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畅谈元宇宙:元宇宙让人们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接触互联网

在元宇宙的总体愿景中,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数百亿的研发投入,同时也能够释放上千亿美元的价值。

核心要点

“元宇宙可以说是现在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共同的愿景,你可以把它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种形态。它也绝不是某一家公司可以建立出来的东西,Facebook接下来会和很多公司、开发者合作,一起构建出元宇宙的雏形。”

“我不认为元宇宙是让人们更多地接触互联网,而是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接触互联网。

“如果你要整天带着AR眼镜,那么它的外观看起来一定要和普通眼镜类似。这需要我们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中装下一台相对算力强大的电脑。

说得具体一点,你需要在小小的眼镜中放入运算芯片、网络芯片、全息影像系统、传感器以及电池、音响等等一系列的零部件,这绝对是一个挑战。

虽然我不会说这个将是整个行业未来十年将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元宇宙的技术本身非常复杂,但是在最后触达用户的层面,我们要尽可能地让设备做到极简,就像一副普通的眼镜。”

“我在过去5年运营Facebook的经验中领悟到的一点:我曾经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创造用户喜欢使用的产品,但现在我认为应该更加整体性地考察这件事——

仅仅造出大家喜欢用的东西是不够的,还要创造更多机会以及对社会更加积极的东西,让大家都能够参与到其中,要具有足够的包容性。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构建元宇宙空间的时候遵循的底层原则,这些空间不只是我们的产品,而是一个生态系统。”

“在元宇宙的帮助下,当远程办公成为常态,地区的限制就彻底打消了,Facebook在意识到疫情将常态化之后我就让团队在招人的时候不要再局限于离办公室比较近的人选了。

“我不想服务少数单客价值高的用户,这不是我们追求的商业模式。我们想要的是帮助尽可能多的人互相连接,在创建一个社交系统的时候,我们希望越多人能够联结在一起越好。”

“在元宇宙的总体愿景中,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数百亿的研发投入,同时也能够释放上千亿美元的价值。

就比如自动驾驶,就还需要巨大的人工智能研发投入,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政府投资,比如宇宙探索、疾病研究等等。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倒是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直接投资。”

近来国内的很多互联网巨头遭到了监管的压力,纷纷朝着共同富裕的官方口径调整战略,巧的是扎克伯格也谈及了Facebook的目标,不再只是做出受欢迎的产品,而是要为全社会创造更多机会,使之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由此看来,互联网平台型公司在发展到一定的体量之后都会面临巨大的社会责任压力。

扎克伯格认为元宇宙将是实现机会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围绕着这项技术就能衍生出一个新的经济生态,另外通过元宇宙可以大小地域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更多工作机会。

主持人:大家好,这里是TheVergecast,今天是一期特别节目,我们的特约编辑凯西·牛顿采访到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聊了关于VR和元宇宙的话题,他们的对话非常深入,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元宇宙是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共同的愿景

希望5年内人们对Facebook的认知会从社交媒体转为元宇宙公司

问:扎克伯格,欢迎做客TheVergecast。

扎克伯格:很高兴来这儿聊天,我们这次有很多可以聊的话题。

问:对,一如既往,我想先聊聊关于你最近在Facebook的一次内部讲话,你说Facebook未来的愿景绝不只是在二维平面,而是所谓的“元宇宙”,所以究竟什么是元宇宙,Facebook想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扎克伯格:这是一个宏大的主题,元宇宙可以说是现在整个科技互联网行业共同的愿景,你可以把它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下一种形态。

它也绝不是某一家公司可以建立出来的东西,我希望Facebook接下来会和很多公司、开发者合作,一起构建出元宇宙的雏形。

你可以把元宇宙看作是一个具象化的互联网,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查看内容,而是与其他用户一起身处其中。

接入元宇宙之后,你就像置身于其他地方,可以体验到一些在二维的应用和网页上难以体验到的东西,比如你可以在这里跳舞、健身,等等。

但我发现很多人在提到元宇宙的时候,只会想到VR(虚拟现实),当然,我承认VR将是元宇宙中很重要的一块,而且是我们也很感兴趣的领域,因为它将是元宇宙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技术;

然而元宇宙绝不仅是VR技术这么简单,它将涉及所有其他的计算平台,除了VR、AR(现实增强)以外,还包括电脑、移动设备、游戏主机……

我认为它是一个让大家可以实时同步的环境,很多层面上和今天的社交平台有些相像,但是你可以融入其中,他可以是三维场景,你可以通过手机进入,比如参加一场3D的音乐会。

我相信所有这些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最后都会成为我们共同建设元宇宙愿景的阶梯。

