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部分,未来引入国内的车型预计仍将搭载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和3.0TV6涡轮增压发动机,均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而海外版本的插电混合动力系统是否引入,还需等待官方消息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电车通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的数据,受到中国纯电动车征收反补贴税的影响,特斯拉、名爵等品牌的10月销量大幅度下滑,其中名爵的10月销量环比大降39.6%,被福特、保时捷等海外品牌超越,旗下的名爵MG4在10月份仅售出2193辆,环比下降24.6%,销量排名处于第十四位。
图源:CleanTechnica
在还没被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上半年,名爵MG4的上半年累计销量可以排在第五名。需要承认的是,即便在没被征收临时反补贴税的时期,除了名爵、沃尔沃把这两个起初是欧洲品牌的企业之外,其他国产品牌均没有呈现出强烈的增长势头,在国内市场非常畅销的比亚迪、吉利,在欧洲市场都没有排在前列。
如果硬要说哪个国产品牌更有希望开拓海外市场,从上半年中国品牌纯电动车的欧洲出口量来看,除了名爵和沃尔沃,比亚迪和小鹏汽车可能会是下一批。
数据显示,比亚迪和小鹏在今年上半年的欧洲出口量分别为12452辆和2164辆,其中比亚迪同比增长350.2%,主要出口王朝系列和海洋网旗下的唐、汉、元PLUS、海豚等产品,小鹏汽车的出口量虽然只是2000辆出头,但同比增长5748.6%,旗下的P7和G9系列逐步受到欧洲用户的青睐。
图源:电车通摄制
国产新能源车被全球市场所熟知还是在2023年,比亚迪在2022年全球销量排名中首次进入前十,并且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的第一名,到了2023年的全球销量排名再次前进一位。
根据最新的前三季度全球销量数据,比亚迪已经上升到第六位,一度超越起亚、日产等传统车企,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比亚迪的名号才真正打响。
虽说国产品牌在欧洲市场可能还会面临较高税费的问题,但多家国产新能源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地位逐步提升已经是事实,只要持续以技术优势对比本土化品牌,那就有机会以量变引起质变。
以现在新能源技术而言,国产品牌的产品在关键参数上其实已经领先于海外品牌了。比如在三电技术上,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极氪、智界、小米等品牌均发布了最高转速超20000rpm的驱动电机,雷军甚至感叹,“发布会晚几天,转速最快的驱动电机被友商截胡了”。
国产电池同样具备技术优势。就拿吉利发布的神盾短刀电池来说,比长刀电池缩短了约40%,但能量密度上却达到192Wh/kg,在保证续航里程的前提下还降低了车身重量,同时充电速度还是长刀电池的1.5倍,用车便捷性也更突出。按照已经透露的信息,比亚迪的第二代刀片电池也会做得更小更薄,放电倍率将超过14C,而且充电倍率可以超过5.5C。
图源:比亚迪
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为主的智能化配置,主流国产品牌基本可以“吊打”绝大部分海外品牌。
电车通认为,现阶段国产品牌开拓海外市场的阻力,可能就剩下品牌影响力以及各种税费叠加带来的高价格问题。
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在整个欧洲市场的市场份额为24%,而2022年和2023年欧洲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分别为21.5%和22.3%,这也表明欧洲的新能源正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早在2020年左右,欧洲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其实比中国市场更高,其原因就是引入了不少插电式混动产品,比如福特KUGAPHEV、标致3008PHEV等等。然而,由于欧洲主要国家在插混车型上的补贴给得不多,车企并没有在该领域持续投入,产品技术跟不上,只能落得被市场边缘的结局。如今,在最新的数据中,欧洲纯电动车的销量占比达16%,插电混动车的销量占比仅为8%。
虽然关于协议的内容和结果暂未公布,但至少可以肯定,国产品牌后续在欧洲市场的征战的难度不会比现在高。
图源:福特汽车
网络上有声音说,要想让更多消费者转投新能源阵营,就需要在混动车市场发力,而插电混动车(含增程式混动)市场正是国产品牌们的舒适区,是否可以通过出口插混车型来抢占一波市场份额呢?
理想很美好,但事实很残酷。对于欧洲市场而言,由于国土面积相对狭小,消费者对混动车的需求并不高,毕竟纯电动车的几百公里纯电续航已经够用了,即便存在纯电续航里程焦虑,或者对补能成本比较敏感等问题,消费者也会选择成本更低的柴油车型。
天和汽车科学岛
在性能更强的前提下,保时捷Macan的起售价比大众途锐低,2.9T版本动力更强;重点是这款车的终端售价降幅较大,不比大众途锐小。
现在回头再看大众途锐,这辆车还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引进大众途锐国产是否可行?
这是另一些汽车爱好者曾提出过的问题,笔者认为依旧不可行。原因非常简单,豪华品牌的价格竞争让保时捷给了高端大众车型的压力;而合资豪华品牌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宝马、奔驰和奥迪的竞争烈度很大,现在又多出了国产新能源汽车阵营。于是现在的奥迪Q5L门槛价已经不足30万元,和大众途昂的售价都有一定幅度重合。
如果引进采用纵置发动机平台的大众途锐,其售价难免会与奥迪Q5L重叠。
这款车的尺寸为4726*1922*1621(1596)毫米,轴距2807毫米,属于中型SUV;尺寸确实比途昂小一些,但是实际视觉效果悬殊并不大。其搭载的是2.0T和2.9T发动机,2.0T版本动力储备为195kW/400N·m,2.9T版本为280kW/520N·m。
然而这两个品牌的定位有较大差距,所以采用纵置发动机平台的大众辉昂不得不停产;同理,更没有必要引进途锐。
拥有强大四驱系统和充沛动力的大众途锐为什么会被停产?
座驾参谋
或许对于老司机来说,例如高阶智驾、自动泊车等功能都派不上用场,可对于很多年轻用户而言,这些功能非常好用,并且自己愿意为这些科技功能买单,因为它们可以大幅度提高用户体验。如果偶尔要越野,租一台车就完事了,没必要为1%的需求,花99%代价忍受。
是的,你没有看错,进口大众途锐目前在终端市场售价差不多是39.98万起。
为什么说差不多呢,实际上这个价格是售全国,并且支持自购保险等,如果能接受大比例贷款等附加条件,这个价格都还有谈判的空间。
问题来了,在新能源时代,起售价不到40万的进口大众途锐还值得推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