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硬盘固件故障状态忙修复方法编者按:在数据提取过程中,一线工作人员常常会遇到希捷硬盘不能就绪,或者硬盘处于就绪状态,但无法访问数据区数据的情况,导致数据提取失败。
针对这一问题,数据恢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带来一种关于希捷硬盘固件故障导致的快速修复方法。
相比常规方法,这种技术操作简单、流程简化、成功率更高。
一、希捷硬盘固件构造希捷硬盘主要由电路板、盘片、磁头三部分构成,其中固件主要存储在硬盘盘片上。
固件都有2个备份,分别是0头和1头。
目前,希捷硬盘普遍采用一种新的固件管理方式,即系统文件管理系统,这种管理方式有卷标、文件描述符、磁头数、UBA地址、大小。
系统文件管理系统其实是原有固件管理方式的一个升级,因为卷标这个参数,可以很好的区分固件模块的级别,以及管理不同的固件。
如果一块硬盘的0头固件出现问题,可以利用1头固件来回写并重建,以达到修复硬盘与恢复数据的目的。
希捷硬盘结构图二、希捷硬盘状态忙故障分析希捷硬盘出现状态忙或状态就绪无法访问数据区的情况,其本质可能是硬盘固件中的缺陷列表模块出现异常,或者SMART信息模块出现了超越阀值的情况。
缺陷表的增加和删减都会影响着编译器的正常工作,而SMART信息模块的参数值超越阀值,也会影响硬盘安全子系统的正常工作。
希捷硬盘的编译器和安全子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就会导致硬盘数据区数据不能被正常访问和读写。
当情况严重时,硬盘状态就会从就绪状态变化为忙碌状态,不能响应任何用户层操作指令。
利用DRS检测到希捷硬盘处于忙碌状态备注:希捷硬盘的缺陷表有很多种,主要有永久缺陷表、非常驻表;从效果又分为生效表和未生效表。
三、希捷硬盘状态忙故障解决办法希捷硬盘状态忙或就绪状态下无法访问数据区,是因为硬盘固件中的缺陷列表模块出现异常或者SMART信息模块出现了超越阀值的情况,造成硬盘编译器或安全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针对缺陷列表模块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可以通过希捷硬盘指令模式清除缺陷表并重建;针对SMART信息模块可能出现超越阀值情况,可以通过重置SMART或者关闭安全子系统解决。
希捷硬盘修复及固件升级手册三篇篇一:希捷硬盘修复及固件升级手册ZhangDZ因希捷硬盘的“固件门”影响,受该批次硬盘影响的人数不断攀升,主要体现为:BIOS不认硬盘或硬盘数据很难读取,如果你的硬盘出现类似的情况,而且硬盘批号为7200.11或12的话,那么恭喜你,你中奖啦。
一、前期准备:1、RS232<->TTL板卡(串口RS232TX,RX转换TTL电平TX,RX):用于连接PC和硬盘,从而完成利用电脑上的软件(超级终端)对硬盘的固件进行修复(市面上有COM口和USB口,可根据需要选择)。
以下是连接方式:SATA跳线口的TX,RX(注意接法:TTL的TX接硬盘的RX,TTL的RX接硬盘的TX。
)2、杜邦线2条,用于连接RS232板卡的TX、RX到硬盘的跳线接口的RX、TX,根据板卡不一样,就上图,用到的是2.0间距的杜邦线,而平时主板上用的多数为2.54间距的杜邦线,请根据硬盘选择,如果实在找不到2.0的,可以把2.54间距的DIY,将塑料去掉,用户胶布绝缘亦可。
3、T6的六角螺丝刀,拆卸硬盘电路板时用到。
4、剪刀和少许纸片(A4纸厚度即可),用来阻隔硬盘马达的供电。
5、可正常使用的电脑一套,并保证系统中有“超级终端”,并可正常使用。
二、实际操作:首先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并且对电脑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建议让别人代劳,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损失。
