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格力电器,为什么营收比不过美的和海尔,净利润却很可观董明珠空调

上一篇我们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美的集团”,后面还会继续就分析过的公司做进一步的补充和更新信息,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格力电器”。

没错,格力曾连续15年位居中国家电行业纳税第一、连续9年登上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在2021年,格力上榜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第252位和《财富》世界500强第488位。

一、公司介绍

以下从格力五次品牌理念的更新换代来了解公司的发展历程:

1、“格力电器,创造良机”

相较于美的集团个人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来说,格力算是凭借了“好风”。

1985年,珠海市政府为了提升经济实力,成立了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而这便是格力的前身了。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电风扇顶多只能生产5万台,所以那个时候电风扇在一个家庭属于“贵重物品”,至于空调就更不用说了,顶级奢侈品,农村里面几乎看不到。

后来到了八九十年代,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空调市场迅速火爆起来。

每当夏天的时候,我就经常感叹,发明空调这个东西的人真是全人类的恩人,30度以上的高温,如果没有空调,太难受了。

所以当人们有了一定经济条件时,空调就成为了刚需,但是当时我国技术落后,并没有国产空调,国外的大企业蜂拥而至,都来中国投资,比如松下、三星、西门子等等。

后来慢慢地有了一点点技术,真的只有一点点,并不能自主研发,完全靠组装。

到1991年,在合并“冠雄塑料厂”和“海利空调器厂”后,改名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格力电器算是正式成立了。

而那会儿的一把手是朱江洪,算是格力的“开国功臣”了。

因为那个年代,国内技术还相对落后,对于空调一类的技术含量相对比较高的产品来说,国民们更喜爱外国品牌。

在这样一种“敌强我弱”的情势下,朱江洪硬是迎难而上,提出“出精品、创名牌、上规模、创世界一流水平”的质量方针,狠抓质量问题,在1993年推出节能型分体机“空调王”,制冷效果全球领先,也为之后格力空调扎实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1994年12月,董明珠正式上线,出任经营部部长,进行大刀阔斧地内外整顿,治理困扰格力多年的渠道乱象,还史无前例地提出了“淡季返利”的销售策略。这么看来,董小姐的成功还真是命中注定了。

2、“好空调,格力造”

1997年,格力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种质量保证和荣誉产品了。

在这个阶段董小姐又使用了新的独门秘籍,就是被誉为“21世纪经济领域的全新营销模式”的“区域性销售公司”。

这个模式翻译一下就是格力跟经销商正式成为了一条船上的利益共同体,经销商和格力再也不是你做你的,我赚我的,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股东和公司的关系,公司的利润越多,经销商能赚的钱以及拿到的分红也就越多。

真可谓是把金融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了,人人为自己干活,这还有谁能甘心躺平呀。

3、“格力,掌握核心科技”

2001年中国加入WTO,打开国门,各方面与国际接轨,科技成为了第一生产力,这也是格力蜕变的开始。

之前可能更看重产品销售,本身自主研发也是薄弱环节,但在国外先进技术冲击的挑战和机遇下,格力开始逐渐往核心技术这个人设上走起。

2005年,第一台自主研发和制造的离心机诞生了,这意味着格力从此有了自主的知识产权,在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年格力家用空调销量突破1000万台,成为全球第一,2006年9月,格力电器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空调行业唯一的“世界名牌”。实现这一成就花了二十年时间。

2009年,经科技部批准,格力设立中国制冷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这十年,只能说格力把“掌握核心技术”的人设牢牢立住了,不管技术怎么样,营销做得很成功。

4、“格力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

随着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球生态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董明珠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用格力的行动、用格力的技术让天空永远是蓝的”。

2011年下线全球第一台“高效直流变频离心机组”,之后又首创了“用电省一半”家庭中央空调等绿色环保的方案,都在传达格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的创新理念。

在2012年,格力电器环保贡献获得联合国认可。

5、“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尤其是在2021年,格力上榜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第252位。

从一开始只是打算推动珠海市经济,到后面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去努力,都展现了不同时期下鲜活的格力创造的生命力。

二、产品分析

格力电器不得不说是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业集团。

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格力只有空调,其实还是有一些别的产品,但是在业绩中占比不多,这里稍微提一下。

从消费角度来看,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产品覆盖家用空调、暖通空调、洗衣机、冰箱、厨房家电、热水器等。

