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续航扎实回收效率惊艳宝马X1插电式混合动力里程升级版不简单

插混车型不存在里程焦虑,跨省出行的话也完全可行。纯电续航110km与门槛水准50km存在本质区别,主要就体现在城市内的用车场景中。在一线城市,通勤、走亲访友的往返里程很可能超过40km,甚至达到70km以上。当一款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公里数过百时,最直观的优势就是可以确保一整天以内电都够用,即使是在对电池考验较大的冬季。在有私桩的情况下,纯电续航110km的X1插混版甚至可以让你告别加油站。但为了保持油路健康,还是需要合理运用油和电,最简单的把控方法就是以相当智能的AUTOeDrive模式驾驶作为主要驾驶模式(详细内容在下文中介绍)。

紧凑型SUV不紧凑越级已经不足以形容宝马X1车系的空间表现

前排空间方面,宝马X1车系和其他紧凑型SUV差不多。不过由于有电动座椅高度调节功能,4向可调节腰部支撑(部分车型需选配)和视野好的高坐姿前排实用性、空间和舒适度上都比售价低廉的紧凑型SUV好太多了。

可是当我看过后排空间以后,我已经完全没有欲望再去前排用手比划几拳几指。

后排座椅可向后平移,于是为后排争取到了超大幅度的空间。不后移座椅的情况下,1米85的我坐在后排,距离前排座椅有一拳的空间,还不错。但后移座椅以后,整个人可以用北京瘫的姿势彻底躺下。

后备箱初始容积445L,前移、放倒后排座椅后,容积可达1550L。由于尾门采用低开口设计,X1车系内的所有车型,相较于其他紧凑型SUV都更容易搬运物品。

内饰风格简约红色系背光饱含激情

电机掩护之下三缸发动机的争议消失在X1插混版上

三缸发动机一直饱受争议。

抖动的问题呢,是发动机就一定会抖,评价发动机抖不抖,是要看有没有额外的抖动。在试驾这台X1插混里程升级版时,我首先就把动力切换成发动机驱动来感受,没有感觉到和四缸发动机有什么区别,综合来看整体驾驶感受,就是一台汽车正常范围内的感受。在X1车系中的低配版中,三缸机一样不会出现什么抖抖抖的问题。

三缸机声音确实有差别,在特定的速度区间,比如在5-20km/h范围内,加速带来的发动机噪音带有沙哑的感觉,可以说是像人在感冒时说话颗粒感更大,也可以说是三缸发动机的噪音质感介于汽车和摩托车之间。对于对声音有偏执的人来说,四缸不如六缸,六缸不如八缸,如果说是八缸、十二缸发动机的噪音,达到整齐划一、琴瑟齐鸣的境界,人们又会称之为声浪,大加赞赏。

关于声音的偏好、争议都不重要,因为——

这台X1插混里程升级版默认以AUTOeDrive模式驾驶,启动车辆没声音,起步阶段电机发力也没声音。不抖,没声,这下没什么好争议的了。

开上这台车真的能告别加油站吗?

且不论“告别加油站”是不是错误行为,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看看这台车能不能做到告别加油站这件事。测试方法很简单:用纯电模式驾驶,看看X1插混里程升级版的纯电驾驶模式能不能阻止发动机介入,以及纯电驾驶的车速能覆盖到怎样的速度区间。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台车完整的油电交互逻辑,从eDrive和节能设置两个关键点开始。

eDrive分为三种模式:AUTOeDrive、MAXeDrive、SAVEBATTERY模式。

驾驶体验控制系统分为三种模式:ECOPRO、舒适模式、运动模式。

按字面意思理解,开启了MAXeDrive模式,车辆不就始终处在纯电模式了吗。但起初的测试中,我发现在MAXeDrive模式之下,发动机也会在起步和加速的过程中介入,这样我不还是要去加油站吗。

后来发现,是由于我的粗心,忽略掉了我在驾驶模式设置中选择了运动模式。在运动模式之下,eDrive将被降低优先级,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就梳理清楚了:不论eDrive处于何种模式,开启运动模式都将是发动机、电机协同发力,并且加速感激烈;在舒适模式之下,电机将较低程度介入。

即使在SAVEBATTERY模式之下也是如此,原本开启SAVEBATTERY模式是为了通过行驶产生动能给电池包充电,但在运动模式之下,SAVEBATTERY模式也将完全不理会充电的事,起步、超车时电机一样适时介入。

在节能设置调节为ECOPRO的前提之下,开启MAXeDrive就可以做到纯电驾驶了。在该模式下纯电的最高车速达到了120km/h,在这个时速车辆依然保持纯电驾驶,发动机全程不介入。

综上,X1插混里程升级版的纯电驾驶是完全可行的。如果活动半径不大,不去加油站的设想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仅靠70kW电机,动力依然足够高效地驱动车辆。

这台车在行驶中的充电效率大大超过预期

插混车型的经济性与加速性能,完全取决于电机在驾驶中的介入率,空电的插混是不完整的。但我们还是需要知道,这台车在不用电时的能耗表现是怎样的,行驶充电的能力达不达标。

