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马斯克的这些创新、这些颠覆、这些标签的背后,其支撑是低成本,是降本。如果企业要降本,那么显然,我们有必要向降本大师--马斯克学习。
他给space x 员工灌输的企业文化是要质疑每一条规则、预设每一项要求都很愚蠢,直到他们能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比如质疑团队提出的购置需求。Nasa在空间站中使用的门闩,一个就要1500美元。space x的一名工程师改造了浴室隔间门上使用的插销,做出了一种闭锁机构,成本只要30美元。
在space x,“我们可以试错,但不能大规模地试错。”
项目开展前期为小型卫星打造一种成本较低的火箭。因为大型卫星试错成本高得多。后来他盯住了一个关键指标:将每磅有效荷载送入轨道的成本。这个将单位成本推力最大化的目标指引着他,使他此后一直痴迷于增加发动机的推力,减少火箭的质量,同时让火箭可以重复使用。
制作一张生产特斯拉汽车所用材料的清单图表,关于生产车辆的每个零部件,以及特斯拉为每个零部件支付了多少钱。公司支付给供应商的成本,以及负责降低该项成本的工程师的名字。
不管是火箭还是特斯拉电动汽车,公司要尽可能自己生产关键部件,而不是采购独立供应商的数百个零部件后再组装成一辆车。公司通过垂直整合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把控车辆的质量、成本和供应链。(比亚迪也是这套战略)
到处翻找可以低成本再利用的零部件。
超级铸造(工艺流程的变革让底盘从非常棘手的一个大麻烦变成了一个铸造过程及其便宜、简单、快速的东西)
2018年底的一天,马斯克把玩着一个model s的玩具车模,它看起来就像是真车的微缩版。当马斯克把它拆下来后,发现里面甚至有一套悬挂系统,但整个车底被压铸成了一整块金属。在当天的团队会议上,马斯克拿出了这辆玩具车,把它放在白色的会议桌上,他问:“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做?”
高压铸造机将融化的铝注入冷铸模具,可以在短短80秒内直接将整个底盘“和盘托出”,而过去生产一个底盘需要将100多个零部件焊接、铆接或者黏合在一起,这种老工艺带来的问题就是容易出现缝隙、响声和泄露。
实现了这个过程,使马斯克从此对玩具业青睐有加,他一再敦促他的团队成员要多从机器人和乐高积木等玩具当中获得灵感。
降低白痴指数高的零部件成本
白痴指数也就是一个零部件的总成本与它的原材料成本的比值。如果白痴指数很高,比如零部件成本1000美元,而制作它的铝的成本只有100美元,那么很可能就是设计过于复杂或制造过程效率太低导致的。
要清楚成本表,要知道他们的原材料成本。
删掉所有可能不必要的零部件。如果我们最后没有把一些零部件给捡回来,那就说明我们删得还不够多。
把能替换材料的零部件都换成低成本的不锈钢。快速试制,就能快速验证出结果,随后就可以快速修复这个问题。
space x开创了一种方式,由私营公司竞标执行特定的任务,比如将政府需要的有效载荷发射到轨道上。这些公司用自己的资金承担风险,只有当他们完成某些关键验收环节时才能得到报酬。(有点类似于EPC)。
这种基于发射结果的固定价格合同允许私营公司掌握火箭的设计和制造过程,其参数范围没有被规定死,而是更灵活、更宽泛。如果它打造的火箭具有成本效益,获得了成功,就可以赚很多钱,但如果失败了,就会损失很多钱。
在电动车赛道,简单的降本增效,根本无法概括马斯克的野心。为了打造自己的电动车帝国,特斯拉再次重申2030年达到2,000万辆的年产量目标,而这一数字几乎是现在全球销量最高的两家汽车品牌丰田和大众年产量的总和。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压缩成本,特斯拉表示下一代汽车将在生产流程、汽车设计、充电桩、供应链整合等方面进行优化。
生产方面,特斯拉将重新设计生产流程。包括Model 3在内大部分汽车沿用的传统生产流程按照压铸、车身、喷漆、总装的串行模式进行,而特斯拉表示,下一代汽车的制造流程将同时进行串行组装和并行组装,力争“从头到尾只组装一遍”,更多工人、机器人将同时参与装配工作,操作密度相比Model 3提高44%,生产效率也将提升30%,生产占地面积却减少40%。
汽车设计方面,特斯拉将继续减少车身零部件数量,并增强自研和软件的重要性。据特斯拉介绍,特斯拉下一代平台将减少75%的碳化硅使用,下一代永磁驱动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而芯片和稀土都是汽车零部件中较为昂贵的部分,特斯拉此举将大大节省汽车的生产成本。
此外,特斯拉还将为一代汽车自主设计所有控制器,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复杂性和成本。
总体来说,特斯拉一直在对汽车的生产工艺做减法。此前Model 3/Y曾以一体化压铸技术引发业界对技术革命的讨论。而特斯拉下一代的汽车将在Model 3/Y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进一步减少一体压铸技术涉及的零部件,从而实现其“45秒生产一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