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怎么越活越像油车?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年轻时嘲笑油车,懂事时理解油车,成熟时变为油车。”

这是每一家能在中国市场攫取丰腴利润的新能源车企,都要经历的灵魂必修课。

具体心路历程,大概是这样一个走向:

初来乍到贵宝地,先想尽各种奇招邪数,在高高竖起的“油电对立”大旗最显眼的位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旗帜插得到底正不正另说,先混个眼熟,总不亏。

然后,敲锣打鼓好一阵,声势是上去了,但拿出真金白银支持的,屈指可数。眼瞅着电池包一个比一个大,账上的钱却一天比一天少。想活命,只好忘却初心、违背祖训:向“为纯电车打造的专属架构”上,加一个烧“增程剂”(汽油)的“发电机”。

增程剂一加,销量上去了,口袋不空了,说话嗓门也大了。

不过,增程剂虽好,可不能贪杯。

毕竟这是一条全行业公认的“过渡型路线”,也是全世界人民眼里,当之无愧的备胎。

那,怎样才能让已经伟大了一百多年的油车,再次伟大起来呢?

升级发动机,收效甚微。内燃机几乎已经被各大车企研究透了,再怎么砸钱投人,也很难在热效率——这一发动机核心指标上,实现突破性进展。

加强底盘,意义不大。平铺在座椅下方的电池包,让电动车天生就比“头重脚轻”的燃油车,拥有更好的调校潜力,不费什么劲,就能做到“超跑”级体验。

唯一能下手的,就只有变速箱。

燃油车时代,车企在变速箱上,拼的是挡位数量,从4挡到6挡,再到8挡、9挡,最终10挡出现,终结了手自一体变速箱的“挡位战争”。

一种固有认知在车企的高强度缠斗中,被灌输到了中国人脑海里:挡位越多,这台车的动力总成就越“先进”。

现在,这股来自燃油车时代的“前朝遗风”,吹到了新能源车。说得更具体些,插混车上。从比亚迪的1挡,到长城的2挡,吉利、奇瑞的3挡,再到东风刚发布的4挡。

那么问题来了,燃油车时代“4>3>2>1”的取胜逻辑,在电动车新世界,还行得通吗?

如果某一天,插混车发展到开始搭载拥有无数个挡位的无级变速箱,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米上雕花?

解答这些疑问,我们先来复习下插混系统的基础知识——电机位置布局。

以发动机为起始端,距离最近的是P(P=Position)0电机,它是48V轻混车型实现动力混合的关键部件,输出功率小,加装成本低,实际功效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集成在发动机曲轴上、位于离合器之前的是P1电机,功率比P0电机大,既能为电池充电,也能为发动机提供小部分额外动力支持,但无法直接驱动车辆。

位置在发动机之后,变速箱之前的是P2电机,本体功率更大,可以通过离合器的连接和断开,直驱车辆。

位置在变速箱末端的,和发动机输出轴耦合的是P3电机。因为和发动机硬连接,所以在零件上相比P2电机省去一组离合器,动力传输更直给。

P2和P3电机之间,还有整合在变速箱内的P2.5电机,这是一种集成度高,体积小,但结构复杂的装置。

位置在后桥上,专为后轮服务的是P4电机,因为距离发动机最远,动力传输损耗过大,工程师索性让它不与发动机发生任何机械连接,只通过地面耦合。

一台插混车上,可以在多个位置配载电机,根据动力构型不同,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

串联式构型最好理解:发动机工作带动P1电机发电,产生的电能输送到驱动电机,驱动汽车。发动机不直接参与车辆驱动,只负责发电。

这种构型的优点是发动机可始终被限定在热效率最高的区间工作,不受外界工况变化影响。缺点是:先用油发电,再用电驱汽车,总有种强烈的“脱裤子放屁”既视感;

并联式构型是整合发动机和P2电机,它们既能合力输出,也能单打独斗。优点是系统总功率大,纯电模式省钱,合力模式性能强。缺点是一旦电能耗尽进入馈电模式,它就会变成一台拖着“废物”电池跑的纯油车,油耗感人;

混联式构型是取串联式之长,补并联式之短,最终实现“低速串联,高速并联”的理想动力控制状态。缺点是整套系统的组件数量成倍增加,工作逻辑极其复杂,对软件控制策略要求非常高。

