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10家中企都有谁?AET

具体来看,此次上榜的百家企业中,有84家企业在2021年营收较2020年实现增长。前十强企业的营收总和达3215亿美元,较2020年同比上涨10%,与2019年相比也实现了2.2%的涨幅。

按照区域划分来看,今年上榜的企业共来自14个国家,日本有22家企业上榜,遥遥领先;美国有21家企业上榜;其次是德国,有18家企业上榜;中国、韩国各有10家企业上榜;加拿大、法国、西班牙、英国分别有5家、4家、3家、2家企业上榜,瑞士、印度、瑞典、墨西哥和巴西各有1家企业上榜。

就中国企业来看,今年比去年多了两家上榜。新上榜的中国企业为诺博汽车系统和宁波拓普集团,去年上榜的8家中国企业今年依然在榜单之内。除了以上公司以外,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和普瑞分别位列第44名和第92名,虽然这两家公司总部一家在美国,一家在德国,但实际上两者都是中国企业均胜电子旗下子公司。

关于10家入榜的中国企业

第16位-延锋

延锋此次在榜单中上升至16名,和去年相比前进步了1名。延锋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零部件企业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全球拥有240多个生产研发基地,全球员工人数达55000人以上。在2020年,延锋实现销售收入1105亿元人民币,海外业务占比25%以上,位居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第17位。

就在本月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官微发布消息,延锋成功摘得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重装备产业区J03-01地块97025.90平方米工业用地。此次签订的智能座舱配套项目东至小泐港西侧绿化带,南至飞渡路,西至云淡路,北至浩歌路,将打造成为延锋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智能座舱产品、内饰和座椅零部件产品研制和出口基地。

第40位-海纳川

海纳川是一家国际化、综合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拥有40余境内企业,10余家境外工厂,在欧洲、北美、亚太建立了研发中心,全球员工超过27000人。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程实验室、24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1600多项,两级研发队伍超过2000人,为全球40多家知名整车企业提供配套保障服务,与全球20余家顶尖的汽车零部件集团形成了紧密合作。

第50位-中信戴卡

中信戴卡是上升幅度最高的中国企业,今年排名50名,高出去年8名。中信戴卡是央企中信集团下属骨干企业,其在望城经开区的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内,目前有长沙戴卡科技有限公司和长沙戴湘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据悉,中信戴卡生产的铝制轮毂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3%,稳坐头把交椅其长沙基地年产1200万只轮毂,平均每11.6秒可下线一个轮毂。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中信戴卡在望城经开区的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将在公司的战略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第69位-德昌电机

德昌电机此次排名第69,较去年提升了5名。德昌电机集团成立于1959年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在微电机和集成电机系统的设计、研发及制造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导地位。作为世界最大的马达制造商之一,德昌电机在驱动方案设计、研究和制造方面均居全球领先地位。所生产的驱动组件与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消费品及商用产品领域,包括汽车配件、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商业器材、个人护理产品、多媒体及视听产品及医疗护理仪器等。其产品远销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德昌电机是全球最大的驱动子系统及驱动部件供应商之一,其产品专注于汽车及工商应用领域。公司的驱动产品运送至三十几个国家,并被使用在数百种不同的应用之上。德昌电机具有超过十亿台电机及驱动子系统的年产能,集团由一系列专注于特定应用及产品的营运部门和业务单元构成。

第77位-五菱工业

五菱工业较去年提升了4名,排名第77。五菱工业成立于2007年,是五菱集团与香港上市公司五菱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资共同设立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五菱工业充分吸收股东双方的优势资源,秉承五菱集团三十多年汽车设计与制造的丰富经验,充分依托香港便利的海外融资平台优势,专注于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部件、发动机和整车。

五菱工业有柳州、青岛两大生产基地,形成年产130万台套微型汽车零部件、80万台汽车发动机、5万台整车的标准产能。作为中国西南最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五菱工业下辖车桥厂、制动器厂、冲焊件厂、车身附件厂、塑料件厂、座椅厂等六个专业工厂,产品覆盖六大模块十八大类数百个规格品种。

第81位-诺博汽车系统

诺博汽车系统成立于1994年,总部位于河北保定,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座舱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覆盖汽车智能座舱、外装、橡胶三大系统,涵盖汽车电子、汽车座椅、内饰、外饰、橡胶5个品类。公司在全球拥有14000余名员工,21个工厂,9大研发中心。在2021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额153亿元,年产能可实现380万台套,今年3月还在德国慕尼黑成立了新工程中心。

资料显示,公司董事长郑春来出生于1970年,早在1991年就踏入了汽车圈,至今已有30年。他曾于2007年被提拔为长城汽车的副总经理,以37岁的年龄履新长城二把手,其在该职位上工作了十年之久,主要负责长城汽车的减震、座椅以及内外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第82位-敏实

敏实集团是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老兵,主要经营两大业务:汽车零部件和工装模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包括金属及饰条、塑件、铝件和铝电池盒产品;工装模具业务则主要包括汽车外饰件、车身结构件在开发、加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模具与夹具。

