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问界ro的十大忠告

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278条内容

洪川说车V

综合来看,问界M7与理想L7都是目前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中大型增程式SUV,但它们各有侧重,适合不同类型的家庭用户。相比之下,问界M7的优势在于座位数、辅助驾驶功能和动力表现,而理想L7则凭借对家用场景的深刻洞察,在车内娱乐功能和乘坐舒适度上有一定优势,而两车具体怎么选择,还需根据用户自身的需求决定。

汽车行家

问界在新零售模式创新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形成了独特的"体验-转化-服务"闭环。

1)体验式营销创新

场景化展示:在门店内打造不同的生活场景,如家庭出行、商务接待、户外探险等,让客户直观感受产品的使用场景

跨界合作:与高端商场、酒店、会所等合作,举办品鉴会、试驾活动,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社群运营:建立车主社群,定期组织自驾游、亲子活动等,增强品牌粘性

2)服务模式创新

上门试驾:为不便到店的客户提供上门试驾服务,提升购车便利性

一站式服务:整合保险、上牌、贴膜等增值服务,客户只需在门店即可完成所有手续

远程服务:通过OTA升级、远程诊断等技术,减少客户到店次数

3)会员体系建设。问界建立了完善的会员体系,根据消费金额、推荐成功次数等指标划分会员等级,提供差异化服务。

3、销售数字化创新

面对传统销售模式的挑战,问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数据驱动决策"的新型销售模式。

1)电商平台布局。2025年,鸿蒙智行正式入驻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上架了享界S9、问界新M7、智界R7等热门车型。这标志着问界从纯线下销售向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转变。电商平台不仅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能够触达年轻消费群体,提升品牌的数字化形象。

2)智能座舱体验升级。打造了沉浸式的产品体验。

a、问界M9搭载的鸿蒙智能座舱支持五屏联动,包括15.6英寸中控屏、16英寸副驾娱乐屏与AR-HUD抬头显示系统

b、AR-HUD视场角达到180°×50°,将传统仪表信息扩展成沉浸式导航剧场

c、2025款车型更是搭载了盘古汽车大模型,实现虹膜追踪、AR全景路书、虚拟分身等创新交互

3)智能化销售工具应用

a、智能推荐系统:基于客户浏览历史和偏好,精准推荐车型和配置

b、虚拟试驾:通过VR技术让客户在店内体验不同路况下的驾驶感受

c、智能客服:AI客服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解答客户疑问

d、数据分析平台:实时监控各门店的客流、转化率、销售进度等关键指标

4)全链路数字化管理

a、进店扫码登记。自动记录客户信息和偏好

c、在线下单平台。支持个性化配置和在线支付

d、交付进度查询。客户可实时了解车辆生产和运输状态

4、问界渠道扩张创新

面对市场竞争和渠道挑战,问界在2025年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扩张策略:

1)渠道下沉战略

启动"千店计划",目标在2025年底前将门店数量扩展到1000家

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通过"豪华展厅翻牌+县域专营店"模式快速渗透

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利用其本土资源优势

2)经销商招募创新

降低准入门槛。取消高额保证金要求,采用轻资产模式

灵活合作方式。提供直营、加盟、代理等多种合作模式

专项支持政策。为新加入的经销商提供培训、营销、资金等全方位支持

3)门店形态创新

城市展厅:位于城市核心商圈,面积200-500平方米,主打品牌展示和体验

交付中心:位于城市边缘,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专注于车辆交付和售后

移动展厅:利用改装车辆,定期到社区、商圈巡展,扩大品牌影响力

体验中心2.0:升级现有华为门店,增加试驾预约、在线下单等功能

4)国际化布局

2025年重点布局欧洲市场,首先进入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

针对海外市场特点,推出右舵版本和符合当地法规的车型

三、 渠道网络布局与用户分析

1、问界渠道网络覆盖度

根据最新数据,问界门店覆盖全国220多个城市

1)一线城市高密度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门店数量众多,且多位于核心商圈。例如,上海拥有包括南京东路旗舰店、张江授权中心在内的多家重点门店。

2)二三线城市快速渗透。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基本实现全覆盖。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问界品牌线下网点已覆盖全国95%以上的地级市。

3)下沉市场仍有提升空间。目前三四线城市主要通过经销商模式覆盖,门店数量相对较少。2025年,问界启动"豪华展厅翻牌+县域专营店"双引擎策略,加速向县域市场渗透。

从区域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门店密度最高,中西部地区正在快速追赶。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问界已建立起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2、 渠道结构布局与销售效率

截至2025年10月,问界渠道体系呈现出"三层次、多类型"的复杂结构:

1)体验中心销售效率偏低。依托华为原有门店改造,数量超过710家。由于面积限制和功能定位,体验中心的单店销量明显低于用户中心。2023年7-8月数据显示,用户中心订单较多,达到十几台,而商超店(体验中心)仅为个位数。2025年4月的数据更为严峻,店均月销量仅约17辆,远低于50辆的目标。

2)用户中心销售数据突出。分为AITO用户中心和鸿蒙智行用户中心两类。根据最新数据,问界用户中心数量超过290家,其中AITO用户中心约280家,鸿蒙智行用户中心超过160家。优秀用户中心月销量可达100-200台,如某新店2024年平均月销量达到200台,售后每月产值200万元,全年纯利超过1500万元。北京地区两家用户中心在2023年十一假期结束时,累计大定订单均超过100台,深圳、杭州的门店最多有超过200台大定。

3)独立门店潜力初显。分网后出现的新模式。截至2025年1月,问界已建立超过270家独立门店。这类门店通常规模较大,能够提供完整的品牌体验。独立门店展现出良好的销售潜力,这些门店专注于问界品牌,能够提供完整的品牌体验,销售效率介于用户中心和体验中心之间。

从运营数据看,用户中心虽然数量少(约280家),但贡献了近一半的销量,效率明显高于体验中心(900多家)。造成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

门店定位不同。用户中心承担全流程服务,而体验中心主要负责引流

目标客群差异。体验中心客流以华为手机用户为主,用户中心吸引的是明确购车意向客户

资源配置不均。用户中心在人员、展车、试驾车等方面配置更充足

1)问界车主呈现出以下特征

a、华为手机用户转化是最主要客源。数据显示,73%的问界车主因华为门店体验而下单;43%的进店消费者因购买手机时被问界展车吸引;17%的客户直接通过华为商城下单。问界M7客户中,62%来自手机用户转化。

b、品牌自有客流占比约20-30%。主要包括通过广告、口碑传播、主动搜索等方式了解问界品牌的客户。这部分客户购车意向明确,转化率较高。

c、渠道引流贡献不容忽视。华为门店贡献了37%的销量,体验转化率达19%,相当于每5个进店顾客中有1个下单。2023年,华为门店客流量同比增长3倍,直接带动了问界销量的提升。

客流转化率方面呈现出复杂的图景。一方面,问界通过华为门店实现了15%的转化率,远高于行业平均的5%;另一方面,不同时期和不同渠道的转化率波动较大。2025年的数据显示,部分门店转化率降至11%,获客成本上升52%。

3)客流转化机制

从客流到订单的转化过程存在多个关键节点:

每个环节的转化率都影响最终的销售效率。问界通过优化门店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数字化营销等手段,持续改善转化漏斗各环节的表现。

4、客户满意度与品牌忠诚度

问界在客户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成绩。根据最新数据,问界用户满意度达到96%,这一数字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极为罕见。

1)净推荐值(NPS)表现卓越。2024年上半年,问界品牌NPS达到83.7%,位列行业第一。其他时期的统计数据略有差异:2024年下半年为82.0%,问界M7用户NPS高达84.5%,问界M9更是以85.2的NPS值位列中大型及以上SUV车型第一。

NPS的计算方法是推荐者比例减去贬损者比例,反映了用户的忠诚度和口碑传播意愿。问界80%以上的NPS值意味着,每10个用户中就有8个愿意向他人推荐问界产品,这种口碑效应是问界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高表现在:

a、产品力过硬:鸿蒙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豪华配置等获得用户认可

b、服务体验优质:从看车、试驾到交付、售后的全流程服务获得好评

c、品牌价值认同:华为品牌背书和技术实力赢得用户信任

d、社群氛围良好:车主社群活跃度高,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文化

四、经销商投资成本测算

1、初始投资成本构成与标准

问界经销商的初始投资成本因门店类型和建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以C级用户中心为例测算。C级用户中心的初始投入金额至少在2000万元,这与传统豪华品牌在二线城市的平均建店成本相当。具体构成如下:

