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设计集团新能源公司创新引领新能源发展之路

在科研平台搭建与团队建设方面,长江设计集团新能源公司持续推进“317”梯级管理科研平台建设,由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专业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公司级创新团队组成。其中,“刘海波创新工作室”表现突出,通过长江工会复审且连续四年获通报表扬,成为公司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在该工作室的带动下,各创新团队紧密协作,每周定期召开不少于2次的创新研讨会,全年累计完成583份会议纪要,为创新思维的交流与成果产出搭建了坚实平台。团队成员积极参与长江联盟、海洋能源开发论坛、新能源电力发展论坛等重要技术交流活动,不仅深入探索行业前沿科技,还着重加强人才培养,更有一位成员荣获国际先进材料协会青年科学家奖。

从具体科研成果来看,该公司多个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光伏电站发电效益提升技术创新与实践”荣获长江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此项目在应对光伏电站建设面临的复杂场景、水上环境和极端工况等挑战(如土地利用率低、建设风险大、投资成本高)时,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项目通过倾角间距容配比交叉反馈综合计算布置技术、复杂场景高集约强刚度檩条支撑柔性支架技术以及高效稳定大型漂浮光伏发电系统成套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光伏系统的性能,地面光伏系统效率提高5.0%,成本降低13%,水上光伏系统效率提高6.1%,成本降低20%,该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直接应用装机达41.05GW,并已推广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华润财金红光渔业 800MW 光伏发电项目”荣获长江科学技术奖湖北省勘察设计成果评价一等成果,该项目克服了空间利用、复杂环境、成本控制、工期紧张等多重困难,运用近海参光互补电站平立面空间高效利用技术、避风减荷自适应平单轴支架基础一体化系统、路网结合纵横定位高低压集电系统分级优化设计及经济性数智化评估方法,实现发电量增长9.7%,在25年运营期内经济效益累计增长4.09亿元,年节约标煤 8.925万吨。

“光伏发电系统多维高效集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此项目聚焦解决光伏集电系统的长期技术难题,如电缆长接头故障多、系统集成效率低、方阵布置无序和国土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提出多约束准临界光伏组件串数扩增型算法、大距离差直流汇流电缆差异化配置技术、单回多分支集电增效技术和光伏发电单元发电效益最大化布置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有力推动了光伏集电系统的技术进步。

在标准建设方面,长江设计集团新能源公司牵头编写并发布的全球首部《近海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导则》,为近海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和运维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锚固系统设计规范》的发布,解决了行业内锚固系统设计长期缺乏统一依据的问题,推动了漂浮式水上光伏的规模化发展;《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安全监测运行规范》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安全监测提供了统一的操作规范;《光伏柔性支架系统设计规程》梳理了光伏柔性支架的力学特征,统一了其强度和安全标准并提出了设计要求,推动新能源行业朝着更加规范、标准的方向发展。

专利与软著方面成绩卓越。长江设计集团新能源公司立足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求,全年申报国家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授权发明专利29项,创历史新高,累计获得115项发明专利,占集团发明专利总量的15%。在柔性支架创新上,公司提出“柔性跟踪倾角可调,自适应作物光需求”的研发思路,首获《倾斜角推力轴承斜拉可调式柔性支架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发明专利授权,推出国际首推的柔性跟踪支架系统中试产品,为开发陆域土地资源紧缺的果园、茶园等潜在光伏资源提供了技术可能,且在黄家湖光伏项目中实现了组件檩条双排布置的柔性支架规模化应用。

图为组件檩条双排布置柔性支架规模化应用。新华网发

该公司漂浮风光专利产品持续迭代升级,自主研发的第七代水上光伏专利产品——高适配易扩展刚柔结合水面光伏漂浮系统在泰国进行示范应用,具有浮体柔性连接吸荷载、支架局部刚性强稳定等优势。同时,公司布局海上漂浮式风光同场一体技术,提出低重心高稳性不倒翁式基础,推进风光系泊“放风筝式”互锚共享,研究风光浮体基础共用、电气设备互补专利技术,显著降低了成本。

图为第七代浮体专利产品。新华网发

该公司海上双层升压站技术取得新突破,推进传力路径最优、基础载荷均衡的上部组块和下部基础一体化迭代分析技术,发明了对称均衡的单层结构平台双层舱体叠放的低重心轻型化海上升压站设计方法及海上升压站钢混组合式导管架筒型基础。

在新型储能领域展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长江设计集团新能源公司提出被动吸气级间冷却技术,解决了压储项目温度梯度平抑技术难题;提出黄金分割动态寻优的风光氢储配置策略,实现多维变量下制氢成本最优;结合不同类型储能优势,实现混合储能高效集成,并提出混合储能容量配置与效益评估方法,在鄂尔多斯光伏制氢站等项目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图为黄石新港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新华网发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长江设计集团新能源公司制定了新能源数字化“三步走”发展目标,短期实现咨询成果自动化生成,开发《光伏发电工程概算经评数字化评估软件》和《光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自动生成软件》,实现可研报告中光资源、概算、经评章节的数字化自动生成,利用欣电电气自动化智能设计软件实现电气原理图、端子图的数字化出图,还开发了电缆清册自动统计软件,加速推动新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秦建彬)

THE END
0.技术创新助推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以产品为核心、以场景为牵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创新全面提速,带动上下游数百条产业链协同跃升。 每辆车超过2000片的芯片需求,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生产车间的智能制造设备、工业机器人,不仅服务整车装配,还走入手机、家电、高端装备的生产线;从高性能电池、轻量化材料,到智能座舱、车载系统,一台车集成jvzq<84cwvu/eww0ep532::ze1814>62435u49773282a>7962887>3ujvsm
1.新能源汽车驶上协同创新之路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在电动化、智能化新模式下,如何推动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汽车企业要从注重规模增长向注重规模和效益双提升转变,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底层技jvzq<84cwvu/eww0ep532::ze1814>56245u49772663a>79346:;;3ujvsm
2.新能源产业迈向高端化技术创新亮点纷呈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2亿千瓦、户用光伏累计装机突破1亿千瓦、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突破15%……2023年以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保持快速发展良好势头,多项数据刷新历史纪录。 在近日举行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要持续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大力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jvzquC41yy}/eww0ep5kkwllk1813=okpipj1;54538388y424924;;a74<65=>7:0yivvq
3.合众新能源在新能源领域有哪些创新举措?合众新能源在新能源领域有哪些创新举措?雷了发表于2024-11-02 04:56:24 合众新能源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举措众多。 在动力总成技术方面,坚持平台化理念,实现 400V 和 800V 平台部件通用性,优化 180kW 400V 平台,采用碳化硅替代传统硅 IGBT 应对 800V 电驱技术,通过专业团队控制算法优化解决 EMC 和 NVH 干扰。重jvzquC41yy}/rlfwvq4dqv3ep1gtm86:32>70qyon
4.中国绿色创新释放更多红利  技术创新正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英国气候政策网站“碳简报”发表报告称,2024年,清洁能源产业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达10%,特别是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产业表现亮眼。报告称,清洁能源产业对中国经济贡献约为13.6万亿元人民币,规模堪比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全年GDP。 jvzq<84yyy4ykwmwcpku0lto1rumk}neu1814>592954c:=4;;<64n;627ic7?=954i8:;he7gi0e7mvon
5.原创: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与成本下降:推动绿色出行的未来近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生产成本下降成为行业热点。电池技术的进步不仅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绿色出行方式的推广。本文将从技术创新、成本下降、市场影响及未来趋势等角度,深入探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这一变革。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强大驱动力。尤其是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673>:27xjvor