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剧集临近结尾,越来越多的人沉迷在人物黑化的过程中无法自拔,或者期待自己喜欢的cp结局的时候可以在一起,又或者花痴的看着男演员的脸流口水。但是,作为一部都市剧,在穿插了很多的七情六欲时,你是不是也看到了其中的生意经呢。
不说一说里面的门道儿,总感觉电视剧白看了。
《欢乐颂》人物的设定,都是很有讲究的,经济条件背景决定了人物性格的发展趋势,当然也很自然的带出了互联网时代的几种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的生意经。剧情的好几条感情类的主线,也是“生意“作为土壤催生的。
金融操盘手---安迪&谭宗明
究竟是什么类型企业呢?其实,他们主要做投资,股市,搞的是金融,还做一系列下属集团同行业的企业收购。做的是钱生钱的生意。金融是个很广的圈子,我们今天就看看安迪在做的收购项目---企业收购!!
收购一家企业,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对准完美的时机。
收购前:理清被收购企业的财务情况
剧中,谭宗明曾经给过安迪一份“红星”的机密文件,想必除了一些产业模式,还有的就是财务模型情况,这样的一份文件重要性就在可以大概确定,以什么样的价目去收购这家企业,经营模式是否良好,财产状况如何,以及很重要的一点“债务”。收购这家企业,当然也要知道,接管后,债务方面是不是超出预想值。尽可能的避免在收购后,承担过重的债务,得不偿失。当然,现实生活中,想要得到机密文件,并不容易。
安迪对于数字的敏感,工作的认真程度,也是老谭信任的一方面。所以,这条感情线,除了老谭帮安迪寻亲,就是收购企业了。
收购中:各类机构的报备
收购企业的运作,除了需要主动的去了解之外,中介机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至少包括会计师、律师,视项目复杂程度还包括税务师、评估师、境内外公司注册代理机构),签署聘用协议。这些机构报备完毕,接下来的就是与被收购方的一系列谈判,文件签署,资质真实性审核,双方的权利、义务,例如:被并购方对企业运营、资产权属进行相应规范调整,短期无法调整完毕的,要出具一定期限内规范调整完毕的承诺。其中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收购后:基层员工、中高层管理者的分配
收购方会派遣一部分人员到被收购的企业管理层内,比如携程对去哪儿的收购,庄辰超的离开,管理阶层由携程方面派任。更换管理者,方便新的管理方案的实施,同样,对于基层原有员工的安抚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避免出现收购后的大面积员工离职现象。这个管理阶段的过渡期,会出现很多的不良情况,这是需要管理者的逐渐调整来完成的。
收购是一门艺术,结合了财经、法务、管理、商业、税务的多方面融合,绝非简单的拆分重组。至于收购的原因,可能是小企业面临转型上市,或者经营困难,也可能是大企业的资源整合。上文只是简单的谈了几个方面,作为一些普及。
境外品牌代理---曲筱绡
说到“妖精”不得不说,前期对她的好感就是来自她的拎得清,感情也好,工作也好,总是可以衡量到孰轻孰重。
开始阶段,曲筱绡和安迪两个人关系并不好,甚至说有点敌对,那么是什么让她们开始真正的交好呢,当然是安迪帮着曲筱绡做好GI的国内代理开始。说到国外品牌的代理,那么,财经又有话说了。
怎样做品牌代理?
剧中曲筱绡看着全英文的学习方案头大,那么真正的代理学习,其实也才刚刚开始而已。
了解品牌知识&国内市场
首先,重要的一点要分清:“经销”和“代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销赚取得是差价,代理赚取的是佣金,这是最本质的区别。
做代理,了解品牌知识,这是最基本的方面,关于品牌旗下的产品特性、经营方式、适用的市场范围、售前宣传、售后服务,以及相关的竞争对手的营销方式。这些都是必须了解的。另外,代理之后的目的,自然也是要赚钱,那么这也是为自己为什么代理取得一个好的理由,可能是口碑、质量、或者是消费惯性。明确市场容量,总之,国内的市场优良,那么代理后前期的宣传费用会减少,如果国内市场较低陈,那么写在你方案里的,就要有好的销售策划。
知道代理品牌的痛点
剧中,GI品牌最好的一点就是售后服务做的特别好,但是机器本身的生产属性品质较高,国内并没有好的技术人员可以接替。那么,这自然也是代理的关键。同样也是原商家对自己品牌最关注的点,也就是痛点。所以安迪给出的解决办法是,靠着原商家的技术员工,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售后服务,然后在国内培养优秀的技术员工,那么痛点解决了,自然对代理这方面也精进了一大步。当然,现实生活中,代理的痛点大不相同,所以,要根据痛点找到最让对方关心的问题,去解决掉,才可以有一个完整的交代。
代理规划文案&人情世故
所谓文案,就是呈献给对方一整套产品的接手方案,售前、售中、售后。并且要形容自己的实力,经济实力、销售实力、运营实力。充分的展现,充分的去证明你的实力,可以进行这个代理。让对方认为,在你这里,他们的产品可以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整个GI代理,到最后阶段,就是人情世了,曲筱绡带着总公司的人,吃饭,游玩,这都是一种示好的表现,硬实力有时候会让你在竞争对手中旗鼓相当,那么好的软实力会给你作为加分项。
所有这些做足了准备,就可以着手签署合同了。当然,必须确定是唯一代理哦~~
曲筱绡签署文件之后,最先感谢的就是安迪,这让两个人之后的感情,也因为这个不断升温,也是生意带来的情谊吧。
传统企业艰难生存---奇点和安迪的“绯闻”
奇点在《欢乐颂》里是做五金生意的传统企业老板,他自己也说过,金融危机的时候,差点破产,还好是国家的扶持。这是一点,经历过危机的传统企业老板,也早就了奇点谨慎、猜忌的性格。也正是这样的性格,安迪最后没跟他走到最后。
安迪被传“小三”的绯闻,原因也暴露除了传统企业的发展困难境地。因为造谣者,就是因为家里的企业类型跟奇点的企业类型一样,但是最近几年发展遇到瓶颈,想要嫁给奇点,寻求一些发展的契机,遭到拒绝之后,才有了后面的“小三”传闻。更有了“五美”的互相帮助。
那么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的发展到底面临着什么呢?互联网化是他们的出路吗?
