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世宝(SZ:002703)路演交流20230628 一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1.企业概况: 浙江世宝 以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为使命,致力于为全球领先汽车集团提供安全... 

战略目标:为全球领先汽车集团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及产品。

2.产品特点:

模块化供货

高性能、环保、轻量化

转向品类齐全:转向器(机械助力+液压助力+电动助力,覆盖各种能源车型)+中间轴+转向管柱

3.发展历程

4.业务布局

以客户为中心,以人才为核心,形成“5(生产)+1(研发)”的业务布局。

生产基地:

杭州世宝+杭州新世宝+芜湖世特瑞:覆盖华东地区

吉林世宝:覆盖东北地区

研发中心:

北京奥特尼克

5.合作伙伴

商用车领域:覆盖头部客户,持续增长。客户在国内商用车市场份额占比超过40%。

乘用车领域:品类扩张,客户增多,销售额迅速提升。转向系统模块化供货。乘用车产品(不含管柱、中间轴)销售收入由2020年的41,337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92,030万元,复合增长率49.21%。

外销领域:公司与海外客户持续加深合作,近三年海外客户销售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65%。与欧洲市场长期合作,开拓中东新兴市场。外销约占公司总销售10%。

6.经营成果

面对市场波动,公司经营规模持续稳健增长:

2020至2022年,乘用车转向产品销售收入分别约为4.1亿元,5.5亿元及9.2亿元,呈快速增长趋势

2020至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084.60万元,3415.63万元和1582.36万元。

2020-2022年,公司乘用车产品销售额占比迅速上升,其中,EPS的销售额增速尤为迅速。

2022年,公司管柱及中间轴销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增速明显。此外,公司2023年Q1智能电动循环球和智能电液循环球陆续开始出货,Q1合计销量同比增长253.82%

二、募投规划

1.汽车转向行业的发展主要围绕转向器这一关键部件,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行业趋势而发展。

2.本次募投项目:

升级产品结构、完善产品线、提高自身研发实力

汽车智能转向系统及关键部件建设项目:

投产产品:智能电动循环球转向系统;智能电液循环球转向系统;机械转向管柱;电动转向管柱;中间轴

投资金额:5亿元

实施主体及地点:吉林世宝,吉林省四平市

智能网联汽车转向线控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研发方向:汽车智能化线控转向控制技术;汽车线控四轮转向控制技术;高安全性转向控制模块化设计技术

投资金额:1.8亿元

实施主体及地点:北京奥特尼克,北京市

新增年产60万台套汽车智能转向系统技术改造项目

投产产品:智能电动循环球转向系统;智能电液循环球转向系统;R-EPS转向系统

投资金额:3亿元

实施主体及地点:杭州世宝,浙江省杭州市

预计2028年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前述扩产项目预计每年可为公司新增29.44亿元营业收入,2.22亿元净利润,届时营收将超40亿元。

3.发行方案:

发行股票种类:A股

上市地点:深圳证券交易所

发行数量:不超过23,689.34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8,000.00万元

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定投资者

定价原则: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

锁定期:6个月

竞价发行

三、投资核心亮点

1.我国汽车市场整体向好:商用车触底反弹,中长期稳定增长。公路货运周转量长期增长,超限治理单车运力下降,导致潜在换车需求较大。

2.乘用车销量稳中有升,预计2025年销量将达到2500万量。汽车保有量较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较低,有增长空间,随GDP和人均道路面积持续上升。

机动车安全法规、智能化应用场景和碳排放等约束使得电液循环球和电动循环球转向系统是优选方案。

3.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提高市场份额

相较于进口产品,公司智能电液循环球转向系统、R-EPS、电调管柱价格优势明显,几乎是国内唯一可供货R-EPS的厂家,具有进口替代优势。

4.进一步完善产品线,创造新业绩增长点

相较于国际品牌,公司的管柱及中间轴具有约15%的价格优势,具有进口替代优势;预计投产后,电动管柱将为公司带来4.06亿元营收,机械管柱将带来2.06亿元营收,中间轴将带来9.58亿元营收。管柱及中间轴合计将为公司带来15.70亿元的营收

随着国产品牌整车市场份额增长,将带动国产零部件厂商市场份额提高。

5.携手优质客户,手握丰富订单

智能电动循环球转向系:8家客户、26个定点

智能电液循环球转向系统:11家客户、24个定点

在手订单占达产产能的比重:R-EPS:51%转向管柱:64%中间轴:68%

6.高端化、模板化带动单价提升

公司2022年正式量产中间轴及管柱,扩张了现有产品线,单车价值量最高可提高约85%。

7.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募投产品达产后收入规模将提高,未来的费用水平将更可控,提高净利率,带来更大利润空间。

三、问答环节

1.公司在线控转向下一步,域控制器那块是否有布局?