1、按照要求,将杜邦线与RS232板卡相连。
2、用T6六角螺丝刀拧松马达连接线旁的螺丝,用剪刀将纸片裁成2cm左右的宽度,放进硬盘电路板与硬盘之间,这颗螺丝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以不会掉落为准,其余5颗螺丝必须紧紧拧好。
图解希捷1TB硬盘固件门修复过程今天拿到一块希捷7200.111000G的硬盘,故障现象是BIOS里面不能识别硬盘,硬盘自检声音正常,这是典型的希捷硬盘固件门问题,下面我们来看到下固件门问题的修复过程:首先我们看这个盘的型号是:ST31000340ASFirmware版本号:SD15是属于希捷酷鱼11代的产品目前盘的状态是不能就绪,型号SN号等参数据都不能识别要维修这种固件门的硬盘必须要连终端适配器到硬盘的COM口,也就是在硬盘的数据线旁边的那个接口,这个接口是用来进入工厂维修模式的一个接口,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连接好COM线后就可以进入指令维修模式了输入以上指令后,硬盘的型号SN号固件版本号都能识别了,只是还没有容量,再输入m0,6,2,,,,,22指令来恢复容量至此固件修复完成,硬盘能正常识别,我们再测试一下有没有坏道就可以了。
效率源希捷7200.10硬盘F级修复教程什么是F级?希捷硬盘在设计指令时为分许多模块,同时对指令又分不同的等级,以方便于开发工程师的记忆和管理。
F级就是仅工作在电路板模式下的等级,这个等级是不依赖于盘体本身的。
哪些盘会出现F级?酷鱼五代及以后的盘会出现F级。
初期的硬盘控制系统一般都比较简单,代码的体积也相对较小,相应的指令一般都存放在电路板的ROM里边,所以不会出现F级。
自从酷鱼五代及以及后的盘,代码越来越大,电路板的现有ROM已经不能完全装入了,而厂家又不想增加生产成本,所以这些代码就被分散装在硬盘盘体和电路板ROM里边。
在硬盘加电装载时如果不能成功的读取这些被分散的代码,硬盘就只能工作在电路板的模式,这时就出现了F级。
硬盘发生什么错误会到F级?1、硬盘的磁头损坏;2、硬盘有物理错误;3、硬盘的盘片损坏;4、电路板装载错误,固件位置不正确;5、固件错误;以上的情况都有可能使硬盘变为F级,所以影响硬盘成为F级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
但F级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电路板上的ROM代码与盘体上的固件代码不能匹配导致。
7200.10的F级修复与7200.7的F级修复有一点不同的地方,下面以一个希捷7200.10的盘为例(Model:ST380815AS,SN:5QZ3ELE6,FW:3.AAD)来说明。
将硬盘接上终端,连接好所有线路以后,打开效率源希捷专修程序B系列3.0,查看硬盘的状态,显示为忙。
点“其它操作”面板,进入指令模式,点“0FF”按钮,再点“ON”,查看硬盘启动时显示的信息。
从上图的红色方框中可以看到硬盘目前的状态是在F级下。
而且可以通过错误提示ERRA6:APPCODE知道,该硬盘的APP代码不完整。
以后很多F级硬盘都可以通过错误代码来初步判断问题原因。
比如ERRA5同样的是APP错误,但是这个错误与前一个不同,这个表示的是APP的校验和不对。
这主要是ROM和APP的代码校验无法匹配。
希捷固件门硬盘动手修复教程希捷问题产品包括:1TB版酷鱼7200.11,1.5TB、750GB、640GB、500GB、320GB、160GB版的7200.11,以及酷鱼ES.2SATA、SV35系列和迈拓MiamondMax22系列产品,主要为2008年12月制造。
