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出行的2024年:Robotaxi狂奔IPO,网约车陷入饱和困境

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撰文/王帅国

Robotaxi行业加速发展,网约车市场整顿优化,二者尽管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但竞争关系已经出现。如何让二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共同为共享出行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值得移动出行市场思考的问题。

近日,如祺出行在广州南沙上线车内无安全员的Robotaxi服务,成为全国首家开展“全无人”Robotaxi商业化示范运营的出行平台。

这一案例体现了Robotaxi目前的常规生态,即由自动驾驶公司提供技术、车企提供车辆、出行平台负责运营,三者形成一个商业闭环。

相比之下,网约车市场经过10余年发展,已经连续多年处于饱和状态,合规、运力争夺、下沉、品质化,成为网约车市场2024年的几大关键词。

Robotaxi行业:加速商业化掀起上市潮

技术、政策、商业化,一直是推动Robotaxi市场走向成熟的“铁三角”。2024年,这三个领域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技术层面,行业头部企业在2024年转向端到端模型,用AI模型解决除控制外的大部分自动驾驶任务,提升了系统对复杂交通环境的适应性和决策的灵活性,标志着软件方面的一个重要进步。硬件方面的成本下降明显,头部玩家萝卜快跑发布的第六代车型在传感器数量增加的前提下,实现整车成本下降60%,达到20.46万元。尽管与市面上的大多数网约车在购置成本上仍有较大的差距,但已向市场注入了更多信心。

技术提升、成本下降与政策开放,推动行业逐渐从示范运营走向商业化阶段,目前已经看到了实现盈利的曙光。2014年年中,萝卜快跑表示,年底将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实现全面盈利。市场表现方面,2024年三季度,萝卜快跑订单接近100万单,显示出Robotaxi服务规模快速增长。同期,小马智行的Robotax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2.2%。

11月,小马智行登陆纳斯达克,募资4.52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美股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规模的IPO。此前的10月,文远知行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两家Robotaxi企业相继在美上市,传递出资本市场看好自动驾驶前景的积极信号。

行业预测,2025年,Robotaxi市场的上市浪潮将继续。与此同时,Robotaxi市场即将依托多种场景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蘑菇车联方面对经济观察网表示,高阶自动驾驶技术预计在2025年到2030年实现大规模商业化,Robotaxi正进入商业化2.0阶段,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

网约车市场:竞争加剧监管趋严

相较于Robotaxi市场的热闹景象,网约车市场在2024年较为平静,没有出现像前几年那样的激烈价格战。合规、运力争夺、下沉、细分市场、品质化,成为网约车行业2024年的几大关键词。尤其是随着行业运力饱和,网约车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2024年,网约车市场运力明显增长,司机数量和车辆数量均有所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31日,网约车驾驶员证达到748.3万本,车辆运输证达到320.6万本,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8.1%和18.5%。这导致市场供大于求的风险加剧,司机收入下降,接单难度增加。

国内某头部网约车平台人士近期对经济观察网表示,他们今年的主要工作都集中在处理司机抱怨、安抚司机情绪上。

为了应对市场竞争,网约车平台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以满足多元化的出行需求。例如,滴滴推出了包车业务,上线了宠物专车服务;曹操出行解决了无障碍出行问题;T3出行完善了充电网络。行业服务升级(品质化)与个性化服务涌现(开发细分市场),以及向四五线城市拓展业务线等,成为网约车平台争夺运力的新方向。

2024年,网约车行业的另一大重要特点是监管趋严。今年,监管层对网约车行业的合规问题实施了更加严格的监督。各地多次约谈网约车及聚合平台,严厉打击不合规行为和非法营运,规范算法与抽成机制,保障乘客权益。例如,重庆设立了首个线下投诉点,滴滴、高德等四大平台入驻,直接面对司机服务瑕疵和乘客维权问题。

对于2025年网约车市场将出现哪些新的变化,上述网约车行业人士表示:“明年方向不会变,还是这些趋势的加剧。另外,如果说自动驾驶技术今年在网约车行业产生了萌芽,那明年就是继续发展。”