传统企业出现是的时间较早,组织上重流程,重监控;生产方式和产品规范较为稳定,很少变动,整体的稳定性较强。互联网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过多的交易环节,直接对接客户成为一种趋势,那么传统企业,自然就被剥削了一部分的利益。加之新兴互联网企业出现,不断的抢占市场,使一些中小型传统企业生存空间狭小,遇到困难。
那么传统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互联网化呢?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下几点。
1、增加品牌曝光率
这是为后期的产品互联网化做准备、当然这期间想要改版原有企业的深度模式是短期内不好实现的,只能逐步的去改进生存模式。品牌的曝光率、很多站在成品后面的传统企业,不为人知是一大痛点,所以即便互联网化,很难受到认同,创造自己的互联网品牌价值,增加企业的曝光率,当然,是积极正面的。
2、寻找新的价值,合理运用原有渠道
一般传统企业都有着很完整的客户渠道、经销渠道,那么这样的渠道是不是可以应用到直接面对用户呢? 如果可以的话,挖掘这部分资源,放大化,作为起步的试点,进行完善、商业化,互联网化。改造原有方式的一一部分,社群化渠道资源、整合咨询进行输出,开发适用于移动端的产品,也就是传统商业产品的线上形态。把网络销售坐实,需要一整套的线上销售方案。作为媒介,自己的网店也好、系统也好,app也可以,需要一个媒介
3、观念的转变
作为传统企业,无论是员工还是老板,都需要更新观念,承认互联网的实用性。接受观念后需要对部门管理进行适应性的划分、招纳新人、适时适当的进行整改.
希望《欢乐颂2》可以看到奇点的企业进入到电子商务的互联网大潮中。
家族企业---包奕凡
剧中对包奕凡的设定是一纯纯的高富帅,不但这样,而且也是个有能力有眼光有胆识的小伙儿,面对家族企业的种种纷争,大胆的对公司内部进行改革。用自己的魄力和实力将家族企业向公司经营进行转型,可谓是一代豪杰啊。安迪和包奕凡的相识,也是因为生意需要,有一条感情线。
家族企业,早期发展前,借助家族势力来运作,不论是财力或者是人力,家族为单位,一定情况来讲,都是很有实力去运营的。所以,后期无论是资本或股份,还是企业内部的重要职位,也由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来担任。一般职位按照家族体系传给下一代,正如包奕凡即将接手父亲的职位一样。会把公司的事物着手放到下一代去处理,那么跟剧中的情况相似,国内的家族企业,虽有益处,但也同样存在现实的弊端。
《欢乐颂》中的设定,包奕凡的家族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矛盾:
1、家族企业内阵营分明&各谋私利
初期阶段这种情况不容易出现,但是当企业稳定后,盈利可观时,内部矛盾往往就产生了。关乎于这类利益的问题,自己部门只用自己的人,跟自己利益相关的人被拉拢,慢慢的开始分帮结派。遇到需要抉择性的问题时,帮派的力量就是在表决时占有大部分主权,以至于领导层的决断不够正确。久而久之,导致衰败。各谋私利,这是上一个矛盾的结果,也是产生的一个原因。每个阵营的最终目的就是只发展自己有有利的,不会去考虑整体利益,以至于没有一个正确的利益观。
2、盲目排外
作为老一辈的家族企业领导,很难接受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让外人接手管理,所以会排斥管理层新鲜血液的进入,领导者害怕“将自己一手创办的家业让别人管理”,不愿意交出“实权”,从而导致公司管理体制落后,活力不强,而又不愿意进行改革。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管理方式过于老化,不能够适应市场的新兴变化,发展会出停滞甚至退化。
其实家族企业的矛盾还有很多,大多数的矛盾都是由这两个矛盾发展而来,不引进新的人才,内部出现僵化,所以才会让企业开始老化,退化。
对像包奕凡这样的接班人,需要做到的是:熟悉业务,开始新的发展战略、培养团队,建立目标统一的战线、用发展解决问题。管好权、用好钱、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