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深评:轻混系统未来能否成为主流

但,名不见经传的48V轻混系统,为何会突然被传出要“崛起”呢?在48V轻混系统即将快速发展的背后,又是受哪些因素影响?而市场即将爆发的前夜,将会有哪些新动向?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探究竟。

●《深评问道》是什么?

《深评问道》是汽车之家首个面向行业端用户打造的节目,特约汽车行业资深从业者执笔,独家解析/揭秘行业大事件。除了热闹表象,我们更想向您呈现对事物本质、因果以及未来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60s快速了解核心论点:

★根据权威数据预测,未来五六年间,48V轻混的推广将进入高速增长期,且最终会站到市场C位上。

★48V轻混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有两:一是车企为应对中国双积分政策,亟待提升企业平均油耗水平;二是作为内燃机到新能源的过渡技术,在单位成本增量条件下,48V轻混的节油效率最高,也是最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大陆、博世的初代48V轻混产品节油效率在15%以下,2020年节油效率在20%以上的第二代产品将问世。

★目前中国48V轻混市场,呈现中国品牌、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阵营三强鼎立状态。其中,以吉利和奔驰为代表的车企,通过激进的运营策略,获得市场认可。随着其他车企的进入,48V普及化进程加快。

一、48V的“草根逆袭历程”

48V系统,一句话概括,即车辆的系统电压为48V。1918年汽车首次引入了蓄电池,当时蓄电池的电压等级是6V,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上升为12V后,并一直应用至今。而后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车载电子化需求,在过去的近六七十年里,研发人员先后提出了36V、42V的电压系统升级方案,但受限于成本及收益性,两方案都折戟沉沙,没有得到应用。

直到近些年,全球油耗和排放法规日趋严格,乘用车企在引入ISG启停结构后,12V电压系统达到了功率输出的极限。于是,“尘封”多年的电压升级方案被重新翻出,经过对36V、42V方案的优化和改进,2011年,德国五大汽车品牌奥迪、宝马、奔驰、保时捷及大众联合发布了48V系统,并在随后颁布了48V系统的规范LV148,至此,48V系统开始正式闯荡于全球乘用车市场。而当我们将视线拉回到眼下的中国,48V轻混系统或将迎来高速成长的背后,又是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呢?

二、48V轻混迎来历史机遇的关键因素:地利+天时

●“糖”的引导VS"棒"的警示,凸显地利优势

一方面,通过汽车产业宏观政策,对48V轻混的应用进行了积极引导,充分发挥政策"糖"的作用。早在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了要推广非插混汽车。到了2016年10月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更是首次直接提出要重点推进48V轻混的开发和应用。

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管理机制,发挥政策“棒”的警示效应,逆向倒逼企业大幅应用48V轻混等节油技术。

根据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油耗的各阶段规划来看,在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四阶段、五阶段和六阶段的企业平均油耗目标分别是5.0L/100km、4.0L/100km和3.2L/100km。

事实上,对所有车企业而言,节油目标都极具挑战性。仅参考2019年4月由装备工业司发布的“2018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结果来看,112家中国境内的乘用车企中,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企业数达47家,不达标率为42%。其中,在不达标车企中,中国企业有28家,占比60%;合资企业有17家,占比36%;豪华品牌有2家,占比4%。

具体车企来看,燃油负积分排名Top 15中,中外合资车企上海通用、长安福特、广汽菲克负积分值最大,平均负积分值为27万,属第一集团。中国车企通用五菱、东风、广汽、长安,平均负积分值为20万,为第二集团。其他上榜的中日、中韩、中欧合资车企,平均负积分值为10万,属第三集团。而根据2018年4月开始实施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即“双积分政策”),不达标车企将面临被公开通报、暂停新品申报、限制产能的处罚。

因此,对车企来说,在政策驱动影响下,48V轻混等节油技术的普及势在必行,在中国应用的地利优势尽显。

●从燃油时代过渡新能源时代的最佳路线,此乃天时优势

近期,在新能源车市场,一方面车企为应对竞争,产品技术投入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家对新能源车型的补贴在持续退坡,特别是在2019年新政实施后,地方补贴将正式取消,若算上国补加地补双重补贴金额,2019年补贴相比2018年退坡幅度远超50%。