很显然,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很多工作,比如建立社群以及招揽创作者,都是直接服务于这个愿景的。

问:这个听上去是一个非常远期的愿景,虽然一部分在今天看来已经可以想象,但总的来说,这应该是互联网可能的一种终极形态,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之间,我们可以在元宇宙里面完成几乎所有的事情。

可能有些人现在已经像这样整天沉浸在互联网之中了,但元宇宙这个概念可能更像电影《头号玩家》、小说《雪崩》或者游戏《堡垒之夜》中所描绘的景象。

很多重要的工作生活场景都融入到虚拟的空间之中,你认为上述的例子和你的愿景有相似之处吗?

扎克伯格:元宇宙最让我感到兴奋的是,它能为人们提供一种体验,让他们与家人、朋友、同事共同有实感地融入到一个虚拟空间。

你刚刚说的没错,现实中有些人已经是从醒来开始全天都沉浸在移动互联网之中了。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样,但我自己就是如此,每天早上醒来,在戴上眼镜之前,我就会先check一下手机,看看有没有重要信息需要我立即解决之类的。

所以我不认为元宇宙是让人们更多地接触互联网,而是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接触互联网。

但我不认为这是人类自然的交互方式。

现在我们很多会议都是面对小小的手机屏幕完成的,这根本就不是自然的开会方式,自然的方式应该是大家共处一室,坐在一起。

这样我们才会有共享同一片空间的感觉,当不同的人说话,声音也会有空间感,而不是都从一个地方(即手机扬声器)发出声音。

我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我去年参加很多线上会议之后发现有时候会很难回想起谁在什么会上说过些什么,我认为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些线上会议毫无临场感。

所以我认为VR、AR和元宇宙会帮助人们获得与他们自然交互方式相同的,更加有临场感的体验,我认为这样的体验会更加舒适,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加丰富,未来这种虚拟的互动会变得非常真实。

扎克伯格:其实我在初中,也就是刚接触编程的时候就开始幻想这样的场景,记得在一节数学课上,我就在笔记本上写代码,想法以及晚上回家之后想要编写的代码。

当时我想要写的一个东西就是让你可以完全身处其中的一种互联网,而且可以在其中任意传送。很自豪地说,我当时在就已经可以构想出一些数学理论上可行的模型,但是却需要几十年后的技术才可能实现。

我最初关于这个领域的构想倒和社交体验没有关系,但这个技术本身使我非常兴奋,在我创立Facebook之前我就意识到,它可能就是社交交互领域的“圣杯”。

所以我现在非常兴奋,因为下一代的计算平台就可以真正实现这些构想了,这也是我们大力投资于VR、AR技术的原因之一。

而手机这种移动平台在Facebook诞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所以我们在塑造它的应用场景上并没有扮演很关键的角色,在我看来手机的发展并不是遵循着人们自然的交互方式。

人们并不是生来就要通过那些手机应用来做各种事情,更自然的方式是亲临现场与其他人互动。所以我们基于这个构想来构建下一代的计算平台会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事情。

问:我不是很确定,人们是不是会觉得每天都戴着VR头盔工作会觉得更加自然,但也许我们会习惯的。

但我对你之前提到的,元宇宙可以催生出新的工作、新的经济形态这一点很感兴趣,你认为它会创造出怎样的新颖工作类型?

扎克伯格:让我先回应你说的第一个点,现有的技术可能还需要一些发展才会让人们适应全天都处于其中,但我认为这一点十年之内就可以达成。

如今的VR头盔确实有些笨拙,佩戴起来比较重,还需要改进,提升分辨率等等,这些我们都会慢慢做到,每一代都会有更好的体验。现有的VR用户已经开始将其应用在一些让我们感到惊喜的社交场景。

因为我们起初的计划是用在游戏或者工作中,娱乐或者增加工作效率,但是比如在健身上的应用场景,这是我之前没有想过的,通过连接VR设备,让大家远程参加到健身课程中,一起骑行、拳击、跳舞。

这个真的很有趣,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真的可以去试试看。

虽然我不认为元宇宙的应用场景全都会是通过AR和VR实现,但这些产品的出现是因为它们在社交中是可以被广泛接受的,而且未来佩戴起来也会相对舒适。

如果你要整天带着AR眼镜,那么它的外观看起来一定要和普通眼镜类似。这需要我们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中装下一台相对算力强大的电脑。