根据公司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集团营业额达到约139.19亿元,较上年增长约11.7%。展望后市,敏实集团增长看点颇多。2021年公司新业务承接创新高,年化营业额达到106亿元,海外业务占比达到53%,创新产品占比达到46%,新能源车占比达到56%,订单完成度超过年中预期。另据了解,敏实集团目前全部在手订单达到1500亿元,其中电池盒占比达到29%,有望为公司后续业绩放量注入动能。

第85位-安徽中鼎密封件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地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鼎工业园,法定代表人为夏迎松。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空气悬挂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流体管路系统、密封系统等。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77亿元,同比上升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5亿元,同比上升95.96%;除了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100强”以外,公司还上榜了“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50强”。

第90位-拓普

拓普集团成立于1983年,是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致力于汽车动力底盘系统、饰件系统、智能驾驶控制系统等领域的研发与制造。

拓普早年以减震降噪(NVH)产品起家,不仅服务于吉利、奥迪以及宝马等传统汽车造商,还在前几年成功打入特斯拉的供应链,为其提供悬挂铸造件等部件,此后还成为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的零部件供应商。据悉,拓普集团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114.63亿元,同比增长76.05%,净利润10.17亿元,同比增长61.93%,基本每股收益为0.93元。

第93位-德赛西威

德赛西威同样也较去年提升了4名。德赛西威是国际领先的移动出行科技公司之一,致力于成为出行变革的首选伙伴。德赛西威持续投入和专注于电子化和集成化的产品与技术,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领域的整合,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智慧出行解决方案。

年报显示,2021年德赛西威实现销售额95.69亿元,同比增长40.7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3亿元,同比增长60.75%。据悉,德赛西威主要有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及网联服务三大业务板块。2021年这三大业务板块的营收情况具体如下:智能座舱业务营收:78.93亿元,同比增长33.52%;智能驾驶业务营收:13.87亿元,同比大涨94.78%;网联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2.89亿元,同比增长65.1%。在过去一年里,德赛西威突破路特斯、PSAStellantis等新客户,并获得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众多主流车企的核心平台项目订单,全年获得年化销售额超过120亿元的新项目订单,同比增长超过80%。

强者恒强,行业“内卷”愈演激烈

总体来看,排行榜单的前五名供应商依然稳坐宝座,博世、电装、采埃孚、麦格纳和爱信蝉联Top5,且位次顺序较去年并没有变化。尤其是博世,已经蝉联了10年冠军宝座,这也说明其作为企业零部件头部玩家,哪怕是近两年汽车行业因为“缺芯”等问题影响下,依然能够掌握市场话语权。

其次,观察多家企业年报数据可以发现,终端车企日益内卷,也正因为如此,用来吸引消费者的智能化配置也逐渐成为了车企高要求的方向。可以看到新势力车企通过硬件预埋的方式搭载了大量的智能化硬件,如今传统燃油车企也不甘示弱。车企们通过给汽车装上智能化硬件,之后通过在线软件升级(OTA)的方式提高智能化程度,所以加速智能化配置上车是车企争夺用户、抢占市场的必然选择。

此外,当前汽车行业呈现出一种“硬件先行,算法靠后”的发展态势,也给汽车中上游的电子零部件领域带来了更高的确定性成长机遇。

从电动化来看,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带动IGBT、SiC等功率器件,以及连接器、PCB、被动元件等基础电子零部件的需求大幅增长。预计IGBT2030年全球和中国新能源车用IGBT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50亿美元和76亿美元,相比2020年的9亿美元和4亿美元分别翻了17倍和19倍,而国内厂商在车用IGBT领域的市占率还不到10%,增长空间和潜力还很大;

从智能化来看,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依赖智能座舱以及车身智能化的发展,从而带动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HUD(平视显示系统)的发展。预计2021-2030年感知层车载摄像头的市场规模将从320亿元增长至1698亿元;毫米波雷达的市场规模将从398亿元增长至1309亿元;HUD预计2025年全球和中国的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385/125亿元。

总而言之,当前长城、长安、吉利、理想、小鹏、零跑等多家自主车企对国内零部件供应商的认可度逐步提高,订单放量加速国产替代进程。长期来看,汽车零部件自主核心技术掌握及生产供应自主可控也是国家重点发展方向。国产替代背景下,本土品牌量价齐升有望加速度撬动零部件板块万亿市场增量。

