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降温,我开车上班总觉得方向盘有点沉,还以为是车子出了啥毛病。到修理厂一查,师傅说就是胎压低了,天冷的正常反应。说实话,关于胎压这事儿,我以前也马马虎虎,直到有次跑高速胎压报警,吓出一身冷汗才真当回事。
好多人肯定跟我一样,不知道胎压到底该多少才对。其实不用记那些复杂的标准,打开主驾驶门,门框上一般都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厂家建议的胎压值,不同车型真不一样,别听别人说统一打2.5就跟着弄。我家那台SUV建议2.4,我朋友的小轿车却要2.2,差得还不少呢。
对了,测胎压得赶在冷车的时候测,这话我听师傅念叨过八百遍。上次我下班顺路去补气,师傅一看我车就说刚开过来的吧,测出来不准。后来才知道,车子开久了轮胎摩擦发热,胎压会偏高,这时候补气很容易弄多了。冷车状态就是停了至少三四个小时,或者早上没开之前,这时候测出来的才靠谱。
说到季节变化,这胎压还真得跟着调。就说现在冬天,气温一降,胎压就跟着往下掉。师傅说大概每降10℃,胎压就少0.1左右。我上个月测还是2.4,这几天就降到2.2了,难怪开车感觉不对劲。冬天胎压稍微高点没事,我现在打到2.5,师傅说这样能让轮胎保持点弹性,减少磨损,油耗也能省点。
不过也别太高了啊,我邻居大哥去年冬天就觉得胎压高点好,硬生生打到3.0,结果没几天轮胎就鼓了个包。师傅说胎压过高的话,轮胎中间磨损会特别快,抓地力也差,下雨天容易打滑。尤其是跑高速,胎压太高爆胎风险反而大,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夏天跟冬天正好相反,气温一高胎压就容易涨。我记得去年夏天特别热的时候,我中午开车出去,胎压报警灯突然亮了,当时吓我一跳,赶紧找地方停下。后来检查发现是胎压太高,放了点气才敢继续开。夏天胎压就按厂家建议值来就行,别特意调高,跑长途之前最好先测一下,热胀冷缩真不是说着玩的。
还有些小细节容易被忽略,比如备胎的胎压。我上次换备胎的时候才发现,备胎胎压都快没了,平时根本想不到检查它。师傅说备胎不用经常用,胎压可以打得高一点,一般3.0左右就行,不然真要用的时候没气就麻烦了。另外,装了雪地胎的话,胎压也得稍微调低一点,这样接触地面的面积大,抓地力才好,冬天结冰路走着也稳。
我现在养成了两周查一次胎压的习惯,就自己买了个小胎压计,几十块钱,拧在气门嘴上就能看,挺方便的。上次发现右后胎胎压比别的低了0.3,仔细一看才知道气门嘴有点漏气,赶紧去修了,不然再开下去轮胎就废了。顺便说一句,查胎压的时候顺便看看轮胎表面,有没有鼓包、裂纹啥的,安全这事儿真不能偷懒。
哦对了,还有人问胎压低了一点用不用马上补气。我之前也纠结过,胎压从2.4降到2.3就慌了。师傅说不用这么紧张,只要没低于最低值,差个0.1、0.2都是正常的季节变化。要是一下子掉了0.5以上,那肯定得赶紧补,还得查查是不是有钉子扎了。
以前总觉得这些都是修车师傅该操心的事,自己开着没问题就行。现在才明白,胎压这小事真能影响开车安全。上次在修理厂碰到个大哥,就是因为长期胎压不足,轮胎侧面磨破了,换了四个新轮胎花了好几千,多不值啊。
其实总结下来也没那么复杂,记住门框上的标准值,冷车测胎压,冬天稍高点,夏天按标准来,定期检查就行。你们平时都多久查一次胎压啊?有没有过胎压不正常导致的小麻烦?我反正现在是不敢大意了,毕竟开车上路,安全第一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