公司研发方向是模块化,从控制系统到硬件,整个转向模块都有产品开发设计,所以包括在内。

2.20年和今年Q1财报表现较好,21-22年毛利率表现较差,有什么原因?

21-22年表现受商用车转向影响较大,其毛利率相对乘用车较高,所以销量下滑明显时会影响较大。21年时也受到了成本上升的印象,今年Q1市场复苏就销量有所增长。乘用车领域EPS销售过去几年增长快速,毛利率开始趋于正常。早几年销量较小所以毛利率较低。

3.国内是否有厂家在商用车做的比较好?

5.关于R-EPS的销售状况,既然您提到了它可能今年四季度有第一个项目量产对吧?具体您可以展开讲一下,比如说今年有没有贡献的一个预期,以及明年这块的情况呢?

6.那R-EPS现在在国内的渗透率大概是是多少,然后里面现在基本上全部是国外的供应商,就大概国产的有多少?

对的,我们有对R-EPS目前的这个渗透率,我们也是有一个数据的,整体来看就是它现在的渗透率还是非常少的,而且因为它主要就是用在比较中大型跟豪华型的车上,所以这一块肯定对于这个配套商要求比较高,目前来看一个它本身这个产品在乘用车的渗透率还相对比较低。第二个在这些个已有的渗透率里头,应该都是外资的这个供应商在进行配套。国内转向的供应商是没有的。

7.没有国内的厂商的话,国外是哪几家为主啊?

国外的头部的主要就是像博世的,还有捷太格特这些日系的为主吧。

8.根据咱们现在配套的这些客户,未来2~3年是比较有看点的,这个大概你们到时候会在市场上去获取一个怎样的份额,有这样一种内部的目标吗?

R-EPS的话,因为我们这次募投要建设产能是在30万台套,那市场份额来讲,我们刚有一个数据是2025年预计乘用车2,500万啊,那其实30万台套也是一个比较小的市场份额,所以这一块产能的消化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还有就是回答刚刚提到的现在国内的渗透率,其实特别新的数据还没有,这有一个19年的数据,那个时候其实1%都不到,所以可能在那个时候还就是一些进口车商在用。那么现在国产车里头,就是新势力的这些电动车,因为他们有一些的车型是比较大型的车,SUV嘛,很重的,那它应该会用到R-EPS,但应该是用于外资品牌的。

9.还有一个关于盈利这一块,我看到介绍说收入是一个非常高增长的情况,好像盈利情况这块就是反而有下降的比较多。是什么原因?以及后面我们在降成本,这个利润率,盈利能力方面怎么去做更好的提升呢?

从盈利来看,我们比较差是因为看在前几年的财务数据,这里就是说随着这个产品结构,我们乘用车EPS的销量提上来,其实也部分弥补了商用车这个销量的下滑,所以我们整体收入还是在上升,虽然在一个比较困难的市场环境下,但是利润是在下降。一方面因为就是商用车的的转向产品,它的毛利率相对比较高,那么它这一块下滑就会影响我们的利润。那第二个就是因为这几年我们正常的投入就很大,尤其研发和投入一块,这几年它的金额规模在上升,那么占收入的比例也显著上升。

以前的话一般来讲我们这样的制造型企业,研发费用占收入的比例都在3~4%,但是这几年他就是逐步上升,每年上升,到去年可能都7%多了,所以这块也是影响比较大的,但是这个投入是有意义的,因为它是对于未来的这个发展进行的技术储备,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募投项目的话,我们测算它贡献收入30个亿的话,它还是有2.2个亿的净利率还是可以的,这个原因主要就是一方面募投建设的产品,它技术比较领先,所以毛利相对比较高。第二个就是当规模扩大了,但是还是围绕着主业,所以费用还是可控的,这样就会带来个比较大的净利润的提升了。

