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评定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车用发动机的可靠性评价与寿命预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评定方法。

背景技术:

b10可靠寿命是指可靠度大于0.9时所对应的寿命,是车用发动机及其机械零部件最常用的可靠性度量指标之一。由于受工作剖面随机性、制造工艺不稳定性、材料性能分散性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车用发动机及其机械零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特征。为准确描述车用发动机及其机械零部件的寿命特征,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可靠寿命”这一能够体现不确定性特征的寿命指标来描述发动机及其机械零部件等机械产品的可靠性。例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推出的“全新6.7lv8涡轮增压柴油机”明确将“b10寿命10年或402250公里”作为首要技术目标。我国在“内燃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动机及其零部件要配合整车可靠性要求满足b10可靠寿命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在设计阶段的可靠性评价与寿命预测问题,提供一种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评定方法。该方法能够结合车用发动机的工作剖面,在确定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载荷历程与失效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载荷历程、应力、初始强度和强度退化规律等参数,确定出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能够在设计阶段评定出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评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定要进行b10可靠寿命评定的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

b、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所对应车用发动机的任务剖面;

c、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载荷作用历程参数λ(l),即机械零部件经历的载荷作用次数随车辆行驶里程l的变化参数;

d、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

e、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应力概率累积分布函数fs(s);

f、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初始强度δ的概率密度函数fδ(δ);

g、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剩余强度δl随车辆行驶里程l的变化规律;

h、将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载荷作用历程参数λ(l)、应力概率累积分布函数fs(s)、初始强度δ的概率密度函数fδ(δ)、剩余强度δl随车辆行驶里程l的变化规律代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计算模型:&integral;0+∞fδ(δ)exp[&integral;0lλ(l)(fs(δl)-1)dl]dδ=0.9,]]>确定出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

优选在步骤b中确定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所对应车用发动机的任务剖面时,结合车用发动机所搭载车辆的实际用途,运用试验测试或仿真计算的方法,确定车用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随车辆行驶里程的变化。

优选在步骤c中,在确定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载荷作用历程参数λ(l)时,对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经历的载荷作用次数随车辆行驶里程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泊松随机过程描述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经历的载荷作用次数随车辆行驶里程l的变化规律,并确定出泊松随机过程参数,该泊松随机过程的参数即为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载荷作用历程参数λ(l)。

优选在步骤d中,在确定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主要失效模式时,根据步骤b中确定的车用发动机任务剖面和步骤c中确定的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载荷作用历程,在参考该类型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故障信息的基础上,确定出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主要失效模式。

优选在步骤e中,在确定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应力概率累积分布函数fs(s)时,针对步骤d中确定的失效模式,首先根据步骤c中确定的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载荷作用历程参数λ(l)确定出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经历50次载荷作用时所对应的行驶里程公里,然后根据步骤b中确定的车用发动机任务剖面,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的方法针对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在车辆行驶l50公里内所经历的每一次载荷作用进行应力响应计算,通过对应力的统计分析,确定出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应力概率累积分布函数fs(s)。

优选在步骤f中,在确定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初始强度δ的概率密度函数fδ(δ)时,针对步骤d中确定的失效模式,设计能够模拟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失效模式的试验样件,并加工50个该试验样件,从50个试验样件中随机选取30-35个试验样件进行初始强度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出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初始强度δ的概率密度函数fδ(δ)。

优选在步骤g中,在确定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剩余强度δl随车辆行驶里程l的变化规律时,针对步骤d中确定的失效模式,设计并加工能够模拟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失效模式的试验样件,按照步骤c中确定的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载荷作用历程对试验样件进行剩余强度测试,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剩余强度δl随车辆行驶里程l的变化规律即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剩余强度δl与其初始强度δ、车辆行驶里程l之间的数学关系模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评定方法,不需要依赖于大量的车用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的寿命试验数据或实际使用数据,能够在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设计阶段,结合车用发动机的任务剖面与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载荷历程,利用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应力、强度等参数,确定出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进而对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与寿命进行评价。由于该方法能够在设计阶段对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地发现和纠正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问题,更好地指导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设计、试验、使用等,并有助于提高车用发动机及其机械零部件的研发效率,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评定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评定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选定要进行b10可靠寿命评定的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例如,选定车用发动机的连杆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b10可靠寿命评定。

b、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所对应车用发动机的任务剖面。针对所选定机械零部件所对应的车用发动机,结合该车用发动机所搭载车辆的使用剖面或工作剖面,确定车用发动机的任务剖面。

c、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载荷作用历程参数λ(l),即机械零部件经历的载荷作用次数随车辆行驶里程l的变化参数。以步骤b中确定的车用发动机任务剖面为基础进行载荷映射,通过统计分析确定出机械零部件在步骤b中确定的发动机任务剖面下工作时的载荷作用历程参数λ(l)。例如,某车用发动机的连杆所经历的载荷作用历程服从参数为λ(l)=60km-1的泊松随机过程。

d、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结合步骤b确定的车用发动机任务剖面和步骤c中确定的载荷历程,确定出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例如,确定某车用发动机连杆的失效模式为疲劳断裂。

e、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应力概率累积分布函数fs(s)。结合步骤c确定的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载荷历程与步骤d确定的失效模式,运用仿真计算或试验测试的方法,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在步骤c中确定的载荷历程作用下的应力响应,通过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应力的概率累积分布函数fs(s)。例如,某车用发动机连杆的应力服从均值为465mpa、标准差为80mpa的正态分布,其概率累积分布函数fs(s)为