T3出行CEO崔大勇提出:“伴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车辆成本降低,未来3到5年,自动驾驶将会大规模落地,不仅重塑用户的出行方式,也有望培育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应对得当,可能成为改变棋局的关键。但对于更广大的网约车司机来说,自动驾驶技术是绝对的竞争对手。网约车平台作为市场运营方,还需兼顾社会就业与技术降本之间的关系。

THE END
1.佐思汽研:Momenta在城市NOA第三方智驾市场的市占率达到60.1%第三方研究机构佐思汽研近日发布2024城市NOA产研报告。报告称,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高阶智驾产业的发展进入下半场,城市NOA则成为行业主攻目标。在此之中,除少数头部厂商如“蔚小理”、特斯拉及鸿蒙智行等采用全栈自研模式,大多数车企则选择与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战略合作,以快速实现城市NOA的落地。 http://www.xinhuanet.com/auto/20250103/26449db3cb6d4ecb81706020a73cdd6b/c.html
2.南京市区联动招商为产业升级“加油”——牵手“龙头”,小镇驶上新赛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编钟南路南侧,浙江亚太机电集团投资的南京汽灵灵智能制造供应链项目建设正酣,首期46亩地块刚破土,就有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闻风而至。 程桥是“江苏服装名镇”。随着这个总投资30亿元的新项目落户扎根,小镇正式与国内汽车零部件龙头紧密“牵手”,产业转型升级深踩“油门”,弯道切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快车https://www.xhby.net/ly/ssf/202309/t20230911_8080751.shtml
3.南京全新独栋产权厂房租售南京六合雄州厂房出售南京汽灵灵智能制造供应链项目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宁连高速公路东侧,六程路南侧,规划总用地约375亩,规划面积约50万㎡,园区以引领汽车零部件产业变革为使命,以汽车底盘系统、 汽车动力系统、汽车电子系统和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打造集硏发、 产业、园区配套为一体的多元化、生态化、活力型新型产业集群。一期启动https://nj.99cfw.com/changfang/zsryxOOrVnx.htm
4.亚太股份(002284)公司公告亚太股份: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披露情况说明 纳税主体名称 所得税税率 本公司 15% 广德亚太汽车智能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15% 安吉亚太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15% 重庆亚太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15% 除上述以外的其他纳税主体 25% 33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半年度财务报告 2、税收优惠 1.经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浙江https://q.stock.sohu.com/cn/gg/2023/002284/54913536.shtml
5.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宏基国际集 团有限公司) 杭州亚太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杭州亚太科技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杭州广德贸易有限公司 亚太机电集团安吉汽车管路有限公司 亚太机电集团安吉有限公司 吉林亚太公司 苏州安智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汽灵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安徽汽灵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浙江汽灵灵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亚太智能网联https://www.szse.cn/api/disc/info/download?id=3130efb3-db11-4b80-930b-436467c2d300
6.六合区城乡建设局三项举措按下项目建设“快进键”2023年共办理施工许可证核发80件,其中,六合区雄州中心区留右中小学项目通过分段办理桩基施工许可,项目开工提前了1个多月;六合区救助管理站新建工程通过告知承诺办理施工许可,建设时间由预计的210余天缩短至30余天;南京汽灵灵智能制造供应链等5个项目同步取得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与施工许可,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助推http://finance.sina.cn/2024-02-19/detail-inaiperv3055158.d.html
7.浙江汽灵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招聘汽灵灵汽车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是浙江汽灵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旗下,专注于为汽车工业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平台,成立于2018年8月13日,由根植于汽车行业40多年的亚太机电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黄伟潮先生和在智能制造领域有20多年经验的杭州优海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卜向红先生联合发起创立。 汽灵灵汽车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着力https://www.liepin.com/company/12208603/
8.正解局:南京,探路智能制造装备“深水区”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有何亮点?有何优势? 在正解局看来,南京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亮点是基础扎实,正在释放集群效应。 以机器人板块为例,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赛道,其中,工业机器人是核心,是基础。 南京集聚埃斯顿、汇川两大工业机器人巨头和“链主”和齐全的供应链,就http://www.kunlunce.com/ssjj/guojipinglun/2024-12-31/183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