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想要买车的网友在后台提问:一辆好车的标准是什么?看似简单,其实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烧脑题"——如同"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您请教的每一个人恐怕都会提出自己衡量"好车"的标准,听多了反而可能更加"懵圈"哦……
不过,好在汽车界还是拥有一些可以用来快速判断一家汽车企业的产品是不是质量过硬或性能可靠的标准的,比如说由全球著名的第三方市场调研和评级机构J.D.Power(君迪)发布的一整套汽车质量评估体系——特别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新车质量研究(IQS)。
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InitialQualityStudy,简称为IQS)是迄今全球汽车行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度最高的一项专业性评级和研究,凭借全球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业界领先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使其成为全球汽车厂商广泛接受并作为提升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准,更被誉为汽车行业的"诺贝尔奖"。
大家一定要问了,能够取得中国品牌新车质量"五连冠",广汽传祺究竟使出了哪些"秘诀"呢?
▼
车好不好不是"玄学"十秒帮你看懂IQS
揭开这些"秘密"之前,先让我们来搞明白,广汽传祺到底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领先?
虽说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IQS)在汽车从业者和汽车爱好者之中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其中到底包含什么样的内容,恐怕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得清楚的了。
其实,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IOS)还有一个别称,那就是"客户之声",这样一说就能听明白了吧?
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IOS)之所以能够在过去几十年里始终获得广大汽车厂商和全球消费者的信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其8大类200多个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中,每个问题都被赋予了同样的权重,因此能够令研究者重视每一个车主反应出来的新车质量问题。并将消费者的声音(真实想法与需求)翻译成汽车制造商和工程师的语言来帮助他们持续提升产品的品质,从而让广大用户能够对其产品更加满意。
"五连冠"的广汽传祺究竟好在哪里?
J.D.Power中国区资深研究总监谢娟女士在接受《汽车通讯社》的专访时介绍道:"这就像一份体检报告,对于厂商来说,你可以清楚地知道行业在发生什么、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与竞争对手相比有何优劣,这就能帮助厂商更清楚知道自身的现状及问题。另一方面,研究数据取自消费者也会回馈消费者,在消费者购车的时候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正是通过对中国汽车市场近二十年的持续调查和研究,使得J.D.Power(君迪)对中国品牌的进步可以作出更为客观的量化指标:2017中国新车质量研究中显示,中国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新车质量的差距连续第七年缩小,2017年两者的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已进一步缩小至仅13分。而从2001年J.D.Power第一次开展中国新车质量研究至今,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PP100差距已从396分缩小至13分。
当然,研究也显示,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的新车质量差距依然存在,差距最大的三个问题领域是发动机/变速系统、车身外观以及驾车经历,分别比国际品牌高5.8个PP100、3.7个PP100和2.2个PP100。
而J.D.Power跟踪2015、2016、2017三年消费者抱怨最多的前10项问题后发现,行业新车质量的普遍性问题的用户抱怨问题数量正在逐年增加(50.5%-50.8%-52.7%)。根据J.D.Power2017中国新车质量研究(IQS),消费者当下抱怨最多的问题仍是"车内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16.4个PP100),与去年基本持平。"耗油量过大"(7.8个PP100)抱怨正日益增加——分别比2015年和2016年上升2.8个PP100和2.3个PP100。
实话说,如果能够成为汽车行业的共性问题,那一定也是不太容易彻底解决的问题。而广汽传祺正是在解决行业共性的新车质量问题上拿出了恒心和耐心,通过专项改进、专项提升消费者的感官质量体验。
拒绝闭门造车将客户之声视为生命