虽然我不会说这个将是整个行业未来十年将要面对的最大挑战,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元宇宙的技术本身非常复杂,但是在最后触达用户的层面,我们要尽可能地让设备做到极简,就像一副普通的眼镜。

但当你做到这一切之后,它将能实现很多有趣的应用场景。

比如有了这样的AR眼镜之后,无论你身在何处,强大工作站都将触手可得。你可以走进一家星巴克,一遍喝咖啡一边挥动手指,然后无数显示器就可以凭空出现,而且尺寸随你控制。

而你的工作文档,比如代码或你正在做的3D模型则直接显示在你身旁,你可以直接与它互动,而且转瞬间就可以以同样的形式传送到任何地方。

我认为这和个功能非常适用于多任务处理,它可以让你在任何环境下轻松搭建工作场景。有很多研究表明,当你同时进行多个互相有关联的任务时,效率会显著提升。比如当你编程的时候,开多个窗口一起编写会比埋头写一个程序更有效率。

这些都只是开始,人们还可以任意自定义他们的办公室,一切都会非常方便趁手。

除了这些被元宇宙改变的工作形态,你刚刚还问到这项技术会催生出哪些新工作,我认为它会创造出很多新的工作类型,比如虚拟空间设计,我们会需要很多创作者,催生出巨大的虚拟内容创作经济。

会出现很多个人创作者,设计元宇宙中的各种体验和场景;还有专门设计一些活动的艺术家,比如我们之前就举办了一个VR戏剧表演,真的非常有意思……

问:等等,这个表演是关于什么的?你也讲笑话了吗?

扎克伯格:幸运的是我不是表演喜剧的人,但我们的团队参与了喜剧场景的搭建,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对工作的成果进行检验,也让我感觉非常有趣。

除此之外还可以搭建音乐厅、甚至3A游戏大作的场景,人们可以通过化身参与到各个场景的体验之中,还可以在其中任意传送,你的外观设定和数字道具也可以时刻跟随。我认为这些都会催生出一个新经济模式。

另外还有一个更宏大的点,也是我在过去5年运营Facebook的经验中领悟到的一点:我曾经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创造用户喜欢使用的产品,但现在我认为应该更加整体性地考察这件事——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构建元宇宙空间的时候遵循的底层原则,这些空间不只是我们的产品,而是一个生态系统。

所以与我们共识的创作者和开发者,他们都不能只满足自己,同时也要招募其他的人一起,我们希望这个领域最后能吸纳数以百万的人一起创造内容,无论是关于体验、空间、虚拟商品、衣服,还是工作、安保等等。

我认为这将构建出一个巨大的经济体,坦白讲,我认为元宇宙正是我们未来所需要的东西,它就像一波可以承载无数船只的浪潮,而不只是一款我们正在打造的产品。

问:那我们就接着聊聊你们构建元宇宙世界的原则吧,因为肯定有人不希望你们去做这件事,这些人本就认为政府对你们的监管还不够有效,“纵容”你们继续开发元宇宙可能会让你们更加无法无天。

之所以会有人这么想,是因为此前Facebook平台上出现过不少危及公共安全的虚假信息,对此你怎么看?

扎克伯格:平台的职责之一是提供官方发布权威信息,在这一点上我们做得很好,全世界有超过20多亿人是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了解到最新官方消息的。

虽然也出现过一些虚假消息的流传,但总体来说我对这项职责的履行感到自豪,Facebook平台的净影响力一定是正面的,无论在社群的道德管理还是对虚假信息的处理上,我们做的还算不错。

维持Facebook这个体量的平台的秩序,某种程度上和打击一个城市的犯罪活动类似,而要杜绝一个城市的一切犯罪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警察部门无法确保消除一切犯罪活动,即便如此也并不会有人说警察局是彻底失败的,所以人们对Facebook的一些评价是不公允的。

所以我认为内容审核系统的目标应该是尽量把危害信息降到最小,然后确保整个社群在积极正面的方向上发展。

对于元宇宙来说也是如此,但元宇宙还有一些其他的道德问题。

目前至少在VR领域,存在非常明显的性别失衡,男性玩家要原多于女性,有时候会导致一些骚扰行为。

我们目前采取的措施是让用户可以更轻松地屏蔽其他用户,这样可以让骚扰的危害降到最低,让玩家有一个安全的空间,之和想要共处一片空间的其他用户在一起。

在性别如此失衡的情况下,很难构建出一个健康诱惑力的社群,因为少数的一方会有不安全感。

问:随着我对元宇宙的了解加深,我意识到当它真正到来的时候会和今天的社交网络非常不同,不是说我花个十几分钟刷刷信息流这么简单,而是有可能一天8小时在其中工作生活。

就像你说的,它不会停留在文字语音交流的层面,而是身处这个虚拟空间之中,你认为目前你们对这套系统关于安全性和健康性的延展还算自然吗?还是说需要重新思考,新开辟一条道路,尤其还考虑到新形式下内容的巨幅增加?