中国市场上大家耳熟能详的混动车型,大多采用混联式构型。比如有着国产混动技术爹之称的“本田i-MMD”,就是P1+P3双电机架构,支持纯电、混动和发动机直驱三种模式。

在动力丝滑度、油耗表现和整车静音性上,本田i-MMD几乎无懈可击。整套系统唯二的缺憾是:第一,进入并联模式的车速过高(70公里/时),低速时发动机只能在一旁干瞪眼;第二,高速状态下,需要发动机出力时,又受限于要将转速控制在最经济区域,导致车辆的再加速能力不足。

让i-MMD无法完美的“罪魁祸首”是,本田为它配备的单挡固定齿比变速箱,0.803的传动比相当于传统AMT变速箱里的6挡。

试想下,一台车6挡起步,不能升也不能降,是种什么体验,老司机看了也得往后稍稍。

全无必要,乱增实体?

从用户全生命周期用车体验角度出发,像本田i-MMD和比亚迪DM-i这样结构扼要、踏实可靠、久经考验的单挡插混,足以应对绝大多数出行场景,除非你是“高速超车”的死忠粉。

但,总有一些车企,想整出一套“完美无瑕”的插混系统,让并联模式更早介入,让再加速能力更强悍,让用户体验再上一层楼。

这时,多挡位DHT(DedicatedHybridTransmission混动专用变速箱)应运而生。

相比单挡混动系统,多挡位DHT混动系统的优势是可以让车辆以更低的车速进入并联模式,既让车辆在较低车速工况下的急加速,不会出现“干踩不走”的尴尬状况,也能保证发动机一直处于高效经济工作区间。

同时,当车辆处于中高车速满负荷工况下,有二次加速需求时,系统可以切换至高挡位(2挡),以发动机直驱车辆的方式,响应用户动力诉求。

长城柠檬混动DHT就是两挡混动系统的代表,车辆进入并联模式的最低车速大约是40公里/时,远低于本田i-MMD的70公里/时。

既然有挡位切换,那势必会面临不可避免的冲击、顿挫和噪音,长城的做法是加入由同步环、拨叉、固定齿轮组组成的同步器来控制挡位切换。在接到系统换挡需求时,电机暂时接管整套动力,同步器调节完成后,发动机再登场出力。

另一种挡位调节方式,是采用行星齿轮组、离合器、制动器组成的行星齿轮机构进行换挡,吉利的3挡雷神混动8848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相比2挡,吉利让车辆进入并联模式的车速低到20公里/时,出了地库、小区就能达到车速阈值。多出来的1挡做了大速比,深踩油门时P1电机辅助驱动,实现弹射起步。

按照笔者的理解,三个挡位已经是混动系统的终极展现形式了,1挡负责起步加速,2挡负责中低速,3挡负责中高速,再加个发动机直连,无死角覆盖。

可谁能想到,中国品牌又搞出了个4挡混动。

这是一套来自东风汽车的P1+P3混动系统。从工作模式上看,城区低速行驶时,采用纯电或串联模式,动力经过P1、P3电机串联给到后轮,或由电池直接供电给P3电机,再传递给车轮。与绝大多数中国品牌的混动逻辑相同。

中高速行驶时,发动机直驱,配合P3电机,以并联模式驱动车辆,与吉利3挡混动思路类似。在高速120公里的限速内,4挡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它的存在是为应对超过限速的车速。

既然无用,为何要多增实体?这种“只卷挡位数量,不卷用户体验”的做法多少让人费解。

从构型角度看,东风汽车的混动比常见的混联构型,多出了一个“功率分流”系统,等于一套系统,两套班子,抛开对电控逻辑的考验,4个挡位需要4套同步器、2对齿轮,零件数量肉眼可见的增加。