在内外因素影响下,势必引发多米诺骨牌的连锁效应:第一阶段,进入2019年后,众多车企相继对新能源车型上调价格或取消厂家补贴。第二阶段,新能源车型价格红利消失后,必将迎来一场价格地震。且随着补贴褪去,国外车企进攻“步伐”加速,新能源车市场也将从一片蓝海走向深红。

血雨腥风般的“大洗牌时代”即将到来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还面临动力电池优质产能不足、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技术不完善等问题,且短时间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所以,市场主流从传统内燃机到新能源升级的进程必然非常缓慢。而在这相对较长的过渡周期内,作为传统内燃机到新能源车过渡的技术——48V轻混,很好的平衡了燃油车的低价位、新能源车高节油性特征,而且技术迁移成本不高,推广可行性更好。但48V轻混,自身的优势水平到底有多强呢?

三、作为中间过渡技术的48V轻混,商品性如何?

●性能和增量成本层面考虑,48V轻混最具性价比

48V轻混系统由电机、动力电池组(锂电池为主)以及电压控制器(DC-DC转换器)这三大件组成。从硬件组成上看,从普通燃油车到48V轻混的升级结构并不复杂。只是在原有的燃油车型中加入48V轻混系统,虽然后续还存在开发、验证环节,但比重新研发一款发动机,要节省很大的时间和成本。

『48V板网的主要部件』

而从软件系统上看,48V轻混系统,即在传统燃油车12V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48V的混动系统,即同时搭载了48V锂离子电池和12V传动启动电池。其中,12V网路,用来处理常规负载,如点火、照明、娱乐系统等;48V网路,则用来支持空调压缩机和制动能量回收等。所以,对比传统的12V启停技术,48V轻混拥有有更强大的启停、能量回收、加速助力等功能,极大的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从成本增量和节油效率上看,对比普通内燃机车型的12V启停技术,48V轻混投入成本虽然高了一倍,但节油水平提升三倍多;对比中、强混系统,48V轻混成本只有对方的四分之一,但燃油经济性却是对方的二分之一;对比新能源车型,节油水平虽大大的不及,但相比成本,节油效能更高。

综合来看,对比其他节油技术,在每千元的单位增量成本条件下,48V轻混系统提升的节油效率达到3%,是最具性价比、也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供应商强,则车企技术强:48V轻混技术,一代强过一代

2016年,量产拥有启停、能量回收的初代产品;2020年量产第二代产品与大陆合作开发的48V系统,对比重混系统,成本节俭40~69%

事实上,欧洲是48V轻混系统发源地和主战场,目的是为了规避丰田专利壁垒,所以在系统推广上,以大陆和博世为代表的欧系供应商最为积极,这种态度也延续到了中国市场。

从目前48V轻混的供应商动向看,欧系供应商之外,美系、日系及中国的供应商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大有扩大化发展趋势。从48V轻混的节油水平上看,眼下的初代产品将在2020年升级为第二代产品,节油水平也将从目前的15%以下迈向高于20%的水平。

随着供应商阵容的增加及技术实力的强化,这无疑为48V轻混未来站到市场C位上,多上了一份保险。那目前在中国市场中,48V轻混的应用动向又有哪些呢?

四、48V爆发前夜,中国市场车企应用动向

中国48V轻混市场,起于2016年,由于中国品牌较早的布局,前两年是属于中国品牌一枝独秀的阶段,抢先拿下48V轻混市场的头筹。

从2018年开始,随着豪华品牌的进入,市场进入中国品牌和豪华品牌分庭自立的阶段。到了2019年,豪华品牌销售占比继续提升,合资品牌也开始崭露头角,至此,市场进入中国、合资、豪华品牌三雄割据的阶段。追根溯源,首先看一下,中国品牌48V轻混的市场格局及产品动向。