扎克伯格:肯定会遇到新的挑战,即便是目前二维的社交媒体APP的形式下,也会不断出现新的挑战。

在进行一些长期计划的时候,这还是有些痛苦的,因为在此之前要先搭建好那些基础设施才能开始着手进行。

目前其实我们已经进行了不少AI方面的工作,也雇佣了很多内容审核,我认为现有系统继续适配新的应用场景会比凭空搭建还是要容易一些。

问:再问一个关于社会责任的问题,比如AR技术下的元宇宙,可以对现实存在的物体上添加叠层。

比如国会大厦,大多数人眼中它是政府办公场所,但可能有一批人会在上面贴上大大的标签:2021年1月6日,一场光荣的革命开始了(国会大厦当天遭到美国民众冲击);

甚至也许有人会认为它是蜥蜴人在做人类研究的实验室,我想问的是,元宇宙的出现是否会把不同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人分割到一个个小世界中去?

扎克伯格:我认为这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很显然这个技术本身有自己的优缺点。其中优点很明显,回到2、30年前,人们的个人发展机会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地域的限制。

如一个在小镇上当篮球运动员的人不一定是因为他天赋有多高,而是那个镇上就流行篮球,没什么其他选择。

我认为这个结果是和机会均等的倡议相悖的,但是在元宇宙的帮助下,当远程办公成为常态,地区的限制就彻底打消了,Facebook在意识到疫情将常态化之后我就让团队在招人的时候不要再局限于离办公室比较近的人选了。

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如此高度融合的世界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元宇宙远程办公,是否会和实际在办公室办公的人有均等的机会

我认为,全息影像和AR、VR的技术越成熟,这个答案越接近“yes”,在这些技术的帮助下,你的临场感会大大强于如今通过屏幕接入的方式,以后你可以很轻松地加入任何社群,无论身在何处。

所以我认为元宇宙在创造新机会方面的影响更多是积极的。

当然,任何技术也都会有不好的一面,元宇宙的背景下可能需要多方努力才能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大家需要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问题在于,在一个每个人都有如此高自由度的世界里,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但我觉得只要我们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问题最后都会被解决,或者至少能达到一个均衡态,总的来说,元宇宙将带来很多新的机会,这是值得大家庆祝的。

问:你认为元宇宙将被如何监管?谁应该为其制度的构建负责?

扎克伯格:这个问题要分不同的层面来看待。我前面说过,元宇宙不应该由某一家公司创造,但它要具备一定的互通性和可携带性,比如你拥有的化身和数字装备,需要在不同公司的平台下都通用。

比如不同公司的VR头盔都要适配各个不同的软件,让用户有一个无缝的体验,就像今天的Facebook和Instagram一样。

所以我认为最好是不同的公司一起合作,建立一个完全打通的世界,而不是各自做一个封闭的平台。

就像我们现在有W3C这个标准下的不同网络协议一样,在元宇宙中大家也要遵循共同的标准和协议来创建内容,它需要支持人们的化身和数字道具,在不同的体验场景中无缝传送。

我们已经开始和微软以及其他公司一起着手进行元宇宙标准的搭建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最主要的问题,虽然我不认为每个公司的愿景都完全一致,但目前为止我们的合作很不错,大家都希望能够更好地互联互通。

问:去年有一篇关于元宇宙的论文,其中提到目前大的互联网平台之间几乎没有多少互通性可言,最多就是导出资料,互相传送一些图片之类的,但是你刚刚说Facebook未来追求的是更高的互通性,具体展开说说?

