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细分环节龙头公司梳理财富号

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请于公众『市场分析报告』阅读原文

《人形机器人的2026,人形机器人细分环节龙头公司梳理(最新名单)》

2025年四季度,特斯拉和国内一线科技企业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量产落地,行业正步入“1-10”爆发期。特斯拉方面,Optimus V3原型预计2026年一季度定型,年底将正式量产,目标年产百万台以上,并锚定2035年累计交付百万台的长期规划。与此同时,Figure等海外公司C轮估值已超390亿美元,商业化加速推进,单台机器人价值测算高达39万美元,量产后有望降至2万美元。

国内政策端同样发力,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实现整机批量生产,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乐聚机器人等企业资本化进程明显提速,千万元订单频现,行业资本投入2025年前十月已超500亿元。

本次梳理围绕人形机器人“整机—核心部件—应用场景”三大方向,梳理行业最新动态、核心技术、代表企业与主要投资机会。

一、特斯拉量产加速,海外估值创历史新高

特斯拉方面,Optimus V3将于2026年Q1发布并启动批量制造,2026年底目标年产百万台,远期规划达到上亿台。马斯克提出的“万亿美金薪酬计划”已将Optimus业务作为三万亿美元市值考核的关键。Figure公司C轮投后估值达到390亿美元,2025年起规划年产能10万台。Figure 03是首款为规模量产设计的人形机器人,标志着行业迈入工业化阶段。相关数据测算,未来机器人单台售价有望降至2万美元,推动产业渗透。

二、国产厂商快速资本化,订单与落地齐头并进

国内企业加快资本运作,宇树科技预计2025年四季度申报科创板,智元机器人计划2026年港股上市,乐聚机器人10月完成15亿元融资并完成IPO辅导备案。订单端,宇树科技2025年前5月营收已突破10亿元,中标量接近2024年全年,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也获得多项千万元级战略订单。头部整机企业通过产品矩阵拓展应用场景,工业巡检、科研教育、智能制造等领域持续落地。

三、核心部件国产化推进,T链与生态链同步布局

从技术与产业链角度看,特斯拉以FSD算法、AI5/AI6芯片、Cortex超算集群等自研体系为核心,构建全链路AI大脑。硬件方面,重点技术方向包括无框力矩电机、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灵巧手等,相关公司如拓普集团、三花智控、银轮股份、震裕科技、五洲新春、浙江荣泰、恒立液压等积极布局关键零部件。传感器和轻量化材料(如PEEK、镁合金、液态金属)不断突破,国产供应链已逐步具备大规模供货和成本下探能力。设备端,“卖铲人”赛道受益明显,加工设备市场空间按百万台测算已超百亿元。

四、资本与应用场景双轮驱动,产业链全面扩容

一级市场,具身智能领域2025年前10月融资总额超500亿元,单笔过亿事件超60起。二级市场资本化持续提速,优必选、越疆科技等已上市或递表,头部企业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应用场景快速拓展,行业已从“数据训练+科研”进入工业试点、市政、特种及泛商业化落地阶段。以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乐聚机器人为代表的整机企业,正与产业链上下游深度整合,加快量产进度和场景落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