●中国品牌:先胖不是胖,后胖压倒炕,吉利后来居上

分品牌来看,在中国48V车型市场中,长安、江淮、吉利和宝骏先后出牌。其中,长安汽车在2016年率先推出中国首个48V轿车——逸动蓝动版后,以看似稀松的节奏,先后投入紧凑级SUV CS55及MPV科尚。吉利汽车,虽布局相对较晚,但在2018年在推出中级轿车博瑞GE后,密集化的推出轿跑SUV星越及紧凑MPV嘉际,大有进一步扩大产品矩阵的趋势。而反观江淮和宝骏,在各推出一款紧凑级MPV车型后,即浅尝辄止,产品技术推广的连贯性不足。

从对48V轻混技术的运营策略来看,长安偏保守,旗下三款车型的48V版本搭载率都不高于20%,而且平均节油水平在6%左右,水平一般(以CS55车型为例,48V版本节油水平为0),导致了48V版本销售不振,进入了市场声量小,消费者关注度低的恶性循环。

而吉利的运营策略相对激进,旗下三款车型,48V版本搭载率都接近30%以上(特别是博瑞GE车型,全版本运营48V),而且平均节油水平在11%上下,同时考虑吉利近期强大营销手段(前期免费选装送48V系统),带动了48V优秀的销量表现,进入了市场声量放大,消费者对关注度增高的良性循环。

对比长安偏保守的运营策略,吉利针对48V轻混在版本搭载率、节油水平及价格优惠三个维度运营更加积极,市场反馈更优秀。而随着后续奇瑞、长城、一汽等中国品牌加入到48V轻混的竞争阵营中,或可打开一番新局面。

●豪华品牌:经营策略不同,导致结局不同

『2018年,奔驰推出旗下首个48V中级轿车C级』

豪华品牌中,德系的奔驰和奥迪,率先投入布局布局。其中在2018年,奔驰推出旗下首个48V中级轿车奔驰C级后,2019年又上市了奔驰E级,产品投入节奏稳健。而奥迪也不甘落后,在2019年上市A6L车型,在国内正式落地了48V系统。

从48V轻混运营策略上看,奥迪采用象征性运营的策略,虽然48V版本搭载率达到33%,但由于布局在车型高价格段位,且48V节油提升水平不突出,消费者不买账,销售惨淡,市场声量低,想要通过48V建立车型技术形象的目的极难实现。

而奔驰,与吉利采用类似激进型的运营策略,旗下两款车型的48V版本搭载率均超过60%,价格区间也覆盖到车型的中低段位,获得了极好的销售表现(特别是奔驰C级,48V版本销售占比达到了整体销量的82%),进入了市场声量好,消费者关注度高的良性循环。

●合资品牌:福特的星星之火,想要燎原,需欧美品牌都跟上

『福特领界』

在2019年,合资品牌首个48V车型——福特紧凑级SUV领界上市。在运营策略上,福特采用比奥迪更加保守的策略,只是最高价位象征性运营1个版本,对比普通燃油版车型,消费者端感受到的价格增量在四千元左右,但节油提升只有6%,油耗提升的效率还不及吉利星越,最终导致了48V版本销售的惨淡。

对合资品牌而言,福特在运营48V版本力度上并未打开局面。或许未来,只有等到通用、大众等欧美品牌全部跟上,才能真正带起一波48V风潮。

全文总结

概括一下讲,在宏观政策引导及油耗法规趋严、普通燃油车向新能源车时代过渡的背景下,发展48V轻混最具潜力。而随着更多中国和欧美合资品牌新车型对技术的应用,48V轻混在中国的普及化进程不断加快。

『搭载48V轻混系统的长安CS55』

考虑目前市场动向,对乘用车企而言,与其被动的卷入到普及48V轻混的浪潮中,不如主动出击,做潮流的推动者,通过对主力车型搭载48V轻混技术,获得品牌形象和车型销量的提升,抢夺首先进入市场的红利。

而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选择48V轻混这一折中技术路线车型,兼顾节油效率、车型价格增量两个层面,提升用车体验,或可充分享受车企竞争带来的市场红利。至于48V轻混未来在中国市场到底发展如何,我们也将持续跟踪,进一步观察。(文/汽车之家行业评论员 车庸)