赛力斯为经销商提供了最高500万元的建店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同时,问界采用"轻资产"模式,经销商无需承担高昂的建店成本,通过模块化展厅设计大幅降低了初始投资。

2、运营成本结构与月度支出

问界经销商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综合计算,一家标准的问界用户中心月度运营成本约为80-120万元。这一成本水平与传统豪华品牌4S店相当,但由于问界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大大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成本。

3、 不同规模门店投资对比

问界经销商体系分为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两大类,用户中心按照规模和功能分为S、A、B、C四个等级。不同等级门店的投资规模和功能定位存在显著差异:

以中升集团的布局为例,该公司计划2025年初开设约40家问界经销店,主要通过改造现有BBA门店实现。中升广州宝马领创店、西安中升汇宝宝马4S店、浙江中升锦澳奥迪等都已完成改造,换上AITO问界标识。这种"存量改造"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投资成本,还充分利用了原有门店的优质地段和成熟设施。

永达汽车的策略则更加激进,计划到2025年1季度运营30家问界门店,从现有的7家扩展到30家,扩张速度惊人。这种快速扩张背后,反映出头部经销商集团对问界品牌前景的看好,以及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的把握。

五、经销商收益机制与盈利模型

1、销售返利体系详解

根据最新的商务政策,问界为经销商提供了多层次的返利结构:

问界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经销商不拥有车辆所有权,车辆定价和优惠均由厂家统一制定。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经销商无需承担库存风险,资金占用少,经营风险大大降低。

2、售后业务盈利贡献

根据2024年的数据,问界售后服务收入达40多亿元(2023年为20多亿元),毛利率高达41%,超过整车销售的毛利率。

售后业务的盈利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配件销售模式创新。问界采用"平进平出"的配件销售策略,厂家以50元供应的配件,门店也以50元出售,没有传统的进销差价。但这种模式通过厂家返点机制实现盈利,返点比例在20%-38%之间浮动,直接决定了门店的利润水平。以25万元月配件销售额计算,不同门店因返点差异,利润相差可达4万元。

2)工时费收入稳定。叠加工时费后,售后部门的综合毛利率可超过40%。按照行业标准,新能源汽车的工时费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这为经销商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3)售后产值增长迅速。根据实际案例,某问界门店售后月产值达到200万元,按照40%的毛利率计算,月毛利可达80万元。另有门店售后月平均产值100万元,上半年仅售后业务就贡献了可观的利润。

随着问界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售后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4年底问界保有量约55万辆,预计2025年底将达到100万辆。按照单车年售后收入4000元计算(比BBA高500元),100万辆的保有量将带来40亿元的售后市场规模,为经销商提供了巨大的盈利空间。

3、 不同销量规模下的盈亏平衡

基于标准C级用户中心(投资2000万元)的经营情况:

50台/月的盈亏平衡分析:当月销量达到50台时,销售收入约2000万元(以平均单价40万元计算),销售毛利90万元(4.5%返佣)。加上售后产值50万元,总收入140万元。扣除月度运营成本100万元,月净利润40万元。按照2000万元的初始投资计算,投资回收期为50个月,约4年2个月。

100台/月的盈利分析:当月销量达到100台时,各项指标都有显著改善。销售收入4000万元,销售毛利180万元,售后产值100万元,总收入280万元。扣除成本110万元,月净利润170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11.8个月,不到1年即可收回投资。

200台/月的超额盈利:这是许多成功门店的实际经营水平。某问界门店2024年平均月销量200台,售后每月产值200万,全年纯利超过1500万元。按照这一水平计算,月净利润可达430万元,投资回收期仅4.7个月。

六、渠道冲突与管理挑战

1、经销商盈利困境与满意度下降

经销商体系健康发展是问界渠道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当前经销商普遍面临盈利困境。

1)盈利水平大幅下滑。2023年,代理问界的经销商普遍赚了不少钱,但2024年情况急转直下。经销商反映"华为不会让他们挣太多钱,只是意思一点点"。

新车毛利率从2023年的7%降至2024年的4.5%

代理费从2023年的约6.5%降至2024年的3.2%左右

单车利润仅为车价的4.5%,在完成满意度考核后才能获得

2)成本压力持续增加

建店成本高。从豪华品牌翻建的门店,改造费用约100万元/家

运营成本高。2000平方米的门店月租金可能超过50万元

人员成本高。月销量超100台的门店需配备1店长+3主管+12-15名销售

3)考核机制严苛。经销商的盈利高度依赖厂家返点,返点比例在20%-38%之间浮动,相差18个百分点。返点的多少取决于多项考核指标,包括销量完成率、客户满意度、服务标准执行情况等,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会影响最终收益。

4)市场环境恶化。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显示,52.6%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仅29.9%实现盈利,经销商对主机厂的满意度创下14年来最低值。这种行业性困境也影响到了问界经销商的信心。

2、华为与赛力斯的权责划分争议

2024年8月分网后,双方的权责划分更加明确:赛力斯获得问界商标所有权,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

赛力斯负责:独立门店的建设和运营;AITO用户中心的管理;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

华为负责:鸿蒙智行用户中心的运营;体验中心的管理;技术支持和品牌赋能

汽车行家

然而,问界品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3月销量同比下滑超40%,3月销量仅占新势力总销量的4.2%,较2024年同期的12%大幅缩水。与此同时,华为"鸿蒙智行"生态已从"四界"扩展到"五界",问界的独占性优势正在削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问界经销商的投资前景和盈利模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一、问界品牌发展与产品体系

1、问界品牌合作之路

2021年品牌诞生。12月赛力斯发布AITO(中文名问界)品牌,同月推出首款车型问界M5,标志着品牌正式开启征程。

2022年初步成长。问界M5交付87天累计破万,创相关纪录;同年推出问界M7和首款纯电车型问界M5 EV,8月交付量首次破万,后续实现连续两月破万的成绩。

2023年技术与规模升级。全系升级HarmonyOS 3,15个月实现10万辆量产车下线;成立销服联合工作组深化合作,并发布问界新M7,亮相旗舰车型问界M9。

2024年销量登顶。1月首次成为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月销量冠军,3月蝉联销冠;问界M9、新M7分别拿下50万以上、新势力车型销量第一,智驾功能也持续优化迭代。

2025年持续扩张。截至7月全系累计交付超70万台,M8、M9稳居40万、50万元级销冠;推出问界新M5 Ultra并开启预订,多款车型亮相成都车展,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

2、问界产品体系

问界产品均搭载鸿蒙智能座舱与华为智驾系统,以SUV为主,精准覆盖20 - 50万以上不同消费需求的市场

二、问界渠道的模式创新

1、渠道体系的演进

第一阶段(2022-2023年)为快速建设期,借助华为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渠道优势,问界通过改造华为门店建立体验中心,同时由赛力斯负责建设用户中心,形成了"体验中心+用户中心"的双轨制格局。截至2023年6月底,问界销售网点达到1109家,其中用户中心206家,体验中心903家。

第二阶段(2023年7月-2024年7月)为联合管理期。2023年7月,华为与赛力斯成立"AITO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由华为主导,全面负责营销、销售、交付、服务等业务的端到端管理。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从松散合作转向深度融合,有效解决了前期存在的渠道冲突问题。

第三阶段(2024年8月至今)为分网独立期。2024年8月,赛力斯开启车企独立渠道与华为渠道同时经营问界品牌的模式,问界正式走上分网之路。2024年10月,华为将问界商标所有权转让给赛力斯,进一步明确了双方的权责边界。

2、渠道模式建设创新

问界在新零售模式创新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形成了独特的"体验-转化-服务"闭环。

1)体验式营销创新

场景化展示:在门店内打造不同的生活场景,如家庭出行、商务接待、户外探险等,让客户直观感受产品的使用场景

跨界合作:与高端商场、酒店、会所等合作,举办品鉴会、试驾活动,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社群运营:建立车主社群,定期组织自驾游、亲子活动等,增强品牌粘性

2)服务模式创新

上门试驾:为不便到店的客户提供上门试驾服务,提升购车便利性

一站式服务:整合保险、上牌、贴膜等增值服务,客户只需在门店即可完成所有手续

远程服务:通过OTA升级、远程诊断等技术,减少客户到店次数

3)会员体系建设。问界建立了完善的会员体系,根据消费金额、推荐成功次数等指标划分会员等级,提供差异化服务。

3、销售数字化创新

面对传统销售模式的挑战,问界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数据驱动决策"的新型销售模式。

1)电商平台布局。2025年,鸿蒙智行正式入驻天猫、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上架了享界S9、问界新M7、智界R7等热门车型。这标志着问界从纯线下销售向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转变。电商平台不仅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能够触达年轻消费群体,提升品牌的数字化形象。