10.因为做线控转向,还有后续产品这些方面,尤其到下一阶段,像同行可能有一些做这个自动的,其他一些部件的,他们也在往这个线控转向去转。然后就竞争这块怎么判断?其他同行好像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突破。

11.咱们这个细分行业的竞争格局如何,然后我们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其实转向这一块,首先你看转向的供应商,要给汽车厂直接配套,而且转向的产品都是直接上的整车的分配线。那这样一来就是说汽车厂对你首先有个入门资格的要求,它有一个公章,资格的审核,这整个转向行业就形成了一个比较高的壁垒。进入壁垒是比较高,所以整个市场来看,到目前为止,商用这一块国产化率相对是比较高了,大概80%多都是国内的企业在配套了。但是乘用车的领域,就说前5大吧,因为前5大占到了整个市场份额的70%多,前4都是外资企业。所以转向领域,我们觉得国产替代的前景空间还是非常大的。随着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我们整体就是在客户端,单台价值也提升了,那我们跟客户的这个粘性会越来越高,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一个竞争优势。

12.想确认一下目前咱们的那个所有的乘用车转向产品都是c-eps为主是吗?

对,就是我们现在在批量供货的形成的规模化收入的EPS产品主要是C-EPS,但也有p-eps,而且p-eps跟DP-EPS它这个量也在释放出来。我们现在量产的eps是有三种结构的,C-EPS,P-EPS和DP-EPS。

13.这三种大概就是说从收入结构上来划分大概是什么样的比例?然后从公司角度来说,哪个更会可能是将来的重点方向呢?

从我们的自己的一个定位来看,我们会觉得DP-EPS可能在后边跟R-EPS会共同形成一个产品。DP和R其实他们在就是在有一小块是有些重叠的,在他们可以服务的车型里面,但是他们仍然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个价钱相差会比较大,然后对于智能化包括为了线控来讲,R-EPS会有优势。

14.整个募投的项目,如果完全达产的话,是大概将近30亿的市产值嘛,但我想了解就是您现有的这些包括C包括DP和P的这些产能,如果全部达产的话,大概能有多少的产能?

我们现在的EPS,因为现在R-EPS没有量产能力,所以现在EPS的量产能力主要都集中在C,到去年末来讲,它应该形成的就是大概几个亿的规模的收入,去年可能会有6个亿左右吧。未来当然会有一些提升的空间,但是再要提升也是需要去增加一系列产能之类的,因为现在EPS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比较高了。

15.所以您的意思就是说,后面其实在现有的这个产品产能来说的话不会增加太多,重点还是向募投的R的方向就靠拢。

对,一个是大规模的全新的投入,肯定都是重点在R-EPS上了,那么在其他EPS上面,因为实际上它是一条产线的能力,单台设备或者单个工序,他的能力是不平衡的,那现有的这种产品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瓶颈工序的一个能力提高之类的,通过小规模的投入,进一步的提高它的产能。

16.想问一下C这块的主要客户,我看了前面的介绍里面是有奇瑞,然后除了奇瑞还有哪些就是C的客户?

17.然后那个造车新势力这方面来说,C这块咱有合作吗?

目前没有,但是我们应该会在今年底在C-EPS方面可能新设立车型,因为它主要还是要用在相对小一点的车,那其实电动车它也是比较小型一点的,电动车这一块我们是有订单的,但是目前还没量产。

18.比如说p-eps相对于C大概开发周期有更长吗?然后就单个产品的开发费用是不会更多啊?

因为C跟P的话我们也都是成熟产品,也是已经有量产的产品,所以它这个开发周期来讲一般来讲是比较合理的,但就是开发周期可能最短的,比如说6个月的,然后也有可能一年一年半到两年,所以这个还是有些弹性。那么这个主要取决于我们配置的资源多少,那这个就是跟客户本身的要求,然后他这个车型的预测的量,对我们的重要性,我们来综合判断。那能够配置资源多一些,然后他汽车厂本身如果节奏也比较快,它也配合,互相开发东西可能一定程度的可以缩短一点,但是整体来说就是半年到一年半之间或者一年上下,这是比较普遍的开发周期。

19.那R-EPS是相对于之前的这个产品会不会开发周期要更长一点呢?

20.就是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或者是智能化,产品开发周期相对于以前偏机械的或者是是那个偏稍微电动一点的,这个产品的开发周期以及开发费用会相对多一点?