THE END
0.都是混动却不能上绿牌,48v轻混位居混动鄙视链底层,冤不冤?0评论jvzquC41ejkkkjmcq0s/c~yqjqsf0lto0et0kwkq13935;=9;
1.【启辰星1.5T】2020款启辰星260T自动48V轻混增压星曜版报价2020款 260T 自动48V轻混增压星曜版 切换 返回启辰星频道>> 购车已有10人报名参与启辰星团购,立刻参团! 该车型已停售 官方指导价:14.96万 半价抢购最高5万元补贴分期购车查看优惠最低价买车 阳泉 短信获取低价,看看还能降多少 获取底价 参配对比团购通知我买车全城砍价 jvzquC41rtodg7uecwzp0lto0et0oB<4555
2.48V轻混系统有何利弊?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通常来说,车辆启动与低速、加速阶段,油耗是最高的时间段,此时如果有48V轻混系统的辅助,燃油经济性会有着不小的提升。同时,在成本的考量上,48V轻混系统成本只有插电式混动系统的四分之一,节油效率却达到了后者的50%,抛开插混充电的不便利性不谈,48V轻混系统也是最具性价比的节能方案了。jvzquC41yy}/rlfwvq4dqv3ep1nk1jwvkerf1?>;:37/j}rn
3.48伏轻混故障率排名随着汽车排放标准与油耗要求的逐渐提升,48V轻混系统正逐渐成为汽车制造商提升车辆性能和效率的新选择。然而,这种技术革新也伴随着一些可靠性问题,使得消费者对其持谨慎态度。那么,在众多车型中,哪些车型的48V轻混系统表现最为不佳呢?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份榜单来为您揭晓答案。 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78772=>983?8;998;:4ivvq
4.花了50多W买车!我都踩过哪些坑!想要四驱的看这里: E260L四驱版比两驱版多了4驱系统 注意啦!大家喜欢的三连屏要到E300才有哦 E300L时尚版比260版升级了: ✓ 驾驶员座椅记忆 ✓ 前排座椅加热 ✓ 后视镜组件 ✓ 360度智能泊车 ✓ 19寸大轮毂 ✓ 数字车钥匙 ✓ 感应后备箱 ✓ 电动尾门 ✓ 增强版驾驶辅助 ✓ 智能变道导 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7A;399912;+htqs`u{h?dkpja}fd
5.教练,我想开手动挡试驾铃木速翼特速翼特Sport和一般版车型相比,在后门开口上方和后备厢开口左下右下部位增加了12处焊点,提升车尾刚性。中期改款之后,速翼特的动力反而下降了。根据一些改装店家所述,这次小改款增添48V轻混系统是最大重点,发动机和周遭的管路、涡轮机都和非混动车型不同。事实上,中期改款前使用的发动机,代号为K14C,而中期改款后jvzquC41d0vjppfp0eun0ls1pqjf/|xt1dgtg8gtqr3doy4uut5vil4fgvgjn|42238:2;921AuvvnwUqwxdgFzrve34:5a22934<+vgovU{yj?dctl
6.新一代宝马X1:横置平台唯一真·轻混车关于新一代宝马X1系列的基本信息我们就不多赘述了,大家看图即可,简单说就是尺寸空间更大,用料配置更好。车款部分,该车提供48V轻混版、P2布局插混版以及纯电版三种动力可选,将在10月份率先在欧洲市场投放汽油版和柴油版(共四款),插混版和纯电版为后续车型,按照进度,预计2023年引入国产化。 jvzquC41c0~dc{3eqo4dp8fkmcnbq8nvgo524;>;574ivvq
7.48V轻混系统故障投诉频发,多款车型受影响路虎发现运动版在榜单上位列第四,其投诉问题广泛且严重。除了48V轻混系统引发的故障外,该车还暴露出下摆臂故障、前后桥悬挂系统异响、发动机怠速不稳抖动以及行驶过程中突然熄火等诸多问题。这些投诉表明,路虎的产品问题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涉及面广,对考虑购买该品牌的消费者而言,确实需要谨慎对待并做好充分准备。 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82:94;=;35>:9@=:;:4ivvq
8.图关于48V轻混的想法凯迪拉克XT5论坛小弟昂科威PULS都已经取消了48V轻混了,xt5是不是也快了?jvzquC41en{ccsfz0c{uqqtog0ipo7hp1dht1}mtgcj0:<=dce95fj>67e;81:6225=57?23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