扎克伯格:对,这一点关系到我们的企业使命和世界观,我不想服务少数单客价值高的用户,这不是我们追求的商业模式。

我们想要的是帮助尽可能多的人互相连接,在创建一个社交系统的时候,我们希望越多人能够联结在一起越好。

所以在元宇宙的构建方面,我们希望它尽可能便宜、尽可能互相连接,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要确保大家能随时随地在不同的平台使用,并能和其他人轻松对话。

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攻克,比如隐私和知识产权的问题。

不过有时候大家会很理想地假设一件事会朝着某个特定的方向发展,事实上不同的公司会朝着各个方向努力,有些公司可能会倾向于构建封闭的世界,其他则追求更多的连通性。

我不认为其中一种会战胜另一种,它们只是不同的事物,在不同时期可能某一种更受欢迎,无论如何,Facebook会致力于后者,构建一个更加开放、连通的世界。

即便在同样的构想之下,也还有很多不同的实现方式,比如是否去中心化,类似于加密货币的底层设计,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系统将不只是通用的,甚至不会有一个核心的责任方;

或者它的连通性是基于一些标准,让不同的体验场景能够共同运行,等等,会有很多不同的实现方式,它将如何演进将是另一个大问题。

问:我看到在一般的元宇宙题材的电影中,元宇宙一般都会有一个巨大的集团公司作为运营主体,你认为政府是否有可能参与其中?比如由他们构建类似公园、图书馆之类的公共空间?

扎克伯格:我认为你所说的这些公共空间对于一个健康的社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是由政府或者一些非营利机构来构建。

比如现在的维基百科,它就可以看做是一个互联网的公共基础设施,它是由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创建的。

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比如5G技术推出之后,很难想象一个刚成立的机构可以妥善处理规模达到数百亿的产业,在美国,有威瑞森、AT&T和T-mobile这些大型运营商去推动,我觉得这很好。

但在元宇宙的总体愿景中,还存在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数百亿的研发投入,同时也能够释放上千亿美元的价值。

就比如自动驾驶,就还需要巨大的人工智能研发投入,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政府投资,比如宇宙探索、疾病研究等等。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倒是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直接投资。

说回你的问题,我认为元宇宙的公共领域需要大量的建设,政府应该参与进来,但事实上会有很多开源社区和创作者们参与到这一块的搭建,填补很多公共设施建设的空缺。

问: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最后成功创造了元宇宙,你是否愿意把它送给第一个完成寻宝任务的玩家?(译注:这是头号玩家中的剧情,主角完成寻宝游戏,找齐三把钥匙之后获得了整个绿洲世界)

扎克伯格:笑死,这个头号玩家梗可以的。

但在我的愿景中,元宇宙应该是各个公司和用户一起共同构建的一个互通的世界,我不希望每一家公司都拥有自己的封闭的元宇宙……

扎克伯格: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领域,它将是整个行业未来,我也希望Facebook也能加入到这个未来的构建之中。

