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依工集团(ITW)是一家国际知名的多元化先进工业技术产品制造商,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汽车零部件、化工新材料、高端食品机械、焊接设备材料、精密测量仪器等业务范畴。
2006年,ITW集团着手拓展中国市场
将目光锁定在吴江开发区
第二年,依工聚合和流体化学工业基地
在吴江开发区正式成立
面向全球交通运输、电子、
汽车及新能源的客户
提供黏合剂、密封剂、涂料等产品
自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依工聚合已深度扎根吴江开发区近20年,该企业不仅实现了从单纯技术引进到本土自主研发,再到创新产品反向输出欧美市场的华丽转型,更在近年来众多外资企业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实现了业务的持续逆势扩张,成为吴江开发区乃至长三角地区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华发展落子吴江开发区
回顾投资起点,依工聚合和流体事业部东亚区副总裁、总经理赵辉表示,决定在华投资时,集团提前考察了中国多个城市,最终选择当时尚处发展早期、欧美企业较少的吴江开发区,关键在于当地招商部门展现出的“服务型政府”诚意。“他们没事从不干扰,有事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给予我们的帮助非常多。”赵辉说,政府部门这种务实的态度深深打动了集团决策层,尽管当时吴江开发区与上海、浙江等周边城市的高速路网尚未完全贯通,但吴江地处长三角、毗邻上海的 区位优势及清晰的规划前景,与依工聚合的发展战略布局不谋而合。
进入中国市场后,依工聚合早期主要将欧美市场的成熟产品引入吴江进行本土化生产,以更优的成本和供应链服务中国造船、重工、传统汽车后市场等客户,成功开拓市场。然而,随着中国市场个性化需求爆发及行业竞争加剧,依工聚合敏锐地转向自主研发。
“技术始终是我们的核心优势,针对中国领先的电子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需求,我们不断开发出高附加值、差异化的新产品,避免了低端价格战。”赵辉说。
从本土化生产到自主创新
凭借在中国市场的深耕与研发积累,依工聚合不再局限于本土化生产,而是由吴江实验室完全自主研发新产品,形成了技术领先的产品矩阵。
作为ITW集团七大事业部之一,依工聚合和流体事业部专注于全球卓越品质的产品,服务于需要附加价值及解决方案差异化的多元市场。立足吴江开发区,通过遍布东亚的市场推广网络,为东亚各地的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以及更专业、便捷、高品质的服务。
目前,依工聚合在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性能粘接材料(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结构胶)和特种环氧树脂两大类产品上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箱体密封与粘接开发的改性硅烷产品,已成为中国市场领导者,并成功进入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供应链体系。这些从吴江实验室走出的创新产品,因技术领先,不仅供货中国市场,还开始反向供应亚洲其他国家乃至欧美市场。
除了强大的研发能力,依工聚合通过实施“8020”市场战略,在领先市场中稳扎稳打。
“我们不是一味追求总体规模,而是聚焦自身有技术优势的细分市场,并在多个细分市场中力争成为第一。”
赵辉介绍,在全球PC电脑结构粘接、中国高铁内饰粘接、全球大型船舶环氧树脂灌封材料等特定领域,依工聚合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均达到50%至80%,掌握了市场定价话语权。
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智能制造升级
近些年,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外资企业发展面临新挑战,依工聚合敢为人先,逆势扩张。去年5月,依工聚合二期项目竣工投产。近2000平方米的新车间实现高度自动化,6套核心生产设备仅需5名员工操作,相比传统生产模式,智能车间的效率大幅提升。二期项目建成,是依工集团与吴江持续多年合作的又一重大成果,也为吴江千亿级新材料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和强劲动能,依工集团也将更好地立足于中国市场,支持并服务于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
赵辉表示,依工聚合的创新发展得益于ITW集团独特的“分权管理”模式。与一些集权化管理模式不同,依工聚合和流体事业部被集团赋予了高度的自主决策权,能够根据中国市场变化快速反应,将产品本土化并快速推向市场,实现业务增长。
“这种模式根植于我们企业文化,我们对本土管理团队和技术人才的充分信赖与授权,使大家能够深度推进研发、生产、供应链的全方位本土化。”
赵辉介绍,“分权管理”模式不仅有效规避了部分风险,更加强了企业与国内外领先科技公司的合作。
聚焦新增长引擎力争实现翻番
基于坚实的本土化基础和清晰的战略规划,依工聚合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
“未来,我们计划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子、聚合物及流体等方面发力,扩大创新产品应用,加速润滑油、特种油脂等产品的本土研发与生产,填补市场空白,实现出口业务的快速增长。”
赵辉表示,经过近20年的积累,依工聚合已拥有强大的研发、生产和客户基础,对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充满信心。“预计到2030年,企业营收力争翻番。”赵辉说。
与此同时,依工聚合持续为吴江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连年亩均效益在吴江开发区外资企业中名列前三,并有望继续创造新高,实现了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双向奔赴、合作共赢。
ITW集团在吴江的近20年发展历程
印证了一家外资企业通过深度本土化、
持续创新和适应性管理模式
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并贡献于
本地高端制造产业链升级的可行路径
其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国家战略深化推进的当下
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苏州吴江发布”政务微矩阵发布
融媒记者:冯秋月编辑:周於芳
责任编审:徐行 费永新 李裕强 张建岚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