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车税起征点骤降至90万元,引发市场震动。车企与经销商迅速应对,推出“兜底”政策及优惠活动以稳定市场。进口豪车品牌面临挑战,需重新审视市场定位。政策调整合理,影响有限,却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深度调整的现状,推动豪车市场变革与升级。
7 月 17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一则关于下调 “豪车税” 起征点的公告,在豪华车市场激起千层浪。按照新政,“豪车税” 起征点从原来的 130 万元(不含增值税)降至 90 万元(不含增值税),自 7 月 20 日起正式生效。这一调整,意味着开票价在 101.7 万元以上的车型,消费者需额外缴纳一笔税率为 10% 的消费税,众多主流豪华车型被纳入征税范围。一时间,消费者忙着赶在政策落地前提车 “避税”,车企和经销商也迅速行动,推出各种应对措施,一场围绕 “豪车税” 的市场博弈就此展开。
车企迅速响应,“兜底” 政策频出
自主品牌中的高端车型也受到影响。售价 101.80 万元的尊界 S800 增程星耀行政版同样适用新政,鸿蒙智行销售人员表示,截至 7 月 21 日,只要下定并锁单,即可免去十多万的税费,这笔费用由车企承担。不过,该 “兜底” 政策为限时活动,后续可能会上调车价并继续承担税费。
这些 “兜底” 政策,无疑是车企和经销商为稳定市场份额、减少政策冲击而采取的积极举措。对于消费者而言,在政策调整的敏感时期,车企的 “兜底” 承诺让他们吃下了 “定心丸”,购车决策更加果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策调整对市场的短期冲击,维持了市场的稳定运行。
部分品牌暂未官宣,经销商暗地优惠
与路虎、奔驰及尊界的高调 “兜底” 不同,多数在售百万级豪车品牌虽未推出官方 “兜底” 政策,但市场的灵活性使得部分经销商自行展开了 “隐性活动”。
保时捷经销商销售人员透露,在新政落地前的三天缓冲期,店内现车抢购热潮涌动,消费者数量激增。新政实施后,保时捷官方虽未跟进 “兜底” 政策,但如果消费者近期提车,经销商可以申请额外优惠,提供部分税费补贴。这一现象表明,即便车企未出台统一政策,经销商也会根据市场变化和自身库存情况,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以吸引消费者,维持销售业绩。
这种官方政策与经销商实际操作的差异,反映了豪车市场在应对政策变动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车企需要综合考虑品牌定位、成本控制、市场战略等多方面因素来制定应对策略,而经销商则更关注短期销售目标和库存压力,两者之间既有协同,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豪车市场承压,进口品牌挑战加剧
在自主品牌强势冲击以及自身转型的巨大压力之下,2025 年的进口品牌豪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乘联分会数据显示,今年 1 - 5 月,进口汽车销量仅为 18 万辆,同比大幅下降 33%,这一降幅在近年来的同期数据中极为罕见。5 月单月进口车销量为 4.7 万台,同比下滑 25%,尽管环比 4 月有所增长,但整体下行趋势依然明显。以保时捷为例,今年上半年其全球交付量为 146,391 辆,同比下降 6%;而在中国市场,交付量更是降至 21,302 辆,同比下降幅度高达 28%。
“豪车税” 起征点的降低,无疑让本就处于困境的进口豪车品牌雪上加霜。对于那些原本售价在 90 万元至 130 万元区间(含税开票价格 101.7 万元至 146.9 万元)的车型而言,新增的 10% 消费税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若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无疑会削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导致销量下滑;若由车企或经销商自行承担,又会对盈利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进口豪车品牌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的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寻找新的突破点。
从市场份额来看,在新车含税 101.7 万元以上的市场中,奔驰以 48% 的份额占据主导,销量达到 1.6 万辆;路虎占 23% 份额,销量为 0.85 万辆;保时捷份额为 18%,销量 0.68 万辆;雷克萨斯份额为 8%,销量 0.3 万辆;宾利占 3%,销量 1100 辆。这些头部品牌受政策影响最为直接,如何在政策调整后保持市场份额,成为摆在它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政策调整合理,市场影响有限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将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起征点调整到 90 万元是合理的,这一调整体现了车市变化与税收调整的紧密关联,确保了税基的相对稳定,实际上并未过度扩大征税范围。毕竟,超豪华车在整个车市规模中占比极小,仅为千分之一左右,对广大普通消费者几乎没有影响。
从行业角度来看,此次政策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深度调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自主品牌在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逐渐在高端市场崭露头角,对传统进口豪车品牌构成了有力挑战。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也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正朝着智能化、电动化方向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豪车税” 政策的调整既是对市场现状的回应,也将进一步推动豪车市场的变革与升级。
对于车企而言,政策调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车企需要优化成本结构,通过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等手段来消化新增的消费税成本,同时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政策调整也促使车企加快产品布局和战略转型,加大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的投入,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
随着 “豪车税” 新政的实施,豪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车企和经销商通过推出 “兜底” 政策、暗地优惠等方式积极应对,而消费者则在政策变动中权衡利弊,做出购车决策。在市场大变革的浪潮中,豪车品牌唯有顺应政策导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