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3级)如下: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工业设计(专业代码:260104)
二、修业年限与招生对象
修业年限:3-6年;基本学制:4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制造、石油化工、旅游文化等行业企业,其主要业务范围是:从事产品外观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交互设计、产品模型制作、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等职业岗位工作。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群)
类别(或技术领域)
(群)(或技术领域)
职业类证书举例
装备制造大类(46)
机械制造类(4601)
制造业(C)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74)
工业与专业设计及其他专业技术服务(749)
工业设计服务(7491)专业设计服务(7492)通用设备制造业(34)专用设备制造业(35)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工艺美术与创意设计专业人员
(2-09-06)
产品设计工程技术人员
(2-02-34-01)
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人员
(2-02-34-02)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2-02-07)
产品外观设计
产品结构设计产品交互设计产品模型制作旅游文创产品
设计
平面设计
企业形象策划室内设计
产品模具设计
数字创意建模(1+X中级、高级)产品创意设计(1+X中级)
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1+X中级)
四、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3)掌握支撑本专业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计算机、数学、英语等文化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具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4)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学习一门外语并结合专业加以运用;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6)掌握产品外观设计知识;产品结构设计知识;产品模型制作知识;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知识;智能交互设计(VR/AR/UI)知识;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知识;产品展示、包装设计等专业技能,了解设计项目管理、营销、策划、推广等设计拓展性知识。
(8)具有产品设计方案的创意及手绘稿的表现能力;产品方案三维效果表现能力;产品模型制作能力;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组织管理能力;产品交互设计能力;专业英语阅读及交流能力。
(9)具有适应产品设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掌握人工智能基础、交互设计,智能产品设计等技术基础知识;具有数字技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能力。
(10)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新技术、新岗位的要求;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掌握基本身体运动知识和至少1项运动技能,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质测试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12)掌握必备的美育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形成至少1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13)具有从事制造、石油化工、旅游文化等领域提供中高端服务的能力,具有完成产品外观设计、产品结构设计、产品交互设计、产品模型制作、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等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具有解决化工生产中较复杂问题、进行较复杂操作的能力;
(14)具有参与制定产品设计等操作规程与技术方案的能力,能够从事工业设计有关的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
(16)践行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劳动观念、积极投身劳动,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五、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支撑课程、实践环节
1.产品外观设计
(1)产品外观设计创意(包括创意/草图等);
(2)产品效果图的制作;
(3)产品模型、样机制作;
(4)产品设计研究,把握产品外观设计方向和整体设计风格,独立完成产品外观设计或设计深化;
(5)工程图纸绘制。
(1)项目分析能力;
(2)设计调研、分析及产品的设计定位能力;
(3)设计审美能力;
(4)产品造型的创意与设计深化能力;
(5)产品外观逆向设计能力;
(6)新型材料的辨识能力;
(7)产品效果图的快速表现能力;
(8)二维(Ps/Ai等)软件的应用能力;
(9)三维(Rhino/Creo等)软件的应用能力;
(10)图纸绘制能力;
(11)设计方向的把控与风险评估能力;
(12)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业设计史
产品设计调研与分析
设计创意与方法
设计形态学
设计构成基础人机工程
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
计算机二维辅助设计
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
设计图学(Ⅰ/Ⅱ)逆向设计
2.产品结构设计
(2)初始方案的优化;
(3)结构工程图纸绘制;
(4)模型制作、跟踪现场。
(5)新技术、新材料等的适用性研究。
(1)方案分析搜集与整理能力;
(2)工程图纸绘制能力;
(3)产品结构的设计与优化能力;
(4)材料的选用能力;
(5)新技术、新材料的适用性研究能力;
(6)产品结构效果图的快速表现能力;
(7)三维(Rhino/Creo)等软件的应用能力;
(8)快速成型能力;
(9)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立体构成人机工程
机械设计基础
素描形式与表达