我们选择了一段长度51km,23%市区+77%高速公路的综合道路上进行了SAVEBATTERY模式的充电效率测试,测试结果超出预期,竟然充进了24%的电,在当前季节这些电可供26-38km的纯电行驶。

测试起始时:电量剩余56%,表显剩余纯电续航为61km。开启舒适模式+SAVEBATTERY模式的组合开启行驶充电测试;空调温度设置为22度、吹风强度中等。

全程几乎全部由发动机驱动,实际行驶51公里路程。平均油耗数据9.2L/100km,耗油约4.692L;行驶中增加电量24%,剩余电量由56%增长为80%。由于这是一台插电混动汽车,所以在油耗的计算上不能只看油耗,还要考虑到行驶中产生的电能。

以现在的季节,在90km/h以内的经济时速范围内驾驶,充入的这24%电量可支持26-38km的纯电行驶。我们可以认为4.692L汽油实际可支持行驶约77-89km路程,这样计算的话,这段行驶充电测试中的百公里油耗应为5.27-6.09L/100km。

充电测试的过程中,我将电机的介入率压制到极低,所以油耗数据不太漂亮。但还是可以看出,这台车在“断电”的情况下,综合能耗表现依然是相当优秀的。如果X1插混版的车主很少离开生活半径,将很少耗油;即使跑长途,油耗表现也相当出色。综合来看这台车的实际油耗,完全是可以低于1.3L/100km这个保守的官宣数据的。

第一天测试总结:

非运动模式+SAVEBATTERY模式=更好的行驶充电

行驶充电中综合能耗换算成油耗仅5.27-6.09L/100km

接下来是试驾第二天的综合续航测试

试驾的第二天,一列宝马X1插混版整编出发,从海南岛的南端一路驾驶到北端,路程一共259km。

经过一晚,车辆已经充满电。我们的第一个任务是用纯电模式跑110km路,然后看看还能剩下多少电。有没有一种眼花了的感觉,这台车满电时的纯电续航不就是110km吗,跑110km难道还能剩下电。

如上文中提到的,夏季是新能源车的黄金季节,不必担心电耗HOLD不住。X1插混版果然不负众望,在纯电模式之下,我们C1号车以71.9km/h的时速完成110km的行驶后,竟然还剩下23%的电量,表显续航里程还剩下26km。电耗数据为12.5kWh/100km,油耗为0。

由于天气暴热,我们没有为了跑出好成绩而关闭空调,空调依然是22度、中等风力。当然了,我们败给了其他组不择手段的朋友,他热一脑门子汗,把电耗开进了12kWh/100km以内。

以我们C1号车的电耗成绩12.5kWh/100km来看,结合这台车18.5kWh的可用电池包容量,这110km的纯电续航标得太保守了,即使开着空调,纯电模式也可以跑出148km左右的里程。宝马在续航宣传这一点上,值得很多玩虚标等速续航的自主品牌学习。如果以60km/h等速续航成绩做为标准,这台宝马X1插电式混合动力里程升级版完全可以宣称自己的最大纯电里程为160km。

在后面的驾驶中,我们继续保持纯电行驶。当电量降低至3%时,发动机才会介入。我发现发动机介入,是因为眼角余光扫到了发动机转数表动了,没有感觉到任何顿挫和声音。随着驾驶电池又会充入电量,在亏电时,电池电量就在3%-5%之间进行无限循环。

在确认电池电量最低只能到3%以后,我继续打开SAVEBATTERY模式,完成最后63km的测试。

这次的行驶充电模式测试,同样是以0电耗做为基础。我们的平均时速达到了94.9km/h,意味着很多时候都是用120km/h时速在跑的。这个时速处于发动机的优势区间,因此油耗比昨天低了许多,数据为7.1L/100km。

行驶充电的仪表盘数据没有昨天的好,一方面是由于今天一路通畅,少有机会制动和进行动能回收;另一方面,能量守恒定律在此时得到体现。

这次行驶充电测试的能耗,转化成油耗之后的数据为5.15-5.73L/100km。实际的充电效果比昨天还要好,因此可以这样说:行驶充电不是为了仪表盘数据好看而充,而是为了节能而充。

811电池加身带来更强的纯电续航表现

811电池,即电池成分中镍钴锰比例为8:1:1,这也是目前最激进的一种电池成分比例。新电池中降低了稀缺元素钴的含量,提高了电池正极中镍的含量,从而做出了能量密度更高的新一代电池包。

从上一代X1插混版到当前版本,纯电续航从60km+到110km+(远远不止110km),X1插混版的电池包增重仅2.5kg。宝马品牌对于电池的安全性能有着严苛的标准,新一代电池包电芯数量并未增加,增重主要是来自阻燃材料。