THE END
1.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概述汽车电子电气EE(电子电气)架构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汽车的性能、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EE架构也在不断演进,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本文将对汽车EE架构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汽车EE架构概述 汽车EE架构是指汽车中的电子电气系统,包括电气部分和电子部分。电气部分包括电源系https://www.dongchedi.com/ugc/article/7285203374004355625
2.汽车配件包括汽车配件包括 1. 发动机部件:如活塞、缸盖、曲轴、凸轮轴等; 2. 变速器与驱动部分:如离合器、变速器壳体、驱动轴等; 3. 悬挂系统:如减震器、弹簧、稳定杆等; 4. 制动系统:如刹车片、刹车盘、刹车油管等; 5. 轮胎及轮毂:如轮胎、钢圈、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等;https://news.yiche.com/baike/1962747.html
3.汽车零部件有哪些汽车零部件分类→十大品牌网安全系统包括制动系统(刹车盘、刹车片)、安全气囊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等,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10、其他辅助设备 包括雨刷器、加热器、空调压缩机、燃料泵、发电机等,为车辆提供辅助功能和设备。 汽车零部件分类 汽车零部件的种类繁多,通常根据其在汽车中的功能和位置进行分类。以下是一些https://www.cnpp.cn/focus/519330.html
4.汽车国企有哪些?一文解答!4.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是东风汽车旗下零部件上市公司,主要为东风汽车做配套,拥有16家子公司和6家联营公司 好了,关于“汽车国企有哪些?一文解答!”的信息小编就暂时整理到这里了,若是在查看中有任何疑问都可以直接咨询在线老师,不仅可以为大家提供专业的咨询选岗服务,还可以提供相关的报考资料、笔试题库这些https://m.gaodun.com/jr/1657935.html
5.日本知名核心制造企业有哪些?作为提供汽车前沿技术、系统以及部件的顶级全球供应商之一,电装在环境保护、发动机管理、车身电子产品、驾驶控制与安全、信息和通讯等领域,成为全球主要整车生产商可信赖的合作伙伴。目前,电装共有至少21种产品排名世界第一。 13、普利司通(BRIDGESTONE) 日本普利司通(BRIDGESTONE)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轮胎及橡胶产品生产商,也是https://www.360doc.cn/mip/882688911.html
6.汽车电子嵌入式系统软件架构汽车嵌入式软件有哪些汽车零部件包括Tbox在内,从设计研发到整车商用发售这个过程中,大体会经历以下几个测试阶段:零部件单元测试、子系统集成测试、整车系统测试、功能专项测试,其中功能专项测试一般与前面的常规测试并行,基于子系统的成熟度,最早在集成测试阶段开始,最晚在整车系统测试阶段开始执行。 https://blog.51cto.com/u_16099194/8611541
7.30个领域最佳分析师集体预判2022:长牛还在吗?这些板块有历史性机会!汽车和汽车零部件丨长江证券研究小组 高登、高伊楠、袁子杰、陈斯竹等 高登/毕业于清华大学,2012-2016年供职于中信证券研究部,2016-2017年供职于东吴证券研究所,2017年加入长江证券研究所,现任长江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2014年新财富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第三名(团队成员),2018年第四名,2019年第二名,2020、2021年第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1052236136661.html
8.汽车零部件电磁兼容整改案例解析汽车电子零部件EMC测试失败时有发生,发射测试的失败经常困扰着现场跟进的工程师们,电磁发射看不见摸不着,怎么快速定位引起发射失败的干扰源?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MCU运算和信息存储速度越来越快,高速时钟、快速运算和存储信号会引起的很强的电磁干扰;由于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零部件的体积越来越小,零部件模块干扰之间的http://www.etest-emc.com/news/433.html
9.中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比汽车整车还要落后今天聊聊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情况。 我们都说汽车产业是人类第一大工业品,主要是因为包括了整车和零部件。汽车零部件产业,比汽车整车产业还要大,因为汽车在销售出去之后,在生命周期里面还需要更换启动电池,保险杠,轮胎,玻璃,汽车电子等等。 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和整车比较往往能够达到1.7:1,而我国只有1:1左右https://www.iyiou.com/news/20190724106548
10.2023年西北工业学校有哪些招生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专业基础课程: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文化。 专业核心课程:汽车机械结构与拆装、汽车电气结构与拆装、汽车钣金工艺、车身结构件修复、车身非结构件修复、色彩与调色、汽车涂装工艺。 实习实训: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在校内外进行汽车零部件拆装、车身非结https://m.zhijiao.cn/news/detail/119748
11.目标美日德2018汽车零部件产业国产化概况电子电器件42.42亿元,占比3.19% 在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里面,有一家叫做延锋内饰的企业,就是华域汽车旗下的公司。 内外饰主要是仪表板,门板,保险杠总成,座椅系统,车灯,密封件,安全带,安全气囊灯。 当然了,除了延锋内饰这个主力,华域汽车还有个叫做功能件的东西,占了21.86%的销售额,差不多接近300亿人民币。 https://blog.csdn.net/ityouknow/article/details/82836793
12.车用电子零部件爆单!那些赚的盆满钵满的头部车规们Tier1车用电子零部件爆单!那些赚的盆满钵满的头部车规们Tier1 摘要:从2020年9月以来,在疫情、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缺芯问题持续影响整车的生产制造,部分领域芯片供应有恶化趋势。 车规级芯片,是指完全满足所有“车规认证”要求,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的汽车芯片。与消费级芯片相比,车规级芯片需要面对更为苛刻的https://www.hqew.com/tech/sudi/207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