希捷Barracuda7200.11ST31000340AS、ST31000640AS、ST3750330AS、ST3750630AS、ST3640330AS、ST3640630AS、ST3500320ASST3500620AS、ST3500820AS、ST31500341AS、ST31000333AS、ST3640323AS、ST3640623AS、ST3320613ASST3320813AS、ST3160813AS希捷BarracudaES.2SATAST31000340NS、ST3750330NS、ST3500320NS、ST3250310NS迈拓DiamondMax22STM31000340AS、STM31000640AS、STM3750330AS、STM3750630AS、STM3500320AS、STM3500620AS、STM3500820AS、STM31000334AS、STM3320614AS、STM3160813AS故障描述:1、机器自检缓慢,显示"DetectingIDEdrives..."。
2、无法启动系统,光盘启动WindowsPE或分区软件,均无法找到硬盘。
3、硬盘灯常亮,硬盘马达转动正常。
材料篇USB转TTL模块(淘宝上购买的,带有驱动光盘)T6螺丝刀一把(松动硬盘螺丝使用)剪刀一把(拨线使用)银行卡保护套一个(用来切断马达的电源)一台能正常启动,带有USB接口的电脑(连接数据线,调试硬盘之用,使用WINXP)SATA硬盘电源(SATA电源一定使用原生的SATA电源接口,不要使用四针转SATA接口,也不要使用硬盘盒的SATA电源,否则可能出现不可预知的故障)1、连接硬盘。
希捷固件门硬盘动修复过程,配图说明电脑软硬派上传修复所需的串调试助&超级终端具,打包成个压缩包了:串调试助&超级终端.7z(309K)下载次数:1067希捷固件门事件,想必各位坛友都听说过,名很硬盘是淘宝跳蚤街100包邮买,希捷7200.11500GB,故障表现为:硬盘不能识别,BIOS不认,挂易驱线、接esata,系统都不认,毫反应,就像硬盘不存在样。
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串调试解决(原理还是没懂)。
不过硬盘本硬件恙,通电主机正常转。
在上找了教程,买了需要的材料,开始动。
以下是全过程兵马未动粮草先,准备作必不可少。
第件事,当然是找教程。
上还是有不少这的教程的,找两篇详细点的仔细看懂。
第件事,准备所需具和材料。
所需材料为:T6螺丝(于拆硬盘电路板),双胶or透明胶or其他薄的绝缘材料,USB-TTL刷机线(这个是主)。
前两样都有了。
第三个,刷机线,看教程有说挪鸡鸭CA-42数据线的,查了更详细的说明知道真正需要的是2303芯的USB-TTL(或者说是USB-COM)线,。
既然只需要2303芯的就可以了,可选范围就多了,淘宝搜到个专门的2303芯的刷机线,作中九机顶盒刷机的,也可以拿来调试硬盘,杜邦插头直接做好的省区我动改造CA-42数据线的烦,当然就选这个图:01.jpg。
图:03.jpg开始作了。
、硬件连接和改造1、连接硬盘。
TTL线的TX端连接硬盘的RX端,TTL线的RX端连接硬盘的TX端。
如图为TTL线和硬盘对应的端图:02.jpg看硬盘数据线插头旁边的跳线槽,需要连接的位置就在这。
最左边两根针脚已经被跳线帽短接了,据说这个在操作的时候必须保留否则可能出现问题,我就没管这个了。
其实这两根针短接的时候硬盘是强制作的1.5Gbps速率下的,修好以后可以拔掉,可以稍微提升性能图:04.jpg发现杜邦头太了,塞不进去。
SeagateBarracuda7200.12希捷12代硬盘CC3E固件CC46...SeagateBarracuda7200.12希捷12代硬盘CC3E固件CC46固件手动升级方法2010-07-2619:00希捷真是让大家越来越担心自己的硬盘数据了。
但是手上已经没有CC3E的固件了,于是到google里输入:“CC3E固件”结果看到了很多朋友在刷CC3E的时候反复尝试还是不能刷,现在我就说下手动升级的办法。
升级之前说明下,CC38无法升级CC3E是序列号的原因,希捷官方认为你的序列号的批次产品不需要升级固件,和主从盘,同时使用了一个两个硬盘没关系,我有一次升级的时候两块CC38硬盘在windowsxp下一次升级成功。
如果你利用/staticfiles/support/downloads/firmware/Barracuda12-ALL-CC3E.exe无法从CC38等版本生到CC3E,还想要升级就看看下面手动升级的办法。
下载:把它刻成盘用光盘引导系统进入后按下“ESC”键进入一个界面,按“D”是自动更新固件,“S”是扫描硬盘。
