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主要使用织物、人造革、皮革等材料,其中织物容易沾染污渍、美观度较差,主要用于低端车型;人造革包含PVC革、PU革、超纤革等不同材质,PVC革、PU革多用于中端、低端车型,超纤革在耐磨、色牢度、环保等方面接近真皮,但在透气性、触感等方面相对较差。皮革具有透气性、耐用性、易保养等特性,主要用于中高端车型的座椅、方向盘、扶手、头枕、门板等部件的装饰覆盖,提高汽车内饰观赏性、档次、乘员舒适性。
二、中国皮革行业生产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皮革制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传统的天然皮革由于资源有限和环保政策趋紧导致产能持续退出。据统计,2015-2020年我国规上轻革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产量为5.77亿平方米,截至2021年1-8月我国规上轻革产量为3.8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7.3%。
从我国轻革产量区域分布来看,2021年1-8月轻革产量前十省份中河北份额最大,占比34.54%,浙江与河南次之,分别占比15.17%与14.44%。
三、中国汽车皮革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行业关联性高等特点。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产量逐年上升,并于2009年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大生产国,在全球汽车制造市场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截至2021年1-10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059万辆,同比增长5.4%。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较短,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对应真皮应用于汽车座椅历史较短。但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和中国消费者对于天然真皮的偏好,汽车革产量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据统计,2010年汽车皮革产量约3亿平方英尺,至2019年底达4.16亿平方英尺,年复合增长率3.70%。未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稳定发展,尤其是电动智能汽车快速增长以及内饰配置的升级,汽车革需求量将有望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从我国皮革产量与汽车产量计算得出单车汽车皮革用量,2017-2019年分别为17.03、17.30、6.17平方英尺/辆,若2020年单车皮革用量为17平方英尺/辆,则2017-2020年全球汽车革产量为16.57、16.75、14.85、13.20亿平方英尺,近两年下滑主要是受到全球车市低迷以及疫情的影响。
在汽车座椅面料的选择过程中,材料的应用经济性是重要的衡量因素,包括原材料的成本、利用率等。以某车型座椅面套为例,皮革用量采用座椅易磨损区域的面积,对真皮和PU革的使用成本进行分析。从成本对比可以看出:PU革座椅面套由于其材料单价低且利用率高而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成本降低约78%。此外,真皮在裁剪成面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人工挑选以避免缺陷,而PU革的品质一致性较好,减少了工序,同时降低了成本。
四、汽车皮革行业产业链
汽车皮革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畜牧业和皮革化工、机械业。其中,畜牧业主要提供动物毛皮作为本行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皮革化工、机械业则主要提供皮革鞣制加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化工原料和生产设备。下游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及整车制造业。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对上游零部件行业及相关产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汽车皮革行业产业链示意图
五、汽车皮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六、中国汽车皮革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1、绿色制造技术
对于汽车革行业来说,生态汽车革的研发和制造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生态汽车革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给环境带来污染;第二、制造过程中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第三、产品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对环境不产生污染;第四、产品使用后可以被降解,且降解产物不会对环境产生新的污染。生态汽车革概念的推行要求制造企业使用绿色化学品和绿色工艺,同时注重工艺内材料的循环与再利用,如采用保毛脱毛、灰液循环,无铬鞣制和污泥等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代替传统的制革和毛皮加工和废物处理技术;使用清洁化生产工艺及先进制革加工技术;进行节能减排,环保创新、资源节约和再利用等技术和工艺的改进等。
2、智能化、自动化应用技术
随着我国传统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逐渐减弱和社会劳动保障力度的加强,汽车革行业面临巨大产业升级压力,生产设备智能化、自动化应用成为发展方向。如,采用直接与生产对接的智能化订单系统,通过前端生产数据传输到电脑,由电脑控制、分析并优化产品生产过程,从而自动制订生产计划以实现整个生产的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在制革生产过程中引入自动输送线,涂饰的自动配料系统和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转鼓全自动控制系统,挤水、拉软、干燥过程的机械自动化传输生产线,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产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制革机械关键设备如去肉机、剖层机、削匀机、辊涂机、干燥机等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及加工精度,使用柔性材料数控切割机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特殊效应革和特种皮革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不断提高,对汽车革的要求开始不再局限于实用性和舒适性,而是希望通过各种途径改变皮革性能以满足质量和时尚性要求。具有优良使用性能、色彩丰富的中高档汽车革材料将可能成为重点发展对象。例如纳帕革,珠光效应革,绒面革,仿旧的擦色革及更为时尚的打孔、缝线及刺绣技术等。当然特殊效应革不仅仅局限于外观的表面效应,更为重要的是如防水革、防油革、防污革、阻燃革、苯胺革等功能性皮革。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