2)智能座舱体验升级。打造了沉浸式的产品体验。

a、问界M9搭载的鸿蒙智能座舱支持五屏联动,包括15.6英寸中控屏、16英寸副驾娱乐屏与AR-HUD抬头显示系统

b、AR-HUD视场角达到180°×50°,将传统仪表信息扩展成沉浸式导航剧场

c、2025款车型更是搭载了盘古汽车大模型,实现虹膜追踪、AR全景路书、虚拟分身等创新交互

3)智能化销售工具应用

a、智能推荐系统:基于客户浏览历史和偏好,精准推荐车型和配置

b、虚拟试驾:通过VR技术让客户在店内体验不同路况下的驾驶感受

c、智能客服:AI客服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解答客户疑问

d、数据分析平台:实时监控各门店的客流、转化率、销售进度等关键指标

4)全链路数字化管理

a、进店扫码登记。自动记录客户信息和偏好

c、在线下单平台。支持个性化配置和在线支付

d、交付进度查询。客户可实时了解车辆生产和运输状态

4、问界渠道扩张创新

面对市场竞争和渠道挑战,问界在2025年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扩张策略:

1)渠道下沉战略

启动"千店计划",目标在2025年底前将门店数量扩展到1000家

重点布局三四线城市,通过"豪华展厅翻牌+县域专营店"模式快速渗透

与当地经销商合作,利用其本土资源优势

2)经销商招募创新

降低准入门槛。取消高额保证金要求,采用轻资产模式

灵活合作方式。提供直营、加盟、代理等多种合作模式

专项支持政策。为新加入的经销商提供培训、营销、资金等全方位支持

3)门店形态创新

城市展厅:位于城市核心商圈,面积200-500平方米,主打品牌展示和体验

交付中心:位于城市边缘,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专注于车辆交付和售后

移动展厅:利用改装车辆,定期到社区、商圈巡展,扩大品牌影响力

体验中心2.0:升级现有华为门店,增加试驾预约、在线下单等功能

4)国际化布局

2025年重点布局欧洲市场,首先进入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

针对海外市场特点,推出右舵版本和符合当地法规的车型

三、 渠道网络布局与用户分析

1、问界渠道网络覆盖度

根据最新数据,问界门店覆盖全国220多个城市

1)一线城市高密度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门店数量众多,且多位于核心商圈。例如,上海拥有包括南京东路旗舰店、张江授权中心在内的多家重点门店。

2)二三线城市快速渗透。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基本实现全覆盖。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问界品牌线下网点已覆盖全国95%以上的地级市。

3)下沉市场仍有提升空间。目前三四线城市主要通过经销商模式覆盖,门店数量相对较少。2025年,问界启动"豪华展厅翻牌+县域专营店"双引擎策略,加速向县域市场渗透。

从区域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门店密度最高,中西部地区正在快速追赶。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问界已建立起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2、 渠道结构布局与销售效率

截至2025年10月,问界渠道体系呈现出"三层次、多类型"的复杂结构:

1)体验中心销售效率偏低。依托华为原有门店改造,数量超过710家。由于面积限制和功能定位,体验中心的单店销量明显低于用户中心。2023年7-8月数据显示,用户中心订单较多,达到十几台,而商超店(体验中心)仅为个位数。2025年4月的数据更为严峻,店均月销量仅约17辆,远低于50辆的目标。

2)用户中心销售数据突出。分为AITO用户中心和鸿蒙智行用户中心两类。根据最新数据,问界用户中心数量超过290家,其中AITO用户中心约280家,鸿蒙智行用户中心超过160家。优秀用户中心月销量可达100-200台,如某新店2024年平均月销量达到200台,售后每月产值200万元,全年纯利超过1500万元。北京地区两家用户中心在2023年十一假期结束时,累计大定订单均超过100台,深圳、杭州的门店最多有超过200台大定。

3)独立门店潜力初显。分网后出现的新模式。截至2025年1月,问界已建立超过270家独立门店。这类门店通常规模较大,能够提供完整的品牌体验。独立门店展现出良好的销售潜力,这些门店专注于问界品牌,能够提供完整的品牌体验,销售效率介于用户中心和体验中心之间。

从运营数据看,用户中心虽然数量少(约280家),但贡献了近一半的销量,效率明显高于体验中心(900多家)。造成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

门店定位不同。用户中心承担全流程服务,而体验中心主要负责引流

目标客群差异。体验中心客流以华为手机用户为主,用户中心吸引的是明确购车意向客户

资源配置不均。用户中心在人员、展车、试驾车等方面配置更充足

1)问界车主呈现出以下特征

a、华为手机用户转化是最主要客源。数据显示,73%的问界车主因华为门店体验而下单;43%的进店消费者因购买手机时被问界展车吸引;17%的客户直接通过华为商城下单。问界M7客户中,62%来自手机用户转化。

b、品牌自有客流占比约20-30%。主要包括通过广告、口碑传播、主动搜索等方式了解问界品牌的客户。这部分客户购车意向明确,转化率较高。

c、渠道引流贡献不容忽视。华为门店贡献了37%的销量,体验转化率达19%,相当于每5个进店顾客中有1个下单。2023年,华为门店客流量同比增长3倍,直接带动了问界销量的提升。

客流转化率方面呈现出复杂的图景。一方面,问界通过华为门店实现了15%的转化率,远高于行业平均的5%;另一方面,不同时期和不同渠道的转化率波动较大。2025年的数据显示,部分门店转化率降至11%,获客成本上升52%。

3)客流转化机制

从客流到订单的转化过程存在多个关键节点:

每个环节的转化率都影响最终的销售效率。问界通过优化门店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数字化营销等手段,持续改善转化漏斗各环节的表现。

4、客户满意度与品牌忠诚度

问界在客户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成绩。根据最新数据,问界用户满意度达到96%,这一数字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极为罕见。

1)净推荐值(NPS)表现卓越。2024年上半年,问界品牌NPS达到83.7%,位列行业第一。其他时期的统计数据略有差异:2024年下半年为82.0%,问界M7用户NPS高达84.5%,问界M9更是以85.2的NPS值位列中大型及以上SUV车型第一。

NPS的计算方法是推荐者比例减去贬损者比例,反映了用户的忠诚度和口碑传播意愿。问界80%以上的NPS值意味着,每10个用户中就有8个愿意向他人推荐问界产品,这种口碑效应是问界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高表现在:

a、产品力过硬:鸿蒙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豪华配置等获得用户认可

b、服务体验优质:从看车、试驾到交付、售后的全流程服务获得好评

c、品牌价值认同:华为品牌背书和技术实力赢得用户信任

d、社群氛围良好:车主社群活跃度高,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文化

四、经销商投资成本测算

1、初始投资成本构成与标准

问界经销商的初始投资成本因门店类型和建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以C级用户中心为例测算。C级用户中心的初始投入金额至少在2000万元,这与传统豪华品牌在二线城市的平均建店成本相当。具体构成如下:

赛力斯为经销商提供了最高500万元的建店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同时,问界采用"轻资产"模式,经销商无需承担高昂的建店成本,通过模块化展厅设计大幅降低了初始投资。

2、运营成本结构与月度支出

问界经销商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综合计算,一家标准的问界用户中心月度运营成本约为80-120万元。这一成本水平与传统豪华品牌4S店相当,但由于问界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大大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成本。

3、 不同规模门店投资对比

问界经销商体系分为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两大类,用户中心按照规模和功能分为S、A、B、C四个等级。不同等级门店的投资规模和功能定位存在显著差异:

以中升集团的布局为例,该公司计划2025年初开设约40家问界经销店,主要通过改造现有BBA门店实现。中升广州宝马领创店、西安中升汇宝宝马4S店、浙江中升锦澳奥迪等都已完成改造,换上AITO问界标识。这种"存量改造"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投资成本,还充分利用了原有门店的优质地段和成熟设施。

永达汽车的策略则更加激进,计划到2025年1季度运营30家问界门店,从现有的7家扩展到30家,扩张速度惊人。这种快速扩张背后,反映出头部经销商集团对问界品牌前景的看好,以及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的把握。

五、经销商收益机制与盈利模型

1、销售返利体系详解

根据最新的商务政策,问界为经销商提供了多层次的返利结构:

问界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经销商不拥有车辆所有权,车辆定价和优惠均由厂家统一制定。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经销商无需承担库存风险,资金占用少,经营风险大大降低。

