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以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也实现了飞跃。“定点订单的增加,既是对零部件企业研发实力的认可,也是整车厂商对供应链稳定性的追求。”A股某汽车零部件企业人士表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本土化率不断提高,不仅降低了成本,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
汽车零部件企业频接定点订单
以12月10日晚最新公告的继峰股份为例,全资子公司继峰座椅(合肥)获得某头部主机厂的座椅总成项目定点,将为客户开发、生产前排座椅总成产品。根据客户规划,项目预计从2025年8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5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为7.4亿元。
“新获定点项目是原客户将其新的车型再次定点给公司,体现了客户对公司能力和服务的认可。”对于收获定点订单,继峰股份表示在手订单的不断积累为公司今后生产形成规模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继上月收到某知名新能源整车企业的缸盖加工总成、缸体机加工总成供应商定点意向书后,秦安股份近期又收到了某知名车企的零部件开发试制通知书。根据通知书内容,公司将开展气缸盖毛坯开发试制工作,并将成为该客户气缸盖毛坯项目定点开发供应商。项目预计于2025年6月实现量产,生命周期约5年,预计生命周期内销售总额约为3.8亿元。
勤修内功抢抓出海机遇
“如果说上一轮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机遇是合资汽车热潮带来的,那么这一轮爆发完全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给产业公司带来了诸多机会。”有熟悉汽车产业人士认为,下游整车客户转型带来的大量需求,让具备技术实力的产业链公司赢得了广泛市场空间。
事实上,目前国内汽车配件行业正跟随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实现份额上的快速提升。在智能化趋势中,汽车中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功能的丰富也给国产智能化零部件供应商带来了更多机遇。电动化、智能化时代,汽车供应链迎来重塑,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国内汽车零部件类产品出口金额累计达到870.3亿美元,同比增长5.7%。而同期汽车零部件产品进口金额为247.4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国内细分零部件赛道已培育出较多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优质细分龙头,优质自主零部件企业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在加速海外扩张。”对于汽车零部件厂商积极布局海外市场,行业人士认为,在特斯拉引领之下,众多零部件企业开启海外产能布局,并有望跟随特斯拉等巨头的全球扩张实现自身业务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