THE END
1.交互式学习什么意思vr拍摄通用电气取得深度学习专利,实现交互式表示学习迁移金融界2024年1月13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通用电气公司取得一项名为“用于通过对特征本体的深度学习来进行交互式表示学习迁移的系统和方法”,授权公告号CN111316290B,申请日期为2018年11月。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向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交互式表等我https://www.lanshipin.com/tajgbjad.html
2.UI设计与交互设计:塑造数字产品的灵魂在数字化时代,UI设计与交互设计作为设计界的“双子星”,共同塑造了我们日常使用的数字产品的外观与交互体验。它们虽然紧密相连,但又各有侧重,共同构成了数字产品的灵魂。本文将深入探讨UI设计与交互设计的核心要素、区别与联系,以及它们在现代数字产品开发中的重要性。 https://www.pbids.com/aboutUs/pbidsNews/1861306728295010304
3.零部件的定义机器之心的每一颗钉子一、零部件的定义:机器之心的每一颗钉子 二、零部件的概念与分类 在现代工业技术中,零部件是构成机械设备或电子产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是相互连接和组合而形成更复杂系统的一部分。根据其功能和特性,可以将零部件分为几大类:结构部件、动力部件https://www.9b25r8e8ur.cn/shu-ma/466132.html
4.电路中的主动元件,被动元件,有源器件,无源器件,分立元件,集成电路怎么区分主动元件和有源器件其实是同一个概念,主动元件是指可以提供增益,比如可以放大信号、控制电流或电压的元件,通常需要外部电源才能正常工作。它的特点就是能够对电能进行控制和放大,比较依赖外部电源。以下器件都是主动元件(有源器件) 晶体管: 如三极管BJT、MOSFET。 https://www.eet-china.com/mp/a372992.html
5.科学网—元旦寄语:真正的人机智能不是共生,而是重生人类的智能与交互水平及所处的系统或环境密切相关。人类的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交互动不仅受到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的影响,还深受社会、文化、教育、情境等多重因素的作用。因此,智能和交互的水平会在不同的系统、情境和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实际上,真正好的人机关系往往不是共生,而是重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841-1466909.html
6.浙江四和机械取得一种轮毂单元的负游隙快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专利金融界2024年12月3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浙江四和机械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轮毂单元的负游隙快速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1895925 B,申请日期为2020年8月。 天眼查资料显示,浙江四和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位于杭州市,是一家以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58https://www.163.com/dy/article/JKO0P7VE0519QIKK.html
7.jgj160200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8年8月11日 www.bzfxw.com ? 3?/?120? ? 前言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一――二○○二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 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建标[2002]84)的要求, 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44855654_1069715465.shtml
8.同步过程范文8篇(全文)由图3 (a) 可知, 由于完成合闸后, 相角差大于零, 因此根据式 (5) 可得, 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电源输出功率P1>0, 合闸后, 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电源频率将由f′突变至f1, 同时, 由于同步发电机与之存在功率交互, 同步发电机转子上出现加速转矩, 将有加速的趋势, 而由于同步发电机具有惯性, 其频率将缓慢增加,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vmfewiu.html
9.2020第六届国际汽车内饰表面材料及表面装饰论坛本届展览会将设在会议厅前厅,欢迎汽车内饰总成零部件企业,汽车内饰表皮表面装饰生产企业,原辅料助剂供应商,相关设备提供方,CMF技术方案解决方,检测及第三方等带来您最新的技术产品。 组委会将邀请来自全球各大主机厂及总成厂参会本届展会,届时将有来自像戴姆勒、大众、通用、特斯拉、比亚迪、丰田、上汽、吉利、长城、https://www.qichecailiao.com/exhibit/show-799.html
10.井筒维修工复习题42.钢丝绳中绳股的捻向与钢丝绳在绳股中的捻向相同的叫 顺捻 钢丝绳;绳股的捻向与钢丝绳在绳股内的捻向相交叉的叫 交互捻或交叉捻。 43.联轴器端面之间应留出两轴 串量 以外的一定间隙。 44.采用编接法接长钢丝绳或插绳套绳扣 时,一般编、插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20 倍,最短不得小于 300 mm.https://www.mkaq.org/html/2010/06/12/49494.shtml
11.质量月活动知识竞赛题库7、企业推行零缺陷需要做些什么? 一是企业的高层领导接受质量管理理念的熏陶;二是对员工和供应商进行培训或光盘交互式学习,使所有人都熟悉质量管理的哲学;三是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形成制度;四是供应商必须参加到质量文化的变革当中来。 8、工作包含那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指的是什么? 工作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业务和http://www.np.gov.cn/cms/html/npszf/2012-10-23/458774339.html
12.第八届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汽车维修工赛项考试题库大全A、转向柱B、方向盘C、转向机D、电机答案:D79.关键零部件、重要工序检验,以及总成的性能试验应由()负责。A、进厂检验员B、修理工自检C、专职过程检验员答案:C80.锂离子电池充电限制电压为()。A、3.6VB、3.7VC、4.2VD、4.35V答案:C81.电池从充满状态以一定倍率放电,到截止电压所放出的容量与其所对应的标称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7528574.html
13.www.lszygbxy.com/mmmj75964151.html当然,我们这里并非说NSR-S636E就是所有零部件100%国产,至少在我们前述的核心技术和部件都是国产,例如在重要的光源方面,ASML一直使用的是德国的蔡司,而NSR-S636E使用的则是日本gigaphoton公司的。 其实通过NSR-S636E,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尼康,而是在光刻机整个产业链上,日本所具备的不容小觑的真正的自主创新能力。 而http://www.lszygbxy.com/mmmj75964151.html
14.天奇股份(002009)公司公告江苏省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 34 - 远程数据采集决策平台及智能装备成套系统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JSJXY2014-KY-14A 2、我国汽车行业概况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一直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https://q.stock.sohu.com/cn,gg,002009,1974098630.shtml
15.虚拟仿真(精选十篇)在Solid Works中, 可以创建由许多零部件所组成的复杂装配体, 这些零部件可以是零件或其他子装配体。添加零部件到装配体中, 并在装配体和零部件之间添加一系列的配合, 当Solid Works打开装配体时, 零件中的更改将自动反映在装配体中。 1.3 运动仿真模块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d30428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