从工业角度来看,有凌达、新元、凯邦等品牌,产品包括电机、压缩机、高端装备、精密模具、半导体器件、工业储能等。

1、家用空调板块

根据《产业在线》2021年度家用空调内销数据,格力空调以37.4%的份额排名行业第一,这将近4成的市场份额了,妥妥的空调大王。

格力家用空调主要分为挂机和柜机两种形式,分别有多个系列,其中挂机价格从2399到10199元不等;柜机价格从5699到20999元不等。

公司的空调业务发展具体情况如下:

1985-1993年:这时候的空调还属于奢侈品,一般人家用不起。这个阶段公司主要依赖经销商渠道开展业务。

1994-1996年:董明珠上线经营部部长后,治理格力的渠道问题,同时推出“淡季返利”政策,翻译一下就是在淡季时经销商打款提货越早,公司让利越多,激发经销商在淡季拿货的热情。

1997-2003年:以湖北格力空调销售公司为模板,向全国推广区域厂商股份合作制度。

2004-2018年:国美电器事件后,突破零售连锁垄断,自建专卖店渠道,有效控制了跨市场和区域恶性竞争。

2018年-至今:渠道扁平化,布局新零售。自建网络分销商城“格力董明珠店”,并于2020 年开始董明珠亲自参与直播渠道带货。

格力空调一直能常青不倒,一方面归功于格力强大的销售体系,另一方面也是凭借着过硬的质量在“家电下乡”、地产黄金时期等重要阶段抓住机会。

2、工业产品板块

要是说空调是格力的王牌产品,那么强大的家电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能力就是秘密武器。

格力工业制品是格力电器旗下的工业核心零部件产品品牌,比如凌达压缩机、凯邦电机等。

很多朋友可能没听过这些零部件品牌,其实很重要,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

2021年格力开发了新一代家用多联机用转子压缩机,它的尺寸达到行业内最小,而能效最大提升5%。

同时格力研发了风冷磁悬浮压缩机,标志着格力电器打破了国外对风冷磁浮市场的垄断。

这些技术都为格力的供应链自主可控提供了坚定的支持力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们用到的每一台空调,就是在享受这些国产核心技术的福利。

3、新兴产业

(1)光伏(储)空调板块

近期很火的董小姐的发言,不用电的空调,上了热搜,博了一大波眼球。

其实就是指的这个光伏(储)空调板块的业务,翻译一下就是太阳能空调。

它的基本结构和制冷原理与常规空调差不多,主要区别就在于空调外机上会配套太阳能发电板,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为压缩机供能。

不过并不是真正的不用电,而且该技术目前也是还没市场化,只是个概念,可以期待下。

(2)智能装备板块

格力智能装备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工厂自动化、智能仓储物流四大板块。

这个板块主要是产业链的需要,普通消费者一般接触不到。

(3)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板块

“董小姐造车了!”这条新闻也曾上了热搜第一。

其实国内大多数跨界去造车的都是走收购路线,董小姐也不例外。

格力先是收购了银隆新能源,开始布局造车和储能领域,之后又以30亿元控股盾安环境38.78%的股权,完善电池和储能产业链。

不过目前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了。

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格力造车,但是董明珠还是放出过豪言壮语,说不会放弃造车的梦想!

在新兴产业方面,格力不但布局了传统家电以及上下游产业链,还积极参与其他新兴板块,比如精密模具板块、半导体板块、再生资源板块、医疗健康板块等。

截至2021年底,公司约有8.2万名员工。

三、业绩分析

首先看格力自身的一些数据:

从国内外业务来看,国外业务占比始终保持一成左右,这也是格力的一大弱势,美的和海尔出口都要远远大于格力,家电在国内已经明显饱和,出口是扩张的必然选择。

下面是与同行业的美的集团、海尔智家进行比较:

从这三家的营收对比来看:

美的集团同比增长分别为6.71%、2.27%、20.18%;

海尔智家同比增长分别为9.05%、4.46%、8.5%;

格力电器同比增长分别为0.24%、-14.97%、11.24%。

美的是一直在增长的,上一篇也详细分析过美的,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翻前面去看。

海尔同样也是在持续缓慢增长。

格力2020年表现不好,三大巨头里面唯一业绩下滑的,2021年虽然有所增长,但是被海尔超越后,没能反超,落后于海尔。

下一篇会详细分析海尔。

从运营效率来看。

从近三年存货周转天数来看,美的集团的数据依然是最好的,而且效率还在不断提升。

海尔还是老样子,增长比较慢,但是没有下降。

格力在运营效率上,又输两大对手一筹,这个现象并不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很可能运营效率只有美的集团的一半了。