从2010年的第一款车型GA5开始,广汽传祺就一直坚持着正向开发的道路,注重品质的造车精神也被注入广汽传祺体内。经过十年的品质建设历程,今天的广汽传祺已经拥有了围绕设计品质、供应品质、制造品质和服务品质的全员全过程一体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更重要的是,广汽传祺很早就意识到,如果想要构筑全过程的感知质量评价体系,仅靠车企本身唱独角戏很难取得效果,引入第三方和消费者代表参与评审往往是最为客观有效的途径。广汽传祺由此成立了BSCI(顾客满意度改善事务局)架构(值得注意的是,BSCI架构的直接领导包括了广汽传祺总经理和质量总监),这样的市场反馈收集机制其实已经很常见,难能可贵的是广汽传祺对其重视力度在中国品牌中堪称空前。
在消费者反馈收集渠道方面,除了常见的满意度调研和400热线用户回访等常规途径,广汽传祺还认真吸收了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IQS)的调研成果,这也就使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反馈落实更加掷地有声。在通过长期(每月、每季度)分析吸取一系列市场反馈后,BSCI架构会将改进意见落实到包括产品策划,设计开发,量产售后以及供应商等全价值链,最终再次经过市场端确认,这样的良性循环过程自然也就促成了广汽传祺品质向上的势头,从而收获了越来越好的市场反馈。
广汽传祺在这方面一直遵从着比国标更为严格的车内VOC(挥发性有机物)限度标准,一方面对车内使用的上百种材料进行VOC对比检测,优选低VOC材料;另一方面,禁用密度板,含苯和含甲醛油漆及粘结剂等高VOC挥发的材料。在环保工艺的选择上,广汽传祺采用了水性造革工艺,水性脱模剂,并优选热压复合成型工艺。通过反复优化零部件的VOC指标,这才能控制车内VOC远低于国家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流车企纷纷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的造车体系,与完善的供应商品质管理体系的大背景下,广汽传祺也构筑了自己的一套严选机制。
2016年,广汽传祺与十家全球顶级供应商构建了战略同盟,在零部件配套、产品开发、技术共享、成本控制、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化合作,2017年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中有80%均为广汽传祺提供了零部件配套服务,目前世界排名前10的供应商均为传祺提供配套服务。对供应商QCD三个领域的综合评价,让品质成为了广汽传祺择优配套的关键标准。正是依托高水准的供应链体系,传祺实现了供应保障能力和供应品质的大幅提升。
如今,广汽传祺构建了完整的数据体系,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开发流程,现已初步创立2大体系架构(A/A0级、B/C级)、4大平台(GA/GS/GM/GT)的布局,形成了具备世界品质、可持续进化的产品DNA进化序列。与此同时,广汽传祺根据新车型的不同,设计不同类别调查问卷,从而制定不同的市场巡回方案,其中包括"品质调查"、"新车型品质调查"、"耐久车品质调查"等,及时把握顾客的真实反馈,不断改进品质,提升品牌口碑。
多年来对于高品质的坚持,也为广汽传祺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解释了为什么传祺车型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如此青睐。在乘用车市场增速放缓的2017年,广汽传祺累计销量达50.86万辆,同比增长37%,远远高于行业平均增速。传祺销量增长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大众对传祺品质的信赖和认可。
众所周知,汽车是一种生产流程和工艺极为复杂的产品,在大规模生产中保持每辆车的高质量对于流程控制和质量管理的要求都非常高。所以,难的不是造出一辆好车,而是长年累月不断地生产出同样高水准、高质量的汽车。从这个意义来看,广汽传祺连续五年在新车质量研究(IQS)中排名中国自主品牌第一,确实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品质追求永不停歇打造世界级品牌
当然了,广汽传祺并没有在这份成绩簿上沾沾自喜,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全球最严苛的消费市场。
《汽车通讯社》了解到,广汽传祺之所以能够做到其他自主品牌过去想做却没敢做、或没做到的事情(打入欧美市场),让国人扬眉吐气,一方面是得益于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逐步具有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广汽传祺在J.D.Power三个层次的汽车质量评估系统中(新车质量研究IQS、车辆可靠性研究VDS、新车魅力指数研究APEAL)已经在中国市场全面稳定地超越了行业平均水平,而且是目前唯一一家达到这一水平的中国品牌。我们可以说,正是中国消费者的广泛认可,给予了广汽传祺进军国际市场的巨大勇气和信心。
此外,正如J.D.Power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经理雅各布·乔治所言:广汽传祺是一家高度成熟的国际化企业,拥有高度融入本地化的思维,并且愿意积极了解和掌握北美市场的风向。他相信,北美消费者对传祺产品持有很高的认可度与期待值,未来传祺必将收获更多北美消费者的喜爱。
写在最后
品质,是汽车企业的命脉,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石,也是建立影响力的源泉。正是因为品质过硬,广汽传祺才有了向世界级品牌叫板的底气,拥有了打开全球市场的实力。我们也期待着广汽传祺在新起点上,勇攀产业高峰,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不断改善、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也不断超越用户对中国品牌汽车品质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