fs(s)=&integral;0+∞1802πexp[-12(s-46580)2]ds.]]>

f、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初始强度δ的概率密度函数fδ(δ)。结合步骤d确定的失效模式,确定该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初始强度δ的概率密度函数fδ(δ)。例如,某车用发动机连杆对应疲劳失效模式的初始强度服从均值为850mpa、标准差为65mpa的正态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fδ(δ)为

fδ(δ)=1652πexp[-12(δ-85065)2].]]>

g、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剩余强度δl随车辆行驶里程l的变化规律,例如,某车用发动机连杆的剩余强度δl随车辆行驶里程l的变化规律为δ(l)=δ·exp(-0.00000008l)。

h、确定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将步骤c、步骤e、步骤f和步骤g中分别确定的载荷作用历程参数λ(l)、应力累积分布函数fs(s)、初始强度δ0概率密度函数fδ(δ)、剩余强度δl变化规律等参数,代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计算模型即公式(1)中,确定出该车用发动机机械零部件的b10可靠寿命。

&integral;0+∞fδ(δ)exp[&integral;0lλ(l)(fs(δl)-1)dl]dδ=0.9.]]>

例如,某车用发动机连杆的载荷作用历程服从参数λ(l)=60km-1的泊松随机过程,失效模式为疲劳断裂,连杆的应力服从均值为465mpa、标准差为80mpa的正态分布,应力的累积分布函数为fs(s)=&integral;0+∞1802πexp[-12(s-46580)2]ds,]]>连杆的初始强度服从均值为850mpa、标准差为65mpa的正态分布,初始强度的概率密度函数为fδ(δ)=1652πexp[-12(δ-85065)2],]]>连杆的强度退化规律为δ(l)=δ.exp(-0.00000008l)。将连杆的载荷作用历程、应力、初始强度、剩余强度变化规律参数代入公式&integral;0+∞fδ(δ)exp[&integral;0lλ(l)(fs(δl)-1)dl]dδ=0.9,]]>便可以计算得到该车用发动机连杆的b10可靠寿命lb10为43.2万公里。

THE END
1.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技术要求SOR模板.pdf一、产品开发技术要求 产品开发技术要求是指在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这些要求涵盖了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试验等方面,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目标。SOR模板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用于描述产品开发技术要求,包括项目信息、产品信息、主要性能和技术要求、试验和寿命等方面的内容。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58157133/61847941
2.3000万!深圳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储能低碳零碳负碳奖励政策!五、智能网联汽车 1.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覆盖环境感知、规划决策、控制执行、车路协同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的检测验证能力,提供车规级产品功能性、可靠性和标准符合性等的测试验证服务,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检测检验和开发验证需求。 http://www.logclub.com/articleInfo/NjMzMjE=
3.汽车零部件清洁度测试,整机老化测试标准汽车零部件的整机老化测试是为了检测汽车零部件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整机老化测试标准可以检测不同的零部件,如发动机、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通过整机老化测试可以判断不同零部件的寿命和性能差异,以及适用于不同工况的零部件。整机老化测试也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在产品设计阶段提前考虑到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稳定https://wuxi.11467.com/info/19447524.htm
4.汽车设计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0套)57.doc②优点1:增加离地间隙;减小簧下质量,改善行驶平顺性,提高汽车的平均车速(减小了动载荷,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③优点2:对各种地形的适应性较好,增加车轮的抗侧滑能力(可增大汽车的不足转向效应,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3. 指出图中哪条曲线是循环应力应变曲线、哪是单调应力应变曲线、哪是迟滞回线并在迟滞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105/5331241043010042.shtm
5.汽车金属零件循环盐雾试验标准技术论文文中还比较了不同国家和汽车制造商的标准,包括GB/T 24195、PV 1210、GMW14872、SAE J2334、M0158等,指出这些标准虽然测试阶段相似,但具体要求和测试周期有所不同。循环盐雾试验能够有效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帮助延长金属零件的使用寿命。 汽车零部件盐雾试验的重要性https://www.nbchao.com/k/9103/
6.凯中精密——进击中的汽车零件精密制造隐形冠军沪深2016 年凯中沃特收购了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具有近 150 年历史的Sideo Vogt GmbH 相关资产,Sideo Vogt GmbH 是戴姆勒(奔驰)最早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有着近150年的精密零部件制造经验,在产品设计、模具制作、产品成型、热处理等方面等有着突出优势。凯中沃特通过收购相关资产,获取了Sideo Vogt GmbH的技术优势。 https://www.moer.cn/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256022
7.动力锂电池测试标准比较和分析在可靠性方面,UL2580比其他标准多出的测试项有: 非平衡电池组充电、耐压、绝缘、连续性试验及冷却/加热稳定系统故障试验等,还包含了生产线上针对电池组零部件的基本安全测试,在 BMS、冷却系统及保护线路设计方面,加强了安全性审查要求。SAE J2929提出要对电池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故障分析,并保存相关的文档材料,包括易https://www.eet-china.com/mp/a54493.html
8.纯电动乘用汽车减速器的设计汽车电子电控理论传动科普3)齿轮轴/壳体/轴承/油封等零部件设计; 4)CAE分析:齿轮/轴承强度寿命分析、壳体结构分析、油量/润滑分析、传递误差分析、接触斑分析、连接强度分析、模态分析等; 5)减速器开发程序:具体开发程序如下图5所示,减速器开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开发难度,以及系统匹配开发的难度要求,同时需要做好技术资料的积累,为新项目提http://www.fangzhenxiuxiu.com/post/229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