格力的整体能力需要有所提高,不能只依靠董阿姨一个人的光环。

从近三年扣非净利润来看,很明显海尔智家的扣非净利润是远低于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的,而格力电器的扣非跟美的集团不相上下。

解释一下这个原因,格力的绝招是净利率高,因为它的成本以外的费用比美的和海尔都要低,渠道优势很明显,大多数渠道都是自建,维护费用比代理费用要低很多,所以营收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净利润依然比较可观,只比美的少了40亿。

反过来看海尔,营收比格力高,但是扣非净利润却少了整整100亿。

如上图所示,格力的毛利并不高,但是渠道优势硬生生帮他省出很多利润。

上图的销售费用就能很好的证明,格力的销售费用只有美的一般,海尔的三分之一,这也是格力仅存的大优势了。

从近三年分红来看,美的集团每年保持110亿左右的分红金额,格力电器分红总金额最高,近三年达到了465.04亿,美的分红比较稳定,海尔智家分红最少,开支太大的原因。

四、行业分析

首先是家电消费和制造工业这两个行业:

1、家电消费行业

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全面复苏,零售规模达到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2021年,家用空调销量15259万台,同比增长7.9%,也略高于2019年水平。

出口是家用空调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

2021年家用空调出口6789万台,同比增长11.0%;内销8470万台,同比增长5.5%。2021年中央空调销售额约1232亿元,同比增长25.4%。

国内线上渠道家电零售额再次超过线下。线上线下市场规模增速均由负转正,而且在疫情持续深度影响下,2021年我国线上渠道零售额占整体家电市场达52.9%,连续两年占比超过50%。

下沉市场有待进一步挖掘。下沉市场占我国人口70%,而2021年下沉市场家电消费规模2775亿元,占总规模31.5%,同比增长8.9%,是家电消费市场重要的增长点。

家电产品城市百户拥有量为150台,而农村只有74台,大约是一半的水平。

2、制造工业

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增长潜力巨大。《“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4%。

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6.6万台(套),同比增长67.9%。

2021年智能装备的需求增量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3C电子和医药等技术密集型行业。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5.6万台,同比增长超53%,全球销量占比超过50%,我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据产业在线2021年数据,中国转子压缩机销量23857万台,同比增长12.8%;空调电机销量39229万台,同比增长10%。

目前格力在制造工业这块的营收占比还有比较大的提高空间,可以趁着国家推进智能制造的风口,加大工业制造的投入。

不过效果不怎么样,还有待观察。

再就是目前在力推的储能和新能源汽车行业: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和量化了储能产业发展目标,预计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30GW)。

从2020年底的3.28GW到2025年的30GW,未来五年,新型储能市场规模要扩大至目前水平的10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5%。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肉眼可见是一块大蛋糕,格力也想抓住机遇。

2021年8月格力以18.28亿收购银隆新能源30.471%股权,开始布局储能和新能源领域,并于年底正式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

格力钛从电池安全角度出发布局钛酸锂电池。目前,格力钛覆盖公交车、核酸检测车、物流车、市政环卫车、机场摆渡车、重卡等商用/专用车型,新能源汽车已在北京、天津、成都、南京、哈尔滨、安吉等全国220多个城市运营。

不过目前来看,格力新项目没什么起色,这里就只略微介绍一下,后面继续跟踪。

最后从家电产业链上下游分析:

1、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像钢材、塑料、铝板等,以及零部件,像压缩机、电机、电源线、温控器、IC集成块等的供应商,核心零部件为压缩机、电机。

这一块美的、格力控制着市场60%的份额。

同时,由于疫情影响,国外放水,原材料涨价对于利润率影响比较大。

2、中游——家电品牌及生产商,代表公司有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苏泊尔、九阳股份等。

在这层主要公司还是美的、格力和海尔。

3、下游——渠道商,主要是线上和线下两种渠道,其中线下以商超和家电卖场为主,代表公司有永辉超市、苏宁电器等,线上主要是各大网购平台,代表公司有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