设计图学(Ⅰ/Ⅱ)家具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
产品包装设计
材料与成型工艺
3.产品交互设计
(1)智能产品交互功能分析,市场调研,设计定位;
(2)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包括创意/交互流程图);
(3)产品交互设计(界面设计/交互设计);
(4)利用UNITY3D对产品进行VR/AR的虚拟仿真设计,远程实时交互设计。
(1)方案分析与整理能力;
(2)调研及产品的设计定位能力;
(3)智能产品外观的分析与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能力;
(4)VR/AR虚拟仿真的设计与开发能力;
(5)虚拟仿真与实时交互程序的编写能力;
(6)二维(Ps/Ai等)软件的应用能力;
(7)三维(Rhino/Creo等)软件的应用能力;
(8)UNITY3D引擎的应用能力;
(9)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设计创意与方法石油机械概论
智能家居产品设计智能家居产品设计实训
UNITY3D
产品界面设计
UI界面设计实训C#语言程序设计
4.产品模型制作
(1)利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数字模型的制作;
(2)利用3D打印、激光雕刻、数控切割等快速成型技术进行模型制作;
(3)利用油泥、石膏、亚克力、木材等材料进行模型的加工制作。
(1)产品设计的识图、绘图能力;
(2)产品模型加工的生产流程及加工工艺的制定能力;
(3)油泥、石膏、塑料、木材等材料进行模型的加工、制作能力;
(4)小型机床、磨床、车床、曲线锯等模型加工设备的操作能力;
(5)常见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数控切割机进行产品模型制作的快速成型能力;
(6)产品模型表面处理能力;
(7)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设计图学(Ⅰ/Ⅱ)材料与成型工艺
金工实习
快速成型实训产品模型制作毕业设计
5.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1)分析地域文化背景,发掘创新点与市场定位点,把握设计方向和设计风格;
(2)旅游文创产品的外观、功能与故事的设计(包括创意/草图/文案等),项目的建模渲染,产品的效果图及平面效果图的绘制以及文案策划;
(3)对旅游文创产品进行二次开发;
(4)品牌产品的宣传推广。
(5)品牌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
(1)查阅文献、收集资料能力;
(2)文案的撰写能力;
(4)品牌文创产品的研究与设计开发能力;
(5)创新设计与手绘快速表达能力;
(6)产品包装设计能力;
(7)二维(Ps/Ai等)软件的应用能力;
(8)三维(Rhino/Creo等)软件的应用能力;
(9)产品检测与性能评估能力;
(10)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素描/色彩实训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实训
设计管理
(二)主要理论课程及内容简介
1.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112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能够绘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不超过4个视图表达和40个尺寸标注)和部件(不超过3个视图表达、2个装配轴线,包含不多于15个非标准件)的工作图样;能够阅读中等复杂程度零部件工作图样;掌握各种绘图工具(包括计算机绘图)的使用;了解现行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具备基本的工程素养。
主要内容: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AutoCAD绘图基础;正投影基础和基本立体投影;组合体绘图、看图和尺寸标注;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简化画法、第三角投影;常用件和标准件画法;零件图的绘制;装配图:以旅游文创、智能家居等产品为案例进行讲解;产品包装展开图的绘制;轴测图的绘制。
教学建议: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一个工学结合的测绘实训案例;部件测绘实训周采用任务驱动法,优先选用油田用闸板阀、防喷器等部件。考核成绩组成:每个单元的工学结合测绘实训作业占比50%,理论部分试卷考试占比50%。
2.设计构成基础(56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了解平面构成形态的基础造型方法;掌握平面构成形态在产品设计中的合理运用;了解色彩在物理、生理、心理及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色彩搭配原理,能够合理的为产品进行色彩设计;了解产品立体形态的基础造型方法;掌握利用不同材质进行实际制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造型基础要素(点、线、面、体);逻辑构成形式(重复、近似、发射、渐变、对比、特异、结集);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与视知觉;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心理效应;立体构成的造型基础;立体构成的造型表现;立体构成的造型形式和方法;立体构成的材料要素;立体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理论讲授与经典案例赏析相结合,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创意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用真实应用案例(装饰画、面具、台灯等产品的设计制作)来说明构成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技术,引导学生掌握设计原则,培养创意设计思维方式。考核成绩组成:过程考核占比60%,期末考试占比40%。
3.机械设计基础(84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教学目标:熟悉常见机械零件的主要类型、性能、结构特点、材料、标准和适用场合;熟悉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机械零件强度和刚度计算准则;具备零件设计计算、结构设计基本能力;具备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资料的能力;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
主要内容:总论(机械设计概要;机械零件强度;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连接(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键、花键、无键连接和销连接;铆接、焊接、胶接和过盈连接);机械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轴系零、部件(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轴)。