我觉得在开发周期这一块,不会,理论上不会。因为是新产品,然后刚上来,然后一定周期很长,这个不会,我刚刚介绍了原因了,你资源有一个倾斜,但是开发费用这一块确实会增加的,因为它原来可能只是机械的,那么投入都是在机械上面的,实验设备啊这些也只是针对机械的,那么你现在有了电子的这一块,那它就是完全就新增了这一块的开发费用,所以开发费用是一定增加了。

21.那这个R-EPS的话,会不会相对于我们过往的产品,毛利率要相对高一点?这样的话才能弥补我们在这个开发上的一个成本。

22.那我们R-EPS的毛利率能提高到大概多少?

我们介绍材料里头是有的,就是我们根据这个在走的订单、定点的信息,有个毛利率的介绍,应该也是在20多以上的,我们因为目前在量产的EPS的毛利率大概是在18左右,那r-eps根据现在跟客户的协议去看,它的毛利率应该是在20多,可能二十三四,如果没记错的话。还是会有显著的提升的。

23.还是这个盈利能力的问题,在手订单占这个达产后产能的比重里面提到了,转向管柱跟中间轴都有2/3的这个产能的覆盖了。然后又是24年吉林这边的厂,里边应该是不含r-eps的,应该主要还是这个智能电动循环和电循环,以及成套化的中间轴跟管柱。这一块的后面有个7点多的净利润率的一个预测,那个我理解是不是个满产后的利润率?我想看一下这个提升的节奏,就是24年先出来的,还是这个成套化的东西,就比如像转向管柱跟那个就中间轴这些东西的在这个产能能利用率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下?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毛利跟净利润水平?能否在24年光靠这两样产品就能从业绩上逐级的显示出产量能力提升?

对,那我们说的什么30亿啊2.22亿的这个净利润,当然是指的是达产年份了,28年的,那么24年的时候,我们吉林世宝就是募投项目,先就是有能力建成,那么后面几年就逐渐的这个能力会增加到28年就是达产。那所以我们以在手订单的情况来讲,其实在24、25年是刚刚能力建成初期的时候,我们现在的订单是能够覆盖这些能力的,那么当然就是在后面的几年,我们肯定还会积极的去开拓新的业务,逐步逐步去消化后面的产能。那从这个毛利率来看,肯定到达产年份,它的毛利率会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那前期它可能会有一个不同的改善,它需要能力到一定程度,毛利率才会优化。但是以我们现在在走订单的预测来看,他们24、25年因为这个订单能消化,所以它的毛利应该是比较合理的,吉林世宝的这个几个产品的毛利都是在可能25上下的,25%上下那比现在公司的这个综合毛利来讲都已经有改善了。

24.商用车刚才提到了这个毛利率,盈利能力要强于乘用车,这个商用车的产品的占我们的收入或者是毛利的比重现在是多少啊?短期内是不是还是要看这块带来的一个结构性的提升,才能显著的提升盈利水平?

25.追问一下,从毛利占比来讲,正常年份或者相对好一点的年份,面向商用车的产品的毛利率能比乘用车高几个点?

商业用车我们的平均毛利率应该是在26~28%,或者好的时候30%。那乘用车我们现在主要讲EPS,EPS现在是一个主要的乘用车的转向产品,就是因为早期它的量比较小,所以它的毛利可能在13%左右,但是到了去年这个EPS毛利已经达到了18.55%了,所以这块毛利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乘用车整体转向的毛利以我们的经验来看,在这个市场里这么久了,它的毛利还是低于商用车的,所以我们觉得像EPS这个产品,如果它的结构基本上是现在这样稳定的话,那么它的毛利可能18~20%算是一个合理水平了。

26.商用车低是因为我们采购了什么比较贵的部件吗?还是怎么?

不是,这个还是竞争比较激烈的原因,因为商用车的这个格局跟乘用车不太一样。我们在商用车这块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27.我看有些报告上写这个EPS其实这个渗透率已经基本都满了,怎么还增长这么好?

我们前面有另外一位投资者提问的时候,介绍了一下这个竞争格局,虽然它渗透率这么高了,但是主要的供应商前5大里前4大都是外资供应商,所以它的国产替代率还比较低。那么其实乘用车的主要客户也是国产品牌车,在这里我们已经是一个比较主要的供应商了,那我们肯定会在一些新的项目竞争的时候比较得到认可,从新项目的角度可能会更有竞争优势。第二个也就是我们的客户,因为客户也是要有选择,如果比较好的客户,比较好的车型,它增长比较快,那我们的EPS卖的也比较多。其实我们看乘用车的销量表现还是比较好的,从增长速度来看,汽车工业协会它有披露国内品牌乘用车占整个乘用车占比的40多,都在提升,所以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机会。

都是电子元器件。

29.那eps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什么东西是核心?