2、售后业务盈利贡献

根据2024年的数据,问界售后服务收入达40多亿元(2023年为20多亿元),毛利率高达41%,超过整车销售的毛利率。

售后业务的盈利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配件销售模式创新。问界采用"平进平出"的配件销售策略,厂家以50元供应的配件,门店也以50元出售,没有传统的进销差价。但这种模式通过厂家返点机制实现盈利,返点比例在20%-38%之间浮动,直接决定了门店的利润水平。以25万元月配件销售额计算,不同门店因返点差异,利润相差可达4万元。

2)工时费收入稳定。叠加工时费后,售后部门的综合毛利率可超过40%。按照行业标准,新能源汽车的工时费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这为经销商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3)售后产值增长迅速。根据实际案例,某问界门店售后月产值达到200万元,按照40%的毛利率计算,月毛利可达80万元。另有门店售后月平均产值100万元,上半年仅售后业务就贡献了可观的利润。

随着问界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售后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4年底问界保有量约55万辆,预计2025年底将达到100万辆。按照单车年售后收入4000元计算(比BBA高500元),100万辆的保有量将带来40亿元的售后市场规模,为经销商提供了巨大的盈利空间。

3、 不同销量规模下的盈亏平衡

基于标准C级用户中心(投资2000万元)的经营情况:

50台/月的盈亏平衡分析:当月销量达到50台时,销售收入约2000万元(以平均单价40万元计算),销售毛利90万元(4.5%返佣)。加上售后产值50万元,总收入140万元。扣除月度运营成本100万元,月净利润40万元。按照2000万元的初始投资计算,投资回收期为50个月,约4年2个月。

100台/月的盈利分析:当月销量达到100台时,各项指标都有显著改善。销售收入4000万元,销售毛利180万元,售后产值100万元,总收入280万元。扣除成本110万元,月净利润170万元。投资回收期缩短至11.8个月,不到1年即可收回投资。

200台/月的超额盈利:这是许多成功门店的实际经营水平。某问界门店2024年平均月销量200台,售后每月产值200万,全年纯利超过1500万元。按照这一水平计算,月净利润可达430万元,投资回收期仅4.7个月。

六、渠道冲突与管理挑战

1、经销商盈利困境与满意度下降

经销商体系健康发展是问界渠道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当前经销商普遍面临盈利困境。

1)盈利水平大幅下滑。2023年,代理问界的经销商普遍赚了不少钱,但2024年情况急转直下。经销商反映"华为不会让他们挣太多钱,只是意思一点点"。

新车毛利率从2023年的7%降至2024年的4.5%

代理费从2023年的约6.5%降至2024年的3.2%左右

单车利润仅为车价的4.5%,在完成满意度考核后才能获得

2)成本压力持续增加

建店成本高。从豪华品牌翻建的门店,改造费用约100万元/家

运营成本高。2000平方米的门店月租金可能超过50万元

人员成本高。月销量超100台的门店需配备1店长+3主管+12-15名销售

3)考核机制严苛。经销商的盈利高度依赖厂家返点,返点比例在20%-38%之间浮动,相差18个百分点。返点的多少取决于多项考核指标,包括销量完成率、客户满意度、服务标准执行情况等,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会影响最终收益。

4)市场环境恶化。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查显示,52.6%的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仅29.9%实现盈利,经销商对主机厂的满意度创下14年来最低值。这种行业性困境也影响到了问界经销商的信心。

2、华为与赛力斯的权责划分争议

2024年8月分网后,双方的权责划分更加明确:赛力斯获得问界商标所有权,成立独立的销售公司

赛力斯负责:独立门店的建设和运营;AITO用户中心的管理;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

华为负责:鸿蒙智行用户中心的运营;体验中心的管理;技术支持和品牌赋能

然而,这种划分仍存在争议:

1)利益分配机制的博弈。虽然赛力斯已收购"问界"商标,但华为仍深度参与品牌运营。双方在渠道分成比例(据传10%-15%)、品牌定位等方面存在潜在分歧。2024年赛力斯向华为支付的采购款达420亿元,占总营收近30%,这种高比例的费用支出严重挤压了利润空间。华为从每辆问界车中抽取10%的利润,2024年分走超过6亿元,而技术研发投入仍由赛力斯承担。这种"技术入股"模式在初期帮助问界快速成长,但随着销量增长,赛力斯对利润分配的不满情绪日益明显。

2)华为战略重心转移风险。随着鸿蒙智行"五界"格局的形成,华为的资源和注意力被多方分食。2025年鸿蒙座舱4.0的首发权被阿维塔夺取,门店黄金展位也开始让给智界R7、享界S9等新品牌。这种资源稀释直接影响了问界的市场竞争力,2025年一季度问界M5单月仅卖出1765辆,M7销量腰斩。

3)合作模式变化风险。华为明确表示不会亲自下场造车,而是通过技术输出和品牌赋能实现跨界合作。这种定位决定了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始终存在变数。若华为加大对HI模式(仅提供技术,不参与销售)的资源倾斜,或进一步扩大智选车合作车企数量,赛力斯的"优先合作地位"可能被削弱。

七、未来发展预测

1、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研判

基于对市场环境的深入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几年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突破2000万辆,中国市场占比超30%

汽车行家

交付中心:位于城市边缘,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专注于车辆交付和售后

移动展厅:利用改装车辆,定期到社区、商圈巡展,扩大品牌影响力

体验中心2.0:升级现有华为门店,增加试驾预约、在线下单等功能

4)国际化布局

2025年重点布局欧洲市场,首先进入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

针对海外市场特点,推出右舵版本和符合当地法规的车型

三、 渠道网络布局与用户分析

1、问界渠道网络覆盖度

根据最新数据,问界门店覆盖全国220多个城市

1)一线城市高密度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门店数量众多,且多位于核心商圈。例如,上海拥有包括南京东路旗舰店、张江授权中心在内的多家重点门店。

2)二三线城市快速渗透。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基本实现全覆盖。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问界品牌线下网点已覆盖全国95%以上的地级市。

3)下沉市场仍有提升空间。目前三四线城市主要通过经销商模式覆盖,门店数量相对较少。2025年,问界启动"豪华展厅翻牌+县域专营店"双引擎策略,加速向县域市场渗透。

从区域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门店密度最高,中西部地区正在快速追赶。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接受度较高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问界已建立起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2、 渠道结构布局与销售效率

截至2025年10月,问界渠道体系呈现出"三层次、多类型"的复杂结构:

1)体验中心销售效率偏低。依托华为原有门店改造,数量超过710家。由于面积限制和功能定位,体验中心的单店销量明显低于用户中心。2023年7-8月数据显示,用户中心订单较多,达到十几台,而商超店(体验中心)仅为个位数。2025年4月的数据更为严峻,店均月销量仅约17辆,远低于50辆的目标。

2)用户中心销售数据突出。分为AITO用户中心和鸿蒙智行用户中心两类。根据最新数据,问界用户中心数量超过290家,其中AITO用户中心约280家,鸿蒙智行用户中心超过160家。优秀用户中心月销量可达100-200台,如某新店2024年平均月销量达到200台,售后每月产值200万元,全年纯利超过1500万元。北京地区两家用户中心在2023年十一假期结束时,累计大定订单均超过100台,深圳、杭州的门店最多有超过200台大定。

3)独立门店潜力初显。分网后出现的新模式。截至2025年1月,问界已建立超过270家独立门店。这类门店通常规模较大,能够提供完整的品牌体验。独立门店展现出良好的销售潜力,这些门店专注于问界品牌,能够提供完整的品牌体验,销售效率介于用户中心和体验中心之间。

从运营数据看,用户中心虽然数量少(约280家),但贡献了近一半的销量,效率明显高于体验中心(900多家)。造成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

门店定位不同。用户中心承担全流程服务,而体验中心主要负责引流

目标客群差异。体验中心客流以华为手机用户为主,用户中心吸引的是明确购车意向客户

资源配置不均。用户中心在人员、展车、试驾车等方面配置更充足

1)问界车主呈现出以下特征

a、华为手机用户转化是最主要客源。数据显示,73%的问界车主因华为门店体验而下单;43%的进店消费者因购买手机时被问界展车吸引;17%的客户直接通过华为商城下单。问界M7客户中,62%来自手机用户转化。

b、品牌自有客流占比约20-30%。主要包括通过广告、口碑传播、主动搜索等方式了解问界品牌的客户。这部分客户购车意向明确,转化率较高。

c、渠道引流贡献不容忽视。华为门店贡献了37%的销量,体验转化率达19%,相当于每5个进店顾客中有1个下单。2023年,华为门店客流量同比增长3倍,直接带动了问界销量的提升。