从当前电器消费行业来说,无疑是尴尬的瓶颈期。

从近几年董小姐开始做手机、布局新能源、亲自直播带货这一系列操作也可以看出当前的格力是有些力不从心,或者说扩展无力。

五、总结

下一篇分析过海尔后,会有一个大的总结。

格力是一家好公司,费用控制得很好,目前也是一家赚钱的公司,但是出口是它的最大劣势。

还有技术方面,空调的科技含量并不高,格力营销做得很成功,技术是有的,但是没什么特别值得说的,“好空调,格力造”这句广告语很厉害,深入人心,其实几个大品牌的空调都还可以。

上一篇写美的的时候,有不少人留言,说美的质量差,在我看来,都差不多,格力的渠道优势是真的,营销做得好也是有的,但是技术没那么夸张。

可能是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吧,大家依然可以喜欢买那个品牌的就去买那个品牌,这几家公司跟我都没任何关系,我只是实事求是的研究分析,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他们的空调我都买过,我也没有倾向哪家,都一样。

基于以上的分析,根据我的计算,格力未来三年的每股平均收益在4元左右,它的理想价位是30元。

专注于上市公司财报和基本面深度分析。

很多时候,盈亏也只是一念之间!

后面会公布所有分析过的公司,以及我觉得优秀的公司表格,并且尽量及时更新数据和观点,以供参考。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造出全球近1/4的空调背后,美的“链”就一门“芯”本领随着B端业务深度布局,美的正在成长为家电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六边形战士”。2023年GMCC美芝家用空调压缩机销量再次突破1亿台,继续稳居全球第一,今年累计产销更是达到10亿台,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热泵采暖压缩机销量也是行业领先;威灵空调电机、威灵洗衣机电机等市场占有率排名行业第一。 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75;@5:92>1a>>5ddi7:96;23>k{‚3jvor@h{to?pkxu
1.空调行业深度报告:全产业链竞争铸就龙头深厚壁垒本篇我们对空调行业发展历史梳理,发现行业起落的背后是企业 间不同的公司战略在产能、产品、渠道等各个方面的竞争,以及在这个竞争下行业格 局的逐渐形成。对比日本空调行业,我国空调行业从单一产能竞争逐渐构筑产能、产品、核心零部件、渠道壁垒,并在数字化时代逐步走向产业链一体化以及对数据的应 用的更为深厚的壁垒jvzquC41yy}/xƒpqq0ipo8wgcf5c:@72:2878lfg93:66m55d9l73l87e5k/j}rn
2.联德股份:空调压缩机核心零部件,高温天气拉动空调内、外销量提升联德股份凭借其在压缩机领域的精湛工艺和卓越品质,为全球温控系统的核心厂商提供关键零部件,公司压缩机零部件产品已在算力中心和数据中心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北美市场表现出色,为保障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贡献了重要力量。 作为江森自控、特灵科技、开利空调、麦克维尔等全球商用空调行业巨头的核心供应商,联德股份与这些企业建立了深厚且稳固 jvzquC41iwhb0|npc0ipo7hp1Ay>vqwgcf,ckmB853=:(}nf?379
3.不能生产压缩机缺乏核心技术,是奥克斯空调的最大软肋奥克斯电气曾经多次尝试在A股上市,但最终未能成功。奥克斯现在选择赴港上市,可能是因为港交所对于IPO企业的标准和要求相对较低一些,香港资本市场的融资环境更灵活,有利于奥克斯电气的进一步发展。 二、奥克斯空调目前最大的软肋是“不具备上游核心零部件(压缩机)的自主生产能力”。空调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是压缩机,压缩机jvzquC41ecogwqfq0ggtvvtpg{4dqv4pgyy0497725783?9562?:;;>9:46
4.格力电器大动作!30亿“拿下”这家A股公司,承诺五年内解决这一问题盾安环境作为全球制冷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其截止阀、四通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等空调制冷元器件业务具备较深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生产制造能力,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提高阀件、管路件等空调零部件供应的稳定性,加强公司在空调核心零部件领域的竞争力。 双方尚存同业竞争jvzquC41yy}/ezhd0eun1ƒmgpiwvcw44247.3:2391:72B8830nuou
5.TCL取得窗式空调专利,方便于对换热器和电控盒等核心零部件进行维修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窗式空调,窗式空调包括外箱、底盘、换热器、电控盒、风机和驱动组件,外箱与底盘围合成安装腔,换热器、电控盒和风机均位于安装腔内,且换热器和电控盒均设置于底盘上,风机设置于外箱上;驱动组件能驱动外箱相对于底盘升降,且外箱与驱动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当需要对窗式空调的核心零部件进行维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M377N2RQ273?RKTP0jvsm
