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作业流程主要分为收货、包装(商品化)、上架、储位规划、补库、订单处理、拣货、装箱、上车发货和盘点十个部分,整体流程示意图和操作流程图如图3-2、图3-3所示。
(一)入库
人库是仓储作业流程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物资进人库房的重要关口,是产生物资差异的关键环节之一,因此,对商品接收环节的严格控制和规范管理,有利于后续操作流程的进行。库房将严格按照以下流程确保零件安全准确人库:
1、收货
(2)卸货作业前若是集装箱车辆,检查铅封并对铅封、车厢进行拍照,车厢开启后对车辆内货物情况进行拍照,未发现异常情况下在卸货平台使用叉车按照卸货管理办法将零件移人收货区。
(3)收货数量确认及系统收货结清。
(5)收货工将实际收货数量的记录清单提交给收货管理人员,按照实际收货数量进行收货系统结清。
2、包装
部分到库零件需要库房进行商品化包装,包装操作内容为:
(1)按照客户的包装要求对收入库房的零件进行包装信息查看。
(2)对于无包装信息的商品库房立即上报包装工艺师,待包装信息完善后再进行包装作业。
(3)对于包装信息为张贴标签的零件,开箱检查零件包装是否符合包装要求,将符合包装要求的张贴标签移入上架区,不符合要求的上报包装工艺师等待处理通知。
(4)对于需要包装的零件,按照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包装后移入上架区。
3、上架
(1)零件包装完成后进入上架区,储位规划工生成、打印出归位路径标签并提交给上架工,无须包装的零件直接收货张贴路径标签后进入上架区。
(2)无储位信息的零件,上架工上报储位规划人员进行储位规划后,按规划后的储位上架。
(3)上架工核对路径标签与包装标签是否一致,核对一致后将零件搬运至存储区域。
(4)主储位不能全部存放的零件,上报储位规划人员,另行指定副储位,按照给定的副储位信息进行上架。
(5)核对标签上零件号与储位上零件是否一致,核对一致后将零件上架存储并清点上架零件数量。
(6)上架完成后填写上架记录单,并签字确认路径标签信息。
(7)、上架完成后将路径标签提交收货组,收货组在系统中完成上架结清,结清数量必须与实际上架数量相等。
(二)出库
仓库负责经销所有订单的出库操作,当日内按照客户的操作规范完成订单释放、拣料、装箱、补库和发运一系列出库作业。
1、订单处理作业
(2)协助经销商查询指定订单的处理状态。
(3)按照订单释放规则进行订单释放,同时完成系统订单数据的导出和条码系统订单数据的导入。
(4)订单释放后打印出拣料单,并待拣料装箱发货结清后,进行财务发运结清。
2、拣料装箱作业
(1)在订单释放处领取拣料工单,了解要拣取的备件的大致位置和体积等信息,再根据这些情况选取拣料工具并确定拣货路线,拣到相应数量实物则在单子上打钩,并在实物上贴上标签。
(2)拣货完毕后返回包装区域,根据波次信息、经销商标识进行分货操作,完成该次拣料工单后,把拣料工单交回取单处,填写工单完成情况。
(3)根据拣料情况选择合适的箱型进行装箱,装箱完成后注明经销商名称及装箱日期,搬运至发运区。
3、零件交接装车
(1)将零件搬运至发运区后与承运商一起完成清点工作和交接数量的记录工作。
(3)交叉转运零件直接从收货区搬运至发运区。
4、补库
(1)拣料员根据主库位的零件消耗数量填写补库单,提交给收货组。
(2)将补库单提交给补库员,补库员按照补库单信息进行补库,并将实际的补库零件信息、数量填写在补库单上,将补库单返还给库管员。
(3)根据补库单上的实际补库结果在系统中完成库存数据转移和结清。
(三)盘点
(四)破损处理
针对破损零件要建立破损零件清单,记录零件破损原因;设置破损件存放区集中存储破损件,并在区域内张贴破损件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