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VR虚拟现实设备可分为三类:
需要配合PC设备的头戴式设备
此类产品便携性较高,没有线材的束缚,适合室内户外使用。如果你预算没有太高,只是想体验VR,那么可以试试这类产品。建议你不要去购买那种十元包邮的纸质VR眼镜,那种基本就是用过一次就扔的产品。
自带主机、显示屏的VR一体机
同样这类设备便携性也比较高,适合室内户外使用。但个人对这种产品的认知是,超过2000元绝对不值得入手,直接首选第一类产品。性价比不突出,带来的体验也没有太强烈出色感。
VR技术的应用领域
游戏领域
从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现状来看,可以肯定的是,游戏既是其重要的应用方向之一,也为VR技术快速走向消费级市场起到了推进作用。
纵观游戏的发展历程,人类对于游戏的追求始终都在向着虚拟现实的方向前进。目前,在售的虚拟现实设备中的游戏多为一些Demo,对于玩家来说可玩性并不高,但足以体验到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震撼、新奇感受。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培育,VR技术所实现的沉浸式游戏体验必将成为游戏领域的下一个趋势。
而对于游戏外设而言,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带来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除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头戴式设备,体感设备也将会随着沉浸式游戏的深入发展而得到重生。
专业人士认为,体感设备只有配合上沉浸式游戏的玩法,才能实现物尽其用,如果玩家使用墨菲斯头戴显示器(ProjectMorpheus)在虚拟的空间内可以迅速做出反应,方法之一就是手上持有类似PSMove的3D体感定位装置。
影视娱乐领域
如果游戏没有成为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用途,那么必定非娱乐业莫属。电影院的观众已经在享受3D电影了,但是有了类似OculusCinema的app,观众可以更加沉浸在电影体验里。他们可以通过VR头显设备投射出的巨大虚拟屏幕看电影,就好像在自己的个人影院里。在图像和声音效果的包围中,他们会觉得自己身临其境。
军事训练领域
现在,UK的大兵们也与时俱进的带上了OculusRift,在完全身临其境的环境进行逼真的“实战”。
除了英国之外,澳大利亚国防部的国防科技集团(DST)也与Oculus公司达成合作,希望通过VR这种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仿真度较高的方式去训练以及教育士兵。
2012年,美国军方将专业虚拟现实硬件和软件应用于部队训练。目前仿真训练用于包括战斗模拟、战争模拟和医疗兵训练。这些模拟使士兵在危险场景下得以训练,与传统方式相比更具成本效益。
教育领培训域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有潜力成为教育领域的标准工具,能够变革学生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学及以上)阶段的受教方式。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技术让学生们在3D环境中与物体进行互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与虚拟世界的互动,了解太阳系或历史事件。
在医学教学领域中,用VR技术呈现人的身体结构,让学生可以更直观清晰地认识到人体构造的模样,这教学的效果比我们书面理论的教学方式高了很多倍。
医疗保健领域
医疗保健一直都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一些机构利用计算机生成的图像来诊断病情。
除了手术,虚拟现实可以用作一种高性价比而且有趣的康复工具。在欧洲中风和脑损伤的病人现在可以使用MindMaze创造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疗法恢复运动和认知能力,据该公司所说,恢复速度要比传统的物理疗法更快。MindMaze里的虚拟练习和实时反馈让恢复过程好像是玩游戏,有助于鼓励患者每天练习活动。
除上以上这些,实际上目前VR虚拟现实技术还广泛的应用于城市规划、室内设计、工业仿真、古迹复原、桥梁道路设计、房地产销售、水利电力、地质灾害等众多领域,为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当前VR虚拟现实存在的技术难点
VR虚拟现实的理想状态是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但目前我们的技术还并没有完全达到,那么虚拟现实VR技术还存在哪些技术难点需要攻克呢?
大范围多目标精确实时定位
目前虚拟现实产品只能工作于一个独立的空旷房间中,障碍物会阻挡红外光的传播。而大范围、复杂场景中的定位技术仍需突破。多目标定位对于多人同时参与的应用场景至关重要。
当前的虚拟现实系统主要为个人提供沉浸式体验,例如单个士兵作战训练。当多个士兵同时参与时,彼此希望看见队友,从而到达一种更真实的群体作战训练,这不仅需要对多个目标进行定位,还需要实现多个目标的数据共享。
“沉浸体验”和“真实感”的平衡
沉浸体验常被作为衡量虚拟现实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沉浸体验却成了另一个衡量指标——画面“真实感”(即清晰度)的“天敌”。想要画面变得更真实,就需要高清晰度来支持,如果清晰度提高了,那么画面就会离人眼更远,从而降低沉浸体验。
之所以会如此,主要是因为屏幕分辨率的限制。我们可以理解为,离屏幕越近,颗粒感越强,而颗粒感,通过透镜放大后进一步明显,从而使得人眼获取的实境比较模糊。如果分辨率没有高到一定程度,就无法解决这个难题。
屏幕刷新率
眩晕感和人眼疲劳
目前,虚拟现实体验上的最大问题就是眩晕感。体验者在适应全新的感官环境时,可能会出现类似晕车的状况。虽然一些研究人员表示在虚拟影像中添加一个鼻部图像,可能会帮助体验者更好地适应,但目前尚未得到虚拟现实设备及软件厂商的支持。
更丰富的感知
谈到虚拟现实,最近几年VR视频编辑也是大火。单单从拍摄的角度来说,VR视频拍摄与传统拍摄最大区别就是在于后期的工作,传统拍摄后期只有2~3个环节,就是剪辑,渲染加一些效果沉淀,虚拟现实全景拍摄制作的环节除了传统环节之外,更重要的是缝合的技术。
虽然现在市面上一些制作者或者公司用的缝合技术都是通过国外比较成熟的软件来实现,但是这些软件缝合的效果也是有瓶颈的,还有使用者使用这些软件的一些使用经验也会影响到缝合的最终效果。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手段去处理这个问题,但是不管如何处理,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痕迹在里面。
原文标题:VR技术,你真的了解多少?(续)
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路6号手机智能终端产业园2号厂房3层(0731-880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