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新能源的产品已批量进入泰国、越南、埃塞俄比亚、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等23个共建“一带一路”伙伴。
数千台套
斐济2台套、智利27台套、埃塞俄比亚超200台套、泰国近3000台套……金龙新能源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量突飞猛进。
超5年总和
2018年,金龙新能源的产品首次进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今年截至目前的出口量已超过去5年的总和。
获得认证
今年,金龙新能源试验中心荣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这标志着金龙新能源试验中心具备了中国及全球其他数十个互认国或地区认可的管理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这也为金龙新能源产品更好地适应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金龙新能源研发试验中心电机测功机试验台。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刘艳通讯员江晓华图/记者张奇辉)
在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新能源”)的生产车间,无论是电机、电控生产线,还是动力电池生产线,都呈现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不久前,金龙新能源向泰国交付306套新能源客车核心零部件订单,眼下正抓紧生产,确保接下来的50套订单如期交付。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公司发展打开了全新的机遇之窗。”金龙新能源总经理陈晓冰博士说,从2018年起,金龙新能源与金龙汽车集团权属整车企业以及外部企业合作,借船出海,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如今,公司产品已批量进入泰国、越南、埃塞俄比亚、尼泊尔、巴基斯坦、新加坡等23个共建“一带一路”伙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全球市场贡献力量。
主动融入
产品与当地市场
“完美匹配”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而电驱动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2018年,伴随着合作企业新能源客车驶向巴基斯坦市场,金龙新能源的产品首次进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斐济2台套、智利27台套、埃塞俄比亚超200台套、泰国近3000台套……一串串数字彰显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金龙新能源带来的硕果累累。“尤其是近年来,公司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量突飞猛进,今年截至目前的出口量,超过了过去5年的总和。”陈晓冰说。
出口逆势增长的背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产品与海外市场“完美匹配”。
“我们走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时发现,各国的自然条件、气候环境、基础设施、驾驶习惯大不相同。我们要主动融入,首先就要考虑产品、技术与当地市场的适应性、匹配度。”陈晓冰举例说,“我们国内的电机产品,大巴产品扭矩大多为2800牛顿·米,但在海外,10.5米长的客车的电机峰值扭矩正常达到3500牛顿·米,相当于国内18米长客车的配置参数,而海外18米长客车的电机峰值扭矩需求达到4800牛顿·米。”
今年,金龙新能源试验中心荣获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这标志着金龙新能源试验中心具备了中国及全球其他数十个互认国家或地区认可的管理水平和检验检测能力,这为金龙新能源产品更好地适应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强服务
“在地化”服务
解决客户后顾之忧
随着海外服务站的建立,金龙新能源不断强化海外体系服务能力,市场拓展路径也从原来的打猎型或者游击型,向阵地型转变。
一方面走出去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把海外客户请进来培训。在金龙新能源生产基地,一个培训中心建在生产线上。“我们把海外客户的工程师请到现场,或通过远程培训,提升海外客户的诊断、维修、维护能力。我们不但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通过培训,还要让客户用好我们的产品。”金龙新能源售后服务部负责人王勰说。
深入市场
建立KD项目
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金龙新能源不仅输出产品,更输出技术。其中,KD(散件组装)项目便是金龙新能源与当地市场深度融合的标志。
站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全新起点上,金龙新能源对未来海外市场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当前,国内客车市场公交车电动化率达90%以上,从长期看,订单以燃油车更换为主,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非常有想象空间,我们要做好准备,紧抓机遇,加速布局,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在互惠共赢中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让更多‘厦门造’新能源客车核心零部件扬帆出海,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绿色交通提供支持和助力。”陈晓冰表示。
【名片】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致力于打造国际领先的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平台。
▲金龙新能源电机电控一体化生产线。
【主要产品】
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包括整车控制、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多合一集成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电驱桥等一系列核心关键零部件。批量应用于微面、轻客、轻卡、重卡、公交、公路,涵盖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客车等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