从维修角度看,由于是两套系统叠加集成,内部任何一个同步器、行星排,甚至是齿轮的故障,都要拆卸整个壳体,才能维修。

从耐久角度看,4挡位随着驾驶工况变化,不停切换,对每个零件的耐用性要求都很高。一旦某个零件质量不够稳定出现问题,就会陷入维修难的困境。

从用户接受度上看,目前中国市场卖的最好的比亚迪,是单挡;其它多挡混动加起来,还不如0挡的增程卖得多。更别提刚上市的4挡混动,用户认知根本都还没建立。

最关键的是,普通用户几乎无法感受到,挡位数量多寡间的体验差别。对买混动车型的用户来说,他们关心省油、安静、平顺,只要能做到这三点,谁还在意这车到底有几个挡。

写在最后

从比亚迪的单挡,到长城的2挡,吉利的3挡,再到最新发布的东风4挡,中国品牌在插混技术上不断突破自我的精神,值得称赞。

只是,新技术的出发点,应该是用合理的价格,为用户带来可感知的体验提升。一味地在某个单一维度钻牛角尖,盲目堆砌技术,最终将成本和风险转嫁到用户身上。

毕竟花十几万买车的人,图的可就是一个省心。而多挡位变速箱多出的这么多零件,显然修起来不会很便宜。

THE END
1.长安汽车是油车还是电车长安汽车旗下有纯电类型的车型,如长安Lumin,这是一款纯电动车型。然而,长安汽车也有燃油车型,例如汽油、柴油、汽油+24V轻混、汽油+48V轻混、油电混动等类型的车型。所以,长安汽车既有油车也有电车。 打开易车App,进入“易车榜”,查看最新最全汽车产业数据 https://m.yiche.com/baike/26057265.htm
2.油电混合车好还是纯油车好油电混合车好还是纯油车好 纯油的车子好一点。 油电混合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就省油方面来说。省下来的油根本无法弥补他高昂的车价比普通燃油车要贵好几万。如果你是追求车辆品质不差钱,当然也可以选择油电混合车型。 油电混动汽车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插电式混动,另外一种是非插电式混动,插电式混动比较https://m.yoojia.com/wenda/1017814.html
3.韩永辉:推动产业链协同合作,提升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不管油车电车,能出口的就是好车 2023年东京车展,比亚迪展示了纯电轿跑“海豹”、仰望U8以及腾D9三款纯电车型。比亚迪在日本市场目前也基本只投放纯电车型。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解释了其中缘由:日本法律规定买车必须要先有车位,有车位就比较方便安充电桩,这样的环境对纯电车其实更“友好”。而在哥伦比亚、https://ces.gdufs.edu.cn/info/1018/4154.htm
4.海外电车猛踩刹车,大众被拖累,丰田逆势增长,与中国电车决战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也突然出现了踩刹车的迹象,从9月份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速就连连下滑,而燃油车的增速却超过了新能源汽车,由此导致新能源汽车占新车市场的份额缓缓下滑,从9月份到11月份新能源汽车在新车市场的份额连跌3个月。 欧洲对电动汽车采取措施,除了导致中国汽车出口下跌之外,对欧洲本土的诸多汽车品牌其实同样https://blog.csdn.net/AUZ3y0GqMa/article/details/144798216
5.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种类有哪些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好吗→MAIGOO知识1、价高补贴少。因为多出一套驱动系统,所以油电混合汽车的制造成本就要高出很多,而且在补贴上面要比纯电动汽车更低。因此,油电混合汽车的售价要比燃油车和纯电车高出不少。 2、可选择车型少。因为这种车型属于过渡车型,而且需要的技术也不少,所以有很多车企就没有涉足这一领域,就导致油电混合汽车的车型要少很多https://www.maigoo.com/goomai/293195.html
6.插混或者48v轻混都是很好的方案,都在为油车续命标题: Re: 插混或者48v轻混都是很好的方案, 都在为油车续命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 10 22:54:36 2024), 站内 有个问题, 插混想怎么开都可以, 到国外即便没电充, 当纯油车开依然很省电, 但凡有一丁点电, 体验升级的不是一丁半点, 超越你这个动力水平太多, 但是奇瑞出口的都是油车为主, dhhttp://images.newsmth.net/nForum/article/AutoWorld/1944951279?p=2
7.插混轻混增混傻傻分不清楚?本文给你好好上一课全文不过这本身是它得输优势,也同时是一种限制。因为说到底,它就是油车,所以例如几乎电车专属的压缩机冰箱等配置是无法享受的。另外,中国电价比油价低,依靠更优越的燃油经济性生下来的钱远比使用电车剩下的钱少。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更多的人还是希望购买的混动产品具备仅依靠电力就能行驶的能力。https://www.maiche.com/news/detail/3136692_a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