客流转化率方面呈现出复杂的图景。一方面,问界通过华为门店实现了15%的转化率,远高于行业平均的5%;另一方面,不同时期和不同渠道的转化率波动较大。2025年的数据显示,部分门店转化率降至11%,获客成本上升52%。

3)客流转化机制

从客流到订单的转化过程存在多个关键节点:

每个环节的转化率都影响最终的销售效率。问界通过优化门店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数字化营销等手段,持续改善转化漏斗各环节的表现。

4、客户满意度与品牌忠诚度

问界在客户满意度方面取得了行业领先的成绩。根据最新数据,问界用户满意度达到96%,这一数字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极为罕见。

1)净推荐值(NPS)表现卓越。2024年上半年,问界品牌NPS达到83.7%,位列行业第一。其他时期的统计数据略有差异:2024年下半年为82.0%,问界M7用户NPS高达84.5%,问界M9更是以85.2的NPS值位列中大型及以上SUV车型第一。

NPS的计算方法是推荐者比例减去贬损者比例,反映了用户的忠诚度和口碑传播意愿。问界80%以上的NPS值意味着,每10个用户中就有8个愿意向他人推荐问界产品,这种口碑效应是问界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满意度和品牌忠诚度高表现在:

a、产品力过硬:鸿蒙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豪华配置等获得用户认可

b、服务体验优质:从看车、试驾到交付、售后的全流程服务获得好评

c、品牌价值认同:华为品牌背书和技术实力赢得用户信任

d、社群氛围良好:车主社群活跃度高,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文化

四、经销商投资成本测算

1、初始投资成本构成与标准

问界经销商的初始投资成本因门店类型和建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

以C级用户中心为例测算。C级用户中心的初始投入金额至少在2000万元,这与传统豪华品牌在二线城市的平均建店成本相当。具体构成如下:

赛力斯为经销商提供了最高500万元的建店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同时,问界采用"轻资产"模式,经销商无需承担高昂的建店成本,通过模块化展厅设计大幅降低了初始投资。

2、运营成本结构与月度支出

问界经销商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综合计算,一家标准的问界用户中心月度运营成本约为80-120万元。这一成本水平与传统豪华品牌4S店相当,但由于问界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大大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成本。

3、 不同规模门店投资对比

问界经销商体系分为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两大类,用户中心按照规模和功能分为S、A、B、C四个等级。不同等级门店的投资规模和功能定位存在显著差异:

以中升集团的布局为例,该公司计划2025年初开设约40家问界经销店,主要通过改造现有BBA门店实现。中升广州宝马领创店、西安中升汇宝宝马4S店、浙江中升锦澳奥迪等都已完成改造,换上AITO问界标识。这种"存量改造"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投资成本,还充分利用了原有门店的优质地段和成熟设施。

永达汽车的策略则更加激进,计划到2025年1季度运营30家问界门店,从现有的7家扩展到30家,扩张速度惊人。这种快速扩张背后,反映出头部经销商集团对问界品牌前景的看好,以及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的把握。

五、经销商收益机制与盈利模型

1、销售返利体系详解

根据最新的商务政策,问界为经销商提供了多层次的返利结构:

问界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经销商不拥有车辆所有权,车辆定价和优惠均由厂家统一制定。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经销商无需承担库存风险,资金占用少,经营风险大大降低。

2、售后业务盈利贡献

根据2024年的数据,问界售后服务收入达40多亿元(2023年为20多亿元),毛利率高达41%,超过整车销售的毛利率。

售后业务的盈利结构呈现以下特点:

1)配件销售模式创新。问界采用"平进平出"的配件销售策略,厂家以50元供应的配件,门店也以50元出售,没有传统的进销差价。但这种模式通过厂家返点机制实现盈利,返点比例在20%-38%之间浮动,直接决定了门店的利润水平。以25万元月配件销售额计算,不同门店因返点差异,利润相差可达4万元。

2)工时费收入稳定。叠加工时费后,售后部门的综合毛利率可超过40%。按照行业标准,新能源汽车的工时费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这为经销商带来了更高的收益。

3)售后产值增长迅速。根据实际案例,某问界门店售后月产值达到200万元,按照40%的毛利率计算,月毛利可达80万元。另有门店售后月平均产值100万元,上半年仅售后业务就贡献了可观的利润。

随着问界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售后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4年底问界保有量约55万辆,预计2025年底将达到100万辆。按照单车年售后收入4000元计算(比BBA高500元),100万辆的保有量将带来40亿元的售后市场规模,为经销商提供了巨大的盈利空间。

速度计

华为素来有一条坚定的原则,不上市。然而,智能汽车的战场风起云涌,研发要钱、建生态更要钱。不上市,虽然守住了定力,却也窄化了融资的路。

于是,当合作伙伴赛力斯先后登陆A股与港股,一个猜测自然浮出水面:华为是否在借赛力斯,“曲线”驶入资本的轨道?

要看清这个问题,得从资本联动的细节入手。

2024年,赛力斯有两步棋走得引人注目。

引望智能,承载着华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交易后华为仍掌控 80% 股权,赛力斯和长安系的阿维塔则各持有 10%。

这个结构很巧妙。华为依然主导技术,却通过引入车企作为股东,为汽车业务打开了一扇新的融资窗。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像在为这个猜想加注。

赛力斯港股上市时,公开发售超购约133倍,超过20万人申购,冻结资金逾1700亿港元。22家基石投资者合力认购近半发行股份,他们看中的,或许正是赛力斯作为目前唯一可公开交易的“华为汽车概念股”这一特殊身份。

尽管市盈率不低,但市场仍愿意为这份“华为含量”支付溢价。某种程度上,投资者是通过赛力斯,投出对华为智能汽车技术未的“信任票”。

根据财报,赛力斯计划将七成募资用于研发,重点投入智能电动、电池安全与自动驾驶,虽然表面是“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但实际仍将围绕华为技术体系展开。从这个角度看,资本正通过赛力斯,持续灌溉华为所深耕的技术土壤。

此外,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使得“借道合作”比直接出海上市更稳妥。华为不必亲自站到国际审查的聚光灯下,却仍能借合作伙伴之船,驶向资本的深水区。

有个关键点,支撑起这一切资本运作想象,那就是车BU业务本身开始走出泥潭。

华为车BU自2019年成立以来,一直强调“不造车”,要做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

但这个梦想很昂贵。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公开表示:“车BU必须独立,否则华为无法承受其长期亏损。”

2023年,该业务一度亏损约60亿元。转机出现在2024年,随着问界等车型销量走高,车BU在第一季度首次扭亏为盈。

盈利的曙光,为它未来的资本路径铺下了第一段实土。业务上的扭亏为盈,也使得其“平台化”生态模式跑得更加顺畅。

如今,华为的智能汽车技术正通过引望智能平台,输出给越来越多的车企。这套商业模式的价值,也随着“朋友圈”的扩大,通过赛力斯这样的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找到了通路。

最终,华为在没有打破“不上市”原则的前提下,巧妙地为自己打开了一扇资本的窗,为智能汽车这场持久战,备好了关键的资金。

速度计

2023年,该业务一度亏损约60亿元。转机出现在2024年,随着问界等车型销量走高,车BU在第一季度首次扭亏为盈。

速度计

引望智能,承载着华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技术,交易后华为仍掌控 80% 股权,赛力斯和长安系的阿维塔则各持有 10%。

这个结构很巧妙。华为依然主导技术,却通过引入车企作为股东,为汽车业务打开了一扇新的融资窗。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像在为这个猜想加注。

赛力斯港股上市时,公开发售超购约133倍,超过20万人申购,冻结资金逾1700亿港元。22家基石投资者合力认购近半发行股份,他们看中的,或许正是赛力斯作为目前唯一可公开交易的“华为汽车概念股”这一特殊身份。

尽管市盈率不低,但市场仍愿意为这份“华为含量”支付溢价。某种程度上,投资者是通过赛力斯,投出对华为智能汽车技术未的“信任票”。

根据财报,赛力斯计划将七成募资用于研发,重点投入智能电动、电池安全与自动驾驶,虽然表面是“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但实际仍将围绕华为技术体系展开。从这个角度看,资本正通过赛力斯,持续灌溉华为所深耕的技术土壤。

车门视车

其实,鸿蒙智行的高效,车主在提车伊始就已经感受到。为了确保车主尽快提车,鸿蒙智行提出“一小时提车”承诺:通过手续全面前置化,将传统冗长交车流程压缩至1小时内完成。此举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提车耗时”痛点,让提车日真正成为“喜悦日”。