我的希捷7200.111000G硬盘维修记[换电路板与修复固件门之忙态]半个月前的周六晚上按以前的习惯打开电脑,这次真的有点不一样:在机器自检到硬盘时特别慢。
过了大约40秒,我晕~~我的1T希捷硬盘居然没有检测出来,硬盘的LED硬盘一直红着。
本以为是硬盘的数据线没接好,打开机箱重新弄了下,不过还是老样子。
上网google了下”希捷1000G检测不到“,发现有几条关于“固件门”的网页,打开一看…………中招了……..11代的硬盘ST31000340AS也有问题~~~~赶快搜索下解决办法“希捷固件门修复”,内容主要是关于0M与忙态的问题,方法是连接硬盘的Jump线来用命令进行修复。
赶快用我的USBTORS232试下…..[我想:然USB是5V的,转出来必定也是5V的,这对吗?],可没想到出来的全是乱码~~~~~~~~~更惨的是在接硬盘的VCC与GND的时候居然碰到了电源的另一根线[不记得是多少V的了,估计是12V的],只见触点冒了下火花。
完了。
赽快插上硬盘电源,接通了电机。
可没有转。
在之前硬盘会转只是不认盘,看来是把电路板的某个部位给烧了。
没办法,上网找找解决办法—>“只要是机板的CODE相同就可更换,只需要将以前的BIOS换上即可”。
这里上taobao买了块相同的电路板不过是REVB的,以前是REVC,查了下REVB多数是750G用的,也是四片的硬盘,既然人家说可以那我就试下吧。
只用了一个普通烙铁完成了更换BIOS的任务,不过由于操作能力的原因,原来那块PCB报废了。
看图吧。
图表1旧的是REVC图表2主要的几个器件图表3新的是REVB图表4买来的板图表5将旧板的BIOS取下焊接到新板上,由于工具简陋,我就将旧板的BIOS挂接弄了下来,有两根线已经损坏。
为希捷硬盘进补详解7200.9固件刷新惊,7200.9问题多多希捷的7200.9硬盘上市之初即受到广大用户的热捧,但在这款硬盘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大多数时候,如果遇到死机或者无法进入操作系统等问题,人们很少会将目光放到硬盘的身上,可7200.9却打破了这一常理。
就目前看来,7200.9的病例症状大致有以下几种:1.在安装了nVIDIA主板的驱动程序后,无法进入WinXP。
2.与ICH6/ICH6R/VT237/VT237R等南桥芯片出现兼容性问题,必须将硬盘设为SATA150方能使用。
3.在使用NF4芯片组的主板上,性能发挥不稳定。
4.组成RAID之后,系统不稳定。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故障,怎么办?是束手待毙还是“揭竿而起”与JS做口舌之争?其实,如果将7200.9的固件刷新为3AAE,上述故障将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在放弃“希望”之前,何不刷新固件试试看?得觅良方,固件刷新如上文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刷新固件来解决7200.9硬盘的兼容性故障。
但在哪里可以找到固件,找到固件后又该如何刷新呢?“英明”的笔者早就为你们准备好了3AAE版本的固件,下面就来看看应该怎么做吧。
1.刷新固件前的热身操新固件须要在纯DOS下进行操作,鉴于现在大家都没有配置软驱,因此就要用到USB设备来进行引导。
虽然大部分电脑都提供了USB启动支持,但还是必须在BIOS中进行相应的设置才能够实现。
Step1开启计算机之后,在系统自检信息结束之前按下“Del”按键进入CMOS设置界面。
Step2进入“AdvancedBIOSFeatures”下的“Firstbootdevice”选项,然后选择USB-ZIP,以便用闪盘引导系统(启动闪盘的制作详见本文附录)。
在准备好启动盘之后,请下载3AAE版本的固件压缩包并将其解压到硬盘某个分区根目录上。
在这里须注意一点:如果硬盘采用NTFS分区格式,就只能将固件解压到已经做好的启动闪盘上了。
出现问题的硬盘主要为2008年12月制造。
此外,这种情况在Linux、MacOSX和WindowsXP、Vista等操作系统下都会随机发生,但不会破坏内部存储的数据。
