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牌照,是汽车的“身份证”
不同身份的汽车往往以牌照颜色作区分
比如蓝色代表小型汽车号牌
而黄色代表大型汽车号牌
无锡汽车号牌“苏B”背后
又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还得从中国汽车牌照的历史说起
机动车牌照的变迁
中国的机动车牌应该算是舶来品。中国第一块牌照出现在1901年,匈牙利人Leinz将两辆汽车运至中国上海,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给这两辆汽车发放了临时牌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汽车牌照也算是舶来品。
1911年,工部局决定设置1-500号为私家车号,并发放相应车牌。早期牌照采用黑底白字设计,每季度每辆车需缴纳税金15两银。当时“001”号车牌被一名丹麦籍医生拍走,他回国后,汽车连同牌照被宁波籍地产大亨周湘云买下。
民国时期的车牌
1935年开始出现一种可跨省行驶的车牌,车牌由“上牌地简称+编号-编号+跨越”组成。1947年,车牌统一为“國+5位号码+上牌地简称”形式,从而实现了机动车的全国通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机动车牌照的发展历经六代更迭。
车牌形式:★+上牌地名称+4位登记号码。当时全国各地的牌照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设计和编号规则,第一代车牌只是作为过渡期短暂使用过。
车牌形式:1位省市区编号+★+5位登记号码。这是国家正式发放的汽车牌照,蓝底白字,铁皮材质,5位登记号码从小到大依次排列。1960年,公安机关开始统一规范牌照大小、标色、材质。
车牌形式:2位省市区编号+分隔符“-”+5位登记号码。比如当时江苏的机动车都是09开头,南京作为省会城市,是09 1****。
车牌形式不变。车牌材质改为塑料。
车牌形式:省市区全名+两位数字序号。这主要是受日本影响,中国汽车牌照内容开始分为两行,第一行小字为“发证机关代码”,第二行的大字是五位数编码。此外,在车牌上还通过不同颜色对车型进行了区分:小车绿牌,大车红牌,外籍车黑牌,教练车、试验车蓝牌等等。这一代牌照开始采用更为耐用的铝合金材质,俗称“86式”。
92式”,现行机动车车牌号
“92式”机动车号牌即中国现行机动车牌照,它由两部分组成——
车牌的第一位为汉字:代表该机动车所属的省级行政区(包括直辖市、自治区),比如:京指北京,沪指上海,浙指浙江,冀指河北等。
车牌的第二位为发牌机关代码,以英文字母代表该车所属的地级行政区,一般按省级车管所以各地级行政区状况分划排名。其中,英文字母“A”是省会、首府或直辖市中心城区的专用代码。但在编排地级行政区英文字母代码时,字母“I”因与数字“1”相似被弃用,而字母“O”则被用作警车或机关单位专用代码。
除“A”作为省会城市的专用代码外,各省其他发牌机关代码所遵循的排列规则不尽相同,但多数省份是按照1992年地级行政区划代码排序排列的,其基本排序为“省会—地级市—地区行署—自治州—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与“86式”牌照相比,92式牌照只有一行字,字体大了许多,更有利于识别。在“92式”车牌中,除常见的黄牌、蓝牌外,另设有一些专用机动车牌,比如领馆车号牌为“领”,教练车号牌为“学”等。
“92”式机动车号牌发展至今,还经历过2002年的“个性化车牌”和2008年的“人性化自主编排”变革。
“02式”采用国际通用的浅底黑字,车牌分两行,上面一行为“发证机关代码”,下面一行车主可按“3个英文字母+3个阿拉伯数字”自行组合。不知大家对“个性化车牌”还有没有印象,当时不少车主为博人眼球,采用了许多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车牌号。或许因为这个原因,“02式”实施没多久即被叫停。
“08式”仍然沿用“92式”机动车号牌式样,号码共有7位,前2位是省市简称和发牌机关代号,后5位可以由机动车车主按照相应编号自主选取。
“苏B”车牌是这样来的
江苏省辖地级市的机动车号牌分别:苏B无锡、苏C徐州、苏D常州、苏E苏州、苏F南通、苏G连云港、苏H淮安、苏J盐城、苏K扬州、苏L镇江、苏M泰州和苏N宿迁。
1949年江苏省没有恢复时,现辖区内只有1华东大区直辖市(非中央直辖市)——南京市,两个省辖市即无锡市(苏南行政公署省会、省辖市)和徐州市(山东省省辖市)。1952年11月江苏省成立时,又增加了常州、苏州、南通三个省辖市。1958年至1961年,徐州、常州、苏州、南通又降为专区辖市(即县级市),也就是说,此时全省只有南京和无锡两个省辖市。1962年徐州、常州、苏州、南通和连云港市升格为省辖市。1983年从北往南淮阴、盐城、扬州、镇江同时升格为地级市,1996年泰州、宿迁升格为地级市。
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故在行政区划排序中排在省会南京之后,居第二位。“苏B”机动车号牌即由此而来。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张机动车牌也是各市当时经济实力的一种体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今日江苏各市经济实力的排名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年排位第五的苏州市已经一跃升成为江苏省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市。
一块小小的机动车牌,从罕有人领到今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公开拍卖,不仅见证了中国汽车市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也汇聚了时代的变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