这一服务理念无疑是领先时代的。不同于传统车企,鸿蒙智行构建了一套完备的服务体系,以“超预期”的主动式服务和“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理念一举打破了传统汽车售后服务效率低、维保不便等弊端,重塑了豪华品牌服务准则。

以暖心见真情

其实,鸿蒙智行的服务体系不仅重新定义了服务效率,也修正了服务视角,进而就容易让车主感受到:鸿蒙智行的服务是带着温度和情感的。

作为大额消费的汽车消费,不应该是“一锤子买卖”。鸿蒙智行用实际行动表明,车辆交付并非关系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车辆交付阶段,鸿蒙智行就承诺,交付新车严格按照PDI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出厂里程小于30公里,完成车辆清洁、电池充电至80%以上。而且在车辆交付过程中,鸿蒙智行还提供新车讲解服务,方便车主尽快熟悉车辆各项性能,以便车主提车后即可正常用车。

有意思的是,鸿蒙智行还推出了“趣享交付”场景化服务,交车现场支持个性化提车仪式定制。车主可以在车辆交付现场求婚、办纪念日,或来场生日会……将车辆交付与用户情感时刻深度融合,留下难忘的记忆。

提车之后,车主到店进行保养、检测等项目时,鸿蒙智行用户服务中心还暖心提供了餐饮、车主讲堂、手机贴膜等增值服务,让用户等待的时候更轻松一些,不再枯燥无味。

值得一提的是,鸿蒙智行还设立了“常回家看看”用户回馈,提供电池延保、轮胎保障、漆面维修等优惠权益。另外,部分门店还为提车满一周年的用户准备了贺卡与礼物,不经意间给车主一个小惊喜。

车门视车

晚间10点,前往鸿蒙智行用户中心给爱车做保养;假日长途旅行前,到鸿蒙智行用户中心免费进行车辆出行检测;深夜车辆无法行驶时,接受鸿蒙智行的免费道路救援服务……

这些车主日常用车中的点滴,只是鸿蒙智行服务的冰山一角。从交付开始,鸿蒙智行服务就已经深入到了车主用车、养车、出行的每个角落。用一句形象的比喻概括:鸿蒙智行“超预期”服务就像一张无形的网,为用户的整个拥车周期“兜底”。

老实说,鸿蒙智行的服务,是超出很多车主预期的。

很多人购车前就已经对鸿蒙智行的产品了如指掌。但鲜有人知,鸿蒙智行创立之初就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系统构建起覆盖时间、关怀、保障三大维度的全时全场景服务体系,以“超预期”的服务体验重新定义了高端汽车服务标准。

今年4月18日,鸿蒙智行启动了“星夜服务”。鸿蒙智行全国200多家用户服务中心的营业时间最晚延至24点,业务涵盖了基础保养、补胎、简单钣喷等项目。针对预约保养用户,如当晚未完工,提供次日同城 20 公里免费上门送车。事故车提供7×24小时接车服务。

其实,鸿蒙智行的高效,车主在提车伊始就已经感受到。为了确保车主尽快提车,鸿蒙智行提出“一小时提车”承诺:通过手续全面前置化,将传统冗长交车流程压缩至1小时内完成。此举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提车耗时”痛点,让提车日真正成为“喜悦日”。

这一服务理念无疑是领先时代的。不同于传统车企,鸿蒙智行构建了一套完备的服务体系,以“超预期”的主动式服务和“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理念一举打破了传统汽车售后服务效率低、维保不便等弊端,重塑了豪华品牌服务准则。

以暖心见真情

其实,鸿蒙智行的服务体系不仅重新定义了服务效率,也修正了服务视角,进而就容易让车主感受到:鸿蒙智行的服务是带着温度和情感的。

作为大额消费的汽车消费,不应该是“一锤子买卖”。鸿蒙智行用实际行动表明,车辆交付并非关系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车辆交付阶段,鸿蒙智行就承诺,交付新车严格按照PDI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出厂里程小于30公里,完成车辆清洁、电池充电至80%以上。而且在车辆交付过程中,鸿蒙智行还提供新车讲解服务,方便车主尽快熟悉车辆各项性能,以便车主提车后即可正常用车。

有意思的是,鸿蒙智行还推出了“趣享交付”场景化服务,交车现场支持个性化提车仪式定制。车主可以在车辆交付现场求婚、办纪念日,或来场生日会……将车辆交付与用户情感时刻深度融合,留下难忘的记忆。

提车之后,车主到店进行保养、检测等项目时,鸿蒙智行用户服务中心还暖心提供了餐饮、车主讲堂、手机贴膜等增值服务,让用户等待的时候更轻松一些,不再枯燥无味。

值得一提的是,鸿蒙智行还设立了“常回家看看”用户回馈,提供电池延保、轮胎保障、漆面维修等优惠权益。另外,部分门店还为提车满一周年的用户准备了贺卡与礼物,不经意间给车主一个小惊喜。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些点滴之间的举动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站在车主的角度,这些举动却让人感受到了鸿蒙智行服务的暖心关怀。

同时也让外界看到,鸿蒙智行正在从“车服务”向“人服务”的进阶,实现从“满足功能需求”到“创造情感共鸣”的跨越,一如既往践行着“像家人一样呵护用户”的品牌承诺。

这是汽车售后服务思维的一次进阶。

一直以来,传统车企的售后服务更像销售的附属环节,服务流程固化,用户体验平淡。鸿蒙智行以创新的场景化服务将标准化服务升华为情感连接,引领着整个服务行业的角色转变。

让用户安心出行

要说起来,最超出车主预期也是车主感触最深的,还是鸿蒙智行强大的全场景保障体系。几个小案例直观体现了这一点:

10月1日凌晨,智界R7车主胡先生在G60沪昆高速行至诸暨牌头时遭遇追尾。400客服第一时间联系胡先生,诸暨北二环路用户中心服务经理同步接到通知。仅20分钟,用户中心事故专员便抵达现场,帮助胡先生处理事故,还贴心地帮胡先生叫了网约车离开。

同样在10月1日深夜,问界M7车主阮女士携家人在清远英德乡道意外撞上路面障碍导致漏油,被迫停靠。由于事发地偏远无法打车,阮女士与两个年幼孩子和一位老人只能无助等待。接到400电话后,问界用户中心立即安排拖车救援,并贴心地派人专程驱车数小时将阮女士一家安全送回家。

说实话,这两个案例让人很受感动。从中可以看出,即便在深夜,鸿蒙智行服务团队也在随时待命。而且,对车辆展开救援的同时,服务团队贴心解决了用户的实际困难。这份超预期的安全守护,成了车主胡先生与阮女士的美好记忆。

鸿蒙智行成立两年来,这样的车主服务案例比比皆是。

因为鸿蒙智行承诺,出行途中,如车辆质量问题发生故障或因驾驶失误陷入困境,鸿蒙智行还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限次数的道路救援保障,包括拖车、蓄电池搭电、路边维修、困境救援、补能无忧等,救援至最近的鸿蒙智行授权/AITO 授权用户中心。

而且为了满足用户自驾时的服务保障需求,鸿蒙智行还面向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区域的用户提道路救援、返程无忧、轮胎递送等于一体的保障服务,供全方位为用户自驾护航。

一句话,鸿蒙智行要确保用户在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鸿蒙智行的保障体系,让用户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放心用车”,真正为用户打造全方位保障体验,同时也让用户感觉到:“鸿蒙智行永远与我同在”。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人性化的服务,很容易获得用户信任并提升用户粘性,久而久之,也自然树立了鸿蒙智行专业可信的高端品牌形象。

由此来看,鸿蒙智行“超预期”服务体验让服务成为品牌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一全新视角也推动了行业由“售后”向“运营”的转变。

与用户双向奔赴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近几年来,越来越多汽车品牌将发展重心投身到了用户服务领域。原因倒也简单。一来,价格锋相对、产品日趋雷同的当下,服务成了改变局势的“破冰船”。二来,存量竞争时代,守住用户成为汽车制造商的首要课题。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产品、价格的单项竞争已无法确保优势,产品、价格和服务的体系化竞争时代正在到来。汽车行业竞争的“服务革命”在悄然兴起。饭圈儿文化也好,粉丝经济也罢,归根结底,这是体系化竞争的必然结果。

作为行业的领头羊,鸿蒙智行显然在这一赛道也跑在了前面。鸿蒙智行从创立伊始就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服务也就成了鸿蒙智行与用户“双向奔赴”的情感纽带。

从星夜服务的守护到796公里极速救援,从45分钟保养到权益透明化,鸿蒙智行用覆盖时间、关怀、保障三大维度的全时全场景服务体系,以“超预期”的服务体验重新定义了高端汽车服务标准,也建起了超强产品力之外的另一条护城河。

