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开始,国家为了推新能源车,直接免购置税。这政策一路到2025年12月31号,整整11年。
再过俩月,2026年1月1号开始,新能源车购置税就变了。从现在的全免,改成减半征收,而且设了天花板,一台车最多只能减1.5万,多的得自己掏。
另外插电混动的纯电续航,必须达到100公里才能享受减免,以前只要43公里。这一刀下去,现在在卖的一大堆车,明年直接进不了减免目录。
2026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半、门槛提高,这波补贴政策退坡是因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形成规模,技术和市场都趋于成熟,政策不再“追着喂”,而是引导行业向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我们来看看具有代表性的几家车企是怎么应对的。
2. 理想:理想i6为跨年交付用户承担全额差额,保障用户在2026年提车时仍能享受相当于2025年的购置税优惠。
4. 鸿蒙智行:旗下问界M7、智界R7等车型给出最高1.5万元的购置税补贴,吸引消费者在年底前锁单。
5. 特斯拉:9月29日便在官网标注“2026年购买需多交1.16万元”,通过价格透明化的方式,让消费者提前了解购车成本变化,倒逼其他品牌跟进应对。
6. 比亚迪:面对插混/增程车续航需超100km的新要求,加速推出符合标准的新款车型,同时对不符合标准的旧库存进行年底清库。
7. 吉利:其银河系列等车型可能需要针对新规进行技术调整,提升插混车型的续航里程等性能指标,以满足补贴门槛。
8. 长城: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能效,同时优化产品结构,推出更多符合政策要求的中低端车型,提高性价比。
9. 深蓝:推出了购置税保障计划,跟进补贴政策,最高补贴额度达1.5万元政策上限,以稳定消费者购买信心。
10. 小米:预计会跟进其他品牌的购置税补贴政策,以吸引消费者购买其新能源汽车产品,不过具体的补贴方案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