2.在Mac或Linux操作系统设置为多硬盘环境时,可能出现非正常运行的问题。
用户可能在运行视频流应用程序时出现停滞,或某块硬盘从RAID阵列中丢失。
2.下载ISO镜像文件,制作成DOS启动软盘或CD光盘。
3.确保主机内有集成SATA控制器,或者通用SATA附加控制器,比如PromiseSATA150-TX2。
4.断开系统内的所有SATA和IDE设备,当然除了需要升级固件的硬盘。
5.使用制作好的软盘或光盘启动系统。
6.选择对应的指令后运行成功后,重启恢复即可。
注意:1、如有条件,在升级固件前请务必备份所有数据;2、固件升级过程中不可断电。
三.操作流程第一步:确定硬盘的型号首先要确定需要刷新硬盘的型号,了解自己拥有的硬盘型号、序列号、版本号、firmware版本号,如不了解的话,可以到希捷官网上下载检测程序DriveDetect。
亲自动手搞定希捷硬盘的固件门事件亲自动手搞定希捷硬盘的"固件门"事件摘要:笔者一次打开电脑,发现系统自检没有像往日那么顺利,停在检测硬件的步骤差不多1分多钟,开始没怎么注意,因为最后还是正常的进入了系统,打开我的电脑之后发现,丢失了一块硬盘,重新启动几次系统后,丢失的1TB希捷...笔者一次打开电脑,发现系统自检没有像往日那么顺利,停在检测硬件的步骤差不多1分多钟,开始没怎么注意,因为最后还是正常的进入了系统,打开我的电脑之后发现,丢失了一块硬盘,重新启动几次系统后,丢失的1TB希捷硬盘还是没有出现,再重新启动进入BIOS,发现在BIOS里面也没有这个硬盘,后来经上网查看才发现自己遭遇了希捷硬盘经常出现的"固件门"事件,经笔者在网上多番资料的收集,最终自己亲自动手找回了丢失的硬盘,粉碎了固件门的阴谋。
一、准备的工具1、诺基亚CA-42数据线一条,我的经验是购买兼容型号反而更好一些,一开始我买的是原装的,结果打开之后根本无法分辨里面线的定义,后来我在淘宝上买的线是3根的,为了方便,老板把线发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把杜邦头装好了。
其实这东西主要就是一个PL-2303芯片而已。
2、能够正常启动运行windowsXP的计算机一台。
3、带有原生SATA电源接口的计算机或者电源。
4、备用的导线。
5、杜邦头(用于更好的连接硬盘的串口)6、表面光滑、有一定硬度、但是又不能太厚的片状材料,我使用的是CA-42的外包装盒。
7、T6螺丝刀。
二、具体实施步骤1、对CA-42数据线进行改造,需要的是CA-42的RX与TX线,我是购买已经改造好的线,如果买的是如下如那样的版本的话就要自己弄了。
而且比较麻烦的是,CA-42有很多种版本,里面有5根线的、还有4根或者3根的,我一开始买到的是5根线的,而据说这种版本的用来修硬盘并不合适。
总之一句话,把CA-42的非USB端口打开,找到里面的TX端和RX端,如果找不到的话,可以打开USB端口,部分型号的电路板上有接线的说明(我一开始买的5根线的版本没有)。
希捷12代硬盘固件门修复记因为我的老爷机已经服役5年多,不堪重负,所以在09年12月25号去电脑城更新了整套平台:AMD的盒装3核425处理器、BA210的主板、威刚2GDDR3内存条、联强3年保希捷12代320G硬盘(型号:ST3320418AS,固件版本cc37),共花了1500多大洋。
回家后装硬盘时因为用了一个劣质螺丝导致螺丝断在螺孔里取不出来,当时也没在意就装上用了,一直使用正常。
不知道是不是RP太差,新平台用到差不多快一年时在一次正常重启后进不了系统了,进BIOS发现硬盘没了,能想到的方法都用上了也找不回来,无奈中只好拿去报修。
(因为没截图所以内容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有疑问的可以联系我或参考上面的网址,在我能力范围内的尽力帮你解决)首先准备材料,在淘宝上找到一家卖ca-42线的卖家,是专门用来修复硬盘用的,线头都是做好的,连运费花了15.5元搞定,然后还在淘宝买了一套组合螺丝刀(其实修硬盘只用到T8一样,因为我经常捣鼓点其它东西,买一套以后用着方便),绝缘材料我用的是单位淘汰的塑料文件袋,剪下一块约1.5--2cm宽的长条就行。
遭遇了希捷C1固件门。