车门视车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了一款汽车产品,也同时选择了一个品牌的用车周期服务。然而,汽车产品的价值可在购车前感知。而一个品牌的服务只有购车后才能知晓。

事实证明,鸿蒙智行车主选择对了。

以“超预期”服务体验为目标

相信很多鸿蒙车主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晚间10点,前往鸿蒙智行用户中心给爱车做保养;假日长途旅行前,到鸿蒙智行用户中心免费进行车辆出行检测;深夜车辆无法行驶时,接受鸿蒙智行的免费道路救援服务……

这些车主日常用车中的点滴,只是鸿蒙智行服务的冰山一角。从交付开始,鸿蒙智行服务就已经深入到了车主用车、养车、出行的每个角落。用一句形象的比喻概括:鸿蒙智行“超预期”服务就像一张无形的网,为用户的整个拥车周期“兜底”。

老实说,鸿蒙智行的服务,是超出很多车主预期的。

很多人购车前就已经对鸿蒙智行的产品了如指掌。但鲜有人知,鸿蒙智行创立之初就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系统构建起覆盖时间、关怀、保障三大维度的全时全场景服务体系,以“超预期”的服务体验重新定义了高端汽车服务标准。

今年4月18日,鸿蒙智行启动了“星夜服务”。鸿蒙智行全国200多家用户服务中心的营业时间最晚延至24点,业务涵盖了基础保养、补胎、简单钣喷等项目。针对预约保养用户,如当晚未完工,提供次日同城 20 公里免费上门送车。事故车提供7×24小时接车服务。

其实,鸿蒙智行的高效,车主在提车伊始就已经感受到。为了确保车主尽快提车,鸿蒙智行提出“一小时提车”承诺:通过手续全面前置化,将传统冗长交车流程压缩至1小时内完成。此举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提车耗时”痛点,让提车日真正成为“喜悦日”。

这一服务理念无疑是领先时代的。不同于传统车企,鸿蒙智行构建了一套完备的服务体系,以“超预期”的主动式服务和“用户需求为核心”的理念一举打破了传统汽车售后服务效率低、维保不便等弊端,重塑了豪华品牌服务准则。

以暖心见真情

其实,鸿蒙智行的服务体系不仅重新定义了服务效率,也修正了服务视角,进而就容易让车主感受到:鸿蒙智行的服务是带着温度和情感的。

作为大额消费的汽车消费,不应该是“一锤子买卖”。鸿蒙智行用实际行动表明,车辆交付并非关系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车辆交付阶段,鸿蒙智行就承诺,交付新车严格按照PDI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出厂里程小于30公里,完成车辆清洁、电池充电至80%以上。而且在车辆交付过程中,鸿蒙智行还提供新车讲解服务,方便车主尽快熟悉车辆各项性能,以便车主提车后即可正常用车。

有意思的是,鸿蒙智行还推出了“趣享交付”场景化服务,交车现场支持个性化提车仪式定制。车主可以在车辆交付现场求婚、办纪念日,或来场生日会……将车辆交付与用户情感时刻深度融合,留下难忘的记忆。

提车之后,车主到店进行保养、检测等项目时,鸿蒙智行用户服务中心还暖心提供了餐饮、车主讲堂、手机贴膜等增值服务,让用户等待的时候更轻松一些,不再枯燥无味。

值得一提的是,鸿蒙智行还设立了“常回家看看”用户回馈,提供电池延保、轮胎保障、漆面维修等优惠权益。另外,部分门店还为提车满一周年的用户准备了贺卡与礼物,不经意间给车主一个小惊喜。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些点滴之间的举动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站在车主的角度,这些举动却让人感受到了鸿蒙智行服务的暖心关怀。

同时也让外界看到,鸿蒙智行正在从“车服务”向“人服务”的进阶,实现从“满足功能需求”到“创造情感共鸣”的跨越,一如既往践行着“像家人一样呵护用户”的品牌承诺。

这是汽车售后服务思维的一次进阶。

一直以来,传统车企的售后服务更像销售的附属环节,服务流程固化,用户体验平淡。鸿蒙智行以创新的场景化服务将标准化服务升华为情感连接,引领着整个服务行业的角色转变。

让用户安心出行

要说起来,最超出车主预期也是车主感触最深的,还是鸿蒙智行强大的全场景保障体系。几个小案例直观体现了这一点:

10月1日凌晨,智界R7车主胡先生在G60沪昆高速行至诸暨牌头时遭遇追尾。400客服第一时间联系胡先生,诸暨北二环路用户中心服务经理同步接到通知。仅20分钟,用户中心事故专员便抵达现场,帮助胡先生处理事故,还贴心地帮胡先生叫了网约车离开。

同样在10月1日深夜,问界M7车主阮女士携家人在清远英德乡道意外撞上路面障碍导致漏油,被迫停靠。由于事发地偏远无法打车,阮女士与两个年幼孩子和一位老人只能无助等待。接到400电话后,问界用户中心立即安排拖车救援,并贴心地派人专程驱车数小时将阮女士一家安全送回家。

说实话,这两个案例让人很受感动。从中可以看出,即便在深夜,鸿蒙智行服务团队也在随时待命。而且,对车辆展开救援的同时,服务团队贴心解决了用户的实际困难。这份超预期的安全守护,成了车主胡先生与阮女士的美好记忆。

鸿蒙智行成立两年来,这样的车主服务案例比比皆是。

因为鸿蒙智行承诺,出行途中,如车辆质量问题发生故障或因驾驶失误陷入困境,鸿蒙智行还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不限次数的道路救援保障,包括拖车、蓄电池搭电、路边维修、困境救援、补能无忧等,救援至最近的鸿蒙智行授权/AITO 授权用户中心。

而且为了满足用户自驾时的服务保障需求,鸿蒙智行还面向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区域的用户提道路救援、返程无忧、轮胎递送等于一体的保障服务,供全方位为用户自驾护航。

一句话,鸿蒙智行要确保用户在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鸿蒙智行的保障体系,让用户在任何场景下都能“放心用车”,真正为用户打造全方位保障体验,同时也让用户感觉到:“鸿蒙智行永远与我同在”。

问界M7滑轮组测试表现怎么样?

问界M7无缝流转功能表现怎么样?

问界M7时光壁纸功能表现怎么样?

问界M7车辆解锁方式

问界M7前排乘坐空间表现怎么样?

问界M7亏电城市油耗表现怎么样?

问界M7亏电高速油耗测试表现怎么样?

问界M7城市续航里程表现怎么样?

问界M7四驱脱困能力表现怎么样?