教学建议:以石油机械、家居日用类产品为载体并适当扩展,项目化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讲授为主,结合常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直观式等多种方法进行理论教学;教学做一体化形式组织实验实训。考核成绩组成:期末试卷考试占比50%,综合项目报告、实验考核和平时考核占比50%。
4.旅游文创产品设计(48学时)课程性质:专业课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文创产品市场细分与定位;掌握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流程与设计创意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旅游文创产品的方案设计以及文案撰写工作。
主要内容:旅游文创产品的特征、作用、分类以及设计趋势;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原则、研发内容以及研发措施;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流程与设计创意方法。旅游文创产品品牌形象创意设计;旅游文创产品的推广。
教学建议:以校企合作项目--XX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为主,重视与XX地域文化特色的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内容同分析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相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实用、精确、鲜活与充实。考核成绩组成:过程考核占比40%,设计报告及设计成果占比60%。
(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内容简介
(1)金工实习(2周)
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能熟练选用常见机加工量具、刀具和通用夹具;能够独立操作普通车、铣、磨等机床并加工简单零件;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获得钳工、钣金、电弧焊基本操作训练;了解铸造生产的工艺过程、特点及应用范围,获得造型基本训练;具有基本的质量、成本、安全意识。
主要内容:测量专项、车削、铣削、磨削、数控加工、钳工、钣金、焊接、铸造。
(2)产品手绘效果图(2周)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掌握色彩和透视等基础知识;掌握绘图工具以及绘图材料的使用方法;掌握多种效果图的表现技法;能够以准确、生动的绘制手法表现设计内容中的结构、材质、照明及空间等元素,使产品设计效果图得到完美的表达。
主要内容:利用一点透视法、两点透视法、三点透视法、底色高光法、点绘法、超写实工业产品表现技法、喷绘法完成石油机械、智能家居、旅游文创类产品设计表现图的临摹与设计效果图的创意表现。
(3)产品包装设计(2周)
主要内容:包装设计选题;包装设计调研;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容器设计;纸质包装结构设计与制作。
教学建议:优选山楂、鸭蛋等XX农特产类产品的校企合作包装设计项目,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理论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提高教师教学中的引导性和学生学习中的自主性。针对每一训练项目,在教学中做到“精讲多练”,通过实际项目训练,不断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快速提高产品包装设计能力。实训考核成绩组成:过程考核30%+作业与综合训练70%。
(4)智能家居产品设计实训(3周)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训练
教学目标:掌握智能家居产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调研、设计定位、外观设计与交互界面设计,并能进行产品虚拟应用展示。
主要内容:小组协同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智能台灯、智能热水器等家居产品的设计调研、需求分析、外观设计、交互流程设计与制作、交互界面设计以及产品应用虚拟展示。
教学建议: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任务引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考核成绩组成:过程考核×30%+设计成果与作品展示×70%。
(5)毕业设计(10周)课程性质:综合能力训练
教学目标:具备产品设计与优化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够完成产品外观、结构、功能的设计;具备产品设计中材料选择与成本核算的能力;具备主动获取知识和自主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熟悉论文撰写要求,具备论文撰写能力;能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
主要内容:选题审题;开题;设计实施和中期检查;撰写论文、模型制作;形式审查;答辩;总结;毕业展览。
纵向科研课题,选题需经专业委员会审核;学生每人一题;初次开题答辩和毕业设计答辩不通过可以进行二次答辩;设计说明书字数应在1.5万字左右,文字重复率≤40%,工程图纸折合不少于3张A0;考核成绩组成:指导教师评定占比40%,评阅教师评定占比30%,答辩成绩占比30%。
(四)课程体系结构逻辑拓扑图
图1课程体系框架示意图
图2课程体系结构逻辑拓扑图
六、毕业要求与授予学位
(一)毕业学分要求
学生在毕业时取得最低总学分182.5学分(其中含课外培养计划学分6学分)。
(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学生毕业时,至少获得一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可获得证书一览表
序号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
等级
1
文创产品数字化设计1+X证书
中级
2
数字创意建模1+X证书
中级、高级
3
产品创意设计1+X证书
4
产品设计造型师
5
平面设计师
6
2D绘图师
一级
(三)授予学位
所修读课程、实习、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以及其它实践环节的成绩合格,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且平均学分绩点大于等于2.0,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理论教学安排表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开课学期
