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十年里,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成为主流,这是不争的事实。新能源汽车产品已经进入市场多年,在政策的诱导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更乐意去选择新能源车型。
体验层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在使用体验上已无限接近于成熟的燃油车。虽然,最终哪种能源技术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我们尚不能确定,但以电动力为核心的技术发展早已步入正轨。
▼
四问博世,看新能源变革
博世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供应商之一,也是德国的老牌工业企业,在汽车领域,其业务范围覆盖了传感器、供油系统、启动机、发电机、火花塞等产品,其中以整合产品呈现的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更是广为人知。这家企业的员工人数超过23万,工厂遍布50多个国家,一直以其创新尖端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享誉汽车行业,在它的眼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对零部件供应商产生何种影响呢?
问题1:博世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问题2:新能源汽车对博世未来的研发方向会带来哪些改变?
问题3:新能源汽车在哪些技术(例如:ESP)的应用上有别于传统汽车?现有技术的应用是否会因此产生困难?
博世:主要是动力总成方面和传统内燃机有巨大区别,在诸如ESP这种功能上主要是和动力总成的交互上,但从功能和本身技术上是没有区别的。值得一提的是区别于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对于热管理系统有着更高的需求。热管理是指车内动态的热量管理,能够节能高效地管理整车热流,包含对电池、电机、电控以及乘客舱等的制热及制冷管理,有效延长电动汽车冬季和夏季的续航里程,确保行车安全性以及驾乘舒适性。在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内,博世多项关键部件,如水泵、水阀、冷却风扇等,在制冷剂回路、冷却水回路以及空调回路中得到了创新的应用(如余热回收、热泵技术等)。
问题4:传统汽车零部件份额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份额近几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博世是否会因此调整内部业务?
新技术催生新的竞争格局
所以基于传统内燃机形成的技术壁垒将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对电池技术、电控技术、热管理系统的高要求,以及会随之形成的竞争门槛。
李尔着眼“新四化”,多点布局
如今,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政策的倾斜下,也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市场,因此中国市场对新能源车型未来发展的影响不同忽视。与1917年成立的老牌汽车零部件公司李尔就非常重视在中国的发展。
除了积极响应汽车行业发展大趋势外,李尔还在加速在汽车行业“新四化”趋势下的技术创新布局,并致力于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领域赢取发展新机遇。李尔认为不仅由“电机、电池、电控”组成的“三电”系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包括人车交互等智能网联系统,都是由新能源汽车产业催生出的新的需求。
在电气化方面,作为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解决方案供应商,李尔在中国电气化市场拥有行业顶尖实力。该公司拥有强大的电气化产品组合,包括充电器、电池管理系统,电能转换系统和高压线束等。同时也拥有全球化的研发和技术应用团队,凭借这些实力李尔可以很好地服务本土市场,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贡献力量。
写在最后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
电池联盟:6月动力电池装车量6.6GWh,宁德时代/比亚迪/合肥国轩蝉联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