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度检测标准,清洁度检测仪,清洁度检测设备,清洁度国际标准ISO16232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全球国家标准团体的联盟(ISO成员体)。制备国际标准的工作通过ISO技术委员会来执行。每个对技术委员会设立的项目感兴趣的成员体都有权出席该委员会。政府的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只要和ISO有联系,就可以参加该项工作。ISO在电工技术的标准方面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紧密合作。
德国徕卡和博世汽车共同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套汽车部件清洁度检测系统。
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世界顶级整车厂商,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清洁度检测首选仪器。
此外:还可以在DM4M上拓展汽车零件金相组织分析功能,拓展汽车零件孔隙率检测功能,避免重复投资,节省客户投资成本。
根据ISO/IEC指南(第二部分)中的规则来起草国际标准。
技术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制备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采用的国际标准草案由成员体进行投票。参与投票的成员体中至少有75%的赞成票时,该国际标准才能出版。
需要注意文件中的某些部分可能是专利的主题。ISO不负责识别任何或所有的专利权。
ISO16232-7是由技术委员会ISO/TC22所编制,公路车辆,次级委员会SC5,发动机测试。
ISO16232包括以下部分,总题目为:公路车辆—有流体循环的部件的清洁度:
-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机械搅拌萃取污染物的方法
-第3部分:高压冲洗萃取污染物的方法
-第4部分:超声波技术萃取污染物的方法
-第5部分:功能试验台萃取污染物的方法
-第6部分:重量分析法确定微粒质量
-第7部分:显微分析法确定微粒粒度和计数
-第8部分:显微分析法确定微粒本性
-第9部分:用自动消光微粒计数器确定微粒粒度和计数
简介
流体系统中的微粒污染物被认为是控制系统寿命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残留微粒将导致在最初的磨合过程和早期寿命时系统磨损率的显著增加,甚至引起灾难性的失效。
为了获得部件和系统的可靠性,必须控制在制造过程中引入的微粒的数量,进行微粒污染物的检测是控制的基础。
本标准系列的起草就是为了填补汽车工业的需要,因为现代汽车流体部件和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对单个或一些危险的微粒粒度很敏感。因此,标准要求对萃取液体的总量和用经过批准的方法采集的污染物的总量进行分析。
本标准系列基于现存的ISO标准,如ISO/TC131/SC6开发的那些标准。这些标准已经被增补、修改,并开发了新的标准来使标准全面化,以测量和报告适合于汽车流体循环的零部件的清洁度。
本标准定义了利用微观试验(金相试验)法确定从被分析部件上剥离并收集到的微粒污染物(采用已批准的萃取方法)的粒度分布。
与其它的污染物萃取和分析标准方法相比,因为部件的作用/功能可能会被某个或某些重要的微粒所削弱,所以必须分析所有的萃取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