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清洗包括清除油污、水垢、积碳、锈层、旧涂装层等。拆卸后的机械零件进行清洗是修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清洗方法和清理质量,对零件鉴定的准确性、设备的修复质量、修理成本和使用寿命等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1.除锈零件表面的腐蚀物,如钢铁零件的表面锈蚀,在机械设备修理中,为保证修理质量,必须彻底清除。根据具体情况,目前主要采用机械、化学和电化学等方法进行清除。
化学法除锈
利用一些酸性溶液溶解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以达到除锈的目的。目前使用的化学溶液主要是硫酸、盐酸、磷酸或其混合溶液,加入少量的缓蚀剂。其工艺过程是:脱脂—水冲洗—除锈—水冲洗—中和—水冲洗—去氢。为保证除锈效果,一般都将溶液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严格控制时间,并要根据被除锈零件的材料,采用合适的配方。
机械法除锈
电化学法除锈
2.脱脂
清除零件上的油污,常采用清洗液,如有机溶剂、碱性溶液、化学清洗液等。清洗方法有擦洗、浸洗、喷洗、气相清洗及超声波清洗等。清洗方式有人工清洗和机械清洗。
喷洗是将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清洗液喷射到零件表面,以清除油污。这种方法清洗效果好、生产率高,但设备复杂,适用零件形状不太复杂、表面有较严重油垢的零件的清洗。清洗不同材料的零件和不同润滑材料产生的油污,应采用不同的清洗剂。清洗动、植物油污,可用碱性溶液,因为它与碱性溶液起皂化作用,生成肥皂和甘油溶于水中。但碱性溶液对不同金属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尤其对铝的腐蚀较强。因此清洗不同的金属零件应该采用不同的配方。
矿物油不溶于碱溶液,因此清洗零件表面的矿物油油垢,需加入乳化剂,使油脂形成乳浊液而脱离零件表面。为加速去除油垢的过程,可采用加热、搅拌、压力喷洗、超声波清洗等措施。
3.清除涂装层
清除零件表面的保护涂装层,可根据涂装层的损坏程度和保护涂装层的要求,进行全部或部分清除。涂装层清除后,要冲洗干净,准备再喷刷新涂层。
使用有机溶液退漆时,要特别注意安全。工作场地要通风、与火隔离,操作者要穿戴防护用具,工作结束后,要将手洗干净,以防中毒。使用碱性溶液退漆剂时,不要让铝制零件、皮革、橡胶、毡质零件接触,以免腐蚀坏。操作者要戴耐碱手套,避免皮肤接触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