽
投影
曲面加工参数都一样的2合一程序如下%0001
N102G0G17G40G49G80G90G54N106G0G90_25.919Y-8.848S20__M3
N108Z50.
N110Z10.
N114G2_23.902Y-5.394Z.671R2.
N116_25.919Y-8.848Z.341R2.
N118_23.902Y-5.394Z.012R2.
N3218_-6.448Y6.295
N3220_-5.422Y6.692
N3222_-4.487Y7.271
N3224_-3.674Y8.012
N3226_-3.011Y8.89
N3228_-2.521Y9.874
N3230_-2.22Y10.932
N3232_-2.119Y12.027
N3234Z5.2F9.
N3236G0Z150.
N3244M30
实训心得
在这次实训中,本人做了一个烟灰缸,采用的是CAM加工方法,并且成功的加工出来,能够成功的加工出来,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这次的实训指导老师孙鹏老师。因为在加工过程中,我有许多的不懂得,孙老师都会一一的指导我去完成它。在这次实训中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
很快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像我在实训中接触到的零件的加工,虽然它的危险性很大,但是要亲自去操作而且要作出成品,这样就锻炼了我敢于尝试的勇气。作以外的事情,尽管许多情况我们不一定遇到,可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底,也算是此次实训的其中一个目的。
一、明确实训实习的目的
安排数控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地掌握数控车床或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基本手工编程方法、典型零件、常规工序的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方法,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和维护技能,并能达到中级或中级以上的水平。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生开始实训时先进行为期两天的入厂教育,主要内容是尊师教育、安全操作教育、文明操作教育、实训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学习方法教育,擦机床训练、打扫车间卫生训练、工量具摆放训练。通过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2、因材施教
“包教,包会”,确保每一个学生达到基本标准要求,对于极个别差的学生,如果在规定的实训期间内达不到要求,允许随以下的班级训练达到要求。同时为优秀的学生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鼓励他们参加高级工考试。
二、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实习教学
1、实训教材的编写
我系实训中心现有17台能正常使用的数控机床,共9种不同的品种和型号,各自的操作方法均不相同,市面上没有任何一种教材合适我系设备情况,这就给实训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为此,我中心老师经过艰苦而紧张的工作,终于在本学期实训开始之前完成了9本共83万字的讲义编写任务(其中有2本为习题册、1本为《入厂教育》手册),其中实训中心主任孙连栋老师一人完成6本共71万字的编写任务,实训教学第一次有了合适的教材,彻底结束了口述指令的历史,大大提高了实训的效果,学生反映良好。
2、高起点设计训练目标
此次实训跨跃了用蜡模、尼龙棒加工的阶段,直接用铝料加工;训练题目难度按中级工设计。学生加工零件的精度高于部分机床的定位精度,为实现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新老结合,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在此次承担实训任务的6名教师中有4名教师是第一次承担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能够克服老师少、设备系统繁多的种.种困难,并虚心请教老教师,很快进入角色,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出色地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
4、实习成绩的评定
为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实习效果,本系对实习学生的成绩评定分为两部分:一是实习期间,由任课老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和加工情况做出鉴定;
二是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完成的实习总测验进行评定,用百分制打分。
两者的结合最后形成学生实习的期末成绩计入学生学籍登记表。
三、实习教学取得的效果
1、实习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手段,有力的促进了我系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系为适应学生的实践需要陆续增设与调整了一系列课程,受到了同学的欢迎。
2、实习教学达到了专业教学的预期目的。在实习之后,学生普遍感到不仅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达到了数控中级工的要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同学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后继课程(如MasterCAM和毕业设计)和今后自身的就业及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在每期结束后,我们都做了认真的总结和反馈。大部分学生对我们安排的实习表示了满意,对任课教师也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但学生普遍也反映出一些不足。根据我们现有的情况,目前我们存在不足有:
1、师资队伍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们正式编制的实训教师只有4人(1名去读研的教师未计算在里),而本次参加实训的学生有227人,现在的师生比是1:56.8,与我院提出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的到20_年在校生师生比1:16的这一要求还相差甚远。学生人数多在实训期间出现的问题也随之增多,且出现的问题往往各式各样,带课教师不可能一一加以解决,这样的话就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意见也会越来越大,对我院的声誉可能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设备太少,机床种类的数量严重不平衡,远远不能满足实习要求。
3、设备品种太繁杂,一个教师要掌握2~3个系统和机床,不利于教学。
目前,我们有17台数控机床,其中3台江西系统数控车床、1台fanuc系统数控车床、3台fanuc系统数控铣床、6台南通系统数控铣床、2台华中系统数控铣床、2台fanuc系统加工中心,面对如此繁杂的系统和机床,加之我们的教师过少,每种机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在掌握一种机床的时候对于另一种系统的机床不能做到精通,只能是尽力而为,如此一来不利于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4、我系实训教师待遇太低,课时计算办法不够科学,不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
本次实习教学给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为今后再次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财富。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实训圆满结束,效果良好,在学院抽测中,优良率达76%,其中有3名同学得了满分。从院、系领导到任课教师对此都十分重视并予以必要指导,使学生在实习前便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今后,我们实习教学的组织工作应更加周密细致,日常管理应更加及时而有效,并沿着产、学、研方向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