我也算是够后知后觉,就在昨天偶然用HDTune查看了下硬盘的C1(磁头伸出周期计数),发现数字竟然全都上万了。
希捷怎么也有固件门?上网一搜,原来希捷也花样作死,加入了APM节能和磁头归位功能,也由此引发了C1暴涨的问题。
为了不让手中的希捷硬盘英年早逝,我参照希捷官网和网上的教程,对手中的3块希捷硬盘都升级了固件,根据升级前后的使用情况对比,判断初步解决了C1值暴涨的问题。
但升级过程中遭遇到一些波折,其中有希捷官网未提及的需要注意的细节,也有和网上攻略不一样的地方。
顺便说一下,我之前是妥妥的希捷粉,西数黑。
因为之前曾有过一块西数的WD800JD硬盘,80G的容量,运行的温度也是80度,从此走上了西数一生黑的道路。
一、升级前的3块硬盘的原固件版本介绍手头有3块硬盘,分别是:ST1000DM0031CH162出厂固件号CC47(在后文成功升级到CC49)↑ST1000DM0031CH162出厂固件号CC47ST2000DM0011CH164出厂固件号CC43,(在后文成功升级到CC29。
对你没看错,由CC43升级到了CC29)↑ST2000DM0011CH164出厂固件号CC43ST2000DM0019YN164出厂固件号CC4G,(在后文成功升级到CC4H)↑ST2000DM0019YN164出厂固件号CC4G以上这些信息都可以通过HDTune很简单的查看到。
接下来开始进入正文,记录我的升级历程。
二、对希捷所定义的固件门涉及的硬盘的修复1.1希捷固件门所涉及的硬盘范围希捷对固件门的定义是:ST3000DM0019YN166ST2500DM0019YN16LST2000DM0019YN164ST1000DM0019YN162具有这些型号和部件号的固件的先前版本是CC46、CC47、CC49、CC4C或CC4G。
与修复WD硬盘不同,希捷硬盘的自校准需要串口指令线和工具软件的配合。
串口指令线可以上淘宝购买一条,最好是希捷维修专用的,这样连接起来方便些(扩展阅读1)。
为了方便生产调试等,大部分硬盘厂商都在硬盘电路板上添加了UART界面调试终端(UART是非同步串行通信口的总称,COM是PC上异步串行通信口的简写)。
目前已知的有希捷、三星等具备该接口。
通过串口调试终端,可以查看硬盘的运行情况和修改参数、更新固件、执行测试流程等。
市面常见的希捷维修工具同样是基于串口连接和指令维修开发的,好处在于对指令和操作提供了菜单式的操作。
校准前的准备工作在关闭PC电源的情况下用串口指令线将硬盘和PC之间相连(图1),开机后系统会自动安装驱动并识别出对应的COM端口,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图2)。
打开STCOMTOOLS,选择指令线所在的COM口。
选择波特率,F3家族硬盘波特率请设为38400(扩展阅读2),之前的盘(比如7200.10及以下)设置为9600。
设置好COM口和波特率以后点击“打开串口”,再点击“认盘”按钮会出现一段硬盘信息(图3)。
扩展阅读2:何谓F3家族硬盘本实战教程仅针对希捷10代以下盘,而针对11~12代(及之后)F3家族的硬盘目前尚未见披露自校准方法,故不适用。
因为F3跟酷鱼以及更早的家族固件结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根据PC3000FORUDMA希捷说明手册的说法:希捷工厂这样做是为了统一SATA和SCSI硬盘的生产线。
F3系列固件结构已经基于SCSI固件结构做了很大改变,这就是为什么该系列硬盘固件跟以前的不一样。
3、在断电情况下,将电脑主机箱的挡板拆掉,以方便操作为标准,将硬盘放在机箱上,并把RS232板卡插入电脑COM口或USB口(USB口的卡需要另外安装驱动,开机时系统会提升),并把机箱的电源与问题硬盘相连(一定要是该电脑的电源,不要使用外置电源或硬盘盒电源,这样容易引起在指令操作时出现乱码),这时硬盘的数据线不需要接。
4、确认完成上述操作,将电脑主机开启,进入系统后,从开始——程序——附件中找到“超级终端”并运行,名称随便填写,选择相应COM口或USB口,点击“还原为默认值”选项,并把每秒位数选择成:38400(默认是:9600)如图:5、确定后,如果一切正常,应该只看到光标闪烁,此时按“CTRL+Z”激活调试终端,成功可见到下面的画面:6、接着按照下面的指令操作,依次操作(注意指令一定要打正确,每一次的回车前,都要仔细确认指令正不正确。
