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原创】7月12日下午五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面对这场荒唐的闹剧,我国作出回应:中国不接受、不承认、不执行,解放军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不可侵犯,历史可以证明,南海是属于中国的。
这一仲裁案是阿基诺三世治下的菲律宾担当主演、美国幕后操纵、日本充当“托儿”的一出反华闹剧。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地位,中国在当今的世界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语,话不多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军用卡车的演变史。
1958年,与民用车辆的发展路线相似,我国军车也经历了从引进仿制到独立自主研发的过程。在军用汽车领域里,军用越野卡车是代表车型和主要门类。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军用越野卡车CA30是由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技术上来自前苏联的ZIL-157。
与苏联关系紧张后,CA30A被中国开发出来
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的变化,苏联方面取消对中国的技术支持,无奈之下,我国对CA30进行了改进,最终推出了更高性能的CA30A军用越野卡车。
红岩CQ261
自1966年起,四川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完全由国内承担,同时对引进的车型也进行了部分改进。1974年该厂开始生产红岩CQ260重型越野汽车。随后,CQ260被CQ261所取代。
1968年开始由北京汽车制造厂和北京汽车齿轮厂组建的陕汽成为我国新的重型越野汽车生产基地。1975年,我国自行研制的载重量5吨的延安牌(后陕汽牌)SX250(6×6)军用越野汽车在此投产。SX250和CQ261在部队中的主要应用仍然是为炮兵部队牵引重型火炮。此外SX250的底盘还被用于81式122毫米40管火箭炮、野战油料运输加注车、重型机械化桥等装备。SX250还实现了国产重型越野车大批量出口的突破。
陕汽SX250工程车
铁马XC2200舟桥车
基于XC2200技术的WZ551/WZ550车族,WJ94轮式装甲防暴车
与国产第一代重型越野汽车相比,XC2200的高速行驶能力显著提高,最高速度达85公里/小时;该车装用的ZF5S110GPA变速器有9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使用了双H型换档装置,变速杆与高低档变速杆合二为一,简化了操作;轮间、轴间均有差速锁;驾驶室的内饰和显示灯、警告灯、操纵系统均比第一代重型越野车有较大改进,驾驶员乘坐舒适性有了明显提高。1986年,XC2200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
80年代初,为满足部队对坦克等重型汽车装备公路运输的需要,汉阳特种制造厂研制成功载重量达50吨的我国第一代运输车。
汉阳HY4301S半挂牵引车,用于30t级重型装备运输车
50吨坦克运输车装备部队后,为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为了装甲车辆和重型工程机械设备的主要运输工具。1996年,通过换装大功率发动机和引进日本三菱技术,该车改进成为载重75吨的载重车。
陕汽SX2190
TAS5380系列TAS5690型12X12载重车
90年代初,TAS5380是由山东泰安特种车辆制造厂研制并投产的我国新一代8×8重型越野车。它采用了功率的风冷柴油发动机。越野爬坡能力强(爬坡度达35%);车速高(公路行驶速度达70公里/小时以上)。满足了部队对大载重量、高速运输车辆的需要,成为我国WM-80式新型273毫米远程火箭和地地战术导弹运载发射车的底盘车,其中地地导弹发射车曾参加1996年南京军区组织的联合军事演习。
201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之际,一汽解放的第三代军用卡车,中型高机动性通用战术车辆,简称MV3,首次公开亮相。
根据资料介绍,这款MV3卡车攻克了驱动系统扭矩分配控制、AMT复杂路面策略控制、高通过性预先控制、高越野速度的平顺性控制、高低温及高原适应性控制、可靠性控制、故障隔离与行驶能力保持七大性能控制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