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图纸上的有常见形体的三视图、剖视图、剖面图的识读,常用零件画法的训读,零件图、装配图的识读以及机械识图的基础知识等,各种符号的含义如下图:
扩展内容:
机械识图共分9个项目:抄画平面图形,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作图,基本几何体的视图,绘制与识读组合体视图,识读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识读轴套类零件图,识读盘盖轮类零件图,识读叉架类和箱壳类零件图,识读装配图。
机械制图中各种符号的含义
1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2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3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4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5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6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7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7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8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925H8,是所标位置的直径为25毫米,“H”说明是标的孔的偏差(极限偏差)。
其中H8代表的数值,对于直径25来说,是上偏差为33微米(0.03毫米),下偏差为0。
综合所述:25H8的意思是孔的直径范围为25.000--25.033。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
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表达机械结构形状的图形是按正投影法(即机件向投影面投影得到的图形)。
按投影方向和相应投影面的位置不同,常用视图分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断面图(旧称剖面图)等。
(另外几种视图有后视图,仰视图,右视图。但不常用)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部形状。图中看不见的轮廓线用虚线表示。
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时,观察者、机件与投影面三者间有两种相对位置。机件位于投影面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一角投影法。
投影面位于机件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三角投影法。两种投影法都能同样完善地表达机件的形状。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
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而得到图形。
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剖面图则只画出切断面的图形。断面图常用于表达杆状结构的断面形状。
对于图样中某些作图比较繁琐的结构,为提高制图效率允许将其简化后画出,简化后的画法称为简化画法。机械制图标准对其中的螺纹、齿轮、花键和弹簧等结构或零件的画法制有独立的标准。图样是依照机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按适当比例绘制的。
图样中机件的尺寸用尺寸线、尺寸界线和箭头指明被测量的范围,用数字标明其大小。
在机械图样中,数字的单位规定为毫米,但不需注明。对直径、半径、锥度、斜度和弧长等尺寸,在数字前分别加注符号予以说明。
制造机件时,必须按图样中标注的尺寸数字进行加工,不允许直接从图样中量取图形的尺寸。
要求在机械制造中必须达到的技术条件如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材料及其热处理要求等均应按机械制图标准在图样中用符号、文字和数字予以标明。
20世纪前,图样都是利用一般的绘图用具手工绘制的。
20世纪初出现了机械结构的绘图机,提高了绘图的效率。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计算机绘图,将需要绘制的图样编制成程序输入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再将其转换为图形信息输给绘图仪绘出图样,或输送给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机床进行加工。
图样一般需要描绘成透明底图,用透明底图洗印出蓝图或用氨熏出紫图。20世纪中期出现了静电复印机,这种复印机可将原图样直接进行复制,并可将图放大或缩小。
采用这种新技术可以省去描图工序。
1.光洁度(),表示要加工面的光洁度
2.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
而提出的要求。
3.平面度(),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
4.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5.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
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
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6.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
状精度要求。
7.面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
度要求。
8.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
的方向偏离°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9.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
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10.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
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
外)。
11.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12.对称度(),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
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13.位置度(),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
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14.圆跳动(),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
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15.全跳动(),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
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16.25H8,是所标位置的直径为25毫米,“H说明是标的孔的偏差(极限偏差)”。
机械制图是用图样确切表示机械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图样由图形、符号、文字和数字等组成,是表达设计意图和制造要求以及交流经验的技术文件,常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
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时,观察者、机件与投影面三者间有两种相对位置。机件位于投影面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一角投影法。投影面位于机件与观察者之间时称为第三角投影法
。两种投影法都能同样完善地表达机件的形状。
中国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剖视图是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而得到图形。
对于图样中某些作图比较繁琐的结构,为提高制图效率允许将其简化后画出,简化后的画法称为简化画法。机械制图标准对其中的螺纹、齿轮、花键和弹簧等结构或零件的画法制有独立的标准。
图样是依照机件的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按适当比例绘制的。图样中机件的尺寸用尺寸线、尺寸界线和箭头指明被测量的范围,用数字标明其大小。
20世纪初出现了机械结构的绘图机,提高了绘图的效率。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计算机绘图,将需要绘制的图样编制成程序输入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再将其转换为图形信息输给绘图仪绘出图样,或输送给计算机控制的自动机床进行加工。
图样一般需要描绘成透明底图,用透明底图洗印出蓝图或用氨熏出紫图。
20世纪中期出现了静电复印机,这种复印机可将原图样直接进行复制,并可将图放大或缩小。采用这种新技术可以省去描图工序。
零件图中有粗糙度的标注,该标注的意思零件的某个表面的粗糙度等级及加工方法,比如
图中左侧的标注表示该表面不用去除材料的方法加工,右侧标注表示该表面用去除材料的方法即机加工方法加工。右侧标注有时带有数字,表示粗糙度的等级,数字越小等级越高,加工精度也越高。
是的小写字母为轴类零件公差代号。大写字母为孔类公差代号,6.为公差等级。170s6,表示轴的实际尺寸在170-0.108到170-0.133之间。
机械制图常用符号如下表:
粗虚线和粗点画线的选用
(1)两种粗线都用来指示零件上的某一部分有特殊要求。但应用场合不尽相同。粗虚线专门用于指示该表面有表面处理要求。(表面处理包括镀(涂)覆、化学处理和冷作硬化处理。)
(2)粗点画线是限定范围的表示线常见于以下场合:
a.限定*部热处理的范围
b.限定不镀(涂)范围
c.限定形位公差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范围
扩展资料:
机械制图优先采用A类标准图纸:A类主要有:A0(1189mm×841mm)、A1(841mm×594mm)、A2(594mm×420mm)、A3(420mm×297mm)、A4(297mm×210mm)、A5(210mm×148mm)等11种规格。
必要时也允许选用所规定的加长幅面的B类和C类,加长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