学分
教学时数
集中教学周数
按学年及学期分配(周数)说明
备注
总学时
内容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讲授课
课内实践
第一学期11周
第二学期15周
第三学期18周
第四学期14周
第五学期15周
第六学期14周
第七学期8周
第八学期17周
周时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
B18Z301
思想道德与法治●
48
40
8
B18Z3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B18Z4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B18Z201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B18Z20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B00Z501
形势与政策I~Ⅷ○
64
58
每学期8学时
7
B00Z103
军事理论●
36
B00Z104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32
9
B00Z105
大学生心理健康●
0
10
B00Z106
创新创业基础●
16
11
B10Z101
大学英语(一)●
52
12
B10Z102
大学英语(二)●
13
B10Z103
大学英语(三)●
14
B10Z104
大学英语(四)●
15
B12Z101-6
体育Ⅰ-Ⅵ●
1-6
144
21
B06Z601
计算机文化基础●
24
22
B11Z201
高等数学(Ⅰ)
23
B11Z202
高等数学(Ⅱ)
B11Z204
概率统计
公共基础课统计
50
900
710
192
19
专业基础课
25
B01Z401
工业设计概论
28
20
26
B01Z402
设计构成基础
27
B01Z403
B01Z404
C#语言程序设计
30
29
B01Z405
2.5
42
B01Z406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1.5
31
B01Z701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一)
44
B01Z702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二)
33
B01Z410
机械设计基础(上)
机械设计基础(下)
34
B01Z413
人机工程应用
35
B01Z412
专业基础课统计
28.5
478
416
62
专业核心课
B01Z409
CMF设计应用
37
B01Z411
视觉传达设计
38
B01Z421
产品数字化设计Ⅰ
39
B01Z414
产品数字化设计Ⅱ
B01Z416
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41
B01Z417
B01Z418
产品宣传与视频剪辑
43
B01Z419
智能家居产品设计
B01Z423
逆向设计
45
B01Z415
产品结构设计
46
B01Z424
家具设计A
专业核心课统计
490
74
选修课
专业拓展课
47
X01Z401
计算机三维辅助设计3DMAX
32学
选修5-7门专业拓展课,至少修满10学
分
X01Z402
产品摄影
2分/门
32学时/门
49
X01Z409
室内设计
X01Z403
水草景观设计与制作
51
X01Z410
学术论文写作
专业拓展课统计
160
素质拓展课
人文社科类
(16)
选修美育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
53
公共艺术类
54
自然科学类
55
X04Z510
素质拓展训练
1.0
(16)
56
专业任选课1
57
专业任选课2
素质拓展课统计
96
学分总计
122
23.5
26.5
20.5
周学时
课时总计
2084
1796
328
课程门数
考试课程门数
考查课程门数
八、实践教学安排表
类别
学期
周数
素质教育
S00Z101
入学教育
0.5
校情文化教育、学习生活指导
B00Z102
军事训练
思想政治实践课
1/2/3/4
社会实践(一)
(4)
暑假进行共3次
S00Z102
社会实践(二)
S00Z103
社会实践(三)
劳动教育
2/3
每个学期各9个专业,学校统筹
S00Z104
毕业教育
基本技术技能训练
S01Z401
S01Z402
素描实训
S01Z403
色彩实训
S01Z415
产品手绘草图训练
S01Z416
产品手绘效果图训练
S01Z406
快速成型训练
专门技术技能训练
S01Z408
设计大赛
S01Z412
CI设计
17
S01Z410
UI界面设计实训
18
S01Z409
产品专题设计
S01Z411
产品样机制作
S01Z405
模型制作
S01Z417
毕业设计
综合能力训练
S01Z418
顶岗实习
合计
九、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比例表
学时、分纵向结构
学时
%
学时、分横向结构
49.2%
47.2%
1828
87.7%
106
86.9%
458
25.1%
26.4%
限修课
7.7%
8.2%
专业课
470
25.7%
4.6%
4.9%
100%
实践教学环节学分
课外培养计划学分
一年级最低合格标准学分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二年级最低合格标准学分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25.5
三年级最低合格标准学分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15.5
四年级最低合格标准学分
第七学期
第八学期
17.5
最低合格标准学分总计
180(含课外培养计划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占教学活动总课时的百分比(B)
B=1836/3592×100%=50.6%
注:(1)此表中的“公共基础课”包含“七、理论教学安排表”的“公共基础课”与“素质拓展课程”中非专业类课程;(2)此表中的“专业课”包括“七、理论教学安排表”的“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以及“素质拓展课程”中的专业类课程;(3)此表中的“限修课”指的是“七、理论教学安排表”中的“专业拓展课”;(4)此表中的“选修课”指的是“素质拓展课程”
十、教学进程表
周
年学级期
一年级
▲
军
素描实训2周
色彩实训2周
11周
:
≡
手绘草
图训练
2周
手绘效果图训练2周
15周
专业社会实践
(4周)
二年级
快速成型1周
18周
14周
CI设计2周
三年级
金工实习2周
UI界面设计
产品样
机制作
四年级
模型制作2周
8周
毕业设计9周
顶岗实习(17周)
(结合设计课题,在企业进行实践、调研并完成设计)
——军训
等——实训或教学做一体化课程
十一、课外培养计划表
课程名称或内容
要求
说明
职业技能教育
3dsmax软件操作
掌握软件操作方法,能够应用3dsmax软件进行室内设计效果图表现和产品数字化模型建模。
课外培养至少修满4学分
摄影技术
学生需要掌握产品摄影技术、人像摄影技术、光的应用等职业技能,能够满足产品宣传品拍摄和人像摄影工作要求。
职业综合素质教育
学生掌握室内设计原理,能够应用室内设计方法进行室内空间装饰设计。
红色主题作品设计
学生深刻领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精神内涵,能够应用模型制作、摄影技术、素描手绘等方法进行红色主题作品艺术创作。