)A、输入/2回车,进入2级指令;B、输入Z回车,停止马达,成功后将出现:SpinDownCompleteElapsedTime0.147msecsC、停止了马达后,现在需要将之前隔离用的纸片拿掉,并拧紧螺丝,这一步要特别注意,不要让螺丝刀碰到PCB电路板上的电路。
D、做完上一步的操作后,输入U回车,启动马达,成功后出现:SpinUpCompleteElapsedTime7.093secsE、输入/1回车,进入1级指令;F、输入N1回车,清除S.M.A.R.T扇区;G、输入/T回车,进入T级指令,H、输入i4,1,22回车,清除G-List(修正检测链表);I、操作完毕后,带电将硬盘电源拔掉,耐心等待10秒后再将电源接上,并按CTRL+Z重新激活调试终端;J、输入m0,2,2,,,,,22回车,重建硬盘引索区到固件内,大约10余秒左右,将出现:MaxWrRetries=00,MaxRdRetries=00,MaxECCT-Level=14,MaxCertifyRewriteRetries=00C8UserPartitionFormat10%complete,Zone00,Pass00,LBA00004339,ErrCode00000080,ElapsedTime0mins05secsUserPartitionFormatSuccessful-ElapsedTime0mins05secsK、实际操作中,遇到的提示与上文不一定完全一致,但不影响。
L、完整命令为(主要大小写和标点符号):/2Z除掉纸片,拧紧螺丝U/1N1/Ti4,1,22拔掉电源,10秒后重接电源,并按CTRL+Z重新激活调试终端m0,2,2,,,,,227、操作完上面的步骤以后,可以关机了。
8、到这里硬盘应该已经可以正常被BIOS识别出来,如果不想刷新版的固件,到这里后就可以将RS232连接线断开,把硬盘正常接回电脑,并将数据备份出来了。
三、更新固件:1、首先登陆网络找到自己对应型号的固件,一般上网搜索都可以找到,这都要托希捷“固件门”的福,全世界都可以找到该硬盘的固件,新版的固件版本号一般是:SD1A;2、将下载下来的ISO文件(正常情况下也就1.5MB左右)刻录成CD或软盘中,建议刻录成CD,这样比较有保证;3、在挂机状态下将除要升级得硬盘和使用到的光驱以外的所有硬盘、光驱电源线和数据线拔掉,开机,进COMS,选择光盘启动,将刻录有固件的光盘放入光驱,保存COMS后退出COMS设置;4、根据光驱自动引导,对应相应的硬盘型号选择即可,在结束的时候提示按任意键继续时,按任意键系统将关机(这里注意不要强行关机或强行重启)。
附件:希捷硬盘COM口线常用命令快捷方式安装希捷COM线接口,可以在PC3000希捷模块中连接,选择F4速率选择,9600波特率,然后打开F1/F2相应的COM线接口,接线图请参考附件。
Winodows的安装方法,先在Windows中安装超级终端程序,然后设置硬盘的COM波特率为9600,打开独立供电的电源,就会看到有参数出现,按Ctrl+Z切换到工作模式。
Ctrl+W,Ctrl+S------------立即中指测试,改变寄存器状态回指令接受状态。
Ctrl+Q-------------继续、延长指令测试状态。
Ctrl+W,Ctrl+Z-------------中断测试,改变存储器状态回00状态,等待命令。
Ctrl+T-------------开始执行指定测试Ctrl+E-------------IDE接口状态测试。
针对这一问题,数据恢复XXX省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带来一种关于希捷硬盘固件故障导致的快速修复方法。
清除硬盘缺陷列表硬盘出现状态忙的情况,首先可以通过指令模式查看硬盘固件缺陷表是否有增长型缺陷表和非常驻缺陷表?如果有,则通过指令清除,并重建硬盘。
此方法能重建一个正确的PBA与LBA的逻辑映射关系,使硬盘数据区能正常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