从“锁电”这个角度上,也能读出宝马对于产品安全性、耐用性的偏执。别家的电池,锁10%的电也就差不多了。而宝马的新电池包有24kWh的容量,可用部分仅有18.5kWh,整整锁了23%的电量。从实际驾驶体验来说,电池包并未给驾驶带来任何负担,电量也是十分够用,行驶能耗表现优异,因此我们不必去纠结为什么这个电池包锁了这么多的电。够用,就够了。

来点挑战滑轮组&绕桩&越野场地

开一辈子车,未必能遇到一个爬不上去的坡、一段过不去的沙石路。但汽车设计,不能因为面临困境的几率低而不做准备。在格调高、好看、经济环保等优点之外,不要忘记X1插混里程升级版还是带有越野基因的,它是一台能适应困境、突发状况的SUV。

在这套滑轮组器械的体验中,路况包含单轮打滑、前后轮胎交叉打滑。在轮胎开始打滑以后,这台车的全时四驱系统能及时锁止空转的轮胎,帮助车辆通过打滑路面。

绕桩体验中,我关闭车身稳定系统、尽量猛打方向,试图让车辆有更大的甩动幅度。不过由于这台车是前驱结构,外加适时四驱系统会在存在失控风险时频繁介入,想甩起来是完全不可能的。

如果是在盘山公路、湿滑路面发生转向过度等紧急情况,想必这台车的全时四驱系统也能把车稳住,降低失控风险。

在最后的2公里的越野场地中,路面为松散的红土,包含25度陡坡、连续交叉轴、大量回头弯。

在第一圈试驾中,土地表面完整,试驾一圈没有什么特别感受。从第三圈开始,干燥的土层被翻开,路面结构开始变成横垄地,车辆可以轻易地卷开沙土。

车速上来以后,车也开始甩起来了。在被挠烂的路面上过弯,什么四驱都会甩尾。这时候考验的不是X1插混版的全时四驱,而是动力、底盘,转向。

跑土路当然要开启运动模式,转向力度会随之增大,带来略微沉重的回馈感。在过回头弯时,会有些感觉希望方向盘能轻些;但进入横垄地以后,能感觉方向沉有好处,轮胎在垄中受到撕扯时,手中的方向盘没有那么容易随之摆动。

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的配置之下,X1插混里程升级版的底盘调校在软硬之间,属于非软、但倾向于软,还是保留了很大的韧性。韧性体现在越野路面中转向时,车身能够有整体感,不会有软软的横向甩动。在越野路面的颠簸中,可以过滤掉那些引发共振的细碎颠簸。

我们在旅行中如果遇到类似的土路,即使夹杂着横垄、泥泞,这台X1插混版也可以应对。这应该就是车主需要的那种:一辈子不一定遇到一次困境,但遇到困境能过得去。SUV并不等于越野车,所以做到这样已经够了。

总结一下这台宝马X1插电式混合动力里程升级版:

-空间越级、实用性超强

-电池全新升级,纯电续航增加到110km甚至更多

-行驶充电效率非常高

-底盘&四驱可靠,越野路面不虚

这台车,绝不是一台宝马入门SUV那么简单。

作者:刘晓鹏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

THE END
1.汽车油电混合好还是纯油好纯油的车子好一点。油电混合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就省油方面来说。省下来的油根本无法弥补他高昂的车价比普通燃油车要贵好几万。如果你是追求车辆品质不差钱,当然也可以选择油电混合车型。油电混动汽车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插电式混动,另外一种是非插电式混动,插电式混动比较适合日常生活的家庭用车。路程比较短https://m.yoojia.com/wenda/1064989.html
2.#插电混动的车主为什么最焦虑#现在买车基本分三类,纯油纯家里没有充电条件的且里程数比较大的,买个大电池的也可以完美解决你的续航焦虑。好好开车,别把电池磕坏了,基本没啥焦虑。 3.最后再来说说插电混动的,也就是可油可电的车型。买它你可能会说,家里充电不方便所以才买的,但刚才我们说了,买个大电池的也就解决顾虑了,或者买个纯油的,算了,你不想花那加油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1819761829758986
3.十大油电混合SUV排行榜混合动力suv排名油电混合suv车型推荐→油电混合动力可以使车主享受更强劲的起步、加速同时还能实现较高水平的燃油经济性,在油价飞涨的今天,混动车成为许多车主的首选,那油电混合suv有哪些车型值得买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十大油电混合SUV排行榜,如宋PLUS新能源、皓影混动、CR-V混动、威兰达双擎、拿铁DHT-PHEV、RAV4荣放双擎、锐界L混动等,一https://www.maigoo.com/top/434055.html
4.比亚迪宋plusdmi混动怎么样,比亚迪宋plusdmi油电混有不合格的吗2、新能源大型宋plus选号属于新能源大型比亚迪宋PLUSDMI是一款紧凑型SUV车型,没有七座的虽然比亚迪宋PLUSDMI没有七座车。 3、比亚迪宋plus-dmi是目前比亚迪汽车集团旗下最火爆的一款紧凑级SUV。该车型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生产的dmi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也是目前汽车市场上最好的一款油电混合系统,比亚迪宋plusdmi整车生产在https://www.ttpai.cn/zixun/zhishi-860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