十二、质量保证体系
(一)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与该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之比不低于1:18,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30%,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5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不低于50%;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占一定比例并有实质性专业教学任务,其所承担的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一般不少于专业课总课时的20%。
有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等认定的高水平教师教学(科研)创新团队,或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高层次人才担任专业带头人,或专业教师获省级及以上教学领域有关奖励两项以上。
(二)教学设施
需要建有以下训练室,并具有相应的工位数。以下训练室或实验室名称后括号中第一位数字为工位数、第二位数字为每个工位能同时容纳的学生数:
制图测绘室(30,1)、摄影室(20,1)、手绘实训室(70,1)、产品创新设计工作室(35,1)、CMF(色彩、材料、工艺)研究中心(35,1)、金工实习中心(30,1)、机床电气实训室(35,2)、图形图像创意工作室(35,1)、3D逆向实训室(35,1)、CAD/CAM实训室(70,1)、模型制作室(35,1)、交互设计教学中心(35,1)。
教室或训练室需配备计算机、投影等多媒体设施,有互联网接口或无线局域网覆盖。有应急照明、紧急疏散标志,疏散通道畅通。
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不低于50%,实验实训项目(任务)开出率达到100%。
有稳定的、可持续使用的专业建设经费并逐年增长。专业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原则上不低于1万元。有稳定的、数量够用的实训基地,满足师生实习实训(培训)需求。
(三)教学资源
有省级及以上技术研发推广平台(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或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实验实训基地等)。能够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开展科研、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项目,并产生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满足理实一体化课程改革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要求,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必须配置相应的职业化的教材、图书、实物资源、数字资源等共享专业资源库建设。
类型
基本要求
教材
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专业图书
不断更新,跟进市场设计趋势的专业图书
实物资源
具备教学所需的实物教具
数字资源
丰富而适合学生线上学习的数字资源
(四)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式教学:讲解知识点时,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继而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获得感,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优先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做一体化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参与感、强化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学效果。
4.翻转课堂、讨论式教学:结合工程实例,提出问题、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加以引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多种不同观点碰撞,再经比较、分析、综合等,形成最优解决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5.直观教学:教学中注重结合工程实际,充分利用实验室和现场实物,以其真实、可触摸、更直观的特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培养模式,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
(五)学习评价
课程成绩评定需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情,鼓励多样化。原则上,理论性强的课程以开卷或闭卷考试为主;实践性强的实训、实习课程以技术、技能考核为主;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则需同时兼顾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不管何种考核方法,均应体现出勤、课堂表现、答疑、作业、实验实训报告、总结或小论文等过程环节,即注重过程考核。
(六)质量管理
1.原则上每两年对专业培养方案和配套课程标准进行一次适度修订,紧跟专业技术发展和专业建设变化。
2.利用“校(教务处、督导处)-系(专家组)-教研室三级管理体系”、“三定期(期初、期中、期末)一随机检查机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管理和评价;利用“校(学生处)-系(学生工作部、学生会)-教师(辅导员)三级管理体系”对学生学习进行督导。
3.利用“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问卷”对培养目标达成和人才培养质量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调查。
4.根据上述第2款教学质量监控结果、第3款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结果,科学统计分析,形成持续改进依据,落实改进措施,促进专业建设质量持续提高。
5.质量管理目标中,专业招生计划完成率一般不低于90%,新生报到率一般不低于85%。所依托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本省域内高校平均水平。
十三、有关说明
专业拓展课安排及说明
课程代码
专业选修课
总学
第5、6、7学期,共选修4-6门专业拓展课程,每学期至少选择1门,总计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