问界M7亏电加速表现怎么样?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

THE END
0.买增程式十大忠告有驾为您提供买增程式十大忠告相关视频。有驾,真车评,懂行情!jvzquC41yy}/{xtlkc4dqv4xkfkp1:5426999B>767>36>8490nuou
1.买零跑c16十大忠告,提车心得零跑C16提车心得选购历程:作为油车内空间宽敞,比之前的SUV还要大。内饰选择了橙色,非常舒适。座椅舒适,车内用料考究,手触之处多为软质材料。车机系统流畅,功能齐全,音响效果震撼,拥有21个扬声器。辅助驾驶和语音控制为驾驶带来全新体验。这款车是增程式,可加油可充电,适应北方冬季使用。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3:6769>12;+htqs`u{h?dkpja}fd
2.买增程式车的十大忠告买增程式车的十大忠告 1. 探究增程式汽车的运作机制:在选购增程式汽车前,深入了解其如何运作至关重要。这类汽车通常装备有内燃机或发电机,用于为电池充电并增添额外动力。它们的设计初衷在于延长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对比不同品牌和型号:购买前,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增程式汽车进行详尽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5<76<>2388699>2544ivvq
3.为什么不建议买理想L8?买理想L8十大忠告本文主要介绍为什么不建议买理想L8?买理想L8十大忠告相关内容的最新详细介绍,了解此类情况,为电车生活提供更好的帮助。 作为一款刚上市的全新车型,接替了理想ONE的理想L8在开启交付的第二个月销量就突破了万辆,其产品力可见一斑,不过最近却有很多人不建议买理想L8,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jvzq<84yyy4dc{2ogvgwg{xg0eun1;5452703;73599637mvon
4.开宝马x1是不是穷人?买宝马x1十大忠告其官方指导价为27.98万元至33.98万元。开BMWx1显然不是穷人的专利。但是,仅仅通过开什么车来判断一个人的财富水平是有偏见的,也是不准确的。比起认识车主,小编更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宝马X1本身。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体验宝马X1之后的感受和感受。首先分享一下买BMW X1的十大忠告:jvzquC41o0vdc~yq0eun0ls1z1994=45:4::3A50jvsm
5.买创酷的十大忠告:选车必看买创酷的十大忠告:选车必看 #创酷 #选车 点赞 写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该视频! 连播 倍速 视频播放出错了 点击下载截图 大飙车 关注 奇瑞瑞虎8 PRO:档把小心误操作 #瑞虎8 #奇瑞 #奇瑞瑞虎8 6 写评论 收藏 分享 举报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该视频! 连播 倍速 视频播放出jvzquC41ux4n0‚nejg4dqv4fgvgjn8Dkf?722<72898
6.买混动车的十大忠告千万别买混动买混动车的十大忠告 千万别买混动?1分钟带你了解最新技术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BYD的混动技术。BYD的第五代dmi采用P1+P3电机组合,相比第四代有所提升,如提高了发动机热效率,更加省油,底盘架构也升级了混动专用。其代表车型有秦L和海豹06。此外,BYD还有dmp和dmo技术,前者在dmi的基础上增加了P4电机,动力性能更好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3=;426>12;+htqs`u{h?dkpja}fd
7.买混动车的十大忠告,混合动力车的优缺点很多人表示买混动车型并不划算,有车主甚至给出了十大忠告去告诫即将购车的车主。但实际上也并非像传言这么鸡肋,好与不好本身就得结合自身需求,更何况混动车型还分“油电混动、插电混动、以及增程式”,根据需求买对了车型那可谓是嘎嘎香,并非那么负面。 jvzquC41yy}/{xtlkc4dqv4cum54/:6738982=92;6:92@=480nuou
8.买逍客十大忠告,日产逍客的优缺点是什么这是购买日产逍客的十大技巧。很多人可能会发现,所有的提示都是关于这款车的缺点,但实际上,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上,逍客并没有太大的竞争优势。如果非要说它的优点,那可能只有品牌了。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日产逍客的优缺点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至于值不值得买,还得你自己权衡。jvzquC41o0vdc~yq0eun0ls1z1916@4526=89;<0jvsm
9.买90gt的十大忠告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买90gt的十大忠告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jvzquC41yy}/fxsiejkek7hqo1zbi8zie1762B=379
10.大众速腾档次很低吗2023买速腾的十大忠告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大理聊车。我是你们的老司机,大力。又到了大理跟大家聊汽车的时候了。就速腾(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而言,是大众旗下比较受欢迎的A+车型。昨天,大力接到了一位粉丝的咨询,问我速腾顶配版值不值得买。什么是性价比?今天就来说说吧。系好安全带,出发啦~ jvzquC41o0vdc~yq0eun0ls1z1994?45:4<2:B<0jvsm
11.买零跑c11十大忠告真心失望了对零跑深感失望买零跑c11十大忠告 真心失望了 对零跑深感失望!本人于22年全款购买C11,今年选购的C16已到店,准备付全款提车。作为老车主,公司户增购新车,却未能享受到任何能量补贴或优惠。反观,未曾购买零跑的新用户购车,晒图还有机会获得能量。这让我感到心寒。 C11的车机性能不佳,摄像头多次故障,车内有异响,这些问题我们都选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3=82:4;12;+htqs`u{h?dkpja}fd
12.买朗逸的十大忠告,大众朗逸的缺点有哪些在10万级紧凑型车市场,大众朗逸(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一直是销量常青树。这款车上市以来广受市场欢迎。但是,很多买了这款车的车主都有遗憾。那么到底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购买朗逸的十大建议。 1、油腻的形状 朗逸的车身造型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家族式设计语言,整车给人一种成熟、商业化的视觉感受。这样的造型jvzquC41o0vdc~yq0eun0ls1z1916@4526=93=>0jvsm
13.买零跑c16十大忠告,C16提车必看的验车攻略买零跑c16十大忠告,C16|提车必看的验车攻略! 大家都是什么时候决定提车的呢?在提车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验车环节。即使是刚刚提的新车,我们的师傅也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想把验车的经验分享给大家,特别是在提零跑C16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点部位: 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3::::5?12;+htqs`u{h?dkpja}fd
14.理想ONE买了后悔死了?买理想ONE十大忠告理想ONE作为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的首款车型,该车在设计也表现出了李想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因此收获一大批粉丝。但理想ONE依旧还存在一些问题,让部分消费者感觉理想ONE买了后悔死了。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及相关报道,为准车主整理出了买理想ONE十大忠告: 1、安全依旧存隐患 jvzquC41yy}/{xtlkc4dqv4cum52766355?:69999496:>=5684ivvq
15.问界买与不买—踩雷篇1买问界m5十大忠告迄今为止问界买与不买—踩雷篇 1买问界m5十大忠告 迄今为止,已购买诸多原以为必需的车饰,但大部分都不尽人意,让我越发没有自信😔。 🚫不推荐半幅方向盘套 这种半幅方向盘套靠夹力固定在方向盘上,但很容易松动。我使用后的第二次驾车就松开了,之后发现方向盘留下了明显的压痕。即使去掉方向盘套两周后,压痕依旧明显,每次看到都令人心情沉 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39>873<12;+htqs`u{h?dkpja}fd
16.买理想ONE后悔死了?买理想ONE十大忠告理想ONE作为造车新势力理想汽车的首款车型,该车在设计也表现出了李想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因此收获一大批粉丝。但理想ONE依旧还存在一些问题,让部分消费者感觉 理想ONE 买了 后悔死了。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及相关报道,为准车主整理出了买理想ONE十大忠告: jvzquC41yy}/{xtlkc4dqv4cum52466384=38=>295>54:=86;4ivvq
17.买广汽埃安十大忠告,千万不要买埃安真实经历告诫:不要购买埃安买广汽埃安十大忠告,千万不要买埃安 真实经历告诫:不要购买埃安! 我在埃安4s店遭遇的销售态度极其恶劣。在订车前,我询问车辆是23款还是24款,销售明确答复是24款的,诱导我支付定金。然而,事后经查实,车辆实际上是23款的,但生产时间是24年。当我找销售确认并追问时,她才含糊其辞地承认车辆的真实情况。要求退定金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3<>64:;12;+htqs`u{h?dkpja}fd
18.买深蓝汽车十大忠告懂车帝提供买深蓝汽车十大忠告的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jvzquC41yy}/fxsiejkek7hqo1zbi8uie176:@7228
19.买腾势汽车的十大忠告:理性权衡“科技豪华”背后的隐形成本建议优先选择增程式车型(如岚图梦想家PHEV),或增加充电桩密度。 五、细节做工:警惕“设计激进≠品质可靠” 腾势Z9的“时空之门”尾灯虽具辨识度,但存在两大隐患: 密封胶条开裂:首批车主反馈,尾灯与车身接缝处胶条在1年内出现老化,雨天易渗水; 钣金工艺瑕疵:20%车辆出现尾门左右缝隙差>2mm,影响关门质感。 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323=:5;<289762A722:8/j}rn
20.星纪元ET的车主和准车主,注意啦买星纪元et的十大忠告星纪元ET星纪元 ET 的车主和准车主,注意啦买星纪元et的十大忠告 星纪元ET增程模式设置指南 星纪元ET增程配备了三种模式:纯电优先、燃油优先和油电混合。这些模式在发动机介入时机上有所不同。 1. 纯电优先模式:当电量低于12%时,发动机开始介入(如果未开启强制纯电功能)。若启动了强制纯电功能,电量降至5%以下时,发动机才会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3;5925:12;+htqs`u{h?dkpja}fd
21.为什么不建议买增程式汽车呢为什么不建议买增程式汽车呢 增程式电动汽车融合了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特点,其优势在于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续航短的问题,并享受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优惠。然而,购买增程式汽车前,你需要考虑以下几点不足: 1. 结构复杂:增程式汽车内部包括电池、电动机、发动机等多个部分,使得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相对较高。jvzquC41o0pqsnc0eun1jwvkerf1:5284969;756;=55:;940nuouDhtqs`u{h?dkpja}fd
22.买混动车的十大忠告,吉利的混动车质量怎么样吉利汽车作为中国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一直以科技创新、品质卓越、服务一流等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品牌产品。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吉利混动车,它的质量如何呢? 1.配置优越 吉利混动车采用了国外先进的混合动力技术,搭载最新的智能多模式发动机,配备前后桥主动轮转同步器,拥有更安静、更平稳、更耐久、更耐用的特点。它的jvzquC41o0vdc~yq0eun0ls1z1:42B4652?53<7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