核心还是电控模块,这个电控模块我们是自己做的,电机我们是采购的。

30.那从前两名供应商采购的一些电子元器件都是做这个电控模块的,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

没有,电控模块我们不采购的,我们是自己开发自己做的。电控模块里头有一些电子元器件,我们是需要采购,那么电机我们也采购。

31.各家的技术的最后产品的区别,就是显示在电控模块设计生产能力是吗?就是你的电控模块整合可以更好地匹配客户的这个转向的需求吗?

是的,都是定制的。然后现在我们在转向的行业是个头部企业,那我们做的很多项目其实都是同步开发项目。同步开发的意思就是说汽车厂的这款车型也都是全新设计的车型,那在它的新车设计阶段,它可能就给我们提供整车的一个数模,然后我们就帮它开发转向的这部分,所以整体对转向供应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32.提到未来的线控转向这一块,我们在这块现在有什么样的产品或者什么技术储备布局吗?

33.那我们在这块现在也有技术的储备吗?还是说先做好r-eps打一个基础?

其实线控转向从基础来说,在早几年的时候,我们的北京奥特尼克其实就有线控转向的样品出来了,然后也跟一些客户在合作开发去完善它的一些功能。那么在后边我们这趟募投项目也专门有研发中心的这个项目要投1.8个亿,这个重点就是在下一代的线控转向技术上面,因为这个就是要奔量产的。还有包括就是4轮转向,可能你们也有了解到,就是它可以实现原地挪车之类的。

34.请问一下今年第一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它同比2022年有上升的空间。

是这样的,从乘用车这个细分的收入来看,一季度同比去年一季度是上升的,你说的下降可能是环比四季度,因为四季度有一个补贴政策推出,当时促进了一波抢购风。乘用车这块对这些是很敏感的,所以量一下就爆发出来了。那么一季度我们也知道,就其实包括汽车降价什么的销库存,所以乘用车是比较低迷。

35.那乘用车咱们配套的主要是哪些企业呀?

36.对于公司的港股价格,这边有什么看法吗?

37.关于这个定增的话,因为它在6个月就会解禁,所以其实到后面这个业绩情况可能对股价影响会比较明显一点。现在听来感觉说,其实今年,尤其今年全年业绩的贡献可能比较多,就是在一些新客户,C-EPS的这块,还有国产替代对吧?核心逻辑就是这些增长。

38.在这个降成本方面,会不会通过里面零部件更加一体化的方式去做?就是在这个方面会有更多的动作吗?

其实降成本从公司来说就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就是每年各个部门都有不同的降本的任务,你刚刚提到的其实就是从研发端,对整个产品通过结构的一个改良,使得可能通用线的东西更多,或者重量减轻了,那么最终导致采购的成本下降,或者生产制造的成本下降。

39.就是比如刚刚您说电控模块我们自己做,有没有其他的一些零部件,比如说一些机械键,然后管柱,这两块我们自己做就增高一体化制造的能力,然后来实现成本的下降?