6.领先,同时具有优质客户资源,这都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附调研问答)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为7.86亿元,同比下降4%左右,实现归母净利润4017万元,同比略有增长。2023年一季度风电滚子和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部件同比大幅增长。 成品轴承和汽车空调零部件营收略有增长,套圈收入略有下降,汽车其他零部件和家用空调管路件营业收入有一定下降。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部件和热管理系jvzquC41uvudm762lsqb0lto0et0497529661l;6:7=37970ujznn
7.空调的主要部件有哪些空调是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电器,它能够让室内温度恒定,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那么,空调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空调主要部件。 1. 压缩机 压缩机是空调的心脏。它的作用是把低温低压的制冷剂通过压缩提高温度和压力,以便对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常见的压缩机有活塞压jvzquC41dgyu0yhqpnoog7hqo0io1‚zcpenvcwl153685B=60jznn
8.浙江博众车用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博众车用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是一家专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公司以“博采众长,止于至善”为宗旨,广纳贤才,公司崇尚科技、创新的理念,现拥有技术研发人员50余人。公司主营车用空调两器配管、发动机周边配管、新能源车冷却管路总成等零部件。主要产品系列有:整车管路法兰与进出口压板、jvzq<84|ldu{0lto1
9.精密空调十大品牌机房空调品牌有哪些经专业评测的2025年精密空调·机房空调十大品牌名单发布啦!居前十的有:Vertiv维谛技术、CANATAL、艾特网能iTeaQ、Stulz世图兹、依米康YMK、英维克Envicool、阿尔西AIRSYS、APC、申菱Shenling、HAIWU等,上榜精密空调·机房空调十大品牌榜单和著名精密空调·机房空调品牌名单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高、有实力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jvzquC41yy}/ojniqq4dqv4ockmpq8>474pnm}dkpfky0qyon
10.家电零部件的投资机会一、核心零部件1.压缩机(空调/冰箱)行业特一、核心零部件 1. 压缩机(空调/冰箱) 行业特点:核心部件,技术门槛高,占空调成本33%。全球年产量约2.5亿台,美芝(美的)市占率近50%,长虹华意(冰箱压缩机)全球第二。 竞争格局:头部集中,美芝、海立股份、长虹华意主导;美的、格力自建产能占比过半。 jvzquC41zwkrk~3eqo5279885;96888553715:7
11.2025年新风空调十大品牌新风空调一体机厂家有哪些入选《2025年CNPP新风空调行业十大品牌榜中榜名录》的有:美的Midea、格力GREE、海尔Haier、海信Hisense、TCL、华凌WAHIN、米家MIJIA、奥克斯AUX、Panasonic松下、COLMO等,该名录是以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客观真实公正统计计算为基础,通过广泛收集整理汇编全球权威资料,综合多家机构媒体和网站公布的排行榜单数据,结合专业独立jvzquC41yy}/ewur0et0eqnpc1rju}d9;;
12.18个空调核心部件作用奥辉机电,暖通空调,工业制冷,市政工程,新空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生活电器,寒冬酷暑城市的人们可全指望着空调来续命。而作为经常使用空调的消费者,除了熟练了解空调的使用方法,更应该了解一下空调的核心部件以及功能,这样对于挑选空调移机空调的使用和保养都非常有帮助。 1.压缩机 空调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非压缩机莫属。 jvzq<84yyy4bjsi8884dqv4zy|~`j‚}y1kougvdkf38:9hskwcsch}}xvug7ellq|trh:A772572:;;244630|mvon
13.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行业研究:量价齐升,国内企业迎来新机遇国际龙头企业在长期的整车配套过程中,掌握了关键核心零部件,并且拥有较强的整 体热管理系统开发能力,且在整个热管理系统零件中均有布局。而国内厂商在热管理零部 件中拥有一些较为成熟的单品,如三花智控的阀类产品、奥特佳的空调压缩机、银轮股份 的热交换器、腾龙股份的空调管道等。国内自主厂商主要通过提供热管理系统中 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28A<2797:;:8653;:4
14.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怎么样就业方向主要学什么高考填报志愿时,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怎么样、就业方向有哪些、主要学什么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以下是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制冷与空调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零部件加工方法、整机装配工艺流程、产品安全和性能相关标准与检测jvzquC41o0jyukg0eqs0pn|u14;399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