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中装满了自己,就不会有别人的地方,世界当然就会很小。而将自己效仿,所有的人和事都能容下,世界自然就会变大。”
所以何谓“空杯”心态呢?
“空杯”心态的故事起源
听说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他听说寺庙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
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态度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
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亲自沏茶。可就在倒茶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倒水的动作还是没有停下。
男人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你还要往里面倒”
禅师回答说:“是啊既然已经满了,干嘛还倒呢”
禅师话里的意思是,既然你已经很有学问了,干嘛还要到我这里求教
这个故事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
空杯心态象征意义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的心态。
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
林则徐的《十无益》中说: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满招损,谦受益。”
读书博学为何修身养性而已,越懂学问的人,越能懂得谦虚。
若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咄咄通人,则只能说尚未领略古人为学的最高境界了。
“空杯心态”并不是一昧的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的知识、新的工作、新的事物。
空杯心态是一种谦虚和接纳的心态
不知道各位茶友有没有听过这句话:“满招损,谦受益。”
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指:
不论从事什么职业,担任何种职务,只有谦虚谨慎,才能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状态,才能增长更丰富的才干和知识。
谦逊的品格能够帮助人们看到自己的差距。
永不自满,不断前进,能冷静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批评,谨慎从事。满足现状,骄傲自大,主观武断,停步不前,轻则损害工作,重则可能会使事业半途而废。
勿以己之长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
须知五岳之外,别有他山之尊,人们应该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人生之旅才能受益无穷。
空杯心态,是最顶级的人生格局
“每个人是一个杯子,注入什么水,你就会变成什么人,只有不断归零,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说多了人生如茶,其实也可以将人生比作时钟。
人生要像时钟,每到子夜就要从零开始,也只有归零才会迎来新的运转周期。
把自己心灵里的一切清空,把已经拥有的一切剥除,一起玩归于零的心态。
实际上,无论何种境况,能适时把自己“归零”,生活反到不容易“归零”
不断“归零”是一种提高,也是难得的积淀与涵养。
空杯心态,才是人生最高境界
最近短视频平台火了这样一段话
世间万物,都由心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境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如果你正在经历人生低谷,越应该保持冷静,就越应该放下浮躁心,保持冷静。
对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做到断舍离。
一个人若要学不会忘记过去,那么他也不可能创造将来。
我们只有一个最佳选择——将过去全部释放,以一种空杯心态面对现实挑战与机遇。忘记过去,留个“空杯”给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