THE END
1.什么叫4s店什么叫4s店 "汽车运营领域中,'四位一体'(S)模式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策略,它内含品牌精神,显著提升品牌价值和公众形象。 这一模式的四个核心元素,即销售、配件、服务及信息收集,被统称为'S',分别对应着商业活动的各个关键环节。具体来说,'S'代表销售业务、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以及客户需求的反馈渠道,共同构建起汽车https://www.autohome.com.cn/baike/781278.html
2.从定点到SOP,汽车零部件开发的关键节点解析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的开发流程成为决定产品性能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本文聚焦于汽车零部件开发流程中的定点、A样、B样、C样、D样及SOP等关键节点,详细剖析了各阶段的核心任务、挑战及应对策略。定点阶段通过市场调研和技术可行性分析奠定了开发基础;A样至D样阶段通过多轮试制与测试不断优化产品设计https://www.eet-china.com/mp/a339079.html
3.汽车零部件采购询价&定点流程智慧汽车供应链汽车零部件千千万,除了动力总成和少部分零部件外,绝大部分零件都是由供应商来制造甚至设计的。供应商和零件的询价定点开发流程大致如下: 项目立项 上汽大众项目分为3大车型:VW大众车型,SK斯柯达车型,AU奥迪车型 询价资料准备 在这一阶段要确定需要询价定点的零件范围、零件名称、零件号、零件功能、是否BMG件、是HUT件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9011384.html
4.汽车行业中的OEM是什么意思?悬赏大厅经管之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供应商按汽车厂的要求制作零部件,这个零部件只允许提供给汽车厂及4S店,不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963037-1-1.html
5.plm是什么意思?华域汽车PLM平台解读近年来,国内外汽车市场增速放缓,零部件企业正面临配套量价下跌、制造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同时,主流整车企业全球化平台研发及采购趋势愈加明显,国内零部件企业为寻求全球项目定点,必须进一步加快全球布局,加速融入全球汽车供应链体系,对建立同步研发能力、提升研发效https://www.elecfans.com/d/1939772.html
6.金帝股份:再获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定点销售金额2.88亿元中证智能财讯金帝股份(603270)8月6日晚间公告,公司子公司聊城市博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期收到全球某知名汽车零部件公司的定点函,按其需求定制开发和供应新能源汽车逆变器BUSBAR产品。 根据客户规划,该定点项目预计生命周期为2025年至2030年,生命周期总销售金额为约2.88亿元,预计2024年11月提交PPAP。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8063149566086.html
7.国家火炬计划芜湖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工作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产业基地”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坚持“政府引导、财政支持、扶优扶强、定向培育”的原则,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兼具规模、效益和潜力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致力于节能环保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把基地建成我国节能环保汽车高新技术的http://www.ctp.gov.cn/cyjd/feature14/201603/12ef62a6fb1d4fa0a2449c61aa038b0d.shtml
8.目标美日德——2018汽车零部件产业国产化概况2015年,工信部下达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调查研究”的任务,经过长时间调研,终于形成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并且在2018年5月30日在西安发布,里面披露了很多有意思的数据。 1: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非常大,全国竟然有超过10万家企业,其中有统计数据的有5.5万家,而规模以上(也就是年http://www.bzjw.com/news/news_72296.cfml
9.汽车项目定点是什么意思定点决策尘埃落定后,供应商需依照双方共同确认的时间框架和目标任务,与汽车制造商紧密协作,共同推进技术研发、产品原型制作、生产前期准备等各项关键工作。随后,供应商将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严格遵循合同条款中规定的供货量与时间表,为汽车制造商稳定提供所需的零部件或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从定点决策到正式展开批量生产,https://www.yoojia.com/article/10321677736688536121.html
10.星源卓镁:收到汽车零部件厂商项目定点通知证券时报e公司讯,星源卓镁(301398)5月17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某汽车零部件厂商出具的项目定点通知,公司将为该客户开发并供应铝合金车身结构件产品。根据客户规划,该项目预计从2026年1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8年,预计项目生命周期内的销售总金额约为2.38亿元。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1207962.html
11.安培龙:获1家欧洲汽车零部件厂商定点项目,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约公司于近日收到1家欧洲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限于保密要求,无法披露其名称)出具的项目定点通知书。项目定点通知书确认公司为该客户供应GDI轨压压力传感器。根据该客户预测,上述定点项目主要配套供应给欧洲知名主机厂旗下品牌的欧洲和南美市场。本次定点项目预计从2024年第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710571.html
12.英利汽车:子公司获得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项目定点【英利汽车:子公司获得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项目定点】财联社3月12日电,英利汽车公告,近日两家全资子公司分别收到某北美知名新能源品牌主机厂某车型仪表板横梁产品项目的定点通知及某头部品牌主机厂两款新能源车型车身冲焊件、门槛梁和防撞梁等14种汽车零部件项目的定点通知。https://m.cls.cn/detail/1291247
13.汽车零部件开发流程关键阶段汽车零部件开发流程复杂且多阶段,涵盖从初步设计到最终产品上市的多个关键节点,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关键任务。 1、定点阶段 1.1、定点前的准备工作 在汽车零部件开发的定点阶段之前,充分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这一阶段主要涉及两个核心领域:市场调研和技术可行性分析。 https://blog.csdn.net/m0_38106923/article/details/14130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